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护理查房 (2)课件_第1页
丹毒护理查房 (2)课件_第2页
丹毒护理查房 (2)课件_第3页
丹毒护理查房 (2)课件_第4页
丹毒护理查房 (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丹毒护理查房 (2)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6页其其临床特点临床特点是病起突然,恶寒壮热,局是病起突然,恶寒壮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焮热热肿胀,迅速扩大,边界清楚,发无定处肿胀,迅速扩大,边界清楚,发无定处,数日内可逐渐痊愈。每多复发。,数日内可逐渐痊愈。每多复发。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6页本病本病发无定处发无定处,好发于颜面、腿足。根据其发,好发于颜面、腿足。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名称各异,如生于胸腹腰胯部病部位的不同名称各异,如生于胸腹腰胯部者,者,外科大成外科大成称称内发丹毒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发于头面部者,疡科心得集疡科心得集称称

2、抱头火丹(图);抱头火丹(图);发于小腿发于小腿足部者。足部者。外科大成外科大成名名腿游风腿游风,疡医大全疡医大全称称流火(图);流火(图);新生儿多生于臀部,新生儿多生于臀部,医宗医宗金鉴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外科心法要诀称称赤游丹毒赤游丹毒。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6页血分热毒血分热毒破损染毒破损染毒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热毒蕴结,郁阻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热毒蕴结,郁阻肌肤肌肤肌肤破损肌肤破损, ,毒邪乘隙侵入毒邪乘隙侵入丹毒的发生丹毒的发生总由血热火毒为患。总由血热火毒为患。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6页 西医认为本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经由皮肤或西医认为本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经由皮肤或黏膜细小

3、创口,引起的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黏膜细小创口,引起的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的急性炎症。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6页 1 1临床表现多发于小腿及面部。新生儿丹毒,常临床表现多发于小腿及面部。新生儿丹毒,常为游走性。发病前可有皮肤或黏膜破损、足癣等病为游走性。发病前可有皮肤或黏膜破损、足癣等病史。史。 具体临床表现具体临床表现 。 2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提示血白细胞总数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提示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浆液性渗出液中细菌培养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浆液性渗出液中细菌培养可发现可发现一链球菌生长。一链球菌生长。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6页

4、 发发 局部虽红,但中间隆起而色深,四周较淡,边界不清,局部虽红,但中间隆起而色深,四周较淡,边界不清,胀痛呈持续性,化脓时跳痛,大多可坏死、溃烂;全身症状胀痛呈持续性,化脓时跳痛,大多可坏死、溃烂;全身症状没有丹毒严重;不会反复发作。没有丹毒严重;不会反复发作。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 有过敏物接触史;皮损以红肿、水泡、丘疹为主,有过敏物接触史;皮损以红肿、水泡、丘疹为主,伴伴焮焮热、瘙痒,但无疼痛;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热、瘙痒,但无疼痛;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类丹毒类丹毒 多发于手部,与职业有关,来势慢,范围小,症状轻,多发于手部,与职业有关,来势慢,范围小,症状轻,无明显全身症状。无明

5、显全身症状。 瓜藤缠瓜藤缠 好发于青年女性,常绕胫而发,分布于小腿伸侧,好发于青年女性,常绕胫而发,分布于小腿伸侧,皮肤色红漫肿,疼痛或压痛,常反复发作,但皮下叩及结皮肤色红漫肿,疼痛或压痛,常反复发作,但皮下叩及结节。节。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6页 以以凉血清热、解毒化瘀凉血清热、解毒化瘀为原则。发于头面者,需兼散风清火;为原则。发于头面者,需兼散风清火;发于胸腹腰胯者,需兼清肝泻脾;发于下肢者,需兼利湿清热发于胸腹腰胯者,需兼清肝泻脾;发于下肢者,需兼利湿清热。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内治内治外治外治风热毒蕴证风热毒蕴证 肝脾湿火证肝脾湿火证 湿热毒蕴证湿热毒蕴证 胎火蕴毒证胎火蕴毒证 现在学习

6、的是第8页,共36页(1)(1)卧床休息,充分饮水,抬高患肢。卧床休息,充分饮水,抬高患肢。 (2)(2)有肌肤破损者,应及时治疗,以免感染毒邪;有肌肤破损者,应及时治疗,以免感染毒邪;因脚湿气致下肢复发性丹毒患者,应彻底治愈因脚湿气致下肢复发性丹毒患者,应彻底治愈脚湿气,以减少复发。脚湿气,以减少复发。 (3)(3)已形成大腿风者,每可用绷带缠缚,宽紧已形成大腿风者,每可用绷带缠缚,宽紧适度;亦可用医用弹力护套绷缚。适度;亦可用医用弹力护套绷缚。 (4)(4)戒除挖耳、挖鼻恶习。戒除挖耳、挖鼻恶习。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6页 发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发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 初起初起常有突

