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控制指标_第1页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控制指标_第2页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控制指标_第3页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控制指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享到: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控制指标 2012-06-24 15:31:36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795 次 | 评论 0 条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控制指标,介绍了各指标的参数含义、规范要求及调整措施,可供集团公司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剪重比;刚重比 Some Control Parameters of Tall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Chen Zhuangshan(Metallurgical Design Institute of

2、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14, China)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some control parameters of tall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and introduces their meaning, provision of the specification and adjustment measure, which can be a reference for designers.Keywords: period ratio; displa

3、cement ratio; stiffness ratio; ratio of mass to weight; ratio of shearing force to weight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形式。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大,与多层结构相比有明显不同的受力和变形性能,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是主要的控制因素。判断结构布置合理性和结构体系的经济性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规范用于控制高层建筑整体性的设计指标主要有: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剪重比、刚重比以及轴压比等。以下就上述控制指标作简明阐述。1 周期比周期比是控制结构扭转效应的重要

4、指标,是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的比值。周期比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而不是在要求结构具有足够大的刚度。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以下简称高规)第4.3.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调整结构周期比的措施主要有两种:1)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这样可以改善结构

5、的抗扭性能,是解决结构抗扭薄弱的根本方法。提高抗扭刚度一般需要调整结构布置,增加结构周边构件的刚度,降低结构中间构件的刚度;有时要改变结构类型,如增加剪力墙、异形柱等等。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调整原则是要加强结构外圈刚度(例如在建筑周边加剪力墙或者柱间支撑),或者削弱内筒降低结构中间的刚度,以增大结构的整体抗扭刚度。2)降低平动刚度,使平移周期加长。此法仅适用于原来结构刚度较大,层间位移远小于规范限值的情况。 2 位移比位移比是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的重要指标,是指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本楼层平均值的比值。结构是否规则、对称,平面内刚度分布是否

6、均匀是结构本身的性能,可以用结构刚心与质心的相对位置表示,二者相距较远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扭转可能较大。由于刚心与质心位置都无法直接定量计算,规范采用了校核结构位移比的要求。在楼板平面内无限刚性的假定下,增加了附加偏心距5%L计算校核位移比。高规第4.3.5条规定,在考虑质量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位移比是一个相对值,在相同的位移比下,当结构刚度较

7、小、平均侧向位移较大时,扭矩产生的最大位移也大,对结构的危害也较大;相反,如果是同样的位移比,当结构侧向位移较小时,最大位移也相对较小; 此时可以将位移比与位移最大值进行综合考虑,适当放宽位移比的限制值。例如最大层间位移小于规范规定值的50%时,位移比限值可以放松10%,当最大层间位移更小时,放松的幅度还可加大,但不宜超过20%2。调整位移比的措施主要有三种:1)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主要通过调整结构布置来实现,与周期比的控制措施相同。2)提高结构的抗扭承载力。当结构布置的调整较困难时,可以在设计中考虑“双向地震组合”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或增大计算扭矩,将附加扭矩加大,增大构件设计内力,提高结

8、构的抗扭承载力2。同时也应增加抗震构造措施和延性措施,提高结构变形的延性,加强局部薄弱部位。3)设置防震缝。当结构平面复杂、不对称或各部分刚度、高度和重量相差悬殊时,调整抗扭刚度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可以设置防震缝,把整个结构分成几个相互独立的规则结构。3 刚度比层刚度比是控制结构竖向规则的重要指标,体现了结构整体的竖向匀称度。楼层侧向刚度可取该楼层剪力和该楼层层间位移的比值。在判断楼层是否为薄弱层、地下室是否能作为嵌固端、转换层刚度是否满足要求时,都是用层刚度比作为依据。规范提供了三种层刚度的计算方法:楼层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和楼层平均剪力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的层刚度。高规第4.4.2条规定,抗震设

