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训练答案_第1页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训练答案_第2页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训练答案_第3页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训练答案_第4页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训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训练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 CQ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 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Q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Q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C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

2、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6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请写出两种).(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Q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 、(请写出两点).【答案】(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2)大气温度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降低(3)化石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解析】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3、越高,溶于水生成的碳酸就越大,海水的 pH就越低;大气中 CC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 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图如下:(2)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是因为大气温度降低,植物蒸发水分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3)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这是当前影响大气中CQ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难度不大.2.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 :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

4、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 CO2与Na反应的产物。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 4种物质:C、CO Na2。、Na2CO3查阅资料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2、H2O等物质反应。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 NaOH。向氯化铝(PdC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E FG潘滑XaOHPdCb石灰水溶液溶液(1)实验记录序号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打开a,关闭b,由长颈 漏斗注入稀盐酸A中产生大量气泡E中出现浑浊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 b,关闭a,点燃酒精灯D中

5、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反应产物一定后和白色固体;G中产生黑 色沉淀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 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 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产物还后;反应的方程式为(2)实验反思实验记录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装置C内装的药品是 ,若无该装置,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 ;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答案】CaCO+2HCl=CaC2+H2O+CQ T 碳一氧化碳碳酸钠Na2CQ+Ca(OH"CaCO J +2NaOH排除空气中氧气、水的影响浓硫酸水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酗:试液【解析】【详

6、解】(1)实验记录:A中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水,化学方程式为:CaCQ+2HCl=CaC2+H2O+CQ T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固体,说明有碳产生,白色固体可能是Na2O、NazCQ中的一种或两种;根据“向氯化铝(PdC2)溶液中通入 CO产生黑色沉淀”,G中产生黑色沉淀,说明产生一氧化碳;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产物还有碳酸钠,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氧化钠不能;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Q+Ca(OH»=CaCQ J +2NaOH;(2)实验反思实验记录中,E中出现浑浊说明 D中

7、原有的空气已经排尽,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水和钠反应,排除空气中氧气、水的影响;装置C内装的药品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若无该装置,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水;Na2O是白色固体,与 H2O反应生成NaOH。检3第4种物质(即氧化钠)是否存在的实 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向 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配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有氧化钠,反之没有。【点睛】认真阅读题目中查阅资料的内容,该部分的信息往往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关键。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青铜古称 吉金”,多为金黄色,主要是铜、锡、铅的合金。因其铜锈呈青绿色,故名青铜。运用现代仪器分析青

8、铜器及其锈蚀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对青铜器文物进行研究和保护。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能谱仪对我国西周晚期某墓地出土的青铜容器、兵器、乐器的成分进 行了分析,其中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如图。锡黄%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镇国之宝”后母戊鼎西南足部位的锈蚀样品进行分 析,结果如下:锈蚀成分样品编号CU2C1(OH)3CU2OCU2CO3(OH)2SnC2其他198%2%00025%95%000329%34%12%025%461%04%9%26%上述成分中,碱式氯化铜CU2C1(OHP对青铜文物的危害极大,器物一旦沾染上这种物质, 在环境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像患上瘟疫一样传染和蔓延,将会造成溃烂、穿孔,直

9、至 彻底瓦解。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青铜名称的由来是。(2)由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图推断,某件青铜兵器的锡含量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下同)。A 4% B 10% C 18% D 26%(3)后母戊鼎西南足上的锈蚀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4)碱式氯化铜Cu2Cl(OH)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 密切相关。A氯化物 B二氧化碳 C水D氮气(5)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青铜器的锡含量可能与用途有关B.珍贵的青铜器应保存在绝氧、干燥的环境中C.保护青铜器时,无须关注环境中的氯化物D.后母戊鼎西南足的锈蚀样品中都含有Cu2Cl(OH)3和Cu2CQ(OH)2【答案】其铜锈呈青绿色C Cu

10、2O、SnO2 A CD【解析】【详解】( 1 )因其铜锈呈青绿色,故名青铜;故填:其铜锈呈青绿色;(2)由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图推断,青铜兵器的含锡量在14%22%之间,某件青铜兵器的锡含量可能是18%;故填:C;( 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氧化物有Cu2。、SnO2;故填:Cu2。、SnO2;( 4)碱式氯化铜Cu 2Cl(OH) 3是由铜、氯、氢、氧四种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碱式氯化铜Cu 2Cl(OH) 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氯化物密切相关;故填:A;( 5) A 物质的组成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所以青铜器的锡含量可能与用途

