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述第一章_第1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述第一章_第2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述第一章_第3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述第一章_第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述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王婷婷本课程在专业中地位n 首先,物联网是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构成的层次体系。感知层主要涉及到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机器设备,然后通过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网络层,及时准确地传递物体基本信息,在应用平台上,利用各种先进智能技术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以便对物体进行智能控制。传感器在基础感知层,负责对物体信息的采集和抓取,这一功能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则是将传感器感知到的信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则是将传感器感知到的信息通过无线组网技术来进行传输的一种技能。无线组网技术来进行传输的一种技能。

2、n 事实上传感技术也好、RFID技术也好,都仅仅是信息采集技术之一。除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外,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所有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技术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网或者RFID网只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但绝不是物联网的全部。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于物联网。本课程在专业中地位n本课程是物联网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本课程是物联网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课,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n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相关原理、主要技术以及未来发展等,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等,具有较

3、强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n为学习其他物联网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知为学习其他物联网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识,并为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础。 1、课程定位物联网重要专业技术课单片机与接口技术传感器理论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EDA技术基础及应用微机原理与应用无线传感网络射频识别技术单片机技术课设嵌入式系统课设RFID传感与检测技术课设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设计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思想道德修养英语数学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 综合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毕业设计等 传感器理论与技术传感器理论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

4、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网络ZigBee技术技术先修课程先修课程现学课程现学课程后续课程后续课程本课程在专业中地位n本课程的先行主要课程有:传感器理论与技术,要求学生掌握传感器相关原理以及选用等;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网络传输的相关技术及方法。是涉及多学科的交叉的一门课程。n总之,其地位作用:这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作为物联网新技术,对本专来学生专业技术的一个拓展和推广。概述各层协议的主要技术体系结构协议标准主要技术包含全部原理知识点主要原理性知识点概念、特征、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发展现状、与物联网之间关系节点结构、网络结构协议栈、网络分类MAC协议、路由协议、传输协

5、议时间同步技术、拓扑控制技术、定位技术、数据融合技术与其他网络融合技术IEEE 802.15.4标准、ZIGBEE标准与蜂窝网、互联网的融合实验部分主要利用 已有实验板CC2530设备来完成。CC2530平台结构接口组件设计与应用外设组件接口GPIO接口组件、中断组件、随机数组件、定时器组件等ADC组件、串口通信组件、通信协议组件射频通信组件射频模块、射频驱动控制接口和组件、射频数据接受和发送射频通信组件点对点通信、点对多点通信、通信信道设置、发送功率设置等包含全部实验知识点主要实验性知识点具体实验项目考核方法1、考核方法、考核方法n本课程共本课程共48课时:课时: 分为分为24课时理论、课时

6、理论、22课时实验、课时实验、2课时期末复习课。课时期末复习课。n理论部分理论部分 课堂表现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平时作业 期末考试(笔试:闭卷)期末考试(笔试:闭卷)n实验部分实验部分 平时操作情况(实验操作考试)平时操作情况(实验操作考试) 实验报告(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报告(实验理论考试) 2、成绩评定方法n理论部分理论部分 课堂表现及作业占总成绩的课堂表现及作业占总成绩的10%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n实验部分实验部分 平时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平时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 其中,其中, 实验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实验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15% 实验理论

7、考试占总成绩的实验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15%无线传感网发展历程n第一代传感网络n第二代传感网络n第三代传感网络n第四代传感网络n什么是无线网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所谓无线网络无线网络,就是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构成的无线局域网(WLAN),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 什么是传感器网络n

8、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n基础n微电子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n解释1n由部署在观测环境附近的大量的微型廉价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多跳的无线网络系统。什么是传感器网络n解释2:n传感器网络是由一组传感器以特定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給观察者。n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n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n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n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发布感知信息 有线有线/ /无线连接无线连接 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结构nsink -汇聚点ns

9、ensor node -传感器节点nsensor field -监测区域传感器网络的实体n传感器节点功能:采集、处理、控制和通信等网络功能:兼顾节点和路由器资源受限:存储、计算、通信、能量nSink节点功能:连接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等外部网络,实现两种协议栈之间的通信协议转换,发布管理节点的监测任务,转发收集到的数据。特点:连续供电、功能强、数量少等传感器节点n传感器模块:信息采集、数据转换n处理器模块:控制、数据处理、网络协议n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信,交换控制信息和收发采集数据n能量供应模块:提供能量传感器网络的特点n大规模网络:地理区域大;部署密集n提高信噪比;提高监测精度;增强容

10、错性;减少盲区n自组织网络:不确定性;拓扑结构变化n资源受限:计算、存储、通讯、能量n动态拓扑:节点故障;通讯故障;移动性;节点加入n可靠网络:适应环境条件;鲁棒性、容错性n应用相关: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平台n以数据为中心传感器节点的限制n电源能量有限n通信能力有限n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1)n能源管理平台: 管理传感器节点如何使用能量;n 移动管理平台: 检测和注册传感器节点的移动,维护到汇聚点的路由,使得传感器节点能够跟踪它的邻居;n 任务管理平台: 在一个给定的区域内平衡和调度监测任务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2)传感器网络物理层(1)n传输媒体n建议采用ISM (工业、科学和医