7、然发冷常有突然发冷、恶寒、高热、头痛骨楚、胃纳不恶寒、高热、头痛骨楚、胃纳不香、便秘溲赤等。香、便秘溲赤等。 继则继则局部皮肤见片状红疹,迅速蔓延成大片鲜红斑,局部皮肤见片状红疹,迅速蔓延成大片鲜红斑,略高出皮肤,边界清楚,压之皮肤红色消退,去除压略高出皮肤,边界清楚,压之皮肤红色消退,去除压力后重复出现红色,若热重出现紫斑时,则压之不力后重复出现红色,若热重出现紫斑时,则压之不褪褪色。患部表面紧张光亮,摸之灼手,肿胀、触痛明显。色。患部表面紧张光亮,摸之灼手,肿胀、触痛明显。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6页 发生在头面部者发生在头面部者,如由于,如由于鼻部破损引起者鼻部破损引起者,先发于鼻,先

8、发于鼻额,次肿于目,而使两眼睑肿胀不能开视;如由于额,次肿于目,而使两眼睑肿胀不能开视;如由于耳部耳部破损引起者破损引起者,先肿于耳之上下前后,次肿及头角;如,先肿于耳之上下前后,次肿及头角;如由于由于头皮破损引起者头皮破损引起者,先肿于头额,次肿及脑后;,先肿于头额,次肿及脑后; 发于腿胫部者发于腿胫部者,多由趾间皮肤破损引起,先肿于小腿,多由趾间皮肤破损引起,先肿于小腿,亦可延及大腿,愈合容易复发,常因反复发作,皮肤亦可延及大腿,愈合容易复发,常因反复发作,皮肤粗糙增厚,下肢肿胀而形成淋巴性水肿粗糙增厚,下肢肿胀而形成淋巴性水肿( (象皮腿象皮腿) ); 新生儿丹毒新生儿丹毒,常游走不定,

9、多有皮肤坏死,全身症状严,常游走不定,多有皮肤坏死,全身症状严重。重。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6页 本病皮损由四肢或头面走向胸腹者,为本病皮损由四肢或头面走向胸腹者,为逆证逆证; 新生儿及年老体弱的患者,治疗不当或调护不慎易致毒邪新生儿及年老体弱的患者,治疗不当或调护不慎易致毒邪内陷,而致内陷,而致危证危证; 发于下肢者,常因原发病灶的存在,愈后易反复发作,发于下肢者,常因原发病灶的存在,愈后易反复发作,久可形成久可形成大脚风大脚风。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6页 证候:发于头面部,皮肤证候:发于头面部,皮肤焮焮红灼热,肿胀疼痛,甚则红灼热,肿胀疼痛,甚则发生水泡,眼胞肿胀难睁;伴恶寒发热,

10、头痛;舌质发生水泡,眼胞肿胀难睁;伴恶寒发热,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芒硝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芒硝以泻下通腑;咽痛加生地、玄参。以泻下通腑;咽痛加生地、玄参。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6页 证候: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按之灼证候: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按之灼手,肿胀疼痛;伴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手,肿胀疼痛;伴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泻火利湿。治法:清肝泻火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加减。方药:龙胆

11、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加减。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6页 证候: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按之灼手,证候: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按之灼手,肿胀疼痛;伴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肿胀疼痛;伴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数。 治法:清肝泻火利湿。治法:清肝泻火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加减。方药: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加减。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6页 证候: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证候: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泡、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伴轻见水泡、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伴轻度发热,胃纳不香;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2、。度发热,胃纳不香;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反复发作,可形成大脚风。反复发作,可形成大脚风。 治法:利湿清热解毒。治法:利湿清热解毒。 方药:五神汤合方药:五神汤合萆薢萆薢渗湿汤加减。肿胀甚,或形渗湿汤加减。肿胀甚,或形成大脚风者加赤小豆、丝瓜络、鸡血藤以利湿成大脚风者加赤小豆、丝瓜络、鸡血藤以利湿通络。通络。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6页 证候:发生于新生儿,多见臀部。局部红肿灼热,常证候:发生于新生儿,多见臀部。局部红肿灼热,常呈游走性;或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恶心呕吐;呈游走性;或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恶心呕吐;舌质红绛,苔薄,脉数。舌质红绛,苔薄,脉数。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治

13、法: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壮热烦躁,甚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以清心开窍;则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以清心开窍;阴虚,舌质绛,舌苔光者加玄参、麦冬、石斛等。阴虚,舌质绛,舌苔光者加玄参、麦冬、石斛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6页外敷用玉露散或金黄散外敷用玉露散或金黄散,以冷开水或鲜丝瓜叶捣汁或,以冷开水或鲜丝瓜叶捣汁或金银花露调敷,并时时湿润;或鲜荷花叶、鲜蒲公英、金银花露调敷,并时时湿润;或鲜荷花叶、鲜蒲公英、鲜地丁全草、鲜马齿苋、鲜冬青树叶、绿豆芽菜等捣鲜地丁全草、鲜马齿苋、鲜冬青树叶、绿豆芽菜