11、有关,故选项正确;B 碱式氯化铜Cu 2Cl(OH) 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氯化物密切相关,所以珍贵的青铜器保存在绝氧、干燥的环境中正确,故选项正确;C.碱式氯化铜Cu2Cl(OH) 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氯化物有关,所以保护青铜器时,需要关注环境中的氯化物,故选项错误;D 由锈蚀样品分析图可知,后母戊鼎西南足的锈蚀样品中都含有Cu2Cl(OH) 3,并不都含有CU2CO3(OH)2,故选项错误。故填:CD。【点睛】本题是一个信息题,解题时根据题干信息、所需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4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董丽颖、张永刚等,原文有删改)传统纸质纤维的易燃性是众多纸质文物损毁消失的一个主要原

12、因。探索基于无机材料的新型耐火纸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羟基磷灰石(HAP)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其组成可表示为Ca5 ( PO4)3 (OH),呈现白色,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早期制备的HAP 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p*m ,柔韧性较差。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 ,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 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这样的耐火纸有望应用于书籍、重要文件及档案的长久安全保存。研究者还发现,HAP 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

13、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每次的吸附量如图(b)所示。近来,一种对PM:细颗粒物有吸附作用的新型 的滤芯,这种材料有望在空气净化领域发挥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循环使用次数图HAP超长纳米线被研发出来,并制成口罩(1)根据“Ca (PO4)3 (OH)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 ”可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是O(2)与传统纸张相比,HAP超长纳米线制成纸张的优点是 (写出一个即可)。(3)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 g?g-1 (结果取整数)。(4)吸附有机污染物时,H

14、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 (填 能”或 不能”)重复使用。(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A HAP纳米线的长度对耐火纸的柔韧性有较大影响B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难溶于水C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只对氯仿有吸附作用【答案】不易燃韧性好,耐高温,不燃烧 7能 AB【解析】【分析】【详解】(1)由“耐火”可知其具有不易燃烧的化学性质;(2)后经改进,制得的 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 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 100Ptm之 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 印功能

15、;(3)由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7 g?g-1;(4)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5) A.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 10p*m ,柔韧性较差。后经改进,制 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 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 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 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故说法正确;B.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难溶于水,

16、故说法正确;C.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不易燃;(2)韧性好(或耐高温或不易燃烧);(3) 7; (4)能;(5)AB5.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对碳元素的研究不曾间断。研究表明:透明的金刚石、灰色的石墨都 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见,同种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硬度大,是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利用这一性质,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切割 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天然金刚石资源稀少,价格昂贵,难以满足需求,现在人们已 经掌握了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方法。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石墨很软,有滑腻感。石

17、墨的 导电性比一般非金属矿高一百倍。导热性超过钢、铁、铅等金属材料。导热系数随温度升 高而降低,因此石墨可以成为良好的绝热体。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碳元素只有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单质,随着对碳元素研究的不断深入,到本世纪 80年代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1985年,美国莱斯大学的 H? W? Kroto等人用大功率激光照射石墨等科技手段得到了G0,其组成和结构也通过质谱及 X射线分析等得到证明。一个 G。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它形似足球,因此又称足球烯。G。是单纯由碳原子结合形成的稳定分子,它具有60个顶点和32个面(其中12个为正五边形,20个为正六边形)。目前,人们对Q。的认识正在不断

18、深入,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通过金属钾与 C60化合反应制得球碳盐,实验测知该物质具有良好的超导性 能。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以新的形态存在的碳单质相继被发现,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 的最薄材料一一厚度与一个碳原子直径相当,仅为0.335nm,因此石墨烯具有薄且坚硬、透光率好、结构稳定等特性。石墨烯凭借其优良的特性,在智能手机、电脑、车载显示、 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新兴领域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单质的用途将不断扩大。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可以用来切割玻璃是因为 。(

19、2)石墨可以制成良好绝热材料的原因是 ,(3) C60是由 (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4)金属钾和 品化合而成的球碳盐中含有 元素。(5)石墨烯透光率好的主要原因是 。(6)下面四幅图中表示石墨烯结构的是 (填标号)。AECD【答案】硬度大(金刚石是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分子 K、C或钾、碳 厚度与一个碳原子直径相当,仅为 0.33nm (合理答案均可)A【解析】【分析】【详解】(1)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2)石墨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石墨可以成为良好的绝热体。(3) C60是由分子构成的。(4)金属钾和C6o化

