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胶卷照相机的使用实验目的:掌握胶卷照相机的基本组成。会正确使用照相机的自动测光装置,提高曝光的准确性。能正确使用照相机的调焦装置,实现清晰调焦。能正确使用照相机进行拍摄。实验器材:135 DF胶卷照相机 每1-2人一台135黑白全色胶卷 每1-2人一卷CR123A锂电池 每台相机2节实验原理:照相机主要由镜头、机身、取景器、快门、输片机构、调焦装置等部分组成。照相机工作时,镜头把被摄景物聚焦成像在感光胶片上,并通过调焦使影像清晰,然后通过控制光圈的大小与快门的启闭使感光胶片正确感光。实验步骤:一、 在教师的指导下,熟悉135单反照相机各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图1-1 照相机结构及部件名称
2、(一)图1-2 照相机结构及部件名称(二)图1-3 照相机结构及部件名称(三)图1-4 照相机液晶显示屏图1-5 照相机取景窗二、安装电池。将照相机的电源开关置于OFF状态,打开电池室盖,按照指示的正负极方向安装好电池,盖好好电池室盖。三、装胶卷。打开照相机的电源开关于ON位置,打开照相机后盖,把胶卷放入照相机左边的胶卷仓内,并使胶卷暗盒的长轴朝下,胶卷头拉出到右侧卷片轴下的红色标记处,左手按住胶片,使胶片没有拱起,右手小心地关上相机后盖,此时胶卷自动卷到第一张的位置。 四、感光度确定。如果使用的是有DX标识的胶卷,相机自动识别感光度;如果使用的是非DX标识的胶卷,将曝光模式盘调到ISO位置,
3、转动主控制盘,调节感光速度。五、设定拍摄方式。按住胶卷拍摄模式选择钮,转动胶卷拍摄模式键进行设定。一般设定为S状态,即单张拍摄状态。六、选择一种调焦方式。其中M为手动调焦状态,S为单次自动调焦状态,C为连续自动调焦状态。一般将调焦模式定在S状态,即单次调焦状态。在单次自动调焦状态,只有当对焦指示“”出现时,快门才可以被释放;在连续自动调焦状态,当对焦指示“”出现时,焦点并不一定锁上,随着主体的移动,相机会一直会对主体物进行调焦,直到快门释放为止。在手动调焦状态,转动调焦环,同时从取景窗中观察,直到图像清晰为止。七、选择对焦区域。转动自动对焦区域模式选择键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将对焦区域设定为中心
4、区域,并转动对焦区域锁定开关于“L”状态,锁定对焦区域。 适用于静态物体,+适用于不规则运动物体。八、设定测光区域。有中心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平均测光三种方式(10区3D矩阵测光)。一般选择中央重点测光方式和中心点测光方式。九、选择曝光模式。有手动曝光M、快门优先曝光S、光圈优先曝光C、程序式曝光P几种方式。其中有景深要求时选择光圈优先方式,拍摄运动物体时选择快门优先方式,快速抓拍时选择程序式曝光方式,长时间曝光时选择手动曝光模式。十、调节光圈与快门。在快门优先曝光S状态下,转动主操作盘选择快门,相机会自动给出光圈;在光圈优先曝光C状态下,转动副操作盘选择光圈,相机会自动给出快门;在手动曝光
5、M状态下,转动主操作盘选择快门,转动副操作盘选择光圈;在程序式曝光P状态下,光圈与快门都将由相机自动给出。十一、选择拍摄景物。选择时注意光线的方向、亮度、背景及周围环境。十二、改变焦距。转动变焦环可以改变镜头焦距的大小,以此改变被摄主体的大小。十三、取景、调焦、测光与拍摄。取景的方法是右手持机,食指放在快门上,并把照相机的镜头对着被摄物,眼睛紧贴目镜进行取景。当右手食指将快门按到第一行程时,即完成了测光与调焦,当对焦指示点“”出现时就可将快门按下到第二行程,完成一次拍摄。十四、倒片与取出胶卷。当胶卷全部拍摄完成时,照相机会自动倒卷。倒卷完成后就可以打开后盖取出胶卷。十五、注意事项(一)不能用手
6、摸镜片,也不能用一般的布和纸擦镜片,镜头脏了时要用镜头纸小心擦拭。(二)曝光时间在1/30秒以下时,快门速度较慢,按快门时要沉稳,防止相机震动而使底片模糊。(三)持机平直,可横幅或竖幅构图取景,不宜歪斜取景。(四)除了拍摄日出日落外,避免光线直射镜头,否则会使底片产生灰雾,必要时应戴上遮光罩。(五)拍摄完成后盖上镜头盖,变焦环放在最短焦距的位置,距离标尺调至“”处,光圈调至最大处,以增加抗震能力。实验二 黑白负片的冲洗实验目的:掌握黑白负片冲洗的方法与过程。知道胶片冲洗所使用的药液。实验器材:135显影罐 每 1-2人 一只温度计 每 1-2 人一只D-76微粒显影液 每1-2人300毫升F-
