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病方证论治体系探讨温病方证论治体系探讨温病方证论治体系的形成温病方证论治体系的形成温病方证论治体系的的应用温病方证论治体系的的应用温病方证论治体系对治疗杂温病方证论治体系对治疗杂病的意义病的意义温病方证举例温病方证举例一、温病方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一、温病方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关关于于温温病病方方证证的的来来源源 温病条辨 其他医家的经验方或自创方 p吴鞠通著吴鞠通著温病条辨温病条辨,全书计,全书计265265条,制定温病辨条,制定温病辨治治238238法,法,208208方,从而创立了温病的方证理论。方,从而创立了温病的方证理论。p从从伤寒论伤寒论到到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从经方到时方,跨度,从经方到
2、时方,跨度一千五百多年,其间中医学的临床证治有了长足的进一千五百多年,其间中医学的临床证治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基础奠定在前,发展补充在后,步,可以说基础奠定在前,发展补充在后,温病条温病条辨辨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了中医临床证治的进步。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了中医临床证治的进步。p伤寒与温病,经方与时方,交相辉映。伤寒与温病,经方与时方,交相辉映。p温病条辨温病条辨较为巧妙地将较为巧妙地将内经内经所讲的治法与所讲的治法与伤寒论伤寒论的方法,结合当时临床实践,形成一个较的方法,结合当时临床实践,形成一个较为简便易行的框架。直接将证方相对,凡用方皆以性为简便易行的框架。直接将证方相对,凡用方皆以性味点出
3、特征,便于一般人掌握。味点出特征,便于一般人掌握。来源于温病条辨来源于温病条辨p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所集方剂大体来自所集方剂大体来自2 2个方面个方面运用仲景原方加减而成运用仲景原方加减而成出自出自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来源于温病条辨来源于温病条辨p属于这一类型者有属于这一类型者有4444首。首。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方与方与伤寒论伤寒论方密切相关。其取之于仲景经方的方密切相关。其取之于仲景经方的思路有四个方面:思路有四个方面:一是直接选经方。一是直接选经方。二是化裁经方。二是化裁经方。三是变制经方。三是变制经方。四是仿制经方。四是仿制经方。p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的方证是在的方证是在伤寒论伤寒论经方方证的
4、经方方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经方方证同属于一个支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经方方证同属于一个支脉,可谓一脉相承。可谓一脉相承。p经方作为方剂的始祖,历来受到医家重视,且在经方作为方剂的始祖,历来受到医家重视,且在临床上一直被广泛应用。经方浓缩了前人的经验,临床上一直被广泛应用。经方浓缩了前人的经验,但经方本身也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后人对经但经方本身也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后人对经方的补充,除了药物的加减之外,更多的是对方证方的补充,除了药物的加减之外,更多的是对方证的认识。的认识。p温病条辨温病条辨在充分吸取在充分吸取伤寒论伤寒论经方方证理经方方证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吴鞠通总结了明清时代新
5、制定的论精华的基础上,吴鞠通总结了明清时代新制定的温病方证,从而建立了温病方证,从而建立了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的方证体系,的方证体系,从而发展了经方的方证理论。从而发展了经方的方证理论。p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中有许多方剂是来自中有许多方剂是来自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把叶氏的处方冠以方名,计吴鞠通把叶氏的处方冠以方名,计9898首。首。p吴氏遵吴氏遵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之意,发明了以方中主药的性味归之意,发明了以方中主药的性味归纳治法,阐发方剂结构与方义的理论,如所谓辛凉轻剂、纳治法,阐发方剂结构与方义的理论,如所谓辛凉轻剂、甘寒益胃、苦辛开泄、酸苦泄热等。并倡性味治法。甘寒益胃、苦辛开泄、酸苦泄
6、热等。并倡性味治法。p吴氏继承叶学,在吴氏继承叶学,在温病条辨温病条辨凡例凡例中说:中说:“古人有方古人有方即有法,故取携自如,无投不利,后世之失,一失于测即有法,故取携自如,无投不利,后世之失,一失于测证无方,识证不真,再失于有方无法。证无方,识证不真,再失于有方无法。”p根据这一认识,根据这一认识,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不仅仿不仅仿伤寒论伤寒论体例,体例,条分缕析地阐发了温病的方与证,而且阐明了各方所寓条分缕析地阐发了温病的方与证,而且阐明了各方所寓的法,如银翘散为辛凉法、清营汤为咸寒苦甘法等,从的法,如银翘散为辛凉法、清营汤为咸寒苦甘法等,从而把方与证、方与法与证的对应相关性及其内在联系作而把
