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北朝散文之特点摘要本文提出北朝散文的整体特点,并偏重于其表现及其成 因两个方面加以探讨。北朝散文与南朝散文相较,有着自己鲜明的整 体特点。归纳说来,有两个方面:第一,质朴刚健的艺术风格;第二, 以政治功利为中心的有效性。这两大特点是彼此依存、彼此联系的。关键词 北朝散文;质朴刚健;有效性关于北朝散文的特点,一些文学史家对之虽有归纳,但他们的观 点大体上都脱胎于唐朝魏征的说法,而且对形成这一特点的缘故和表 现缺乏探讨。本文提出北朝散文的整体特点,并偏重于其表现及其成 因两个方面加以讨论。北朝散文与南朝散文相较,有着自己鲜明的整 体特点。归纳说来,有两个方面:第一,质朴刚健的艺术风格;第二, 以
2、政治功利为中心的有效性。一、质朴刚健的艺术风格关于北朝散文的文风,最先加以明确归纳的是唐初的魏征。他比较南北朝文学最繁荣时期的南北文风不同曰:“暨永明、天监之际,太和、天保之间,洛阳、江左,高雅尤盛。于时作者,济阳江淹、吴郡沈约、乐安任昉、济阴温子昇、河间邢子才、钜鹿魏伯起等,并学穷书圃,思极人文,缛彩郁于云霞,逸响振于金石。然彼此好尚,14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那么理胜其词,清绮那么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1魏征指出了这一时期北朝文学具有“词义贞刚,重乎气质”的特点,也确实是质朴刚健的风格特色,这也适用于整
3、个北朝散文。今天的许多研究者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如郭预衡在中国散文史中得出结论说:“从散文来看,北朝尚质,亦甚明显,贞刚之气,时有可观。”2谭家健在中国古代散文史稿中对照南北散文风格之异时说:“北朝文章以散体为主,求实、尚质,风格刚健清新;与南朝文章崇骈、尚文,风格柔和绮靡有明显区别。”3王钟陵先生比较南北朝文学的优长说:“文学艺术的进展中往往存在着如此的情形:一个掉队的民族的许多创作,往往并非一个远为先进的民族所能及得上。南朝在刻画描述、声律对偶等方面的精致,无疑是艺术上的进步,北朝文学在这方面远不及南朝,但它质朴浑厚的气韵又远超于这些小巧的精致之上。”4无疑,王先生事实上确信了北朝质朴浑厚
4、的文风。在北魏前期的一百年里,散文大体处于寂静状态,散文语言整体说来质木少文,乃至谈不上文采。直到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革以后,帝王好尚文学,文士们向南朝学习创作技术,追求审美化, 散文进展才取得转机,但直到孝明帝时才显现“综采繁缛”之文。但北朝散文的文采、声律等形式,与南朝的精美化、雕琢化相较,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西魏时期和隋初的散文,由于西魏宇文泰、隋朝杨坚改革浮华文风,凿雕为朴,致使这两个时期的文风重返质朴,艺术性在必然程度上有所减弱。确实是在东魏北齐时期,在散文创作技术上虽与南朝八两半斤,但还比不上南朝文的精致流转。因此,王锺陵先生指出:“南朝文风在讲究文字之美上是远超于北朝了。”5
5、质朴刚健也表此刻创作构思等技术上,就拿赋作为例:“抒情言志较少依傍外物,而是直抒胸臆,在十六国和北朝赋中表现尤其显著 这是北朝文风直质朴实的表现,也反映了北朝赋的整体艺术水平不高。”6曹道衡指出:“北朝文人在作品中往往能直率地流露自己的观点,很少利用隐晦曲折的手法。”7曹氏所论也是再说明北朝散文质朴刚健的文风。质朴刚健也表此刻北朝散文的内容上。整个北朝散文反映的社会生活始终是踊跃进取健康向上的,很难发觉像南朝那些纯粹“吟风雪, 弄花草”,乃至“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词尚轻险,情多哀思”8的作品,更没有低级的色情成份。即便有人偶然为之,也会被指责而加以矫正,如北齐的王昕“好咏轻薄之篇”、隋初司
6、马幼之“文表华艳” 都被定罪。遑论那些以治国为宗旨的军国公函、宫庭诏诰和大臣章表等应用文字,确实是一些抒情文字和山水文字也充满贞刚之气。北朝山水文老是突出山水雄奇之壮美,而南方山水文那么多表现山明水秀之优美;“南朝作家对山水的刻画没有停留在微观上,而是力求形成意境,以意境涵盖全篇;而北魏山水文由于初起,手法上还显得嫩稚, 于山水的描述上偏重于客观描述,意境组成不足”9。就抒情文而言,北朝散文多情感真挚、感荡心灵之作,专门是那些书信散文如为阎姬与子宇文护书、阎姬母书,在形式上实无“文”可言,但千载之下读之,无不为其情真而折服。相反,“终南朝之世,并无显现强烈地兴奋人心或深刻地感染人心的作品,作家