7、5酸性定影液 每1-2人300毫升暗房定时钟(手表) 自备量杯 每1-2人 一只实验原理:经过曝光的感光材料,虽然已形成了潜影,但仍然是人眼看不到的,必须经过进一步的显影和定影才能将潜影变成由金属银组成的影像。显影过程是银离子被还原成银原子、显影剂分子被氧化的过程,胶片被曝光的地方会产生金属银的沉淀,其黑度取决于所接受的光量。 显影之后,胶片上未经过显影的卤化银长时间光照还会产生金属银密度,使画面层次、影调等发生变化,因此必须经过进一步的处理,使剩余的卤化银被溶解掉,这一过程就是定影。显影液是碱性的,定影液是酸性的,酸碱中和会减弱定影液的药性,因此显影与定影之间要有一个水洗过程。实验步骤:一、
8、装片 轨道式显影片芯的装片:在暗房或暗袋里将胶卷从暗盒里拉出来,沿着轨道将胶片从外向里推进,使胶片均匀地缠绕在轨道内。之后将片芯装入显影罐,将盖子盖好,从暗袋或暗房中取出。胶带式显影罐的装片:在暗袋或暗房中将胶片从暗盒中拉出,与冲片胶带对齐卷在一起放入显影罐,盖好盖子,从暗房或暗袋中取出。二、水洗第一次水洗亦称为前浴,目的是把待冲洗的胶片药膜浸湿,使显影均匀,时间是30秒。三、显影将前浴水倒掉,将D-76显影液快速注入显影罐,注满为止。注药时显影罐要有一定的倾斜度,防止气泡存留罐内影响冲洗效果。注满药液后开始计时,并连续搅动1分钟,以后每分钟搅动5-10 秒钟,直到显影结束。显影温度是20,显
9、影时间是10分钟,以后每显影一卷胶卷,增加10%的显影时间。四、停显(水洗)显影液倒干后,注入清水搅动,时间为30秒,然后倒出。五、定影用F-5酸性定影液,20时定影10-15分钟。定影时的搅动可参考显影,但没那么严格。六、水洗在亮室用流水冲洗10-15分钟,以洗去胶片上的各种化学药品。七、晾干用小夹子把水洗后的胶卷夹住悬挂起来自然晾干。实验三 数字照相机的使用实验目的:了解数字照相机的结构。掌握数字照相机的使用方法。了解数字照相机性能的表示方法。实验器材: 数字照相机 一台 数字照相机使用说明书 一本数字照相机驱动程序 一个计算机 一台USB电缆 一条xD-Picture Card 卡 一个
10、充电电池或交流适配器 一块实验原理:数字照相机包括镜头、影像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显示部分、存储机构、输出机构和供电部分等组成。数字照相机工作时,镜头将外界景物成像于影像传感器表面,影像传感器将光信号为转换为与景物色彩对应的电信号,模/数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后,将数字信号进行储存、呈现或输出。实验步骤:一、通过观察数字照相机、查看说明书,了解和掌握数字照相机的性能,并将数字照相机的性能填入下表格。表3-1数字照相机性能记录表整机种类后背型/单反型/轻便型品牌及型号档次专业型/准专业型/非专业型镜头种类定焦/变焦变焦方式手动/电动焦距
11、最大相对口径影像传感器种类CCD/CMOS;线型/面型;彩色滤色阵列型/叠层分色记录型像素量影像传感器尺寸取景器光学取景器/电子取景器;同轴取景器/旁轴取景器彩色LCD数量尺寸像素量存储媒体容量移动式存储卡种类CF卡/SM卡/记忆棒/xD卡/MMC卡/SD卡端口数字接口USB/IEEE1394/RS-232C视频接口表示方式供电电池种类电池数量二、数字照相机中装入电池和存储卡。 注意:安装电池与存储卡之前要关闭相机的电源;安装存储卡时要将相机上xD-存储卡槽上的金色标记与xD-存储卡上的金色标记对齐,然后再将存储卡推入卡槽中;更换存储卡时应先向下推一次卡,然后再慢慢地松开手指,卡即可弹出;长时
