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课件_第1页
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课件_第2页
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课件_第3页
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课件_第4页
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开髓术开髓术第一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髓腔结构(jigu)髓室顶髓室顶髓角髓角根管口根管口根尖孔根尖孔髓室底髓室底髓室髓室根管根管髓腔髓腔第二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髓腔增龄性变化(binhu)n髓腔改变髓腔改变(gibin)n年轻:?年轻:?n老年:?老年:?n牙髓改变:?牙髓改变:?第三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开髓术窝洞制备(zhbi)原则n开髓窝洞的形状、大小与方向应与牙髓腔解剖开髓窝洞的形状、大小与方向应与牙髓

2、腔解剖形状相同。形状相同。n去净髓室顶,保留髓室壁、髓室底和各根管口的去净髓室顶,保留髓室壁、髓室底和各根管口的自然形态。自然形态。n形成用根管治疗器械能经根管口直接进入各根管形成用根管治疗器械能经根管口直接进入各根管深部的通道。深部的通道。n尽量尽量(jnling)保留健康牙体组织。保留健康牙体组织。第四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开髓法的基本(jbn)步骤 (1.研读术前研读术前X线片线片n髓腔形态(xngti)、大小、方向、n髓腔距切缘牙尖和近远中缘的距离n牙齿及牙根的长度n根管数目)2.去除所有龋坏组织和影响开髓路径的修复体去除所有龋坏组织和影响开

3、髓路径的修复体第五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开髓法的基本(jbn)步骤 3.在釉质和牙本质上形成在釉质和牙本质上形成(xngchng)开髓洞形开髓洞形n注意钻针方向n有支点、不加力n在开髓洞形内移动n逐层深入 (与龋病窝洞预备手法比较)第六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4.穿通髓腔,揭净髓室顶穿通髓腔,揭净髓室顶n在髓角处穿髓n注意支点,控制(kngzh)钻针深度n体会“落空”感n穿髓后,慢机球钻“提拉”,揭净髓顶n探针小钩检查髓顶是否揭净第七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开髓法的基

4、本(jbn)步骤 4.穿通髓腔,揭净髓室顶穿通髓腔,揭净髓室顶n在髓角处穿髓n注意支点,控制钻针深度n体会(thu)“落空”感n穿髓后,慢机球钻“提拉”,揭净髓顶n探针小钩检查髓顶是否揭净第八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开髓法的基本(jbn)步骤 4.穿通穿通(chun tn)髓腔,揭净髓室顶髓腔,揭净髓室顶n在髓角处穿髓n注意支点,控制钻针深度n体会“落空”感n穿髓后,慢机球钻“提拉”,揭净髓顶n探针小钩检查髓顶是否揭净第九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开髓法的基本(jbn)步骤 5.修整开髓洞形:修整开髓洞形:n形成

5、由开髓洞形经髓腔到根管口直线通路。6.牙髓探针检查根管口分布牙髓探针检查根管口分布(fnb)7.根管扩大针根管扩大针锉探查根管:是否通畅锉探查根管:是否通畅第十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磨牙(m y)开髓法第十一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磨牙(m y)n下颌磨牙腔解剖特点下颌磨牙腔解剖特点下颌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髓腔相对偏向颊侧。牙冠的下颌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髓腔相对偏向颊侧。牙冠的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髓室顶与髓室底的距离髓室顶与髓室底的距离(jl)随年龄增长变小。随年龄增长变小。 一般有两个根

6、,近中为一扁根,多数内有颊、舌两个一般有两个根,近中为一扁根,多数内有颊、舌两个根管;远中根管较粗大,横断面近似圆形,有时有颊、根管;远中根管较粗大,横断面近似圆形,有时有颊、舌两个根管。下颌第二磨牙有近远中各一根,各含舌两个根管。下颌第二磨牙有近远中各一根,各含12个根管。有时根管融合,根管的横断面呈个根管。有时根管融合,根管的横断面呈“C”形。形。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n开髓洞型: 钝圆的长方形。合面(h min)近远中径的中1/3偏颊侧,洞型近中边稍长,远中边稍短。颊侧洞缘在颊尖的舌斜面上,舌侧洞缘在中央沟处。 第十三页,共四十四页。牙体