7、所追求和制造的,大略是那种精致、富丽和轻柔之美”10。相关于北朝散文的质朴刚健,南朝散文显得浮靡而柔弱。形成北朝散文特有的文风的缘故是多方面的,既有文学、文化上的,也有民族风尚上的,又有地理上的等等。第一,北朝散文乃至整个北朝文学进展的基础极差,起点很低, 几乎是在文学的沙漠上开始进展的。由于历史的缘故,西晋末大量中原士人南渡,十六国时期连年干戈扰攘,致使北魏散文和一直向前进展的魏晋文学断裂开来,致使北朝失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积存。而南朝那么不同,上承魏晋深厚的文学积存,沿着魏晋以来重形式美的方向,踵事增华,变本加厉。第二,整个北朝的藏书很少,这使文士失去了丰硕学识和借鉴前 人创作体会以提
8、高写作技术的机遇。隋书对整个北朝藏书情形统计说:“后魏始都燕、代,南略中原,粗收经史,未能全具。孝文徙都洛邑,借书于齐,秘府当中,稍以充实。暨于尔朱之乱,散落人世。后 齐迁邺,颇更搜聚,迄于天统、武平,校写不辍。后周始基关右,外 逼强邻,戎马生郊,日不暇给。保定之始,书止八千,后略加增,方盈万卷。周武平齐,先封书府,所加旧本,才至五千。”11可见, 北朝藏书的总数才达一万五千卷。而南人私人藏书往往上万,有的乃 至比北朝藏书的总量还多。如沈约“好坟籍,聚书至二万卷,都下莫比”12,任昉“于书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13,王僧孺“好坟籍,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与沈约、任昉家信埒
9、”14。第三,北方昂扬向上、踊跃进取的民族精神和与此相伴的崇尚朴素俭仆的生活风尚也是形成质朴刚健文风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人, 乃至一个民族,若是她是踊跃向上日趋强盛的,那么她的生活态度一样是勤奋俭仆的;若是她是从繁荣走向衰落的,那么她的生活态度一样是享受的奢华的。北朝人多数尚俭节用,表现出踊跃向上的发奋精神。北朝由于多有战乱,致使经济远掉队于南朝,又加上特有的“聚族而居”生活方式,要求北朝士人崇尚俭仆又踊跃进取。颜氏家训·治家:“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15即便是位居最上层的统治者,他们绝大多数也以俭仆为美,躯体力行。而且北方的帝王多有励精图治、统一天
10、下的宏远理想,如北魏道武帝、太武帝和孝文帝,北齐的高欢、文襄帝和北周宇文泰、周武帝,还有隋文帝等等,而在南朝却很难找到这种怀有宏图大志的帝王,相反,“统治集团很少有宏图远略,惟以维持一时的安宁承平为治国的全然方针”16,“士医生们的奢侈淫逸,大约也不是个别现象”17。认真考察一下北朝的历史,咱们不难发觉,从北魏至隋朝,北朝经历着一个不断壮大直至统一南北的进程,而南朝那么是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减弱被蚕食直至衰亡的进程。南北间不同的生活风尚和民族精神,产生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反映在作品中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风。第四,南北人的民族情愫刚柔不同,也会对文风产生阻碍。颜氏家训·风操:“别易会难,前人所
11、重;江南饯送,下泣言离。”18“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19北朝人的性格粗犷、豪放,和长期与少数族融合和战乱频生的社会环境有关。刘大杰在中国文学进展史中指出:“南方的情感是柔弱的,偏于个人的享乐,北方的情感是雄壮的。”20南人情感脆弱,北人情感那么刚强,反映在文风上那么南朝文柔弱,北朝文那么刚健。第五,质朴的文风也受北朝的学风和宗教的阻碍。不管北朝的儒学,仍是北朝的佛学和道教都有素朴、重有效的特点,与南朝重义理探访的学风不同。隋书·儒林传序指出了南北学风的不同:“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大略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 穷其枝叶。”21这种学风的不同和南北朝玄