12、间室内操作相机时应使用交流适配器。 三、将电源开关设置为拍摄模式开启相机,操纵各个按钮,了解每个键钮的作用。图3-1 数字照相机结构及部件名称(一)图3-2 数字照相机结构及部件名称(二)图3-3 数字照相机结构及部件名称(三)四、调出各菜单,了解所有选项的作用;根据现场情况调节照相机,实际拍摄几幅影像,在数字照相机上直接显示,了解播放模式下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图3-4 数字照相机液晶显示屏五、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方法(一)自动模式拍照步骤将电源开关设为“拍摄”状态;将模式盘设为“AUTO”;将对焦模式设为“S-AF”;按下闪光灯弹出钮,弹出闪光灯;按下“EVF/LCD”,选择一种取景器;调节屈光
13、度调节钮以看清影像;按“T/W”键选择拍摄范围;将被摄主体对准对焦框;将快门键按下一半使相机自动对焦和确定光圈与快门;不松手将快门键完全按下完成一次曝光。(二)回放影像步骤将电源开关设为“回放”状态;按“十字回车键”的“左”或“右”键向后或向前浏览影像;若多画面回放,按“DISP”键,并按“十字车”键的“上下左右”键选择后,再按一次“DISP”键放大显示。(三)删除影像步骤将电源开关设为“播放”状态;按“MENU/OK”键显示菜单;按“十字车”键的“左右”键,选择“ERASE”,按“上下”键选择“FRAME”;按“MENU/OK”键确定删除。(四)画质模式选择步骤 将电源键设为“拍摄”状态;将
14、模式盘设为静态或动态模式;按相片模式“F”键出现选择画面,按“十字车”键上的“上下”选择键选择一种画质,其中1M=1280*960、2M=1600*1200、3M=2016*1512、6M=2848*2136。 (五)对焦方法S-AF:单一自动对焦,用于普通拍摄。本模式中,每次按下一半快门键相机即可对焦;C-AF:连续自动对焦,用于拍摄移动物体。本模式中,相机对屏幕中央的被摄物体连续地对焦;MF:通过手动旋转对焦圈来对焦。(六)拍摄模式的选择方法自动拍摄:将模式盘设为AUTO状态,本模式使用简单,适于大多数拍照情况;场景拍摄:将模式盘设为SP状态,本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有人物、风景、运动、夜
15、景四种方式可供选择,通过转动指令转盘进行选择;自动编程拍摄:将模式盘设为P状态,本模式让你指定快门和光圈之外的所有设置;快门优先拍摄:将模式盘设为S状态,通过旋转指令盘选择快门速度,凝固高速运动物体或表现运动物体时使用。快门速度设定范围为3秒到1/1000秒,增量为1/3EV。曝光过度时光圈定位为F8,显示为红色;曝光不足时光圈设定为F2.8,显示为红色;曝光失败时光圈设定为F-,可按一下快门再测量一次。光圈优先拍摄:将模式盘设定位A状态,旋转指令盘选择光圈,有景深要求时使用。曝光过度,快门显示为红色的1/1000秒;曝光不足时,显示红色的3秒;测光失败时显示-,可再测一次。手动拍摄:将模式盘
16、设定位M状态,通过转动指令盘选择快门速度;选择光圈时需同时按下曝光补偿键和转动指令盘来进行。(七)闪光灯拍摄步骤将电源键设为拍摄状态;将模式盘设为静态拍摄模式;按下闪光灯弹出键弹出闪光灯;按住“闪光灯”键同时转动指令盘选择闪光模式进行拍摄。有自动强闪、消红眼、强制闪光、慢快门同步、消红眼+慢快门同步几种模式。(八)手动对焦拍摄步骤将对焦模式设为MF;手动旋转对焦圈来对焦;当屏幕上出现一个黑点标志时,调焦清晰。也可用对焦键实现快速对焦。(九)其他几种拍摄功能的操作连续拍摄步骤:将电源键设为拍摄状态;按住连拍键的同时转动指令盘,选择一种连拍方式,有头五帧连拍、自动分类(拍曝光正常、不足、过度三张)
17、、最后五帧连拍、长时间连拍(40张)几种形式。曝光补偿拍摄步骤:将电源键设为拍摄状态;将模式盘设为P、S或A模式;按下补偿键的同时转动指令盘设定补偿值,直到满意为止。自动曝光锁定拍摄步骤:将电源键设定为拍摄状态;将模式盘设定为AUTO、SP、A或S模式;将被摄物置于屏幕的中央并按下AE-L键锁定曝光;同时按下AE-L键和快门建。微摄步骤:将电源键设为拍摄模式;将模式盘设为AUTO、P、A、S或M模式;按下微摄键,按一次10- 80厘米微摄,按两次1- 20厘米微摄,按三次取消微摄。(十)静态拍摄菜单操作步骤按下菜单键MENU/OK显示菜单;按十字车的左右键选择菜单项目;按十字车的上下键改变设定
