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TAC 46-2020 光面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的测定方法 投影计数法_第1页
T∕CNTAC 46-2020 光面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的测定方法 投影计数法_第2页
T∕CNTAC 46-2020 光面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的测定方法 投影计数法_第3页
T∕CNTAC 46-2020 光面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的测定方法 投影计数法_第4页
T∕CNTAC 46-2020 光面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的测定方法 投影计数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59.080.01W 04团 体 标 准T/CNTAC 462020光面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的测定方法投影计数法A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length of surface hairiness of nap-free fabricsprojection counting method2020-01-06 发布2020-01-06 实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T/CNTAC 46-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河

2、北宁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原工学院、河北汇金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继明、魏赛男、刘瑞宁、杨红英、欧智华、冯继学。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文本可登录中国纺织标准网()“CNTAC标准工作平台”下载。本标准版权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所有。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发行、改编、翻译、汇编或将本标准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等。IT/CNTAC 46-2020光面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的测定方法投影计数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种采用光学投影式毛羽测试仪对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光

3、面织物,不适用于毛型织物和绒类织物。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529-2008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织物毛羽fabric hairiness伸出织物主体尚未形成球体的纤维末端。3.2织物毛羽长度fabric hairiness protruding length纤维端凸出织物表面垂直方向的高度,单位为mm。3.3织物毛羽

4、数量fabric hairiness count织物单一测试方向上1cm范围内毛羽的总根数,单位为根/cm。3.4织物毛羽平均长度fabric hairiness average length织物单一测试方向上1cm范围内的毛羽总长度与总毛羽数的比值,单位为mm。3.5织物的最长毛羽长度longest length of fabric hairiness凸出织物表面垂直方向最高的毛羽高度,单位为mm。1库七七 标准下载4 原理毛羽的测定通过毛羽测试仪采用光电检测法来实现。在压布平台上把织物两端用压布板压紧,织物中间部位被线状刀片顶起,张力装置控制织物被顶起的程度。采用平行光束,对织物顶起的折痕

5、处进行照射成像于投影屏,电子感光器件利用光电转换功能,将投射到感光元件上的光学图像转化为电信号,通过计算机对信号处理分析,得到织物横向或纵向 1 cm 范围内的毛羽数量和长度。5 测试仪器毛羽测试仪应至少满足以下基本要求(示意图见图 1):a)采用光电检测原理,观测折痕处毛羽分布特征,仪器能检测最大的毛羽长度不小于 8mm。 b)测试精度不低于 0.05 mm;毛羽细度分辨率不低于 8 m。c) 织物顶起机构由金属材料或其他导电材料制成。d) 织物顶起刀口为倒圆角,夹角度在 300.2 之间,倒圆角半径0.2 mm。e)织物加持张力范围:可在 0 至 25 N 范围内调整,张力偏差5%。f)

6、单次测试数量:单次测试过程中自动改变测试位置,并可测量 19 个位置。g) 对所测织物折痕处的毛羽数能准确计数,通过显示终端实时显示毛羽的图片并自动统 计,测试结果可以显示、储存及打印。图 1 织物毛羽测试仪示意图26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 GB/T 6529-2008 规定执行。7 试样7.1 试样应距布边1/10幅宽内,在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裁取。7.2 试样厚度:0.1mm3mm。7.3 裁取6块长方形试样,经向(直向)3块,纬向(横向)3块,试样尺寸为120 mm50 mm, 试样长方向为测试方向。7.4 对于易变形织物,需对试样处理,保证织物在测试过程中不变形。

7、7.5 为避免织物毛羽形态发生变化,试样不应带有显著的疵点,试样在测试前不得拉伸或其 它受力,同时应保证无损伤、擦毛和污染,力求其处于原有的自然状态。7.6 将试样置于第6章规定的标准大气中调湿4h。8 试验程序8.1 使用洗耳球或柔软的抹布对仪器的检测区进行清洁,保证镜头表面无杂物。8.2 仪器校准:按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校准。8.3 设定曝光时间、亮度、加持张力等参数,确保仪器准确获取清晰图像信息。8.4 在距试样长方向两端 1cm 处用直尺和铅笔分别划线,把试样放置在毛羽测试仪的压布装置上,使毛羽测试仪中压布夹外缘分别压住试样两侧划线处,关闭机门。8.5 选择双向测试模式,启动仪器进行试验,

8、刀口顶起织物,相机成像,图像捕捉,数据计 算机自动处理。所得数据为每个试样在不同位置连续测试 9 次的平均值,在测试过程中若出现数据异常,应删除该数据并重新测试。8.6 按 8.38.5 步骤,分别对经向(直向),纬向(横向)各 3 个试样进行测试,记录或打印试验结果。9 结果表达分别以经向(直向)、纬向(横向)的平均毛羽长度、最长毛羽长度表征织物毛羽的分布特征,按照 GB/T 8170-2008 将试验结果修约至两位有效数字。把经向(直向)、纬向(横向) 共6次测试得到的平均毛羽长度、最长毛羽长度加和平均,得到试样的最终平均毛羽长度和最长毛羽长度。310 等级评定以棉织物为例,测得的织物平均毛羽长度数值,与表 1 所列的毛羽长度范围对比,确定毛羽等级。表1 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等级评定范围等级1 级2 级3 级4 级5 级平均毛羽长度0.23mm0.230.19mm0.190.15mm0.150.13mm0.13mm11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a)本标准编号;b)调湿、试验用大气条件及调湿时间; c)试样描述;d) 仪器型号;e) 试验参数(包括预加张力、试验次数); f)试样毛羽长度评级;g)试验中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4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光面织物表面毛羽长度的测定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