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 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 4-1 基础+能力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考查清单】考查知识点对应题号启发基础题能力题传统文化面面观1、2、3传统文化在今天46、8、9、10取其精华,去其糟粕571.下面不属于汉族传统习俗的是()。元宵节看花灯 泼水节那达慕大会 中秋节赏月A.B.C.D.解析:属于汉族传统习俗,可排除;是傣族传统习俗;是蒙古族传统习俗。故 选 Co答案:C2为庆祝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 展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丰富内涵及独特魅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属于()A.传统习俗的继承C.传统文艺的继承解析
2、:音乐舞蹈属于文化艺术类,故选答案:C3.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结构体系独特艺术造型优美艺术装饰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B.C .D .解析:本题通过古代建筑的特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国古代建筑以自己独特的结 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故都是正确的。答案:D4.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而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要对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说明()。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
3、能够因时而变B.传统思想的继承D.传统建筑的继承CoC.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同时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解析: 本题通过对民族特征的理解,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强调了民族的自信 心和自尊心是民族自立于世界的必要条件,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选C。答案: C5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能够对社会与人的解析:要解好此题, 首先要认真读题“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 度;观点正确,理由是它们是从继承和发扬的角度考查, 符合题意;是对传统文化中 落后文化的态度,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 A。答案
4、: AB 级能力提升6 有人主张, 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 还应扩充 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缅怀亲人与先烈, 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尊老爱幼等。 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判断正确的是 ()。A. 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B. 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 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 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变化,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和提取信息的能力,A
5、 中的“永恒不变”是错误的。B 项观点也不正确,扩充其内涵并不意味着“否定其民族性”。D 项中的“内涵只有不断变化”说法不科学。C 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 C7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应该抛弃。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传统文化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B.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应全部吸收C.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应批判地继承D.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传统文化会钳制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保守因素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传统文化就是优秀文化,(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A. B.那么我们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6、继续保持和发扬 自觉地加以改造C.D.解析: 应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不能笼统地认为它是财富或包袱而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因此题干观点是错误的,A D两项认为题干观点正确,所以 A、D 两项为错解。B 项对观点的判断虽正确,但其理由是错误的,因此, B 项也是错解。答案: C&(XX 江苏政治)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 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 ) 。A.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B. 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D.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具有相
7、对稳定性的特点。题干指向明确,传统经典被赋予时代 气息,揭示传统文化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中既有糟粕,也有精华,只有优秀的 传统文化才会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B 错误。C D 两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 9调查显示,得到公众广泛认同的大学校训,有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和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行, 切问而近思”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基本上直接援引中华古 籍中的经世格言。由此可见 ()。A. 中华古籍记载的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B. 中国传统思想决定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C. 优秀的传统文化容易得到本民族人民的认同D.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A
8、说法错误,中华古籍记载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B 夸大了传统思想的作用;题干未体现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D 与题意无关;公众对这些援引中华古籍中的经世格言的校训的认同,实质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认同,选C。答案: C10我国很多地区保留着春节贴对联包饺子、 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各自民族特有的习俗, 如傣族的泼水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这些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传统习俗属于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而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传承性, 正 是由于传统习俗的传
9、承性和稳定性才使其得以保留下来。答案: (1)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的文化;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继承性。(2) 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这些 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3)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使得材料中的习俗能够保留至今。2019-2020 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 4-2 基础+能力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考查清单】考查知识点对应题号启发基础题能力题冋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37、9、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46、8教育在文化中传播51 关于文化继承与
10、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关系的理解,说法错误,故B、C D 三项可排除。答案:A2.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自然环境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A.B.C.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教材可知都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不难选出 Bo答案:B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 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人汲取智慧。”这表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o发A. 不断创
11、新的过程B. 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C. 学习外域文化的过程D.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解析: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看,“面向未来”所强调的是创新、 发展;“要回到人类 的源头,向我们的先人汲取智慧”所强调的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所以,文化发展的过程 是继承与创新的过程。A、B 两项都不全面,C 项与题干无关。答案:D 4草根是相对于主流、精英而来的。草根文化即平民化、大众化的文化,近年来借助 媒体和网络技术迅猛兴起,在“百家讲坛”中用“说书体”评说历史的易中天“如日中 天”, 高雅文化正逐渐通过媒体和网络技术走向平民、 走向大众。 草根文化借助媒体和网络 技术迅猛兴起表明 ( ) 。A. 思想文
12、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促进文化发展B. 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C.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 社会制度的更替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解析:草根文化“借助媒体和网络技术迅猛兴起”说明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草根文化的发展,故应选 C 项。AB、D 三项与题意无关。答案:C 5教育部专门发文要求,把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小学生入学教育的重 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 ()。A.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重要作用B. 创新的文化传播形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和教育相结合C. 在社会主义中国,中小学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体D 中华民族
13、的优秀文化必须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加以继承和传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 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A 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问题,B 项不选;人民群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而不仅仅是中小学生,C 项说法错误;D 项与题意无关。答案: AB 级 能力提升6 科技改变生活,无论多么传统的东西,也会被科技的进步所改变。就如同拜年,从 最初的登门拜年,到后来的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呼机拜年、短信拜年、电子贺卡,再到现 在的网络视频拜年,我们感受着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潜移默化”
14、。这说明() 。旧的传媒不适应时代潮流, 应全部淘汰 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不断发展的 现代技 术的飞速发展, 带来了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我们的文化在不断 创新和发展A.B.C.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错误,不应是全部淘汰,都正确且符合题干的要求,故选 D。答案: D7. 在谈到中国戏曲的发展目前面临困境时,戏剧家郭汉城指出,时代与环境变了,而戏曲的变化却没有跟上时代,因而生存受到很大影响。但他断言,戏曲不会消失。为了不让戏曲消失,我们必须 ()。实现中国戏曲的西化发展“取其精神,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A
15、.B.C.D.解析:要想让戏曲不消失,必须推动戏曲发展;戏曲的西化会使戏曲失去自身特色,并 不能推动戏曲的发展,排除,故选Co答案: C8.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A. 每次社会变革,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艺工作者B.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 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D. 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解析:A 是对题目的同义重复;C 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变革的作用, D 强调 的是文化发展的作用,排除 D。答案: B9. 俄国伟大的文学家
16、托尔斯泰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告诉我们()。A. 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B. 要继承传统的文学艺术C. 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D. 传统文化应该全部抛弃,重新创造新文化解析:“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体现文化的继承;“然后再往前走”体现文化的发展。因此,托尔斯泰的话表明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选C 项。A 项中“洋为中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 项说法片面,D 项说法错误。答案: C10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 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 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观点二: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很多精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诲人不倦” 等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你是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请结合观点一、二作简要评述。 解析:本题的设问并不是让大家分析观点一、二的正确与否,而是要我们通过观点一、 二,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企业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市政绿化带维护承包合同4篇
- 2025版土石方居间服务与施工质量协议3篇
- 2025年茅勤离婚协议书婚姻债务清偿标准范本
- 2025年度私人车辆转让与年度租赁服务及维修合同
- 2025年度个人艺术品拍卖居间服务协议4篇
- 二手货车买卖双方权责明确不过户协议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印刷材料环保认证合同3篇
- 哈尔滨市2025年度文化娱乐行业劳动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充电桩安装工程安全协议4篇
- 2024年中国医药研发蓝皮书
- 广东省佛山市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台儿庄介绍课件
- 疥疮病人的护理
- 人工智能算法与实践-第16章 LSTM神经网络
- 17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中学安全办2024-2025学年工作计划
- 网络安全保障服务方案(网络安全运维、重保服务)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
- 软件模块化设计与开发标准与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