18、;按MENU/OK键确认选择。可选择的项目有:自拍:自下向上有延迟十秒和两秒两种;白平衡:自下向上有自动调整、自定义白平衡类型1、自定义白平衡类型2、户外晴天拍摄、阴天拍摄、日光灯下拍摄、暖白色荧光灯下拍摄、冷白色荧光灯下拍摄、白炽灯下拍摄几种;自动对焦:自下向上有MULTI(多重对焦)、CENTER(中心对焦)、AREA(局部对焦)几种。MULTI对焦(多重对焦):自动识别主体并对其完成对焦;CENTER对焦(中心对焦):对画面中心物体进行对焦;AREA对焦(区域对焦):按住对焦键,并同时按动四方向键,可以调整对焦框位置,使对焦框落在不在中央的主体上)。测光方式:自下向上有多重测光(中央为主
19、,周边为辅进行测光)、点测光·(对画面中央点进行测光)、平均测光 (以画面的平均亮度值为依据测光)几种;包围式曝光分类:自下向上分别按+1/3EV、+2/3EV、+1EV档连续拍摄三张画面;画面清晰度:自下向上有正常、柔化轮廓、硬化轮廓三种;多重曝光:在一张照片上多次曝光,使拍摄的影像互相重叠;闪光灯亮度调节:自下向上有-0.6/-0.3/0/+0.3/0.6EV几种;外设闪光灯装置:使用外置闪光灯时选择ON。SET项目中某些功能设置:AF辅助灯:昏暗的条件下,半按快门,AF灯会发光,用于辅助调焦;CCD-RAW 关/开:设定为“开”时,画面为CCD-RAW画质,由于相机未对图像进行
20、任何处理,这些图像必须在下载后进行适当处理才能使用;AE-L:按住AE-L1按钮式,曝光被锁定,一旦松手曝光锁定被取消;按住AE-L 2按钮时,曝光被锁定,再按一次AE-L 2按钮时,曝光锁定被解除。六、在计算机中安装数码相机的驱动程序在WIN XP下,一些系统自带驱动程序不需要安装。七、连接相机与计算机,并浏览照片将电源键设为“拍摄”状态;将模式盘设为“SET”状态,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USB模式”中的“DSC模式”,关掉相机,完成相机的设置。启动计算机;使用USB线将相机连到计算机上;将相机的电源键设为'“浏览”状态;在WIN XP下屏幕地右下角出现“找到新硬件”,在“我的电脑”中
21、选择“移动硬盘”即可进行浏览。八、浏览完毕,断开相机与电脑的连接在WIN XP下,左击任务条上的退出图标,然后选择“USB DISK”,出现安全地移除硬件的信息框,点击“OK”,安全地移除硬件;关掉相机的电源开关;从相机上拔下USB线。实验四 拍摄技术训练实验目的:掌握控制曝光的方法。掌握获取清晰图像的方法。掌握色彩控制技术。掌握景深控制方法。实验器材: 数码照相机 一台 计算机 一台 存储卡 一个 电池 一块 USB电缆 一条实验原理:数字照相机包括镜头、影像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显示部分、存储机构、输出机构和供电部分等组成。数字照相机工作时,镜头将外界景物成像于影像传感器
22、表面,影像传感器将光信号为转换为与景物色彩对应的电信号,模/数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后,将数字信号进行储存、呈现或输出。实验步骤:一、第一阶段 进一步熟悉数字照相机的使用:数字照相机所提供的曝光模式、图标程序、测光方式、曝光补偿范围、自动曝光锁定方式、感光度调节方式及范围、光圈与快门的范围、聚焦方式、自动聚焦锁定方式、影像文件格式、拍摄质量模式、拍摄像素量档位、白平衡调节方式、景深指示方式、色彩空间种类、色彩模式种类、最高连拍速度、最大连拍张数等。二、第二阶段在对照相机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改变各种拍摄模式和控制,在室内和室外拍摄人物或风景。每人至少拍
23、摄10张曝光正确、影像清晰、景深大小符合要求的照片。在拍摄时要注意使用以下对比:(一)在光圈优先曝光模式下,改变大小不同的光圈拍摄大景深的景物,探讨光圈对景深的影响。(二)在快门优先的曝光模式下,使用高低不同的快门速度拍摄同一运动物体,以探讨快门速度对画面清晰度的影响。(三) 分别使用不同色彩拍摄同一景物,以探讨色彩对影像的影响。(四) 分别使用不同感光度拍摄同一景物,以探讨感光度对影像的影响。(五)分别使用快门1、8、15、60、250拍摄同一景物,以测试能保证拍摄影像清晰度的徒手握相机的快门速度。(六)以天空为背景拍摄全身人物像,分别采用近测光后锁定曝光和机位测光进行拍摄,以探讨如何从测光