14、等捣烂湿敷。烂湿敷。若若流火结毒成脓者流火结毒成脓者,可在坏死部分作小切口引流,外掺九,可在坏死部分作小切口引流,外掺九一丹、敷金黄膏。一丹、敷金黄膏。砭镰法砭镰法:患处消毒后,用七星针或三棱针叩刺患部皮肤,:患处消毒后,用七星针或三棱针叩刺患部皮肤,放血泄毒,或配合拔火罐,令出恶血,任其自流,待自放血泄毒,或配合拔火罐,令出恶血,任其自流,待自止后,敷金黄散。此法只适宜于下肢复发性丹毒,禁用止后,敷金黄散。此法只适宜于下肢复发性丹毒,禁用于抱头火丹、赤游丹患者。于抱头火丹、赤游丹患者。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6页抱头火丹抱头火丹1/11/1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6页流火流火1/41/4

15、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6页流火流火2/42/4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6页流火流火3/43/4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6页流火流火4/44/4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6页患者:薛玉珍,女,82岁 住院号 2016003936患者因“左下肢疼痛十天”,由门诊拟“丹毒(急性淋巴管炎)于2016.6.7 15:09收治住院,入院时患者神清,拄拐步入病房, T 36.5,P 66次/分,R 19次/分,BP 140/70mmHg。查体:左小腿肿胀,局部皮肤发红,局部肤温升高,压痛(+)。给予康复科护理常规,西药青霉素抗感染,中成药血塞通活血化瘀通络;治疗予中药足浴、中药熏洗、中药涂擦、中药膏

16、摩(中药膏药金黄散外敷加摩法手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配合硫酸镁湿敷消肿。6.8 血常规结果: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7.10 % ,血红蛋白 109.00 g/L ,平均血小板体积 8.28 fL 。生化检验报告:白球比 1.3 ,胱抑素C 2.29 mg/L ,同型半胱氨酸 42.50 ,钾离子 3.40 mmol/L 。尿常规检验报告:PH值 7.0 。现患者左下肢疼痛肿胀较前减轻。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6页病因 系外受火毒与血热搏结,蕴阻肌肤,不得外泄, 致患部鲜红灼热,生于下肢者称“流火”。病位 左下肢病性 湿热毒蕴证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辨证分型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6页近期目标 患

17、者左下肢疼痛一周内减轻,患肢肿胀逐渐减轻远期目标 1.患者生活完全自理,行走自如 2.基本掌握本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目标护理目标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6页1.局部红赤肿胀与湿热下注有关2.疼痛与火毒蕴阻肌肤,不得外泄有关3.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左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有关4.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5.有饮食调护的需要与长期饮食不规律有关6.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担心愈后有关7.潜在并发症:橡皮腿与湿毒阻滞,脉络不通有关护理问题护理问题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6页(一)局部红赤肿胀1.观察红赤肿胀的部位、性质、范围,每日定时、定位用软尺测量患肢肿胀的部位的周径,以了解肿胀的变化。患侧肢

18、体严禁静脉输液。2.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抬高患肢30-40,穿合适的鞋袜和棉质的衣物,避免穿化纤毛织品,减少摩擦,挠抓,避免强烈阳光直射患部皮肤。3.翻身及洗浴时避免患肢皮肤擦伤。4.遵医嘱给予中药足浴、中药熏洗,操作前,测量好药液的温度,温度不宜太高,避免烫伤,并加强巡视;待药液变温后,可用软布蘸洗局部,忌粗布擦洗,防止皮肤破损感染。5.积极治疗足癣,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护理措施护理措施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6页(二)疼痛1.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2.必要时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按摩手法用泻法。3.遵医嘱给予中药外敷:药物涂抹厚度约1-2mm,服药

19、面积超过红肿部位1-2cm,一般服药4-6小时。注意绷带包扎时松紧度适宜,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4、卧床休息时注意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5.马齿苋芦根饮 组成:鲜马齿苋1000克,鲜芦根1000克。用法:上药洗净,榨汁代茶饮,每次100毫升,每日2-3次。功效:清热解毒。护理措施护理措施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6页(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1、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如端水、送物等,把生活常用物放置离患者近的地方,方便自己拿取。 2、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生活所需。3、协助其采取舒适的体位,保持患肢抬高。4、病房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受污染衣被。护理措施护理

20、措施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6页(四)知识缺乏1 1、通过交谈确认病人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方式的顾虑,给予解释或指导。2 2、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护理及健康指导,提高生活治疗,防止复发。3、在进行中医足浴时要加强巡视,避免烫伤,足浴结束时,及时用干毛巾擦干,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护理措施护理措施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6页(五)有饮食调护的需要1.指导患者宜食清热利湿,富含维生素、高蛋白及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扁豆、赤小豆、绿豆、冬瓜、番茄,香蕉等。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如羊肉、香椿、虾、蟹、蒜、辣椒等。2.加强营养,进食血肉有情之品,以补益气血。3.饮食有节,少量多餐,忌过饱、饥饿。4.急性淋巴管炎预防 用法:荸荠去皮切片,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人锅,加水文火煮粥,每日2次服食。功效:清热生津。 主治:急性淋巴管炎。附注: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护理措施护理措施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6页(六)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担心愈后有关1.安慰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