7、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 n开髓步骤: 合面中央窝下钻,钻至牙本质深层时,向近远中及颊侧方向扩展,形成比髓室顶略小的窝洞,穿通(chun tn)髓腔后(通常为近中或远中的髓角)再沿洞口外形完全揭去髓室顶。第十四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n注意事项:n 开髓洞型偏颊侧,以避免(bmin)破坏舌侧髓壁或髓底。n钻针方向始终与牙长轴保持一致,避免侧穿或形成台阶。1.注意髓腔的增龄性变化,髓室顶与底的区别。第十五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n上颌磨牙髓腔解剖特点 髓腔似牙齿咬合面呈斜方形,其近远中径在牙

8、颈部缩窄,近中舌尖髓角最高。 上颌第一磨牙有三个牙根。其中,腭根最粗大,根管最易找到;颊侧有近、远中两根。远中颊根内一个根管;近中颊根较扁,约63有两个根管。 上颌第二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类似(li s)。 上颌第三磨牙牙根和根管数变异大,可为13个根管不等。第十六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n开髓洞型开髓洞型 钝圆的三角形钝圆的三角形。顶在。顶在鄂侧,底在颊侧,其中一鄂侧,底在颊侧,其中一腰在斜嵴近中侧,与其腰在斜嵴近中侧,与其(yq)平行。另一腰与近中平行。另一腰与近中边缘嵴平行。边缘嵴平行。第十七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

9、髓病学试验n开髓步骤 合面中央窝下钻,至牙本质深层时向颊舌向扩展(kuzhn),形成一偏近中的颊舌径较长的钝圆三角形窝洞,然后在近中舌尖处穿通髓角,沿洞口形态揭净髓室顶。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n注意事项n下钻时,钻针略偏远中,避免磨损髓室近中壁。n开髓洞型略偏近中,避免过多磨除斜嵴。1.注意(zh y)近中第二颊根时的开髓洞型第十九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前牙开髓法第二十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上颌(shngh)前牙根管系统解剖特点:n单根单根管,髓室与根管无明

10、显界限单根单根管,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n牙齿牙齿(ych)的平均长度的平均长度n中切牙为中切牙为218mm(范围(范围1827mm)n侧切牙为侧切牙为207mm(范围(范围1726mm)n尖牙为尖牙为248mm(范围(范围2032mm)。n上中切牙约上中切牙约75的为直型根管;的为直型根管;n上颌侧切牙约上颌侧切牙约53根管的根尖根管的根尖13向远中弯曲;向远中弯曲;n上颌尖牙髓室在近远中髓角之间还有一突上颌尖牙髓室在近远中髓角之间还有一突出的髓角,根管较长较粗,约出的髓角,根管较长较粗,约32根管的根根管的根尖尖13略向远中弯曲。略向远中弯曲。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

11、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上颌(shngh)前牙开髓法n开髓洞形:开髓洞形:圆三角形圆三角形,位于(wiy)舌面窝的中央,近远中边缘嵴之间。三角形的顶在舌隆突处,两腰分别与近远中边缘嵴平行,底边与切缘平行。上尖牙的开髓窝洞外形则近似于椭圆形。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上颌(shngh)前牙开髓法n开髓步骤:开髓步骤:n从从舌面窝的中央舌面窝的中央下钻,钻针方向与舌面下钻,钻针方向与舌面垂直垂直。n钻至釉牙本质界时,改变钻至釉牙本质界时,改变(gibin)钻针方向,使其尽钻针方向,使其尽可能与牙长轴可能与牙长轴平行平行,向深层钻入。此时,注意用好

12、,向深层钻入。此时,注意用好支点,体会支点,体会“落空感落空感”,表示钻针已进入髓腔。,表示钻针已进入髓腔。1.根据髓腔的大小揭净髓室顶,充分暴露近远中髓角及根管根据髓腔的大小揭净髓室顶,充分暴露近远中髓角及根管口。口。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注意事项n到釉牙本质界后应立即改变钻针方向(fngxing)n开髓洞口不宜过大,以免形成台阶、邻面侧穿、破坏舌隆突n开髓洞口不宜过小,以免近、远中髓角暴露不充分。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四页。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开髓步骤(bzhu)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四页。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开髓步骤(bzhu)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四

13、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下颌(xih)前牙 根管系统解剖特点根管系统解剖特点:n为单根牙,多为单根管,偶见唇舌向两根管。 下颌切牙的平均长度为207mm (范围16027。0mm), 下颌尖牙的平均长度为256mm(范围1803251mm)。n60左右(zuyu)的下前牙为直型根管,约20左右根管的根尖13向远中弯曲。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下颌(xih)前牙开髓法开髓法 开髓洞形:开髓窝洞外形为椭圆形椭圆形, 位置:舌面窝正中: 开髓步骤:从舌面窝中央与牙长轴方向牙长轴方向一致一致(yzh)下钻,直至穿通髓腔,