20、合而成的球碳盐中含有钾、碳元素。(5)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故石墨烯透光率好。(6)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故选Ao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 物及来源.污染源污染物建筑材料NH、甲醛(CHO)、苯(GH0、甲苯(C7H)、石棉纤维等家具甲醛(CH。、甲苯(GH)等办公用品Q、电磁辐射等烹饪CO NO、SO、PM10 等室内微生物结核杆菌、霉菌等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 因素之一.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

21、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 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 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硅藻泥 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 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 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光触媒技术”是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

22、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 有害物质的原理图.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 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 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 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甲醛有毒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3) “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4)

23、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_.【答案】烹饪 abc光、TiO2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解析】(1)含碳元素的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2) a.甲醛有毒,正确;b.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具有吸 附性,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正确;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正确。故选 abc。 (3)依据图一可知,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条件是光 、TiO2 (4)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工作 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7 .阅读下面

24、科普短文。酸奶营养丰富,富含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多种营养物质,是人们喜爱的食品。表1某品牌酸奶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每 100克)蛋白质/克糖类/克脂肪/克钠/毫克钙/星克2.79.52.77590但是,普通酸奶含有乳糖,经调查,我国有88.9%的成人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有 55.1%的成年人表现有乳糖不耐受症状(主要症状为腹泻)。因此,在保证普通酸奶基本营养不 损失的前提下,乳糖含量较低或无乳糖的酸奶成为乳糖不耐受消费者的需求。相关科研技术人员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开始研发无乳糖酸奶。无乳糖酸奶的工艺流程为:原料乳一标准化一添加6%的白砂糖一均质一巴氏杀菌一冷却一接种发酵剂(直投式发酵剂)

25、一 发酵(37C、42C) - 4c低温储存。研究一发酵酸奶中添加乳糖酶对乳糖水解效果的影响在37C,向普通酸奶中添加不同剂量乳糖酶(剂量分别为1000U/kg、1500U/kg、2000U/kg、2500U/kg),发酵3小时,测得发酵酸奶中乳糖残留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1 所示。 研究二 普通酸奶和无乳糖酸奶发酵过程中的酸度变化普通酸奶和无乳糖酸奶分别在37c和42c发酵8小时,发酵过程中酸度(从 1小时开始测量)变化如图2所示。除以上研究,科技人员还在口味、活菌数、保存等方面做了无乳糖酸奶与普通酸奶的对比研究,发现无乳糖酸奶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由表1可知酸

26、奶的主要营养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 。(2)由图1可知:3小时内, (填字母序号,下同)。A添加相同量乳糖酶,发酵酸奶中乳糖残留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B相同发酵时间,乳糖残留量均随乳糖酶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C乳糖残留量与温度、时间、乳糖酶添加量有关(3)由图2,影响无乳糖酸奶酸度的因素是 。(4)由图2可知:42c时无乳糖酸奶发酵过程中酸度与时间的关系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绝大部分成年人都有乳糖不耐受症状B表1中钠”指的是钠元素C无乳糖酸奶的工艺中至少两步属于化学变化D无乳糖酸奶比普通酸奶适合更多消费者食用【答案】糖类 AB温度 42c时,无乳糖酸奶发酵的时间越久,酸度越高BCD【解析

27、】【分析】【详解】(1)每100克酸奶中含有蛋白质 2.7g, 9.5g的糖类,2.7g的脂肪。则酸奶中含量最多的营 养物质是糖类。故答案为:糖类;(2) A、由图1可知,在3个小时内,相同量的乳糖,发酵酸奶中乳糖的残留量逐渐降低。A 正确;B、在相同的时间内,1000U/kg的乳糖残留量最高,2500U/kg的乳糖残留量最低。所以可以得出相同的发酵时间,乳糖残留量和糖酶的添加量增大而降低。B 正确;C、在图1中,只能分析出乳糖残留量与时间、乳糖酶的添加量有关,无法分析出温度与乳糖残留量的关系。C错误。故答案为:AB;(3)由图2可知,曲线I的42c的无乳糖酸奶的酸度和曲线出的37c的无乳糖酸