24、方式上保证自动曝光的准确。(七)分别曝光补偿1、0、1级拍摄同一人,以探讨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对影像的影响。(八)把白平衡调节到与光源不一致,探讨白平衡的调节作用。(九)分别选用高质量模式和低质量模式拍摄同一景物,探讨质量模式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十)分别将主体位于画面中央与位于画面一侧各拍摄一张照片,了解对焦区域对拍摄的影响。三、第三阶段将拍摄的所有照片下载到计算机中,借助于浏览软件观看影像,从技术上分析每幅影像的成功与不足,必要时查看其属性来分析,据此分析得出结论,并与书中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实验五 拍摄创意训练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练习综合使用前面学过的拍摄技术、用光知识、构图知识进行创作。通过
25、创作加深对各种造型手段在创意方面的作用的理解 ,掌握应用的技法技巧。实验器材: 数字照相机 一台 计算机 一台 USB电缆 一条 存储卡 一块 电池 一块 三脚架 一个 快门线 一根实验原理:数字照相机包括镜头、影像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显示部分、存储机构、输出机构和供电部分等组成。数字照相机工作时,镜头将外界景物成像于影像传感器表面,影像传感器将光信号为转换为与景物色彩对应的电信号,模/数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后,将数字信号进行储存、呈现或输出。实验步骤:一、初步创意实践 在校园内拍摄各种题材,拍摄时注意实践以下项目:(一)改用不同
26、受光方向拍摄;(二)在不同光线下拍摄;(三)变化拍摄的距离拍摄;(四)改变拍摄方向拍摄;(五)从不同的高度拍摄;(六)换用不同的前景拍摄;(七)利用不同的线条组织画面拍摄;(八)进行不同色彩的搭配组合拍摄。二、设计性创意实践设计围绕以下方面进行:(一)利用追随拍摄法表现动感;(二)拍摄节奏感、韵律感的画面;(三)用画面表现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四)拍摄花卉,力求表现其生机盎然、简洁高雅;(五)拍摄一组利用各种线条构成的画面;(六)尝试拍摄高调、低调、暖调、冷调的画面。(七)调动一切手段拍摄空间感最大化的画面。实践注意点:一、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实验时先设计拍摄主题,并初步进行创意设计,然后再进
27、行实践拍摄,实践后精选至少二幅作品,赋以标题,并写出自己的创作经过。二、 实践后分析设计的效果是否达到。问题讨论:一、创作应是设计在先还是靠到了现场后随机应变?二、怎样才能拍好高调和低调照片?三、才能在画面上表现丰富的内涵?四、如何根据教学需要突出主要表现对象和关键内容?实验六 扫描技术训练实验目的:掌握扫描仪扫描反射稿的方法。掌握扫描的技术技巧。实验器材: CCD平板扫描仪 一台 计算机 一台 扫描驱动程序 一套 连接电缆 一根实验原理: CCD平板扫描仪工作时,从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扫描原件反射后,通过反射镜的两次反射,再经过镜头聚焦后到达线性CCD,CCD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A/D转
28、换器转换后送给计算机。实验步骤:一、安装扫描仪的驱动程序和TH-OCR驱动程序。二、驱动程序安装完成后必须重启计算机,让系统进行配置更新,然后再连接上扫描仪。三、启动扫描仪的驱动程序,熟悉扫描仪驱动程序界面。常用的方法是通过TWAIN对话框扫描。TWAIN对话框是扫描仪为您提供的一种扫描界面,您可以通过Photoshop软件来调用此对话框。首先打开过Photoshop软件,在“文件”下拉菜单中选择“导入”菜单下的“扫描仪”即可。图7-6 扫描仪驱动程序界面四、扫描有层次的印刷图片和照片。步骤:(一)将扫描原件有图像一面朝下平放于扫描仪的工作玻璃上。(二)用鼠标点击“预扫描”,出现预扫描图像。根
