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七年级音乐第四单元至后面_教案_第1页
新版七年级音乐第四单元至后面_教案_第2页
新版七年级音乐第四单元至后面_教案_第3页
新版七年级音乐第四单元至后面_教案_第4页
新版七年级音乐第四单元至后面_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音版七年级第四单元欧洲风情桑塔.露琪亚教案(第一课时) 一、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二、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背唱其中一段歌并能初步认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三、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四、 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重    点: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难    点:歌曲演唱情绪的把握。 教    具:钢 琴、多媒体平台教材分析:1.歌

2、曲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首著名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而成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夏夜的美丽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使人陶醉,令人忘怀。歌曲为C大调3/8拍,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而流畅,钢琴伴奏模仿吉他的风格,再加上词曲间有机的结合,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2.船歌这种歌曲特点是多采用3/8拍、6/8拍或12/8拍,给人以摇晃感觉。其情绪色彩多是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    入 1.导语2.展示欧洲、意大利版图三、观赏意大利的名城,了解其文化艺术1、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2、回答有

3、关问题四、欣赏意大利的音乐艺术1、  欣赏世界著名歌唱家演唱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2、  辨别三位歌唱家演唱的声音特点五、练声:4/4      1 2  3  3 4  5 | 5 6  5 4  3 2  1 |li   la  li   la  li   la   li   la六、学习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1、听范唱录音:注意歌曲的结构,明确歌曲

4、的调号与拍号2、学唱歌曲桑塔露琪亚: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内容和风格3、讨论:分析歌曲的表现内容及歌曲的演唱情绪4、观看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获取有关问题的答案5.学生对歌曲桑塔露琪亚表演的再创造(1) 练习划船动作与3拍子节奏配合(2) 处理歌曲的表现(3) 设计演唱形式6.按设计方案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七、在创设的情境中表演桑塔露琪亚1、学生用形体创设意大利古建筑景区2.、在创设的情境中表演桑塔露琪亚八、小结与布置作业1、背唱歌曲桑塔露琪亚2、查阅资料,了解俄罗斯文化音版七年级第四单元欧洲风情友谊地久天长教案(第二课时)课题:友谊地久天长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掌握2/4拍的节

5、奏、节拍特点,强弱规律。2)通过相关主题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能够感受歌曲的情感、情绪。3)在学生聆听和观看图片时,能够更进一步分析歌曲的情感延伸意义。2、过程与方法:1)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进行歌曲节奏、节拍的感受和练习。2)通过观看图片,能够感受理解歌曲的情感情绪。3)在小组讨论中能够体会到歌曲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2通过相关歌曲内容的图片,让画面与音乐有机的融合,学生能够产生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最终达到启发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友谊的情感价值观。教学重点:1、歌曲旋律的准确训练。2、2/4拍的强弱规律3、歌曲情感的体验。教学难点:1、在歌曲中找强

6、拍。2、2/4拍在歌曲中的运用体验。3、歌曲情感的延伸体会。教学策略1)以问题解决歌曲情感体验。2)任务驱动策略:小组讨论探究完成音乐节奏、节拍体验。3)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体会歌曲内涵。4)情境迁移策略: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完成知识情感拓展。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师资源:电子琴、PPT(多媒体课件中包括音乐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教师播放动画片断,启发引导学生所学的内容就是有关友谊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一)歌曲简介:友谊地久天长又名过去好时光;它是一首苏格兰民歌。2

7、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影片魂断蓝桥将这首歌曲作为主题歌曲(二)歌曲聆听: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一是通过简谱,一个是通过MTV让学生对歌曲用旋律的概念。(三)学唱歌曲:学生通过听,记住旋律,用电子琴纠正学生对难点的歌唱问题。(四)歌曲节奏节拍1、节奏节拍:2/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找出歌曲中每一小节的第一拍。 2、节拍强弱关系:强  弱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用强拍的记号将强拍标出来“”。 2、歌曲练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活动1:请你们用手击打出强拍。(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击拍)边听歌曲边进行

