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23大气环流(第二讲--热力环流)课件_第1页
必修一23大气环流(第二讲--热力环流)课件_第2页
必修一23大气环流(第二讲--热力环流)课件_第3页
必修一23大气环流(第二讲--热力环流)课件_第4页
必修一23大气环流(第二讲--热力环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前背诵 1.大气的保温过程 2.大气的削弱作用 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4.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5.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 6.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速、风向的影响安吉白茶茶园早春气温垂直分布特征明显安吉白茶茶园早春气温垂直分布特征明显, 茶园昼夜温差大茶园昼夜温差大, 逆温天气频繁出现逆温天气频繁出现, 凌晨凌晨 5: 00 左右逆温最强左右逆温最强, 风扇高度与茶园冠层的温差达到了风扇高度与茶园冠层的温差达到了 4; 霜冻天气来临时霜冻天气来临时, 防霜风防霜风扇(图扇(图5左图)对茶园增温效果明显左图)对茶园增温效果明显,能有效预防消除茶园霜冻害能有效预防消除茶园霜

2、冻害. “为茶园某时气温垂为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直分布示意图”(图图5右图右图),据此回答,据此回答1112题题.11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 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削弱上层冷空气下沉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削弱上层冷空气下沉A B C D12“防霜冻风扇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A9-10米米 B7-8米米 C6-7米

3、米 D4米以下米以下A最高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原,原因是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因是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B最低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6:00,原,原因是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因是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C1:002:00降温幅度最大,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大气逆辐射最弱原因是大气逆辐射最弱D9:0011:00气温不断上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地面辐射不断增强升,原因是地面辐射不断增强2.32.3大气环流(第二讲)热力环流本节目标【考纲解读 】1.能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因素及风向的判断。2.能阅读、分析和判读等压面分布图,并能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

4、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学会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2.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因素,并能够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3.掌握等压面分布图判读技巧,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孔明灯 放手后的孔明灯受到重力和浮力两个力作用。燃料燃烧,放手后的孔明灯受到重力和浮力两个力作用。燃料燃烧,灯内空气温度升高,根据热胀冷缩,灯内的气体体积变大,灯内空气温度升高,根据热胀冷缩,灯内的气体体积变大,从而使密度减小,并有部分气体从灯底部流出,导致孔明灯从而使密度减小,并有部分气体从灯底部流出,导致孔明灯整体重力减小。当重力小于浮力时,孔明灯就会上升整体重力减小。当重力小于浮力时,孔明灯就会上升基础梳理 考点一热力

5、环流冷热不均 热冷冷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冷热不均直垂气压平水 误区警示误区警示 误误认为大气总是由高认为大气总是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实际上只有在区。实际上只有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在流向低气压区;在垂直方向上气流则垂直方向上气流则有可能由低气压区有可能由低气压区流向高气压区。流向高气压区。 ( (3 3) )等压面的变化等压面的变化 a a填图:在图填图:在图6 63 3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高低。 b b画图:用箭头在图中标出气流的运动方向。画图:用箭头在图中

6、标出气流的运动方向。 图图6 63 3 高高低低高高冷冷热热冷冷高高低低低低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 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即促使大气由高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即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压流向_的力。该力的力。该力_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低压。低压低压垂直垂直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平行平行摩擦力摩擦力 完善提醒完善提醒 三种力的不同特点三种力的不同特点 (1)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的原动力,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的原动力,与等压线垂直,指向低压,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垂直,指向低压,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2)地转偏

7、向力: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不影响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在风速相同的情况下其随纬度降低而减小。风速。在风速相同的情况下其随纬度降低而减小。 (3)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也间接影响风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也间接影响风向。近地面最显著,高度越高,作用越弱,高空忽略向。近地面最显著,高度越高,作用越弱,高空忽略不计。不计。探究一热力环流的形成和等压面图的判读 1.结合下图说明热力环流的 形成过程2.比较ABCD四地气温、气压差异注意: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等压线呈对称分布。 2012年“十一”长假期间,

8、李丽同学随父母来海滨旅游。当她面朝大海,长发在海风吹拂下向后飘起时,切实感受到惬意舒畅的心情。结合“北半球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12题。1.图甲中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A处 B处 C处 D处典型习题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a判断陆地与海洋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湖泊) 夏季则夏季则A为为- B为为- 冬季则冬季则A为为- B为为-b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c判断城区与郊区:判断城区与郊区:-为城区,为城区,-为郊区。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地,