12、学的进展不无关系。北朝几乎没有玄学,只有个他人感爱好罢了,如北魏末期的卢元明、北齐的杜弼、阳烈,终整个北朝都没能形成风气。而南朝那么不同,南人继承了魏晋以来对玄理的好尚之风,以致对玄理的追求进展为士人高贵身份的象征,如此崇尚玄学便成了盛行南朝的社会风尚。许杭生在魏晋玄学史中指出:“北方的学风趋向朴实,带上了汉代经学的遗风。南朝那么继承中朝清谈玄风,崇尚玄理之学。与之相应,南北朝的佛教文化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北方佛教重行业修行求取福田,如大规模的建寺造像和开凿佛教石窟等等;南方那么较多地受玄谈的阻碍,偏重于探求佛教的玄理。”22汤用彤也指出北朝佛教重有效的特点说:“自孝文帝提倡义学以还,至宣武孝明
13、之世,而译经讲论之事颇盛。然朝廷上下之奉佛,仍首在建功德求福田饶益。故造像立寺, 穷土木之功,为北朝佛法之特点。”23南北道教也明显不同,“南方的道教徒不论其主张有多大的不同,但中心思想都是求个人的修炼羽化,永生不死,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学说似很少直接联系”;而北朝“寇谦之那么要辅佐太平真君,兼修儒教,二者显然不同”24。第六,北朝散文质朴刚健的风格与北方特有的地理环境也有必然关系。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音辞中曰:“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浅薄,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讹钝, 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25北方特有的深厚的地理环境,一方面会阻碍特定的审美心理的形成,另
14、一方面北方的风物通过作家审美观照后形成作品,也就表现出雄壮刚健的文风。二、以政治功利为中心的有效性北朝散文的另一特点是以政治功利为中心的有效性“。北方人对政治盛衰的关切那么远远超过南方”26,“北朝文以笔札之文为主,文士创作重视经史之文及军国有效文体”27。严可均所辑全后魏文共收录散文一千三百余篇,而纯文学的赋作包括存目在内约四十篇, 还不到总数的 3%(其中还有一部份歌功颂德一类的政治功利性的文字),其余绝大多数都是有效性的章表奏议书檄碑志颂启等文章。正如周建江所指出的“:贯穿北朝始终的关于对文章的观点是偏向于文章的有效性,即以表现儒家思想、研究儒家典籍的文章和军国文翰为文章之首。”28这些
15、文章毫无疑问具有极强的有效性,乃至就连表现心性的赋作也不能例外。北魏后期,由于政治混乱、社会黑暗,便产生了一些反映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不满情绪的赋作,如李骞的述身赋、释情赋、阳固的演赜赋,元顺的蝇赋等。北朝四部散体文高作,代表了北朝散文的最高成绩,都具有很强的有效性,正如范文澜所指出的:“北朝重要高作多切有效。”29如郦道元的水经注本是地理高作,由于其描述山水相当超卓,因此又是山水游记散文;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是记录北魏洛阳佛寺兴衰历史的史传散文;魏书本身确实是史书,同时也是优秀的史传散文;颜之推颜氏家训是家诫类文字,是为教育子孙如何“安身立命”而作。北魏初中期、西魏和隋初是北朝散文表现政治性
16、、有效性最为突出的时期, 占据了北朝历史的一大半的时刻。北朝散文尽管随着南朝文风阻碍的加深,和北朝作家审好心识的慢慢自觉,其审美化程度也随之提升, 但始终没有轻忽文章的有效价值。形成这一特点的缘故要紧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北朝以儒学治天下,而儒学的精义在于经世致用,要求文学具有很强的政治功利性和有效性。正如前面在北朝散文进展的动因一节所述,儒学在北朝一直兴盛不衰,帝王们大多好尚儒学,士人们也多治经。隋书·儒林传指出了北朝儒学兴盛的情状:“暨夫太和以后,盛修文教,搢绅硕学,济济盈朝,缝掖巨儒,往往杰出,其雅诰奥义,宋及齐、梁不能尚也。”30赵翼指出:“六朝人虽以辞藻相尚,然北朝治经者,
