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的精彩导入_第1页
搭石的精彩导入_第2页
搭石的精彩导入_第3页
搭石的精彩导入_第4页
搭石的精彩导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搭石的精彩导入这是搭石的精彩导入,是优秀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搭石的精彩导入第1篇一、教学内容搭石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4.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三、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四、课前三分钟:介绍自己的家乡五、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

2、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5课搭石(板书课题)。师:看到这个题目,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生1:什么是搭石?生2:搭石搭在哪?生3:搭石是干什么用的?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相信书中总会有大家需要的答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好读的词语或句子就多读几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顺。2、检查助学单,反馈字词:谴责懒惰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溪水猛涨脱鞋绾裤理所当然俩人师:课文里的生字词都读准确了吗?那我可要考考你。(出示

3、词语)同桌互读有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词语吗?生1:“俩”念li。生2:“脱鞋绾裤”的“绾”师:“绾”是什么意思?生3:把裤子卷起来。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收工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赶集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访友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绾裤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生3:还会很麻烦。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呢?生:就会着凉感冒。师:那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可见搭石是这么

4、重要啊!师:还有要提醒的词语吗?生:谴责师:放到课文的句子里读一读。谴责这里的人懒惰,就是在生:称赞勤劳。(齐读句子)师:还有要提醒的词语吗?生:人影绰绰的绰。师: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别忘了字典这个好朋友啊!“绰”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绰: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师:不错,那“人影绰绰”又是什么意思呢?生:人的影子的姿态柔美。师: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师:“绰绰有余”的意思就是“很宽裕,用不完”。把这个词写在书上,积累下来吧!3、指名读课文,思考:这

5、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怎么摆搭石,第三段和第四段写了人们怎么走搭石。师:那第一段呢?生:写了什么是搭石。师:那就是知搭石。最后一段呢?生:赞美搭石。师:课文就是围绕这些内容来写的。能完整的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生: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搭石,人们怎么摆搭石、走搭石,最后赞美了搭石。(三)再读课文,深入体验:再读第一段,你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到底什么是搭石呢?师:能看着图片,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生:就是放在小溪里的石头,方便大家过小溪用的。(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搭石在我们的眼里是那么平凡,但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么美,他觉得,搭石(引读)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

6、景。那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想象着那是怎样的画面,批注你的感受,再读一读。生:我觉得“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很美。师:你能想象的出,这上了点年岁的人可能会怎么想?生1:我得把这搭石搭好。生2:要不别人走到这该掉水里了。师:你不是急着赶路吗?生:可是,如果我走了,别人就不方便了,所以不管多急,也得搭好了搭石再走。师:原来家乡人心里想的是别人啊!(齐读句子)生:我觉得人们走搭石很美。“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让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吧!现在我们就走在了(生齐)搭石上,别忘了,这搭石原本就是(

7、生齐)天然的石块,踩上去难免会(生齐)有所活动,所以家乡有句俗语叫(生齐)“紧走搭石慢过桥。”可要小心了。师:我们来合作。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1: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2:紧跟上去师:(速度渐快)前面的生3: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4:紧跟上去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生5: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6:紧跟上去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于是就发出了生:踏踏的声音。师:像生齐:轻快的音乐。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没有。师:没有人指挥,大家走的又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能

8、读出这种美吗?(生练读,指名读)师:同学们,刚才走搭石的时候,你都仿佛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树的影子倒映在小溪上,随着水波荡漾。生2: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生3: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生4:我还看到了水中的小鱼。师: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生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师: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到这么美妙的画卷中吗?(配乐齐读)(四)总结:是呀,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乐美、画面美,更有家乡人们的心灵美,难怪作者说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那么,搭石上还有哪些美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五)课堂练

9、习:见助学单:美在身边搭石的精彩导入第2篇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25自然段,理解“理所当然”、“协调有序”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3、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三、精读课文,感悟“美”。出示自读提示:读24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家乡风景美的句子,用

10、“”划出描写家乡人心灵美的句子,并写写感受。(一)体会风景美的句子(走搭石一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这画面的美?2理解“协调有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3师范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生展开想象,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仿佛看到什么?4通过朗读感受画面美。5好一幅让人陶醉的画,难怪作者会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二)体会人物美的句子(“早早”、“一定会”、“总会”、“总要”、“协调有序”和“理所当然”)(摆搭石两段)1.上了点年