8、。小组展示。(带上手鼓来唱歌)活动2:表现歌曲的强弱旋律线:1、手臂来表示。(个人完成)2、用波浪来表示。(合作完成)任务提示:      每一个体用手臂表示时,手臂保持水平强拍做提手腕动作,弱拍回到原位,双手交换完成。     用波浪表示需要横排同学的共同合作,先想想,怎样将你们的手臂连起来形成完整的音乐线条?(五)活动评价(六)歌曲情感体验1、问题:说一说: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2、视频播放短篇,启发学生想象,充分讨论回答。3、看短篇启发思考。三、相关主题歌曲感受与欣赏相关歌曲欣赏:(F

9、LASH)朋友(周华键)朋友,别哭四、课后任务:        请你们找一首最喜欢的歌曲,送给你最知心的朋友。        请你找一首和今天同主题的歌曲,下节课展示,告诉我们,你喜欢这首歌曲的原因。        请你再找出你所选择的歌曲的强拍人音版七年级第五单元劳动的歌军民大生产教案(第一课时)军民大生产教案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军民大生产。2、聆听杵歌。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演唱歌

10、曲军民大生产2、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和聆听杵歌,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3、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歌曲。4、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编创活动。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难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和切分音组成的节奏。教学用具:电子琴、教学光盘、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两首曲子,听的时候注意一下歌曲的风格和特点。(1)用多媒体播放摇篮曲。问:这是在干什么的时候唱的呢?(曲调柔和、舒缓)(2)用多媒体播放一首劳动号子。问:这是在干什么的时候唱的呢?(旋律

11、豪迈、亢奋、铿锵有力)二、教授新课1、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劳动时唱的歌曲军民大生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4页,)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并找出你认为歌曲中最有特点的地方。(歌曲的衬词)2、介绍作品这首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简介作曲家、戏剧家张寒晖,代表作品有:松花江上、去当兵军民大生产等。他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朴素、洗炼,形象鲜明,语言生动。3、再一次感受歌曲。(多媒体播放军民大生产的视频)跟着音乐,自己想象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中。4、教唱歌曲(

12、1)师:请同学们带着劳动时积极的情绪,一起来朗读歌曲中的衬词,老师读“领”的部分(注意:按节奏读歌词)。(读1、2段歌词)(2)师:请同学们按节奏朗读35段歌词。(3)师: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歌词,下面,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的歌谱吧!(跟琴唱谱)(4)师:请同学们跟着琴来唱唱第一、二两段歌词。(5)师:唱得真不错!下面,我们跟着歌曲录音,自己来学唱35段。(6)歌曲处理:师:这首歌曲是陕甘宁边区军民踊跃投入开荒大生产的热烈场面,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和声音表现当时人们激动的积极地心情?(洪亮、有弹性,乐观、高兴的心情)(7)师:我们跟着音乐再来唱唱,自己想象劳动的形式,让我们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

13、劳动场面中去吧!(分大组轮唱)5、介绍劳动号子师:其实,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体裁是劳动号子,那么,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劳动号子?生:师:号子是一种随劳动而歌唱的、带有呼号的歌曲,是我国民歌主要体裁之一。主要形式是一人领唱众人应和。音乐和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歌词多即兴创作。师:谁知道号子的特点和作用呢?号子的特点:劳动中产生,为劳动服务,节奏规整,强弱鲜明。号子的作用: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四、总结1、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2、师: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会了军民大生产,从而知道了什么是劳动号子以及劳动号子的特点并在这堂课中同学们积极参加,并创编了很多优秀的、朗朗上口的劳动号子,同学们

14、非常的了不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多观察,将平时所看到劳动场景编入到乐曲中,做一个有心人。点评:这节课涉及的内容较多,不但明白了劳动号子的含义,还明白了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从思想上明确了要从小要热爱劳动,珍惜现在美好生活。人音版七年级第五单元劳动的歌船工号子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船工号子,能够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2、通过欣赏,体验船工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3、通过学习劳动号子,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重点: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难点:船工号子的各段体验和感受,辨别各段的不同音乐特点。一、导入劳动号子1、学生活动:四人抬一重物。先请4位学生

