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件焊前预热温与层间温的控制1_第1页
钢结构件焊前预热温与层间温的控制1_第2页
钢结构件焊前预热温与层间温的控制1_第3页
钢结构件焊前预热温与层间温的控制1_第4页
钢结构件焊前预热温与层间温的控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 言本标准由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办公室归口。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起草单位:焊接技术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王晓东。本标准首次发布。钢结构件焊前预热温度与层间温度的控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结构件焊前预热温度与层间温度的控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组成的钢结构件的焊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2、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3375-1994 焊接术语3 术语和定义3.1 预热焊接开始前,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的工艺措施。3.2 预热温度按照焊接工艺的规定,预热需要达到的温度。3.3 层间温度多层多道焊时,在施焊后继焊道之前,其相邻焊道应保持的温度。3.4 拘束度衡量焊接接头刚性大小的一个定量指标。拘束度有拉伸和弯曲两类:拉伸拘束度是焊接接头根部间隙产生单位长度弹性位移时,焊缝每单位长度上受力的大小;弯曲拘束度是焊接接头产生单位弹性弯曲角变形时,焊缝每单位长度上所受弯距的大小。3.5 焊后热处理焊后,为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3.6 后

3、热焊接后立即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或保温,使其缓冷的工艺措施。它不等于焊后热处理。4 预热温度4.1 常温下常用钢焊前预热温度当焊接环境温度为常温时,常用钢焊件焊前预热温度见表1。注: 常温下常用特种钢焊件焊前预热温度参见附录A表A.1。表1 常温下常用钢焊前预热温度牌 号材料厚度,mm预热温度,焊后热处理温度,Q235、Q255、08、10、15、2050不预热5010010060065025、20g、20R25506006502510060065030255060065025100600650355010060065050100150600650451002006006505510

4、0250600650Q295(09MnV、09Mn2、12Mn)一般无厚板不预热Q345(16Mn、14MnNb)、16MnR、 D3625不预热不热处理或60065025405040100Q390(15MnV、15MnTi)3250不热处理或53058032100Q420(15MnVN、14MnVTiRE)325032100Q4602510025150注1:表中部分数据摘自焊接工程师手册。注2:括号内为旧牌号。4.2 低温下常用钢焊前预热温度4.2.1 低温下,常用低碳钢焊件焊前预热温度100150,见表2。4.2.2 低温下,常用中碳钢、低合金结构钢焊件焊前预热温度必须大于150。表2 低

5、温下低碳钢焊前预热温度环境温度,焊件厚度,mm预热温度,梁、柱、桁架管道、容器-30以下3016100150-20以下至-30以下31341730100150-10以下至-20以下355031401001500以下至-1051704150100150注:表中数据摘自焊接工程师手册。4.2.3 当焊件焊缝附近温度低于18时,必须预热后焊接。4.3 预热温度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4.3.1 不同母材焊接时,按强度较高的母材牌号确定预热温度。4.3.2 重要焊件的焊接,为防止裂纹的产生,保证焊接质量,预热温度应超过表中规定的最低限值。4.3.3 焊件的板厚、拘束度与预热温度有关,板厚、形状复杂、散热条

6、件不均匀、拘束度大时,预热温度需相应提高。4.3.4 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级与预热温度有关,当碳当量在(0.40.6)%以上时,一般应预热,随着母材碳当量的增大,预热温度也需相应提高。4.3.5 焊接材料的选用与预热温度有关,当采用非低氢焊条(含埋弧焊焊剂)时,表中焊件厚度值应减小30%25%。4.3.6 凡需预热方可焊接的焊件,在组装定位焊前也要预热,而且预热温度要比焊前预热温度高30。4.3.7 凡需预热的焊件,在整个焊接过程中预热区温度应保持不低于预热温度。5 加热范围局部预热时,在待施焊母材表面,距离施焊处各方向不小于75mm范围内,包括焊缝的两侧和前进方向(长×宽:1

7、50mm×150mm)。6 层间温度6.1 多层焊接且焊前预热的焊件,层间温度不得低于预热温度。6.2 常用钢材Q235和Q345,当焊前不预热时,层间温度也应控制在120180范围内。7 其他要求7.1 预热温度测量点确定如下: 钢材厚度大于50mm时,预热温度测量点位于焊缝两侧各75mm处; 钢材厚度小于或等于50mm时,预热温度测量点位于焊缝两侧4倍钢材厚度处,但最大值为50mm处。7.2 每条焊缝尽可能一次焊完,当中断焊接又重新施焊时,仍需按规定进行预热。7.3 对冷裂纹敏感的焊件,如中断焊接应及时采取后热、缓冷等措施。碳钢焊件后热温度约150保温2小时,低合金结构钢焊件后热

8、温度一般在200300,保温时间26小时 。7.4 凡焊前预热的重要焊件,一般焊后均采取缓冷措施。焊后将工件焊接部位加热,其温度比焊接时预热温度高3050,然后用石棉板(布)等保温材料覆盖,缓冷至常温为止。7.5 对于形状复杂散热条件不均匀的焊件,应考虑预热产生的变形。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特种钢焊前预热温度A.1 常温下常用特种钢焊件焊前预热温度见表A.1。表A.1常温下常用特种钢焊前预热温度牌 号预热温度ZG270-500、25MnCrMoB150250ZG340-640、35CrMo、42CrMo350400U71Mn350500参考文献1 GB/T 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2 GB/T 700-1988 碳素结构钢3 GB 712-2000 船体用结构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