9、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楼层层刚度比的变化主要由于竖向构件不连续、楼板大开洞、层高有较大变化等造成的。由于层刚度产生的薄弱层,可以通过调整结构布置和材料强度等级以避免薄弱层的出现。对于不能避免出现的结构薄弱层,规范要求其地震剪力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同时应加强抗震延性构造措施,提高结构的抗震等级、楼板加强、弱连接结构的加强等,从而加强薄弱部位。4 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也是用来控制结构竖向不规则的重要指标。层间受剪承载力是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上,该层全部柱及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之和。高规第4

10、.4.3条规定,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楼层抗剪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只与竖向构件尺寸、配筋有关,与它们的连接关系无关。由于楼层承载力产生的薄弱层,只能通过调整配筋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来解决,如提高“超配系数”等。 5 剪重比剪重比是反映地震作用大小的重要指标,是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由于在长周期作用下,地震影响系数下降较快,计算出来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效应可能偏小。而对于长周期

11、结构,地震地面运动速度和位移可能对结构的破坏具有更大的破坏作用,但采用振型分解法时无法对此做出较准确的计算。因此出于安全的考虑,规范规定了最小剪重比。高规第3.3.13条规定各楼层的剪重比不应小于表1的规定值,具体说明参见该条款的规定。表1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类 别7度8度9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0.016(0.024)0.032(0.048)0.064基本周期小于5.0s的结构0.012(0.018)0.024(0.032)0.040考察结构的剪重比时,应先确定结构的“有效质量系数”,当“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时,可以认为地震作用满足规范要求,然后再考察结构的剪重比

12、是否合适。剪重比不满足要求时采取的措施有两种:1)根据规程最小水平地震剪力调整各层水平地震作用,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整体刚度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2)调整结构布置、增加结构的刚度,使计算的剪重比能自然满足规范要求,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存在结构薄弱部位的情况。 6 刚重比刚重比是控制结构整体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重力二阶效应(即P-效应)的主要参数,是结构刚度与重力荷载之比。重力二阶效应包含两部分,(1)由构件挠曲引起的附加重力效应;(2)由水平荷载产生侧移,重力荷载由于侧移引起的附加效应。一般只考虑第后一种,前一种对结构影响很小。当结构侧移越来越大时,重力产生的附加效应也将越来越大,从而

13、降低构件承载力直至最终失稳。高规第5.4.2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如果不满足第5.4.1条(即结构刚重比)的规定,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对水平力(地震、风)作用下结构内力和位移的不利影响。高规5.4.4条给出了高层建筑结构刚重比的要求。对于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不应小于1.4;对于框架结构不应小于10。 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考虑抗风和抗震要求的出发点是相互矛盾的。刚度大的结构对抗风荷载有利,其动力效应和振幅小。相反,较柔的结构抗震性能好,一是地震作用小,二是可以避免与地震产生共振,这样就不会产生过大的地震反应。所以一个结构的刚度并不是越大越好的,另外由于罕遇地震的强度无法预估,一味地

14、盲目加大结构整体刚度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仅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还会给结构带来很大危害3。对于高层建筑,应采用一个刚柔相济、具有理想刚度的结构方案。对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符合高规第5.4.4条规定,但通过考虑P-效应后不满足整体稳定的结构,必须调整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对整体稳定计算直接不满足高规第5.4.4条规定的结构,必须调整结构方案,减小结构的高宽比。7 轴压比轴压比是控制框架柱截面延性性能的主要指标,是指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控制轴压比限值的目的是要求框架柱截面达到具有较好延性性能的大偏压延性破坏状态,以防止小偏心受压状态的脆性破坏。从而保证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即使超出弹性极限仍具有足够大的弹塑性极限变形能力,实现“大震不倒”的设计目的。高规第6.4.2条和7.2.14条分别给出了混凝土框架柱和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如表2和3所示。表2 柱轴压比限值结构类型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框架结构0.700.800.90板柱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筒中筒0.750.850.95部分框支剪力墙0.600.70表3 剪力墙轴压比限值一级(9度)一级(7、8度)二级0.400.500.60控制轴压比限值的调整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提高箍筋的横向约束能力;包括体积配箍率和箍筋的强度与构造形式等。2)提高混凝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