7、方与证、方与法与证的对应相关性及其内在联系作了深刻的阐发,为温病的方证赋予了新的内容。了深刻的阐发,为温病的方证赋予了新的内容。p除叶天士、吴鞠通所代表的温热学派之外,温除叶天士、吴鞠通所代表的温热学派之外,温病学术流派中尚有温疫学派、通俗伤寒学派等,病学术流派中尚有温疫学派、通俗伤寒学派等,他们在各自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另一部分疗效他们在各自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另一部分疗效卓著的温病方,成为温病方证理论重要组成部卓著的温病方,成为温病方证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分。p如吴又可如吴又可温疫论温疫论中的达原饮、三甲散,杨中的达原饮、三甲散,杨栗山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伤寒瘟疫条辨的升降散,余师愚的升降散,余师愚
8、疫疫疹一得疹一得的清瘟败毒饮等。这些方证与的清瘟败毒饮等。这些方证与温病温病条辨条辨的方证共同构成了温病的方证体系。的方证共同构成了温病的方证体系。来源于其他医家的经验方或自创方来源于其他医家的经验方或自创方二、温病方证论治体系的应用二、温病方证论治体系的应用温温病病方方证证论论治治体体系系的的应应用用 基于方证理论的辨方证方法温病方证体系的特点 p温病方证体系与温病辨证体系有很大的不同,温病方证体系与温病辨证体系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1.1.每证必有与之紧密关联的症状或症状群每证必有与之紧密关联的症状或症状群2.2.每证必有其内在的病机及具体的解决方法每证
9、必有其内在的病机及具体的解决方法 原文中常以外在症状引出相应的病机描述,如原文中常以外在症状引出相应的病机描述,如: :上焦篇第上焦篇第5656条条 “ “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者,沙参麦冬汤主之”;上焦篇上焦篇5757条条“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汤主之”;下焦篇下焦篇1212条说条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等。等。温病方证体系的特点温病方证体系的特点p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是基本的辨证方法,它能确定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是基本的辨证方法,它能
10、确定外感疾病表里层次、病机阶段或脏腑部位。外感疾病表里层次、病机阶段或脏腑部位。p方证则是疾病在各阶段的较具体的病变形式的归纳,基于方证则是疾病在各阶段的较具体的病变形式的归纳,基于方证理论的辨方证法能使辨证进入比较深的层次,能开拓方证理论的辨方证法能使辨证进入比较深的层次,能开拓温病方治疗外感病及杂病的思维,使之深入到方证与药证温病方治疗外感病及杂病的思维,使之深入到方证与药证的层次。的层次。p方证论治强调以经典原著的原始方证为依据。要求医者必方证论治强调以经典原著的原始方证为依据。要求医者必须熟谙须熟谙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等经典的原文,掌握其中方与证相关等经典的原文,掌握其中方与证相关的规律、
11、方证效应的规律以及辨识方证的思路。因此,辨的规律、方证效应的规律以及辨识方证的思路。因此,辨方证要有深厚的理论为依托,遵循前人已经建立的规范。方证要有深厚的理论为依托,遵循前人已经建立的规范。p温病方证体系方法的运用重点在辨方证,即温病方剂的适温病方证体系方法的运用重点在辨方证,即温病方剂的适应症。从而迅速定出有效方剂。这个辨方证的过程,同时应症。从而迅速定出有效方剂。这个辨方证的过程,同时也是辨认患病机体疾病演变的过程。也是辨认患病机体疾病演变的过程。基于方证理论的辨方证方法基于方证理论的辨方证方法一是先辨卫气营血、三焦病位,再辨方证;简便一是先辨卫气营血、三焦病位,再辨方证;简便而准确的运
12、用温病方,此方法在外感病中常用。而准确的运用温病方,此方法在外感病中常用。二是辨特征症后用方,突出辨证重点。二是辨特征症后用方,突出辨证重点。三是辨病机用方,可扩大用方范围。三是辨病机用方,可扩大用方范围。四是复合方证用合方,此为温病方扩展到杂病治四是复合方证用合方,此为温病方扩展到杂病治疗常用的方法。疗常用的方法。三、温病方证论治体系对治疗杂病的意义三、温病方证论治体系对治疗杂病的意义p温病方能扩展于杂病应用的原因温病方能扩展于杂病应用的原因p目前临床常见的内科杂病举例目前临床常见的内科杂病举例p温病方治疗杂病研究的重要意义温病方治疗杂病研究的重要意义叶桂是经方的实践家,叶桂是经方的实践家,
13、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方源于叶氏方源于叶氏经验而根基于经验而根基于伤寒论伤寒论,与伤寒方具有相同的,与伤寒方具有相同的属性,具有属性,具有“经典方经典方”的特征。的特征。伤寒论伤寒论经方能够治疗杂病,经方能够治疗杂病,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方方为代表的温病方也必然能够治疗杂病。前人论伤为代表的温病方也必然能够治疗杂病。前人论伤寒方治杂病,以及广泛运用伤寒方的实践已经为寒方治杂病,以及广泛运用伤寒方的实践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树立了榜样。用温病方扩展于杂病的应用关键在于打破温病方用温病方扩展于杂病的应用关键在于打破温病方对应治疗温病这一习惯性思维,只要突破了这一对应治疗温病这一习惯性思维,只要突破了这一
14、惯性思维的束缚,就能进入惯性思维的束缚,就能进入“同方异治同方异治”的广阔的广阔的领域。的领域。p其一,缘由是温病方以方证的形式存在。虽然其一,缘由是温病方以方证的形式存在。虽然时代变迁,疾病有异,但是,外感热病最基本时代变迁,疾病有异,但是,外感热病最基本的病理反应如发热、口渴、汗出、头痛、舌质的病理反应如发热、口渴、汗出、头痛、舌质红、苔黄色或厚腻等症状是不变的,因此,方红、苔黄色或厚腻等症状是不变的,因此,方证的存在不随疾病种类或时间、空间的变化而证的存在不随疾病种类或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吴瑭时代有翘荷汤证,今天或将来的临变化,吴瑭时代有翘荷汤证,今天或将来的临床上仍然会有翘荷汤证。
15、温病过程会出现翘荷床上仍然会有翘荷汤证。温病过程会出现翘荷汤证,杂病中也会出现翘荷汤证。汤证,杂病中也会出现翘荷汤证。 温病方能治疗杂病的原因温病方能治疗杂病的原因p其二,是由外感病与杂病的复杂关系决定的。临床事其二,是由外感病与杂病的复杂关系决定的。临床事实表明,外感病与杂病很难截然分开:实表明,外感病与杂病很难截然分开:一是外感病可以转变为杂病;一是外感病可以转变为杂病;二是杂病过程可以复感外邪;二是杂病过程可以复感外邪;三是不少杂病早期多以外感病的形式出现;三是不少杂病早期多以外感病的形式出现;四是部分疾病究竟是外感病还是杂病的确难于断然区分。四是部分疾病究竟是外感病还是杂病的确难于断然