17、尚多专门名家。”31“北朝偏安窃据之国,亦知以经学为重。在上者既以此取士,士亦争务于此,以应上之求。故北朝经学较南朝稍胜,实上之人有以作兴之也。”32第二,北朝经济掉队,不许诺文士创作不切实际、不关现实的文章。由于北魏经济掉队,以致百官无禄。例如,高允虽在朝廷为官, 但“时百官无禄,允恒使诸子樵采自给”33,至太和八年才预备颁禄。北朝这种艰苦的生存环境,“是不许诺北方民族离开生存的现实,作玄思冥想和浮光蹈世之举的客观基础”34。梁启超很有见地地指出:“北地苦寒硗瘠,谋生不易,其民族销磨精神日力,以奔走衣食,维持社会,犹恐不给,无余裕以驰骛于玄妙之哲理。 故其学术思想, 常务实际,切人事、贵力行
18、、重体会,而修身齐家治国利群之道术, 最发达焉。”35第三,北朝人在文学观念上,重视文学的有效性,反对不关有效、浮靡空洞的文风。颜之推对有效性的文字大加确信,代表了北朝人重有效的文学观:“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36相反,他反对尚虚谈、重娱乐的文字,曰:“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行有余力,那么可习之。”37又曰:“士君子处世,贵能有利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38隋开皇四年,隋文帝杨坚改革文风,主张“公私文翰,并宜实录”39。接着,李谔又批评那些不关风教之文,说它们是“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40,显然他
19、们也是持政治功利性的有效文学观。北朝人尽管也重视审美,随着散文的进展,审美性不断增强,但一味追求形式、轻忽内容的文章会受到强烈反对。例如,北齐的王昕因咏南朝轻薄之篇而被文宣帝高洋免官。北史·王宪传附昕传:“帝愈怒,乃下诏曰:(王昕)伪赏宾郎之味,好咏轻薄之篇。自谓模拟伧楚,曲尽风制。推此为长,余何足取。此而不绳,后将焉肃?在身官爵,宜从削夺。”41无独有偶,隋初的“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定罪”42。第四,北朝人看重治国功业,而视文学为小道。事实上,一些上层贵族往往看不起文学,动辄以“刀笔”、“雕虫”、“小道”之类轻视意味的字眼对待文学之士。这种现象在南朝是绝少见的。北魏末,
20、为胡太后父谥号一事引发一场辩论,很有文才的袁翻受到轻视:“(张) 普惠厉声诃(袁)翻曰:礼有下卿上士,何止医生与公!但今所行,以太加上,二名双举,不得非极。雕虫小艺,微或相许,至于此处, 岂卿所及!翻甚有惭色,默不复言。”43北齐文宣帝时,朝臣议麟趾格,太子少保李浑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44窦泰违背军令而败亡以后,高欢责问杜弼什么缘故不阻止窦泰,“弼对曰:刀笔小生,唯文墨薄技,廉价之事,议所不及。”45又如颜氏家训载席毗嗤鄙文学事:“齐世有席毗者,清干之士,官至行台尚书,嗤鄙文学,嘲刘逖云:君辈辞藻,譬假设荣华,须臾之玩,非宏才也;岂比吾徒千丈松树,常有风霜,
21、不可凋悴矣!刘应之曰: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席笑曰:可哉!”46席毗意思是功业是第一名的,可流传千古,然后才是须臾之玩的文学。北周的李昶也持如此观点:“昶于太祖世已当枢要,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昶所作也。及晋公护执政,委任如旧。昶常曰 :文章之事,不足流于后世,经邦致治,庶及前人。故所作文笔,了无稿草。唯留意政事罢了。”47如此,北朝文学始终没有取得独立的地位,文学就只能成为政治的附庸而效劳于政治。第五,北朝重“理”的文学观也是形成散文有效性的因素。北朝文重“理”,“理深者便于时用”48。北朝人常把“文”与“理”相对,或“辞”与“理”并举,“理”指文章的内容,“文”或“辞”指文
22、章的形式。如:八月甲辰,(孝文帝)诏曰:“务令辞无烦华,理从简实。”49(宣武帝)诏曰:“辞理恳至,邈然难夺。”50(邢颖)中遇沈痾,赋诗以讯,忠显于辞,理出于韵51。(刘昶)自陈家国衰亡,蒙朝廷慈覆,辞理切至,声气激扬52刘景安书规(崔)亮曰:“而朝廷贡才,止求其文,不取其理。”53(裴景融)虽才不称学,而缉缀无倦,文词泛滥,理会处寡54。孔璠等学官四十五人上书曰:“故处士赵郡李谧:不苟言以违经,弗饰辞而悖理。”55(献文帝)诏曰:“高丽奏请频烦,辞理俱诣。”56(孝文帝)曰:“朕躬览尚书之文,称肆类上帝,禋于六宗,文相连属,理似一事。”57(隋文帝)劳之曰:“我读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