29、据预扫描图像进行如下设置。选择扫描尺寸:选择“使用者自定”方式时,可以在预览窗口拖动任选框区域,以确定扫描区域大小。设置扫描模式:扫描黑白稿件时选择黑白或灰度,扫描彩色图像时可以选择24位彩色或48位彩色,一般选择24位彩色就够用了。设置分辨率:根据原稿与输出决定。一般选择300就够用了。设置扫描来源:不透明稿件选择反射稿;透明胶片选择透射稿。去网格设定:扫描照片时选择“不设定”,扫描报纸、杂志、艺术印刷品时选择相应项进行去网格处理。图像调整:点击“图像调整”项,出现亮度与对比度度、色阶、曲线、色相与饱和度调整对话框,拖动指示条进行调整,直到预览效果合适时为止。图7-7 图像调整界面(三) 设
30、置完成后,点击“扫描”按钮,正式启动扫描,得到扫描图像。关闭图像处理软件对话框,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编辑、处理和存储。五、在OCR软件中启动扫描仪,扫描单纯的黑白文字稿,并进行汉字识别。步骤:(一) 在“开始”菜单中选择TH-OCR-XP软件,出现软件界面。图7-9 TH-OCR-XP软件界面(二)在工具栏上点击“扫描”工具,启动扫描仪进行扫描。方法与扫描照片相同。图7-10 TH-OCR-XP软件界面工具条扫描时分辨率设定与字号大小对照表如下: 图7-11分辨率设定与字号大小对照表(三)对扫描所得图像进行倾斜矫正,擦除版面上的杂点。用选框工具选择要识别的区域,根据扫描原件设置扫描对象的
31、属性:字体类型、排列方式等。图7-12 TH-OCR-XP软件界面工具条(四)选择“识别”命令或点击“识别”工具进行识别。如果要再扫描新的图像,点击工具条上的扫描命令即可,扫描后退出扫描界面,再次识别。识别后双击左侧被识别的文件左边的“+”号,出现识别后的文件名,双击文件名即可打开该文件进行比照修改。 图7-13 识别与修改对话框(五)保存识别文件。存盘:从“文件”菜单选择“另存为”命令,在“另存为”对话框中指定文件名后保存在选择的路径即可。导出:从“文件”菜单中选择“导出”命令,在“导出为”对话框中指定文件名与路径后导出即可。格式可以选择纯文本格式、RTF格式、html格式。若选择纯文本格式
32、可以在记事本中打开。若选择RTF格式可以在word文档中打开。六、在OCR中选择带有图文混排的文字稿本进行扫描和识别。扫描方法同上。识别表格式时表头与表格分别单独框出,表头定义为“正文”属性,表格定义为“表格”属性。图形定义为“图形”属性。之后选择识别按钮对所选区域进行识别。版面中可以包含多个识别区域,还可以根据原文顺序调整识别顺序,方法是在当前的区域内部,按鼠标右键,选择“区域顺序”,在每个选择区域左上角显示顺序号,双击顺序号即可调整。 导出文件时,选择“导出当前页”,只导出当前页,选择“所有页导出为一个文件”则将打开页的文件全部导出后合并为一个指定的结果。含有表格时,识别结果一定要导出为R
33、TF或html格式。 注意事项:一、要保持扫描仪工作区玻璃的洁净。二、扫描时提示“装入TWAIN.LL错误”,请重新安装扫描仪驱动,并连接好扫描仪。三、出现乱码时,可能是识别界面不干净、歪斜、文字属性设置不正确、分辨率选择不合适、原稿不清晰等。四、识别后编辑区为空白,只有光标闪动,说明原稿中有图形,不符合识别要求。此时要重新进行版面分析,将文字区域按顺序分别框出,再做识别。实验七 数字影像的简单加工处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影像数字化加工处理优势的认识。掌握影像加工处理的基本方法。熟悉几种常用工具、命令、对话框的使用。掌握精确选取复杂加工区的方式方法。实验器材:计算机 每1-2人一台Phot