16、区分。吴瑭深刻认识到外感温病与杂病的复杂关系。因此,温病吴瑭深刻认识到外感温病与杂病的复杂关系。因此,温病方本来就既能治外感病,又能治杂病,具有双向性作用。方本来就既能治外感病,又能治杂病,具有双向性作用。现今临床常见疾病更加复杂,许多疾病如免疫性疾病就难现今临床常见疾病更加复杂,许多疾病如免疫性疾病就难以截然分清楚是外感病还是杂病,温病方在此类疾病的治以截然分清楚是外感病还是杂病,温病方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疗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温病方能治疗杂病的原因温病方能治疗杂病的原因p其三,是现今临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内生火热其三,是现今临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内生火热病、内生湿热病。内生火热
17、、湿热郁伏于体内,病、内生湿热病。内生火热、湿热郁伏于体内,可以外发于卫表,蕴郁于气分,可以深入营分,可以外发于卫表,蕴郁于气分,可以深入营分,郁结血分,可以损津伤阴,耗气伤阳,可以影响郁结血分,可以损津伤阴,耗气伤阳,可以影响三焦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具有与外感温病类同三焦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具有与外感温病类同或相同的病机,辨治这类疾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或相同的病机,辨治这类疾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温病的理法,卫气营血理论、三焦理论,特别用温病的理法,卫气营血理论、三焦理论,特别是温病的方证理论能够很好地揭示这类疾病的病是温病的方证理论能够很好地揭示这类疾病的病机,温病方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方剂。
18、机,温病方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方剂。温病方能治疗杂病的原因温病方能治疗杂病的原因p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例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例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红斑等等难治性疾病在病变过程斑狼疮、结节性红斑等等难治性疾病在病变过程多有内生火热,或内生湿热,或内生寒湿的病机,多有内生火热,或内生湿热,或内生寒湿的病机,用温病方治疗这些杂病具有很好的疗效。用温病方治疗这些杂病具有很好的疗效。目前临床常见的内科杂病举例目前临床常见的内科杂病举例p之一,可以开拓杂病临床辨治的思路。倡导温病之一,可以开拓杂病临床辨治的思路。倡导温病方治疗杂病的研究,能够拓展内、外、妇、儿等方治疗杂病
19、的研究,能够拓展内、外、妇、儿等学科临床用方的思路。学科临床用方的思路。p例如,例如,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清宫汤,主治清宫汤,主治“神昏谵语神昏谵语”,此方以其清心凉营开窍的作用,可以治疗癫痫、此方以其清心凉营开窍的作用,可以治疗癫痫、精神分裂症、强迫症、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从精神分裂症、强迫症、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从而为内科学辨治这类疾病开拓了新的思路。而为内科学辨治这类疾病开拓了新的思路。温病方治疗杂病研究的重要意义温病方治疗杂病研究的重要意义p之二,有利于将温病的研究引向深入。目前临床上之二,有利于将温病的研究引向深入。目前临床上已经难以见到仲景时代、明清时代出现的典型的温已经难以见到仲景时
20、代、明清时代出现的典型的温病,因此,如果墨守温病方治疗温病的研究,温病病,因此,如果墨守温病方治疗温病的研究,温病学将会逐渐萎缩甚至被淘汰。若转换研究方向,注学将会逐渐萎缩甚至被淘汰。若转换研究方向,注重温病方治疗杂病的研究,不仅具有广阔的前景,重温病方治疗杂病的研究,不仅具有广阔的前景,而且可为中医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而且可为中医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思路。p例如,例如,温病条辨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的开发研究,研制安宫牛黄丸的开发研究,研制出了新的制剂清开灵。出了新的制剂清开灵。温病方治疗杂病研究的重要意义温病方治疗杂病研究的重要意义p之三,继承老中医经验的需要。经验丰富、疗效显著之三,继承老
21、中医经验的需要。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的大师级的中医多是熟练掌握方证理论与辨方证方法的大师级的中医多是熟练掌握方证理论与辨方证方法的临床家。的临床家。p 分析他们的临床思路,可以看出其最基本的方法有三步:分析他们的临床思路,可以看出其最基本的方法有三步:首先,把某一有效方的适应证特别是特征性表现把握清楚;首先,把某一有效方的适应证特别是特征性表现把握清楚;其次,把某方与其适应证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其次,把某方与其适应证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方证方证”如银翘散方证、如银翘散方证、 翘荷汤方证;翘荷汤方证;其三,临床上不管是什么病,不管患者的表现多么错综复杂,其三,临床上不管是什么
