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_第1页
(精心整理)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_第2页
(精心整理)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一、体弱儿的分类 (一)类体弱儿1轻度贫血;2轻度营养不良;3轻度肥胖;4轻度佝偻病;5早产孕周3537周且出生体重2000克的婴儿;6满月增磅不足600克的婴儿。(二)类体弱儿1中度贫血;2中度营养不良;3中度肥胖;4中度佝偻病5足月小样儿、早产孕周35周或出生体重2000克的婴儿。(三)类体弱儿1重度贫血;2重度营养不良;3重度肥胖;4重度佝偻病;5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 6弱视、斜视;7动作、语言或精神等发育迟滞;8听力障碍;9情绪或行为障碍; 10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畸形;11传染性疾病;12其它生长发育异常或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等。二、体弱儿分级管理范围

2、类体弱儿由各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并建立专案管理;类体弱儿由基层医疗机构转至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病因分析和检查,给出治疗方案后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案管理,若经3个月干预效果仍不佳的应转往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专案管理;类体弱儿由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逐级转诊至市妇幼保健院,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专案管理。三、体弱儿分级管理程序和办法 1类、类体弱儿管理:由基层医疗机构按照江苏省散居儿童保健管理手册中规定的体弱儿收案标准、管理办法和结案标准进行专案管理或及时转诊,并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加盖“×类专案管理”标识。 2类体弱儿管理: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将筛出的类体弱儿转送

3、到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专案管理,专案管理期间体弱儿仍需按系统管理要求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定期健康检查。(1)转诊: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对筛查出的可疑类体弱儿,及时填写体弱儿转诊登记本和“体弱儿转诊通知二联单”,一联“通知单”交家长,嘱其及时携带孩子凭“通知单”前往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确诊与管理;另一联为存根。同时将上转儿童姓名、联系电话、体弱儿因素及时用电子邮箱通知市妇幼保健院。 (2)接诊:市妇幼保健院对转送来的体弱儿要做进一步的全面检查,凡经确诊的类体弱儿要建立体弱儿专案管理登记本,认真做好登记,并根据江苏省散居儿童保健管理手册的体弱儿收案标准、管理办法和结案标准进行管理,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加盖“专案管

4、理”标识,同时在收案管理期间督促体弱儿按系统管理要求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如不能确诊为类体弱儿的,应及时转回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并做好衔接和指导。(3)反馈:市妇幼保健院对已确诊的体弱儿,将诊断结果、治疗经过及处理意见记录于儿童保健管理手册上,并将体弱儿“处理报告单”及时转至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将“处理报告单”贴于“转诊通知单”的存根上。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转出30天后仍未收到“处理报告单”,须继续督促家长带体弱儿就诊,并及时与市妇幼保健院联系,同时市妇幼保健院对尚未就诊儿童也应作进一步追踪,并加强与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联系。 (4)转归:体弱儿经治疗达到结案标准后,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通知家长按照儿童系统管理健康检查时间回到原基层儿保门诊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四、督促与管理 实行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是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切实加强领导和督查,保证我市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各有关单位应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各级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