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全册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含解析_第1页
必修二全册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含解析_第2页
必修二全册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含解析_第3页
必修二全册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含解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专题总览】(农业基本结构手工业古代中国经济的商业基本结构与特点彳重农抑商政策经济政策“海禁”政策【课程标准】知道中国主要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知识结构】(1 1)子目的解读:“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耕作方式的改进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沉重的赋税和力役-赋役沉重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事业的发展【知识梳理】一、农业的起源1 1、 农业的起源(1 1)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2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2 2、 神农氏的功绩:(1 1)创制原始农

2、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2 2)“神农能殖嘉谷”,进行农作物种植的实践。3 3、 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二、耕作方式的改进-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 1、改进过程:(1 1)原始社会:1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火耕):人们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2“石器锄耕”(耜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石器锄耕”(耜耕)阶段。特别提示耒、耜都是类似铲型的翻土工具。耜的下部带有一个宽头,而耒的下部是分叉的双齿。(2)子目之间的关联談做业发展的因素耕作方式的改进 经营方式的01进”阻碍土地兼并严

3、重2(2 2)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3 3)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铁犁牛耕出现)(4 4)两汉时期:铁犁牛耕得到改进和进一步推广。1在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2在汉代,出现了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以及播种工具耧车; _3西汉后期,出现耦犁(二牛抬杠);4东汉时,在某些地方已经出现较轻便的一牛挽犁。(4 4)隋唐时期:在江东地区出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又称江东犁)。曲辕犁可以控制耕土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

4、耕作要求。它的出现标志 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2 2、评价:(1 1)积极: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 2)局限:由于中国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三、经营方式的改进-从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1 1、商周时期:集体耕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在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种 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效。2 2、春秋战国时期: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即小农经济出现。(1 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 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5、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概念阐释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特点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小农经济,推动农业生产向精耕细作的 方向发展。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 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1 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后世得 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2 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 技术体系的总目标。(3 3)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

6、于天气的好坏。(2 2)形成条件:1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 3)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济 基础。(4 4)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3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3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4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影响,具有脆弱性。(5 5)影响:1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社 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政权的安危。2在

7、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4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其长期存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主要原因。特别提示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辨析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 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 与商品经济对立,侧重于强调物质生产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侧重于强调以家庭为 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等 于自然经济。四、水利事业的发展1 1 水利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8、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2 2、中国历代水利事业的发展:(1 1)治理水患:大禹治水、(东汉)王景治黄河。(2 2)水利工程: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即来源于此。特别提示篙车出規于唐代动力是水 力,且不受时闻唯制效率减人力觀车高: 髙鞍裔车是在箫车的基越上改进嘉處,并 抚点是可以引低耻水灌流高处农田.(3 3)灌溉工具:1曹魏时期:马钧改进翻车(人力翻车);2唐代:创制了筒车、高转筒车;3宋代:戽斗、水转翻车;4明清:出现风力水车。五、土地兼并严重1 1 土地制度的演变:历史时期土

9、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奴隶社会(商周时期)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如均田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主导)4封建农民土地所有制-圭寸建土地私有制:(1 1)确立时间: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 2)确立原因: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2推动因素:鲁国的“初税亩”等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特别提示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问题一直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重要问题。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加剧了土地所有权流转。2 2、土

10、地兼并:(1 1)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根源)和土地买卖的合法性。(2 2)表现: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概念阐释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 地。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土地减少,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尖锐;二是封建国家赋 税收入减少,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尖锐。这些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 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3 3)主要危害:1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2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3往往

11、激起民众暴动,引起社会动荡不安。(4 4)影响:1开明的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但是,由于地主阶级是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阶级基础,通过改革来解决土 地问题的方案最终都未能成功。2农民暴动提出“平均”要求,包含平均地权的内容,代表了民众的社会要求,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 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六、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 1、赋税:(1 1)概念: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的主要手段。(2 2)形式: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3 3)特点:名目繁多、征发无度、无有定准。2 2、徭役:(1 1)概念: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2 2)内容:兴建的工程包括水利工

12、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城市建设工程等公共工程,也包括为满足统 治者奢侈消费需要而组织的宫室工程、陵墓工程等。(3 3)特点:服役者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恶劣,死亡率很高。3 3、影响1积极方面: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古代帝国的富强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劳动者服劳役,5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2消极方面: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 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七、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 1)从耕作方式看,铁犁牛耕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 2)从经营方式看,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3 3)从土地所有制看,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4 4)从生产技术看,精耕细作是农业技术的主流。(5 5)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知识拓展】1 1、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 1)有利因素1生产力因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2生产关系因素: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部分劳动产 品,具有较高生产积极性。3自身发展动力: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促进农业 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4政府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