22、病,不管患者的表现多么错综复杂,只要能发现某一方证的特征性表现,就紧紧抓住这一特征性只要能发现某一方证的特征性表现,就紧紧抓住这一特征性表现,确定为某表现,确定为某“方证方证”,径投该方予以治疗。,径投该方予以治疗。p这一临床思路就是本文所谓的这一临床思路就是本文所谓的“方证论治方证论治”的方法。的方法。温病方治疗杂病研究的重要意义温病方治疗杂病研究的重要意义p 银翘散原治病证:风温,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银翘散原治病证:风温,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后热甚。p
23、 辨方证要点:发热恶风,咽痛,口渴,舌边尖红,脉浮数,苔辨方证要点:发热恶风,咽痛,口渴,舌边尖红,脉浮数,苔薄白或薄黄。薄白或薄黄。p 应用举例:现代临床上,本方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应用举例:现代临床上,本方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时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腺炎,肺炎等,辨属银时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腺炎,肺炎等,辨属银翘散证者。翘散证者。一、辛凉疏透法一、辛凉疏透法银翘散方证银翘散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 现代临床在应用此方的基础上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现代临床在应用此方的基础上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加强清热之力,使其治疗发热头痛之力更佳;二是加加强
24、清热之力,使其治疗发热头痛之力更佳;二是加强解毒利咽之效。三是配入透疹之药,治麻疹、风疹,强解毒利咽之效。三是配入透疹之药,治麻疹、风疹,治疗既有银翘散证表现,又有某些营血分证表现的病治疗既有银翘散证表现,又有某些营血分证表现的病证。证。p 临床多用于小儿外感高热、小儿肺炎、呼吸道感染、临床多用于小儿外感高热、小儿肺炎、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花粉症、咽炎、肾性急性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花粉症、咽炎、肾性咽喉病、痤疮等。咽喉病、痤疮等。p方证源流发展:杏苏散方载于方证源流发展:杏苏散方载于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上焦篇上焦篇秋燥之秋燥之“补秋燥胜气论补秋燥胜气论”第第2 2条,组成为
25、: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条,组成为: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去核)、橘皮、杏仁。枣(去核)、橘皮、杏仁。吴鞠通称此方为吴鞠通称此方为“苦温甘辛法苦温甘辛法”,其原文谓:,其原文谓:“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咳嗽稀痰、鼻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吴氏根据喻昌、叶天士等人论治温燥的经验,在吴氏根据喻昌、叶天士等人论治温燥的经验,在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中详细论述了中详细论述了秋燥(温燥)的方证。其在杏苏散方证自注中指出:秋燥(温燥)的方证。其在杏苏散方证自注中指出:“再杏苏散
26、乃时人统治四再杏苏散乃时人统治四时伤风咳嗽之方。时伤风咳嗽之方。”又在桑菊饮方论中云:又在桑菊饮方论中云:“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宜风温”。 二、辛温疏透法二、辛温疏透法杏苏散方证杏苏散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 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全方善于疏调肺气,治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全方善于疏调肺气,治疗肺郁不宣的咳嗽。杏苏散辛温之性不及小青龙汤,疗肺郁不宣的咳嗽。杏苏散辛温之性不及小青龙汤,又非桑菊饮、桑杏汤一类辛凉剂,是一首辛温而柔和又非桑菊饮、桑杏汤一类辛凉剂,是一首辛温而柔和的治咳方。但杏苏散其性的治咳方。但杏苏散其性“辛温辛温”,
27、并非通治四时咳,并非通治四时咳嗽。嗽。p 辨方证要点:咳嗽、痰稀、咽干不渴、舌淡红、苔白,辨方证要点:咳嗽、痰稀、咽干不渴、舌淡红、苔白,脉弦。脉弦。p 应用举例:从临床实际看,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凉燥咳应用举例:从临床实际看,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凉燥咳嗽,或者伤风咳嗽,杂病内伤咳嗽见本方证,或外感嗽,或者伤风咳嗽,杂病内伤咳嗽见本方证,或外感风邪,过用寒凉,风邪郁伏发为久咳者,可用本方治风邪,过用寒凉,风邪郁伏发为久咳者,可用本方治疗。现代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辨疗。现代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辨证属外感凉燥,肺气不宣,内有痰湿者。证属外感凉燥,肺气不宣,内有痰湿者。p 方
28、证源流发展:桑杏汤出自方证源流发展:桑杏汤出自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上焦篇上焦篇秋燥第秋燥第5454条,条,组成为:桑叶一钱,杏仁一钱半,沙参二钱,象贝一钱,香豉组成为:桑叶一钱,杏仁一钱半,沙参二钱,象贝一钱,香豉一钱,栀皮一钱,梨皮一钱。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一钱,栀皮一钱,梨皮一钱。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吴氏称此方为者再作服。吴氏称此方为“辛凉法辛凉法”。其原文谓:。其原文谓:“秋感燥气,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桑杏汤方证是吴瑭根据叶桂桑杏汤方证是吴瑭根据叶桂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燥门某案整理燥门某案整理而