9、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典型习题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示意图,回答34题。3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甲 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5.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2012年“十一”长假期间,李丽同学随父母来海滨旅游。当她面朝大海,长发在海风吹拂下向后飘起时,切实感受到惬意舒畅的心情。结合“北半球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12题。2.如果李丽头发向后飘起仅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可能发生在乙图中的哪个时间段()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典型

10、习题探究二、大气的水平运动探究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1.影响风的三种力影响风的三种力读下图,回答读下图,回答78题。题。 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A BB CC D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 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速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速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影响不明显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影响不明显D摩擦力不影响风速,只影响风向摩擦力不影响风速,只影响风向读下面四幅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气压分布图”,回答,回答6-7题。题。1如果四图都位于北半球,如果四图都位于北半球,a、b、c、d四地风向

11、都正确的是四地风向都正确的是() A西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 B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西南风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西南风 C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西北风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西北风 D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2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AaBbCcDd探究二、大气的水平运动探究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2.风向的画法及风速的比较风向的画法及风速的比较典型习题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示意图,回答34题。4.此时,图中M地吹()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总结归纳一、热力环流 1.概念及形成过程 2.等压面

12、图的判读(气温气压差异的比较) 3.等压面图的应用(下垫面性质、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4.常见热力环流形式和影响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影响风的三种力 3.风向的画法及风力大小的比较1认识基本气压场认识基本气压场拓展补充拓展补充 (1)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心向外增大。 (2)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心向外减小。 (3)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压

13、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作槽线。压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作槽线。 (4)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高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高压脊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作脊线。压脊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作脊线。 (5)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或两个低压交错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或两个低压交错分布的中间区域。分布的中间区域。 2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温:受冷热不均影响,气压高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温:受冷热不均影响,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的地方一般气

14、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2)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 (3)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天气:低压区和低压槽上盛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天气:低压区和低压槽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和高压脊上盛行下沉气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和高压脊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流,多晴朗天气。 (4)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风向:风从高值线吹向低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风向:风从高值线吹向低值线,顺着风向,气压值越来越小值线,顺着风向,气压值越来越小(高空

15、风向与等压线平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行)。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前方。 (5)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在同一等压线图上,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在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反之越小。解题时还应注意相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反之越小。解题时还应注意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差和不同地图的比例尺。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差和不同地图的比例尺。3了解表示风向的符号、图像了解表示风向的符号、图像(1)风向标:箭头指向

16、风源方位风向标:箭头指向风源方位(风的来向风的来向)。(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2)风向符号:风杆的指向为风的去向。风向符号:风杆的指向为风的去向。 (3)风频图风频图(风玫瑰图风玫瑰图) 以某点在方位坐标系中的象限,确定该点的风向,该以某点在方位坐标系中的象限,确定该点的风向,该点距坐标原点的半径越大,表示风频越大。如图点距坐标原点的半径越大,表示风频

17、越大。如图815(a)中中A点,位于点,位于NE 象限,表示象限,表示A点风向为东北风,而且点风向为东北风,而且A点相点相对于风频变化线上其他各点,其半径最大,表明该地东北对于风频变化线上其他各点,其半径最大,表明该地东北风的频率最大。图风的频率最大。图815(b)中东风的频率最大,其次是南风。中东风的频率最大,其次是南风。图图815(c)(d)中,北风和南风频率大。图中,北风和南风频率大。图(d)不仅可以反映不仅可以反映风频大小风频大小(线段的长度线段的长度),还可反映某一方向上的平均风速,还可反映某一方向上的平均风速(线段末段风羽的多少线段末段风羽的多少)。 2013北京卷北京卷图图816

18、中图中图(a)为某日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布图(单位:百帕单位:百帕),图,图(b)显示地显示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图,回答(1)(2)题。题。(1)图图(a)中中()A比风速大比风速大B比云量少比云量少C比气压低比气压低 D比气温高比气温高(2)锋通过地的时间可能为锋通过地的时间可能为()A上午上午 B下午下午C傍晚傍晚 D夜间夜间 (1)B(2)A 解析解析 第第(1)题,读图题,读图(a)可知,地比地的等压线密可知,地比地的等压线密集,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比地大,故比的风速大;集,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比地大,故比的风速大;地位于高压脊上,盛行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