11、学)频段n短距离的无线低功率通信最适合传感器网络n红外n不需要许可证,抗干扰n要求收发双方在视线之内n光n不排除用光作为通信媒体传感器网络物理层(2)n频率选择,载频发生,信号检测,调制,数据加密n信号传播n传播信号需要的最小发送功率和传输距离d的n次方( )成正比,2= n 4.n为了减小传输距离,传感器网络采用多跳(multihop)通信方式nd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功能(1)n功能n无线信道的使用 建立传感器网络的基础结构n考虑因素n节省能量n可扩展性n链路带宽分配的公平性、带宽利用率、延时性能等 目前普遍认为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依次递减MAC协议的能量浪费因素(2)n空闲侦听:节点不知道

12、邻居节点何时向自己发送数据,射频收发模块必须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消耗大量能源,是无效能耗的主要来源。 n冲突:同时向同一节点发送多个数据帧,信号相互干扰,接收方无法准确接收,重发造成能量浪费n串扰:接收和处理发往其他节点的数据属于无效功耗。n控制开销:控制报文不传送有效数据,消耗的能量对用户来说是无效功耗。 传感器MAC协议的节能策略(3)n尽量让传感器节点处于睡眠状态;n 减少传感器节点之间的碰撞;n 减少接收到自己不需要接收的数据分组;(overhearing)n 减少控制消息的开销。WSN MAC协议(4)n基于竞争nS-MAC/T-MAC/Siftn基于TDMA的nDEAN/TRAMA

13、/DMAC/周期性消息调度n其它nSMACS/EARnCSMA/CA和CDMA结合WSN路由协议(1)n已有网络ad hoc、蜂窝主要目标通信服务质量 带宽利用率n传感器网络主要目标高效使用能源 延长网络系统的生存期WSN路由协议(2)n特点n基于局部拓扑信息n数据为中心(不知道目的节点的编号,甚至向哪个区域)n要求n能量高效(协议简单|开销小|节省能量/均衡消耗)n可扩展性(网络范围/节点密度)n鲁棒性(节点变化|拓扑变化)n快速收敛性WSN路由协议(3)n能量感知路由n能量路由/能量多路径路由n查询路由n定向扩散路由(DD)/谣传路由n地理路由nGPRS/GEAR/ GEM/边界定位路由n

14、可靠路由nReInform/SPEED /多路径路由WSN传输层(1)n当传感器网络中的系统需要接入Internet 或其它外部网络时,传输层的功能是必要的n目前关于传感器网络传输层机制和协议的建议很少n存在的问题n硬件的限制(例如有限的电能和存储量)使传感器节点不能像Internet中的服务器那样存储大量的数据nTCP的应答方式开销太大n将来有可能在传感器网络中使用类似于UDP的协议,而在Internet和卫星网络中使用TCP/UDP协议WSN传输层(2)n一种TCP分段(TCP splitting) 的方法可能使传感器网络和其它网络(如Internet)互通WSN应用层n应用层协议还处于探

15、索阶段n三种可能的应用层协议n传感器管理协议 Sensor management protocol (SMP)n任务分配和数据通告协议 task assignment and data advertisement protocol (TADAP)n传感器询问和数据分发协议 Sensor query and data dissemination protocol (SQDDP)WSN 时间同步(1)n时间同步是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nMAC/跟踪/监测n时间同步需要的多样性(目标跟踪例子)n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的性能参数n最大误差n同步期限n同步范围n效率n代价和体积WSN时间同步机制(2)nTPS

16、N(Timing-sync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 )nRBS(Reference Broadcast Synchronization)nTINY/MINI-SYNCnDMTS (Delay Measurement Time Synchronization)nPCS (Probabilistic Clock Synchronization )WSN定位机制(1)n定位是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n报告事件发生的地点n目标跟踪和定位n协助路由n进行网络管理WSN定位机制(2)n特殊性n体积、成本(GPS不能普遍适用)n能耗有限、可靠性差n节点的规模大、随机布放n无线模

17、块通信距离有限n环境要求(室内、室外)WSN定位机制(3)n基于距离的定位机制n到达时间定位算法(TOA)n不同到达时间定位算法(TDOA)n到达角度定位定位算法(AOA)n接收信号强度定位算法(RSSI)n距离无关的定位机制n质心定位算法(Centroid)n距离向量-跳段定位算法(DV-HOP)n自组织定位算法(Amorphous Positioning)n近似的点在三角形中定位算法(APIT)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进展n军事领域n美国陆军的研究计划n“灵巧传感器网络通信” (20012005,通用通信基础设施)n“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群” (支持陆军更广阔视野)n“战场环境侦察与监视系统”

18、(侦察和情报)n美国海军的研究计划n“传感器网络系统”(战术和战略级的传感器信息管理)n“网状传感器系统CEC(Cooperative engagement capability) (装载在舰艇和战斗机群上,进行高精度侦察)n美国国防部nSmart Sensor Web,5个尖端研究领域之一 (以Web为中心的传感器信息分发和融合网络)n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和能源部 (发现对地铁、车站的生化武器袭击)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进展n民用领域n美国交通部n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1995开始,2025投入使用(用传感器网络进行地面交通管理)nIntel公司n基于微型传感器网络的新型计算发展项目,2002发布 开发超微型传感器 MOTE(尘粒) Smart dust (智能灰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进展n学术和科技界n美国自然科学基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