34、oshop软件CS4实验原理:数字图像的加工处理是采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来进行的,软件中含有大量的工具、菜单,可以对图像进行高精度的加工,加工处理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从数码相机中获取影像素材;第二步是精选加工区进行加工处理;第三步是保存加工处理好的结果。经过以上三步操作会得到一幅满意的照片,以备输出。实验步骤:一、了解Photoshop的简单操作(一)在Photoshop中打开自己用数字照相机拍摄的影像。方法一:1.启动Photoshop软件;2.执行“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打开硬盘中的数字影像文件。方法二:1.启动Photoshop软件;2.执行“文件”菜单中的“导入”命令
35、,将数码相机中的数字影像导入。(二) 利用各种选择工具在画面中精确勾选主体(建立加工区)。方法一:利用框形工具建立选区1.单击矩形框或椭圆形选框工具;2.将光标移到影像窗口中主体的位置;3.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就可以选出矩形或椭圆形的工作;4.如果拖动时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出现正方形或圆形。方法二:利用套索类工具建立选区1.选取套索工具、或多边形套索工具、或磁性套索工具; 2.若选取了套索工具,之后选择画面中主体边缘上某一点作为起始点并沿主体边缘拖动鼠标,即可出现任意形状的封闭曲线选区; 3.若选取了多边形套索工具,选择画面中主体边缘上某一点作为起点,拖动鼠标,在多边形顶点处依次单击鼠标,
36、在最后一个顶点处双击鼠标就构成了多边形封闭选区。 4.若选择了磁性套索工具,在主体边缘某一点点击鼠标,启动选取,然后在主体附近移动鼠标,在最后一个顶点处点击鼠标,就会形成一个紧贴主体影像的一个由虚点构成的选区。方法三:利用魔棒工具建立选区1.选取魔棒工具;2.用鼠标点击图像中某一点,附近与该点颜色相同或相近的区域自动进入选区。方法四:利用钢笔工具建立选区 3.用“选择”菜单中“反选”命令,可以进行反选。4.选择钢笔工具;5.在选项栏中点击“路径”;6.用鼠标在主体周围执行点击操作,会出现一个个锚点,当回到第一个锚点上并点击鼠标就可以封闭路径。7.点击“调色板”中的“路径”标签,打开路径调板,会
37、看到蓝色的工作路径,在此处按鼠标左键将工作路径拖到下边的虚线圈(将路径转为选区)处,即可建立选区;或用快捷菜单建立选区。(三)对选出的主体或主体以外的区域进行各种调整、变换。调整影调:方法一:利用亮度/对比度对话框进行调整1.选择“图像”菜单中“调整”子菜单中的命令“亮度/对比度”命令,出现对话框;2. 选中“预览”复选框;3. 用鼠标拖动对话框中的三角形滑块,当影调合适后,点击“OK”。方法二:利用曲线对话框调节方法同上。方法三:利用色阶对话框调节方法同上。色彩调节:方法一:用色相/饱和度调节1.选择选区;2.选择“图像”菜单中“调整”子菜单中的“色相/饱和度”命令,出现对话框;3.选中“预
38、览”复选框;4.用鼠标拖动对话框中的三角形滑块,当影调合适后,点击“OK”。方法二:用色彩平衡调整方法同上。(四)以JPEG、PSD、TIFF等不同格式保存影像,比较不同格式影像文件的尺寸和质量。二、熟练操作深度加工(一)将影像中的杂乱背景变简洁。方法一:虚化背景1.将背景作为选区;2.选取模糊工具,出现对话框;3.选择画笔大小;4.将鼠标移到选区,点击背景,背景就变模糊了。方法二:净化选区1. 将背景作为选区;2. 选择擦除工具,出现对话框;3. 选择画笔大小,擦除背景4. 或用油漆桶工具调出背景色进行填充(二) 去除人物影像面部的斑、痣等瑕疵。利用修补工具:1.选择修补工具,出现选项栏;2
39、.在选项栏中选择“源”;3.利用修补工具在影像上画出要修饰的选区;4.将选区拖到影像上的样品区。5.或在选项上选择“目标”,画出样品区,然后将选区拖到要修饰的部位。(三) 去除闪光灯拍摄的红眼现象。选择红眼去除工具,点击红眼部位,红眼变为黑眼。实验注意点:同一效果可以通过多种加工方法获得,实践中要比较各种加工方法的优劣,并能选择最优方法。实验八 数字影像的呈现与打印技术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投影机、激光打印机及数字彩扩机的使用方法。掌握数字影像投影呈现方法。掌握照片的打印输出方法。实验器材: 投影机 一台银幕 一个数字彩扩机 一套 彩色激光打印机 2-3人一台 计算机 2-3人一台 普通打印纸