11、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1)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搭石不稳,你会怎么想?怎么做?(2)你感受到这些老人有什么样的品质?(无私奉献)(3)谁能读出这种美?指导朗读。课件划线(4)你们还从哪些词感受到为他人着想这种美?(5)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感谢他们!(站起来齐读)(6)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无私奉献)的风景。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1)真是一

12、幅温馨的画面,能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吗?(2)好一个谦让,请男同学一同来感受这份美。(3)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互相谦让)的风景。3.假如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哪些词特别能打动你,说说你的体会。(2)理解“理所当然”、“伏”。(3)透过“理所当然”“伏”看出这里的人(敬老)。(4)朗读感受美。4.这一排排搭石,每天该有多少人走啊!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人来走,我们还会看到哪些温馨的画面?假如(碰上赶集的日子-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孩子上学-人们把这看

13、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是啊,正是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画面,传递着乡民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也让(齐读:“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四、总结升华,赞颂“美”。1.这美,撞击着作者的心灵,并发出由衷的感叹,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句。2、课件展示文章结尾段:诵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3、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反复的朗读,提升情感。)(预设:一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4、课外拓展,感悟情怀。5、作者赞扬搭石什么样的精神。(无私奉献)仅仅在赞扬搭石吗?还赞扬(

14、乡亲们)赞扬乡亲们什么样的美好情感。6.齐读最后一句,读出内心的感动。五、拓展延伸,发现“美”。同学们,搭石的美,我们看在眼里,搭石人的美,我们记在心里,其实,这样的美也在你我身边,就蕴含在那一件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中。读读句子,请大家用这种句式把找到的美说一说。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妈妈千万次的唠叨。美就在身边,美就是校园中伸手捡纸的弯腰。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六、布置作业同学们,美是一把雨中的小伞;美是一句风中的问候;美是一个关怀的眼神;美是一片温暖的阳光?美的事物很多很多,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心灵、用我们的双手,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体会美、创造美!回家后把你发现的美写出来。搭石的精彩

15、导入第3篇【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表演等语文训练手段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并且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感受美。【教学准备】搭石课件,配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在这样一座美丽的小村子,搭石构成了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给了人们许多美的享受,这种美,有看得见的,也有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的。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25自然段,结合重点的词句去感受体会作者为我们展现出的美,从而把文章读得更好。二、新授1、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打开书,快速地浏览,用铅笔画一画“哪些词语和句子

16、能让你感受到美”。2、学习第2自然段: 目的: 通过学生找到重点词句“无论、只要、一定、再在、直到”感受到家乡人善良、一心为他人着想、负责任的美好品质。“早早地、唯独”可以看出家乡人很勤劳; 读的指导对于能反映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要重读。 同学们找到这一句话,屏幕出示此段落,找同学读一遍。同学们都找的是这一句话,我们先来读一读。 学生谈感受:教师把谈过的词语区别颜色。教师点评的语言:我看到了这样一位负责任的老人,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 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眼前出现了一位善良、勤劳、为别人着想的老人:有没有同学通过读把老人形象再现出来?注意你们做找到的重点词。 同学练读。(自己在下面读。)

17、指读。 这一自然段,除了这一句话,还有其他的词语能感受到美吗?“早早、地、唯独”勤劳,这也是一种美。过渡:(板书调整搭石)调整搭石,让我们看到了家乡老人的善良,纯朴、勤劳、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情。3、学习第3自然段: 目的: 体会词语“协调有序”感受家乡人们之间和谐之美。 想象“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什么样的画面,画里都有什么,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并且训练学生语言能力。 配乐读出美感。 “协调有序”怎样的协调有序?象事先排练好了一样,是不是排练好了?(不是)可以看出,人们之间的和谐、有序。和谐之美。板书协调有序。 为什么要这样“协调有序”呢?因为走搭石的时候要“急走搭石慢过桥”。 想象画面,用自己

18、的语言描述。下工,一抹夕阳,照在河边的小溪,溪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着一缕一缕的光彩。听着潺潺的流水声,附和着踏踏脚尖点搭石的声音。 练读。 配乐,读出美感。过渡:(板书协调有序)家乡人协调有序地过搭石画面,实实在在“构成了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给人带来美的享受。4、学习第4自然段: 目的: 两个情景描写可以看出家乡人礼貌谦让的良好品质。 理解“理所当然”把谦让和尊老作为了一种习惯。 表演情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找美,谈感受:谦让这也是一种美,尊敬老人也是一种美。 学生找“理所当然”:把“这”这指“互相谦让,背老人过河”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样让我们感动的事,在我的家乡随处可见,很自然,看