14、去净髓室顶,充分暴露髓角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注意事项n选用较小型号钻针,方向(fngxing)始终与牙长轴保持一致。n揭顶要完全。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思考题n上前牙开髓的操作要点什么?可能(knng)会发生哪些意外?n 下前牙开髓着重注意些什么?第三十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上前牙开髓出现(chxin)的问题开髓位置开髓位置(wi zhi)偏偏切缘切缘开髓位置开髓位置(wi zhi)偏偏根方根方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

15、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上前牙开髓出现(chxin)的问题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前磨牙开髓法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上颌(shngh)前磨牙开髓法髓腔解剖特点: 髓腔的形态与牙冠形态相似,颊舌径较近远中径宽,近远中径近远中径在颈部明显缩窄在颈部明显缩窄。根分歧(fnq)的部位一般较近根中部,从开髓洞口很难见到髓室底。髓腔在颈部的横断面呈细长的椭圆形或哑铃形。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上颌(shngh)双尖牙根管系统解剖特点:n上颌第上颌第双尖牙双

16、尖牙n87两根两根管,有时为一个两根两根管,有时为一个(y )扁根管;扁根管;n38根管为直型,根管为直型,37根管的根尖根管的根尖13略向略向远中弯曲。远中弯曲。n上颌第二双尖牙上颌第二双尖牙n85%为一个扁根管,约为一个扁根管,约15%为两根管;为两根管;n只有只有9为直型根管,约为直型根管,约27根管的根尖根管的根尖1/3略略向远中弯曲,其余的弯曲方向无明显规律。向远中弯曲,其余的弯曲方向无明显规律。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上颌(shngh)双尖牙开髓法n开髓洞形开髓洞形n长椭圆形长椭圆形,与颈部横断面处的髓,与颈部横断面处的髓室外形室外

17、形(wi xn)相似。相似。n颊舌径为颊舌三角嵴中点之间的距离;颊舌径为颊舌三角嵴中点之间的距离;n宽度为咬合面近远中径的宽度为咬合面近远中径的1/3。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上颌(shngh)双尖牙开髓法n开髓步骤开髓步骤n咬合面中央咬合面中央(zhngyng)下钻;下钻;n向颊舌侧扩展至颊向颊舌侧扩展至颊舌三角嵴的中点处;舌三角嵴的中点处;1.穿通颊侧或舌侧髓穿通颊侧或舌侧髓角,揭净髓室顶角,揭净髓室顶。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n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用用较小型号较小型号钻针,且钻针方向始终与

18、牙长轴钻针,且钻针方向始终与牙长轴保持一致,避免保持一致,避免(bmin)在牙颈部近远中向侧在牙颈部近远中向侧穿或形成台阶。穿或形成台阶。n去净髓室顶,不要将暴露的两个髓角当作去净髓室顶,不要将暴露的两个髓角当作根管口。根管口。n开髓洞口的近远中宽度不能超过髓室的近远开髓洞口的近远中宽度不能超过髓室的近远中径(略宽于中号裂钻),否则中径(略宽于中号裂钻),否则易形成台阶易形成台阶或牙颈部侧穿或牙颈部侧穿。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下颌下颌(xih)双尖牙开髓法双尖牙开髓法 髓腔解剖特点:髓腔解剖特点:n牙冠向舌侧倾斜,颊尖明显大于舌尖牙冠向舌侧倾

19、斜,颊尖明显大于舌尖。髓腔偏向颊侧,。髓腔偏向颊侧,颊髓角高。颊髓角高。n 根管粗大较直,根管粗大较直,有时有时(yush)可为双根管可为双根管。根管在。根管在牙颈部的横断面为卵圆形。牙颈部的横断面为卵圆形。n 40左右的根管为直型,约左右的根管为直型,约35根管的根尖根管的根尖13略向远中弯曲。略向远中弯曲。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四页。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形牙体牙髓病学试验n开髓洞型:开髓洞型:椭圆形或卵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位于咬合面颊尖三角嵴中下部。位于咬合面颊尖三角嵴中下部。n开髓步骤:开髓步骤: 在咬合面中央近颊尖处下钻,钻针方向与牙长轴方向一致,一直在咬合面中央近颊尖处下钻,钻针方向与牙长轴方向一致,一直穿透髓腔。然后根据根管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