29、成,叶案如下:某,脉右数大,议清气分中燥热。桑叶、而成,叶案如下:某,脉右数大,议清气分中燥热。桑叶、杏仁、大沙参、象贝母、香豉、黑栀皮。杏仁、大沙参、象贝母、香豉、黑栀皮。本案处方由栀子豉汤加味而成,从所加桑叶、杏仁、沙参、本案处方由栀子豉汤加味而成,从所加桑叶、杏仁、沙参、象贝母四药分析,其证除象贝母四药分析,其证除“脉右数大脉右数大”外,当有肺燥咳嗽、外,当有肺燥咳嗽、发热等证。吴氏根据此案,在叶氏处方中加入梨皮,制定出发热等证。吴氏根据此案,在叶氏处方中加入梨皮,制定出桑杏汤方。桑杏汤方。三、辛凉法三、辛凉法桑杏汤方证桑杏汤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 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
30、理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 桑杏汤在桑杏汤在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中原治证:秋感燥气,右脉数大,咳中原治证:秋感燥气,右脉数大,咳嗽。从方的组成分析,本方证应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栀子嗽。从方的组成分析,本方证应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栀子豉汤证,如心烦急躁,或胃中嘈杂不舒等;二是桑、杏、贝、豉汤证,如心烦急躁,或胃中嘈杂不舒等;二是桑、杏、贝、沙所主的肺燥失宣证,如咳嗽、少痰、咽干等;三是沙参、沙所主的肺燥失宣证,如咳嗽、少痰、咽干等;三是沙参、梨皮对应的燥伤津液证,如口舌干燥,鼻咽燥热,舌红苔薄梨皮对应的燥伤津液证,如口舌干燥,鼻咽燥热,舌红苔薄而干等。而干等。辨方证要点:发于秋令温燥气候,咳嗽,干咳
31、无痰或少痰而辨方证要点:发于秋令温燥气候,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而粘,舌红少苔,口干咽燥,或心烦急躁。粘,舌红少苔,口干咽燥,或心烦急躁。本方可用于杂病内伤燥热在肺,或郁火灼膈犯肺所致的心烦,本方可用于杂病内伤燥热在肺,或郁火灼膈犯肺所致的心烦,干咳等证。干咳等证。三、辛凉法三、辛凉法桑杏汤方证桑杏汤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方证源流发展:清燥救肺汤实受缪希壅所订清金保肺方证源流发展:清燥救肺汤实受缪希壅所订清金保肺汤之启发,出自喻昌汤之启发,出自喻昌医门法律医门法律伤燥门伤燥门秋燥论,组成秋燥论,组成为: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炒研),真阿为: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
32、(炒研),真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咳多加贝母,瓜蒌;痰粘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咳多加贝母,瓜蒌;痰粘加生地黄。加生地黄。温病条辨温病条辨录喻氏清燥救肺汤方证及按语,将方录喻氏清燥救肺汤方证及按语,将方中枇杷叶量改为六分,麦冬量改为二钱。以此方为中枇杷叶量改为六分,麦冬量改为二钱。以此方为“辛凉甘润法辛凉甘润法”,治燥气伤肺证。,治燥气伤肺证。四、辛凉甘润治燥法四、辛凉甘润治燥法清燥救肺汤方证清燥救肺汤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本方为温燥之重症用方。从该方的组成分析,本方证主要有本方为温燥之重症用方。从该方的组成分析,本方证主
33、要有五个方面:五个方面:一是桑叶、枇杷叶、杏仁对应的肺气不宣证,如咳嗽、喘;一是桑叶、枇杷叶、杏仁对应的肺气不宣证,如咳嗽、喘;二是麦冬、阿胶、胡麻仁对应的肺胃阴津损伤证,如干渴、二是麦冬、阿胶、胡麻仁对应的肺胃阴津损伤证,如干渴、咯血、咳嗽少痰,肌肤干燥等;咯血、咳嗽少痰,肌肤干燥等;三是与石膏对应的肺经燥热证,如口干,烦热,汗出等;三是与石膏对应的肺经燥热证,如口干,烦热,汗出等;四是人参、甘草对应的胃气不足证,如少气、乏力、食少等;四是人参、甘草对应的胃气不足证,如少气、乏力、食少等;五是桑叶、枇杷叶、杏仁配石膏,再配麦冬、阿胶清降肺气,五是桑叶、枇杷叶、杏仁配石膏,再配麦冬、阿胶清降肺
34、气,清宣肺热,滋阴润燥对应的肺胃燥热证,如呕吐、咳喘、痿清宣肺热,滋阴润燥对应的肺胃燥热证,如呕吐、咳喘、痿证、肌肤枯燥等。证、肌肤枯燥等。辨方证要点:舌干红少苔,口舌干燥,肺胃气逆而咳、喘、辨方证要点:舌干红少苔,口舌干燥,肺胃气逆而咳、喘、哕、呕者。哕、呕者。四、辛凉甘润治燥法四、辛凉甘润治燥法清燥救肺汤方证清燥救肺汤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应用举例:临床常用于外感燥热咳嗽、喘,例应用举例:临床常用于外感燥热咳嗽、喘,例如肺炎等。临床报道用清燥救肺汤扩展运用验案如肺炎等。临床报道用清燥救肺汤扩展运用验案有支气管哮喘、放射性肺炎、喉痛、失音、结节有支气管哮喘、放射性肺炎、喉痛、
35、失音、结节性胸膜炎、支气管扩张咯血、老年性皮肤瘙痒证、性胸膜炎、支气管扩张咯血、老年性皮肤瘙痒证、日光病等。日光病等。四、辛凉甘润治燥法四、辛凉甘润治燥法清燥救肺汤方证清燥救肺汤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方证源流发展:清营汤出自方证源流发展:清营汤出自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上焦篇上焦篇第第3030条,条,组成为犀角(今用水牛角代替),生地,元参,竹叶心,组成为犀角(今用水牛角代替),生地,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吴鞠通称此方为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吴鞠通称此方为“咸寒咸寒苦甘法苦甘法”。其原条文谓:。其原条文谓:“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