19、来在那里礼貌谦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演一演:文中有两个情景,我们来演一演,演的时候要抓住文中提示的词语,把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演出来,可以合理地加上自己的想象演哪一组都可以。屏幕出示两组情景: 两个人面对面走到溪边(在这里注意“招手示意”) 在溪边遇上老人(在这里注意“伏下身子”) 学生点评:过渡:演得好不好?在我的家乡这种情景随处可见,谦虚礼让(板书)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所当然的事,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读第4自然段:过渡:这一块块,一排排搭石,每一块上面都刻着乡亲们美好的心灵,每当我看到它们的时候,心中就会涌动着一种情感(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5、学习第5自然段: 齐读第5

20、自然段。 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谈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让我们包含深情地再来读一遍: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你们还有问题吗?6、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作者选取了家乡中最平凡、最常见的事情。但是我们学过以后,却感到这平凡中透着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令人回味。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到处都有美,而这些美就存在于一些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中。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正如

21、一位名人说的一样: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我们要善于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用心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人与人相互的关爱,这样当我们把这种情感倾注于笔端的时候才会写出如作者这样值得咀嚼回味的文章。但我们带着这种情感走向生活的时候,生命才会更有意义,人生才会更加美丽。课后老师留一个小练笔(幻灯片出示)好,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搭石的精彩导入第4篇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2.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4. 培养边读书边感悟的能力,初步学习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方法。5.

22、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美。重难点:1. 初步学习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方法。2. 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第二教时教学过程:一. 引出美:导言: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述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生活场景的美文,让我们用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去品味那些生活中的美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一课搭石。板书:21. 搭石请大家齐读课题:21.搭石二. 铺垫美:谁来说说:什么是“搭石”?生1:“搭石”就是在水中摆上石头,使人们过河方便。生2:我是这样理解搭石的:作者的家乡有一条小溪,每当秋季天气变凉水

23、位猛涨的时候,人们就在水中摆上石头,让大家踏过,这就是搭石。三. 感知美:(一). 过渡语:远山萦绕着晨雾,似一幅典雅的水墨丹青;座座农舍掩映于林木之中,更添几分韵味:清澈见底的溪水中一块块搭石稳稳地摆放着,等待人们踏过。家乡的一切,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怎能不撩拨着作者的文思,去发现美,描绘美呢?板书:美(二).请大家把书打开103页,听同学读课文,边听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作者围绕搭石描绘了那几个生活场景?谁来按顺序说一说?1. 秋凉之后摆搭石2. 赶路老人整搭石3. 协调有序走搭石4. 溪边止步让搭石5. 背负老人过搭石(三).拿起你们的笔,默默地、细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能够感

24、受到美,觉得它是一道风景,就把那几句话画下来。(四).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体会这其中流淌着的美。(五).交流勾画的句子,欣赏“美”。1、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A、抽读课文,投影出示:我们再来看看众人过搭石是怎样的场景?请一个同学来读课文。B、引读,感悟。(1)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冲破晨雾,投向大地的时候,人们早早地来到了小溪边,他们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指名一男生读)(2)黄昏,夕阳西下,炊烟袅袅,人们收工回家了,一行人说说笑笑地来到了小溪边,他们走搭石

25、时候,动作是(指名一女生读)(3)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人们又来走搭石,他们的动作是(全体男同学读)(4)这是个雨天,秋雨如丝,人们撑着伞,戴着草帽来到了小溪边,他们的动作是(全体女同学读)C、小结点题:这么多人过搭石,却能做到协调有序,节奏一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和谐有序的美。其实,我们知道过搭石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家乡有句俗语(引读相关句子)一个人过搭石都那么难,你觉得一行人过搭石怎样才能做到“协调有序”?(前面和后面的人互相配合,心中有他人) 板书:和谐过渡:踏踏的声音,漾漾的清波,绰绰的人影,这是看得见、听得见的具体的“美”。课文中还有许多看不见的“美”,同样也是一道风景。哪些同学找到了?2、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1)读一读,比较一下两个语段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投影出示)(2)想像一下上了点年岁的人他们可能会急着干什么去?(3)总结引读:同学们设想了种种情况,是的,任何一种情况下,乡亲们只要看到哪块搭石不平稳,都会。所以课文中用了“无论一定会”这样的词语,从这儿你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