40、每人一张 照片级打印纸 每人一张 彩扩用相纸 每人四张 实验原理:LCD投影仪是利用液晶屏作为显像器件的。图像信息处于液晶屏上,当光源的光线透过液晶屏时就会读出图像信息,再经过投影镜头将光影投射到银幕上。打印机是电脑的输出设备,计算机中的图文信息以数据的形式输入打印机,通过打印机构将图文信息打印到纸上。图文数据在激光打印机中转换成激光调制的信号,经过激光扫描、显影转印、定影等过程完成打印工作,图文数据在喷墨打印机中变成控制喷墨头的信号,彩色喷墨打印机具有四色喷墨头,通过多色喷墨头的合成将彩色图文打印到纸上形成图文信息。它们都具有数据接口电路,数据转换或控制电路,输纸打印机构以及电源供电电路。激
41、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把电脑传来的打印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传送到激光器,此时充电棍已经完成对鼓芯表面均匀充电,激光器射出激光抵消鼓芯上图像部位的电荷,这样在鼓芯上形成我们看不见的静电图像,把磁辊上的碳粉通过静电原理吸附到鼓芯上,此时我们就能够用肉眼在鼓芯上观察到图像,再通过转印辊进行转印,由于转印辊上所带的电压高于鼓芯上的电压,使鼓芯上的碳粉被拉到纸张上,此时纸上已经形成了我们要打印的图文,但是碳粉是浮在纸面上的,用手就能轻轻抹去,所以要通过定影,也就是加温加压以后才能使碳粉熔化渗入纸张的纤维中,完成整个打印过程。实验步骤:一、数字影像呈现技术操作步骤(一)在教师的指导下熟悉投影机操作面板及遥
42、控器的使用操作面板lamp 工作指示灯ready 预热、待机指示灯warning temp 临时警告lamp replace 警告指示灯power 电源开关zoom 缩放focus 聚焦volume 音量menu 菜单 菜单的上下选择键 菜单的左右选择键 enter 菜单选项的设定 esc 菜单的返回 wall shot 自然色调节 computer source 计算机输入源video/s_video source 视频输入源quick set up 快速调焦和梯形矫正A/V mute 影像与声音的暂时关闭键Freeze 冻结信号键mode 模式auto image 图像normal 标准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语文下《国宝大熊猫》主题诗歌创作
- 一年级语文上册多元智能发展计划
- 快递行业客户服务优化心得体会
- 住宅小区开发环境保护方案
- 村两委换届述职报告参考
- 整车承运合同协议
- 合作合同信贷协议范本
- 商业合伙合同模板
-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专业范文
- 度标准二手房屋买卖合同
- 2025年工贸企业春节复工复产方案
- 【道法】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民办中学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
- API-650-1钢制焊接石油储罐
- 湖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生登记表模板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全册
- 中职-中国历史教案
-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试卷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试卷
- 计量泵的维护和修理知识培训讲义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
- 幼儿园中班开学第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