36、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经也。手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经也。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舌白滑者,不可与也。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舌白滑者,不可与也。”该方是吴鞠通根据该方是吴鞠通根据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论治营热证的有论治营热证的有关医案而确定的。吴氏原治证: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关医案而确定的。吴氏原治证: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当渴,今反不渴;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身热,卒然痉厥。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身热,卒然痉厥。五、清营透热转气法五、清营透热转气法清营汤方证清营汤
37、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 从方的组成分析,本方证主要有三个方面:从方的组成分析,本方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减清热地黄汤(原犀角地黄汤)证,如舌绛、出血、斑疹等;一是加减清热地黄汤(原犀角地黄汤)证,如舌绛、出血、斑疹等;二是金银花、连翘、黄连、竹叶对应的心包热证与热毒证,如心神烦躁,二是金银花、连翘、黄连、竹叶对应的心包热证与热毒证,如心神烦躁,神志异常;尿赤、燥热、疔疮疖疡等;神志异常;尿赤、燥热、疔疮疖疡等;三是增液汤证,如舌干绛,大便燥结等。三是增液汤证,如舌干绛,大便燥结等。 五、清营透热转气法五、清营透热转气法清营汤方证
38、清营汤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方中注意配伍丹参:方中注意配伍丹参: 其一,丹参引诸药入心,营气通于心。其一,丹参引诸药入心,营气通于心。 其二,丹参性凉,有清热其二,丹参性凉,有清热 凉血之功。凉血之功。 其三,其活血散瘀,可治斑疹。本方宗其三,其活血散瘀,可治斑疹。本方宗“热淫于内,治以咸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寒,佐以甘苦”之旨,用清营解毒与透热养阴之品配伍组方。之旨,用清营解毒与透热养阴之品配伍组方。p 本方治外感病针对热入营分证,而杂病如火热深入营血,暗耗营本方治外感病针对热入营分证,而杂病如火热深入营血,暗耗营阴,扰心闭窍、动风而见有清营汤证者,也可用本方治疗。凡临阴
39、,扰心闭窍、动风而见有清营汤证者,也可用本方治疗。凡临床多种疑难杂病,遇久治不愈的疾病,只要见舌绛,多可从营分床多种疑难杂病,遇久治不愈的疾病,只要见舌绛,多可从营分郁热考虑,以清营汤加减。该法为癫痫、高血压眩晕、痉厥的辨郁热考虑,以清营汤加减。该法为癫痫、高血压眩晕、痉厥的辨治提供了思路。治提供了思路。p 辨方证要点:舌绛干、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脉数。辨方证要点:舌绛干、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脉数。p应用举例:临床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脑、败应用举例:临床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脑、败血症,其它热性病具有清营汤证者;杂病中以血症,其它热性病具有清营汤证者;杂病中以清营汤法治烧伤、消渴、痹证、中风、痉厥、
40、清营汤法治烧伤、消渴、痹证、中风、痉厥、心烦失眠诸症。心烦失眠诸症。五、清营透热转气法五、清营透热转气法清营汤方证清营汤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1.1.方证源流发展:安宫牛黄丸、牛黄承气汤、至宝方证源流发展:安宫牛黄丸、牛黄承气汤、至宝丹、紫雪丹,出自吴瑭丹、紫雪丹,出自吴瑭温病条辨温病条辨,论述该四方的,论述该四方的条文主要有条文主要有1414条。条。温病条辨温病条辨卷卷1 1第第1616条云:条云:“太太阴温病,阴温病,神昏谵语者,清营汤主之,牛黄丸、紫神昏谵语者,清营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温病条辨温病条辨对重危证辨治的重要贡献之
41、一就是制对重危证辨治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制定了安宫牛黄丸、牛黄承气汤等,并改制了至宝丹、定了安宫牛黄丸、牛黄承气汤等,并改制了至宝丹、紫雪丹,从而建立了紫雪丹,从而建立了“开窍四方开窍四方”的方证。的方证。六、芳香透络开窍法六、芳香透络开窍法安宫牛黄丸方证安宫牛黄丸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 2.2.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安宫牛黄丸系万氏牛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安宫牛黄丸系万氏牛黄清心丸加味而成,用于营热内闭心包且热毒炽盛之黄清心丸加味而成,用于营热内闭心包且热毒炽盛之证。叶天士善用万氏牛黄清心丸等治疗温病或杂病的证。叶天士善用万氏牛黄清心丸等治疗温病或杂病的窍闭证。吴鞠通根
42、据叶氏的经验,将局方至宝丹减化,窍闭证。吴鞠通根据叶氏的经验,将局方至宝丹减化,并与万氏牛黄清心丸合并,制成了安宫牛黄丸。并与万氏牛黄清心丸合并,制成了安宫牛黄丸。 辨方证要点:舌红或绛、心烦、躁扰或昏迷或伴发热,辨方证要点:舌红或绛、心烦、躁扰或昏迷或伴发热,脉数。脉数。p 3.3.应用举例:临床常用于外感高热,乙脑、流脑,新应用举例:临床常用于外感高热,乙脑、流脑,新用于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更年期综合征,颅脑损用于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更年期综合征,颅脑损伤意识障碍,肝性、肺性脑病,高血压,晚期肺癌,伤意识障碍,肝性、肺性脑病,高血压,晚期肺癌,黄疸型肝炎,白血病,败血症。遵循黄疸型肝炎