15、抬一重物,这时候学生搬起来不一致。师:谁有办法能让他们抬起重物?这时候学生就会提出,让一个学生喊口令。师接着喊:“一、二”学生一起叫“加油”搬。请同学说说感受。通过有口令和没口令两种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口令的作用2、学生感受劳动号子:赛龙舟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做划船姿势,师当领队喊口令,同学们划桨赛龙舟。(通过这样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号子的特点)3、讨论交流劳动号子的特点。(这种讨论是基于刚才的实践体验基础上的)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喊得就是号子。通过刚才我们的活动劳动号子有什么特点呢?过渡语不知道怎么连?A、在集体活动中 B、一领众和 C、节奏与动作的节奏一致4、列举生

16、活中,哪些活动还需要号子?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的工程号子;在装卸、挑担、推车等劳动中使用的搬运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等劳动中使用的农事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的船渔号子二、欣赏船工号子1、出示图片,介绍船工背景。(作为背景音乐第一次为学生播放完整的船工号子)来,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你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吗?(船工)。这些船工世代生活在我国四川省川江岸边。在这段航道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千百年来,在这航道上柏木船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木船的动力可不是机械的,你们猜木船靠什么动力前行的?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我们船工的身体。川江船工顺水推桡,逆水拉纤

17、,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川江上闯荡。2、你对船工劳动时的哪个姿势印象最深刻。你能模仿吗?3、初听a请同学们竖起耳朵来聆听这惊天动地的船工号子,请你说说你的听后感。b介绍歌曲的劳动块景:平水、见滩、上滩、险滩、下滩(出示视频或图片)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在这段航道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船只在运行当中往往会出现平水、见滩、上滩、险滩、下滩等劳动过程。船上的号工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闯滩斗水,该快该慢,众船工都听专门的号工。号工根据江河的水势水性不同,明滩暗礁对行船存在的危险性,根据劳动节奏,编创出一些不同节奏、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号子。就是流行于这一带的一种船工劳动号子,有“

18、平水号子”、 “见滩号子”、“ 上滩号子”、“ 拚命号子”、“下滩号子 ”联缀而成。4、听“平水号子”。师:老师这有段音乐,听听看这段音乐是这些劳动号子中哪一段?师: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5、聆听“见滩号子”,完成表格。师:接下来听听见滩号子的音乐,看看平水号子与见滩号子在速度、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音乐片段速度 情绪平水号子见滩号子6、欣赏“上滩号子”,说说船工们是怎么样上滩的?然后模仿。师:前面就是明滩暗礁,惊涛骇浪,船工们却不畏惧,做好准备迎刃而上,我们来听听船工是怎样上滩的?7、听两段音乐,哪段是拼命号子?哪段是下滩号子?过渡语缺少音乐片段节奏 情绪 音乐情景拼命号子下滩号子8、哼唱“下滩

19、”时的旋律。师:船工们刚刚经历了一场顽强的搏斗,又唱起了悠扬的歌声。让我们也随着船工们一起唱一起航行吧。9、介绍船工号子:船工号子这首歌是常苏民和陶嘉舟两位音乐家在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为影片旋涡里的歌而创作的插曲。歌曲通过平水、见滩、上滩、拼命、下滩再现了闯滩夺险的劳动场景。这是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现了川江号子的音乐特点。因此我们欣赏的和真正在川江边上的号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10、推荐网站: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找:土豆网优酷网 酷6网搜索关键词:船工号子、川江船夫号子11、完整的欣赏船工号子。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片段?12、小结昔日里川江上那几人、几十人划船,十几人乃至上百人合力拉纤,号子声震撼河谷的场面已经看不见了,甚至连昔日的号工也余下无几。但是“川江号子”作为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已经深深地融进了川江流域广袤的大地中,让我们爱护它、保护它如同珍惜中华民族的每一项文化遗产。 哈腰挂哈腰挂是流行于我国东北林区的一种抬木号子。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