28、奶的酸度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可以分析出影响无乳糖酸奶的酸度的因素是温度。故答案为:温度;(4)由图2中的曲线I的42c无乳糖酸奶的时间-酸度曲线可知,时间越久,酸度越高。故答案为:42时,无乳糖酸奶发酵的时间越久,酸度越高;(5) A、我国大约有55.1%的成年人表现有乳糖不耐受症,而不是绝大多数成年人。A错误;B、在酸奶中加入对应的含有钠元素和钙元素的化合物,则表 1中指的是钠元素和钙元素。B 正确;C无乳糖酸奶的工艺步骤中,其中包括杀菌、发酵两个步骤。杀菌的过程中,消灭细菌病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发酵的过程,有物质发酵,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无乳糖酸奶的工艺中至少包括两步

29、化学变化。C正确;D、无乳糖酸奶不仅营养不损失,而且对乳糖含量较低或无乳糖的乳糖不耐受的消费者较好,与普通的酸奶有一定的优势。D 正确。故答案为:BCD。8 我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成功发现新的中微子震荡,并精确测量其振荡几率,中微子在飞行中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通常称为“中微子振荡”,这将为破解宇宙中的“反物质”之谜再添新的证据。果果与同学们志愿组建化学兴趣小组,对中微子、反物质、反粒子等作出一些初步的了解:(查阅资料)( 1 )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2012中描述:当太阳活动突然加剧,释放出大量的中微子,地核被这些中微子加热并熔化,带来了剧烈的地震和火山爆发,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灭顶之灾。(2)

30、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即“反物质”, 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3)前卫的科幻片星际迷航里,星际航行中宇航员们利用反物质用作星际飞船燃料进行太空之旅。还有科幻片天使与魔鬼将反物质被描述成人类未来威力最大的能量源。(结论与解释):( 1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进行推测,你心目中的反氢原子结构可能是(填序号)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

31、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2)当质子与反质子、电子与反电子相碰撞而就会立即“湮灭”(是否)化学变化,请说明你的理由是。(应用拓展)果果从大亚湾新中微子实验,展望到人类未来驾驭物质的超能力,她认为不大可能出现电影中危言耸听的恐怖情节,请你帮助说出感想为。【答案】B 不是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而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新中微子实验说明物质领域探索是可控的,也是无限的,更需要全人类理性的化解危机,合理利用新能源【解析】【分析】【详解】 结论与解释 :( 1 )由于氢原子是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根据题干的信息进行推测,反氢原子结构可能是由

32、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故填B。(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而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而质子与反质子、电子与反电子相碰撞而产生“湮灭”的现象并不符合化学变化的实质,故填:不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而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应用拓展 感想为新中微子实验说明物质领域探索是可控的,也是无限的,更需要全人类理性的化解危机,合理利用新能源。9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臭氧的化学式是 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02,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2)强得多。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

33、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Q)、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 ”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 )写出臭氧的物理性质(一点即可);( 2)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属于(填 “物理 ”或 “化学 ”)变化;( 3)应采取的方法保护臭氧层;(4)二氧化硫(SQ)遇到0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 SQ) , SQ跟水反应生成 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 SQ的理想方法。写出 S02与03

34、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该反 应属于的基本类型是反应。【答案】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一点即可)化学 使用 “无氟冰箱”、减少使用“氟微热利昂 ”等制冷剂(一点即可)SO2+O3uuuuur SO3 化合反应【解析】【分析】 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1 )臭氧的物理性质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2)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中生成新物质臭氧,故属于化学变化。3)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 ”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故应采取使用“无氟冰箱”、减少使用“氟利昂 ”等制冷剂的方法保护臭氧层。(4)二氧化硫(SO2)遇到O3微

35、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SO3), SO2与O3反应的微热化学表达式为SO2+O3 uuuu SO3,反应符合多变一,故该反应属于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点睛】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10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真 “氨 ”不露相提到氨气(NH3),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具有刺激性气味,让人避之不及,其实氨气在生 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氨气可用于降低黄曲霉的毒性,黄曲霉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的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质,存在于花生、玉来等粮油及其制品中。使用氨气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素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利用氨气与食品中的水反应生成新物质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雾素反应,从而有效地降低黄曲霉的毒性。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寻找氨气熏蒸法的最佳条件。将50g 花生研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氨气。置于恒温箱进行熏蒸。图1 是在相同熏蒸时间、氨气浓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条件下,熏蒸温度对降解某种黄曲霉素的影响。氨气也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近年来,二氧化碳搜捕与封存被认为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氨气溶于水后形成氨水可作为吸收二氧化碳的新型吸收剂。图2 为工业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示意图,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