43、,白血病,败血症。遵循“有是证,用是有是证,用是药药”的原则,故用安宫牛黄丸清热泻火、豁痰、开窍、的原则,故用安宫牛黄丸清热泻火、豁痰、开窍、醒神。醒神。p沙参麦冬汤出自沙参麦冬汤出自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上焦篇上焦篇秋燥第秋燥第5656条,组成为:沙参、麦冬、玉竹、生甘草、桑叶、条,组成为:沙参、麦冬、玉竹、生甘草、桑叶、生扁豆、花粉。吴瑭称此方为生扁豆、花粉。吴瑭称此方为“甘寒法甘寒法”。其原。其原条文谓:条文谓:“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冬汤主之。”p1.1.方证源流发展:叶天士方证源流发展: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中中变通张仲景麦门冬汤
44、,以沙参易人参,以生扁豆变通张仲景麦门冬汤,以沙参易人参,以生扁豆代替半夏、粳米、大枣,加玉竹、天花粉,组成代替半夏、粳米、大枣,加玉竹、天花粉,组成了甘寒益胃生津的代表方,用于治疗温病肺胃阴了甘寒益胃生津的代表方,用于治疗温病肺胃阴伤证。沙参麦门冬汤之立法配伍,系化裁于桑杏伤证。沙参麦门冬汤之立法配伍,系化裁于桑杏汤与麦门冬汤。汤与麦门冬汤。七、甘寒滋阴生津法七、甘寒滋阴生津法沙参麦冬汤方证沙参麦冬汤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 2.2.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 沙参麦门冬汤证:沙参麦门冬汤证: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中原治证:燥伤肺胃阴分,中原治证:燥伤肺胃阴分,
45、或热或咳者。叶氏医案主治证:包括胃痛、呃逆、食欲减退、或热或咳者。叶氏医案主治证:包括胃痛、呃逆、食欲减退、咽喉痒痛、孔窍干燥者。本方是清养肺胃之化裁方,原为秋咽喉痒痛、孔窍干燥者。本方是清养肺胃之化裁方,原为秋燥损伤肺胃阴液而设,现广泛应用于温病乃至杂病肺胃阴伤燥损伤肺胃阴液而设,现广泛应用于温病乃至杂病肺胃阴伤的病证。以临床实际考察,本方证关键是舌诊,舌红少苔或的病证。以临床实际考察,本方证关键是舌诊,舌红少苔或舌红无苔是其特征性表现。辨舌红无苔是其特征性表现。辨 方证要点:舌红少苔或无苔,咳嗽,或者咽干口渴,脉细数。方证要点:舌红少苔或无苔,咳嗽,或者咽干口渴,脉细数。p 3.3.应用举
46、例应用举例 临床用于燥咳、小儿迁延性肺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用于燥咳、小儿迁延性肺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咽炎、小儿咳喘、腰腿痛、肺癌、肺结核、银屑病、小儿口慢性咽炎、小儿咳喘、腰腿痛、肺癌、肺结核、银屑病、小儿口疮、糖尿病之肺病肾阴虚证者等。亦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呃逆疮、糖尿病之肺病肾阴虚证者等。亦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呃逆诸症。诸症。p1.1.方证源流发展:王士雄方证源流发展:王士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载甘载甘露消毒丹,谓:露消毒丹,谓:“治暑湿霍乱,时感痧邪及触冒秽恶不治暑湿霍乱,时感痧邪及触冒秽恶不正之气,身热倦怠,胀闷肢酸,颐肿咽疼,身黄口渴,正之气,身热倦怠,胀闷肢酸,
47、颐肿咽疼,身黄口渴,疟疾淋浊,泄泻,疮疡,水土不服诸病。疟疾淋浊,泄泻,疮疡,水土不服诸病。” ” 原方方剂原方方剂出自王士雄出自王士雄温热经纬温热经纬第第9595方,组成为:飞滑石、茵方,组成为:飞滑石、茵陈、淡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陈、淡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本方经王士雄推广以来,被后世广翘、薄荷、白豆蔻。本方经王士雄推广以来,被后世广泛用于临床,至今已经成为治疗湿热病的经典方剂。泛用于临床,至今已经成为治疗湿热病的经典方剂。考考医效秘传医效秘传卷卷1 1载此方。因该书较载此方。因该书较温热经纬温热经纬早早2121年,且明确提出此方
48、年,且明确提出此方“时人比之普济消毒饮时人比之普济消毒饮”,所以该方当出自所以该方当出自医效秘传医效秘传。八、清热化浊解毒法八、清热化浊解毒法甘露消毒丹方证甘露消毒丹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 2.2.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 甘露消毒丹制方特点有四:其一,化湿清热,而清热之力胜甘露消毒丹制方特点有四:其一,化湿清热,而清热之力胜于化湿;其二,三焦分治,重在清化中、上焦湿热;其三,于化湿;其二,三焦分治,重在清化中、上焦湿热;其三,薄荷、连翘、射干、川贝母四药并用于化湿清热方中,尤能薄荷、连翘、射干、川贝母四药并用于化湿清热方中,尤能利咽解毒,是本方特点;其
49、四,重用茵陈,是本方治疗湿热利咽解毒,是本方特点;其四,重用茵陈,是本方治疗湿热发黄的主药。发黄的主药。 辨方证要点:舌红,苔白厚或黄,口渴,尿赤,身热困倦,辨方证要点:舌红,苔白厚或黄,口渴,尿赤,身热困倦,胸闷腹胀。胸闷腹胀。p 3.3.应用举例:临床用于外感发热,小儿手足口病,肠应用举例:临床用于外感发热,小儿手足口病,肠伤寒,脑炎,胃炎,尿道炎,风湿热、肾盂肾炎,时伤寒,脑炎,胃炎,尿道炎,风湿热、肾盂肾炎,时疫感冒,鹅口疮,散发性脑炎等。该方治疗难治性咽疫感冒,鹅口疮,散发性脑炎等。该方治疗难治性咽喉炎,湿热咳喘、黄疸、淋浊、疮疡其他不明原因或喉炎,湿热咳喘、黄疸、淋浊、疮疡其他不明
50、原因或长期发热患者,以及热重于湿的水土不服等病证。长期发热患者,以及热重于湿的水土不服等病证。p蒿芩清胆汤出自俞根初蒿芩清胆汤出自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为:青蒿、淡竹茹、半夏、茯苓、黄芩、枳组成为:青蒿、淡竹茹、半夏、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壳、陈皮、碧玉散。p1.1.方证源流发展:蒿芩清胆汤是在方证源流发展:蒿芩清胆汤是在备急千金备急千金要方要方温胆汤基础上加减而成的,在俞氏之后,温胆汤基础上加减而成的,在俞氏之后,陆子贤陆子贤六因条辨六因条辨也用温胆汤加杏仁、通草、也用温胆汤加杏仁、通草、青蒿、黄芩治疗伏暑证。青蒿、黄芩治疗伏暑证。九、和解湿热法九、和解湿热法蒿芩