23、能及也。”58(李谔)于是上书曰:“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59颜氏家训·文章:“辞与理竞,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事繁而才损。”60与北朝文重“理”相对,南朝文那么重“情”,因此,南北所重不同,文风那么异。其实,以上所论两大特点又是彼此依存、彼此联系的,后者决定前者,前者反映后者。总而言之,北朝散文表现出质朴刚健的艺术风格和以政治功利为中心的有效性的特点,和南朝散文重抒情尚词采的绮靡柔弱文风大异其趣。这主若是由南北之间文化上多方面的不同决定的。参考文献18112130394042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p17291730,p1730,p9
24、07908,p17051706,p1705, p1545, p1545,p1545.2 郭预衡 . 中国散文史 ( 上册)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p530.3 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 M.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p270.4 5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p531,p532.6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 p322.7101626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p351,p16,p16,p522.9周建江.北朝文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p110.121314唐李延寿 .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p1412,p1455,p1462.151819253637384660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 颜氏家训集解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p55 ,p91,p91,p473,p221,p221,p290,p247,p249.1724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p139,p233.20 刘大杰.中国文学进展史 M.上海:上海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靠一件代发协议
- 补充协议与主合同的衔接
- 版合同协议范本
- 购销合同中印花税的计算方式
- 厨房电器设计合同
- 物流采购合同的合同收益分析
- 政府采购中的空调合同
- 招标监理机构招募
- 医疗设备动态
- 医药制造业企业定位与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全文)
- 包覆产品工艺课件
- 口腔前台客服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 货物采购验收单
- 心电图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 中医护理创新项目:耳穴刮痧课件
- 国开成本会计第9章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
- 主题班会告别假努力-课件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51-52(共56张)课件
- 环三亚甲基三硝胺(黑索金、旋风炸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卡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