51、清胆汤方证蒿芩清胆汤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 2.2.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蒿芩清胆汤俞根初原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蒿芩清胆汤俞根初原治证:治证:“暑疟初起,寒轻热重,口渴引饮,心烦自汗,暑疟初起,寒轻热重,口渴引饮,心烦自汗,面垢齿燥,便闭尿热,或泻不爽;舌苔黄而燥涩,甚面垢齿燥,便闭尿热,或泻不爽;舌苔黄而燥涩,甚或淡黄而腻,或起芒刺,或起裂纹或淡黄而腻,或起芒刺,或起裂纹”。何秀山总结本方证的特点是:何秀山总结本方证的特点是:“此为和解胆经之良此为和解胆经之良方也,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无不效方也,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无不效”。辨方证要点:寒热似疟,胸胁胀
52、满,舌红,舌苔黄辨方证要点:寒热似疟,胸胁胀满,舌红,舌苔黄腻。腻。p 3.3.应用举例:杂病湿热稽留少阳,出现类似小柴胡汤应用举例:杂病湿热稽留少阳,出现类似小柴胡汤证,而舌苔滑腻,胸腔痞满者,可用本方治疗。临床证,而舌苔滑腻,胸腔痞满者,可用本方治疗。临床常用于治肠伤寒、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疸性肝炎、胆常用于治肠伤寒、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疸性肝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胰腺炎、急性胃炎、盆腔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胰腺炎、急性胃炎、盆腔炎、胆结石、慢性肾功能不全、盗汗、热淋等病证。结石、慢性肾功能不全、盗汗、热淋等病证。p温胆汤之名首载于北周温胆汤之名首载于北周姚僧恒姚僧恒集验方集验方,后,后外
53、台秘要外台秘要收载。原载于孙思邈收载。原载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组成为:半夏、竹茹、,组成为: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枳实,橘皮,生姜,甘草。p原文谓:原文谓:“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也,宜服温胆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也,宜服温胆汤方。方。” ” 宋代陈言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以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加加茯苓、大枣,名温胆汤,故亦有谓此为该方组方立法之源,现茯苓、大枣,名温胆汤,故亦有谓此为该方组方立法之源,现今临床上通用的即为此方。今临床上通用的即为此方。p1.1.方证源流发展:吴谦将温胆汤证归纳为方证源流发展:吴谦将温胆汤证归纳为
54、“口苦呕涎烦惊悸口苦呕涎烦惊悸”七个字,推此为治七个字,推此为治“胆经饮热胆经饮热”之首方。之首方。医宗金鉴医宗金鉴温胆汤温胆汤集注:命名温者,乃恢复集注:命名温者,乃恢复“少阳温和之气少阳温和之气”。“治热呕吐苦,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叶天士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用温用温胆汤治疗温病与杂病,为该方的变通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胆汤治疗温病与杂病,为该方的变通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温热论温热论将温胆汤作为将温胆汤作为“走泄走泄”湿热法的代表方。湿热法的代表方。十、分消走泄法十、分消走泄法温胆汤方证温胆汤方证四、温病方证举例四、温病方证举例p2.2.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方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机理 临床上温胆汤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湿热稽留三焦少阳的临床上温胆汤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湿热稽留三焦少阳的表现,如舌苔厚腻,胸脘痞闷,恶心,不思食,口苦,口中粘表现,如舌苔厚腻,胸脘痞闷,恶心,不思食,口苦,口中粘腻等;二是胆胃失和,痰湿内扰而导致的病证,如呕吐、眩晕、腻等;二是胆胃失和,痰湿内扰而导致的病证,如呕吐、眩晕、失眠、惊悸、烦躁、精神、神志异常等。失眠、惊悸、烦躁、精神、神志异常等。辨方证要点:呕恶、心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大型设备采购合同担保协议
- 网络供应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修订意义
- 2024年度消防宣传教育与推广合同
- 2024年度电竞游戏研发与运营合同
- 校区扶持合同范本
- 开发贷合同范本
- 轻钢隔墙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国际原油买卖与运输合同3篇
- 购销矿合同范本
- 污水处理厂施工的各关键点难点处理措施
- 茶楼股东合作协议(范本)
- 大连市土地一级开发整理财政
-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统计学相关与回归分析知识点讲义
- 《白内障》ppt课件
- 空气电加热器功率计算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新授课课型模式
- 励志搞笑段子
- 供水“一户一表、计量出户”设计和安装技术规程.
- 10以内加减法卡片(数学题卡片A4打印版)
- 《工业和民用燃料煤》地方标准发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