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画地为牢_第1页
打破画地为牢_第2页
打破画地为牢_第3页
打破画地为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备课本课题打破“画地为牢”课型教学目标1、基础目标:了解思维定势的定义及作用;2、发展目标:掌握思维定势的破除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掌握打破思维定势的方法教学时间、时数1课时教具教学手段、方法课堂讲授、活动体验、讨论交流课程设计1、 情境思考,引入课题;2、 了解思维定势的定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3、 如何破除思维定势;4、 总结思考。教学过程一.情境思考:一个又聋又哑的人来到一家五金店,他想买钉子,于是他用左手比作钉子,用右手比作锤子,做了一个锤子锤钉子的动作给店家看,店家明白了拿出一把锤子,他摇了摇头,重新比了一次动作,这次做完动作后还额外用手指了指左手代表的钉子。于是店家心领神会递给他

2、一包钉子。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盲人,他想买一把剪刀,请问他应该怎么做?(提问学生回答:用手比剪刀)或:马路边上,一位公安局长正在和一位老人聊天,这时一个小男孩跑了过去,对局长说:“你的爸爸和我的爸爸在吵架呢!”老人听罢便问局长,“这个小男孩是你的什么人啊?”局长答,“这是我儿子。”请问:小男孩说的两个吵架的人和局长是什么关系?(思维定势:公安局长是男的,其实该例子里局长是女的)二.引入主题:思维定势(一)定义: 又称“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二) 作用:1、积极作用: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已经解决的类似的问

3、题,将新问题的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2、消极作用: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防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难以涌出新思维,作出新决策,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三.如何打破思维定势(一) 合理使用经验题目一:某电影院的一号厅正放映着电影,这时忽然警铃大作,原来是与电影院的放映室着火了,观众们纷纷站起想要逃离,这时放映厅的门不论怎么推和拉

4、都打不开,眼看着火越来越大了,要怎么做才能逃生?(我们对打开门的经验都是“推和拉”,但是感应门是需要扒开的。)技巧一:合理联系和使用经验运用:题目二:一升大豆和一升芝麻混在一起,为什么装不满一个两升的瓶子?(1+1=2的迁移)(二) 多角度思考问题发散思维题目一:有以下四个小类:A.1 7 B.0 10 C.5 9 D.2 6请问归类依据是什么?技巧二:多角度思考问题(三) 打破常规,跳出情境限制 题目一:有10个玻璃杯排成一行,左边的5个里装有水,右边的5个是空杯,如果只移动两个杯子,怎样才能使这10个杯子变成空杯和水杯交替排列?(左起,第2个杯子和第4个杯子的水倒入第7和第9个杯子里)技巧三:打破常规,跳出情境限制运用:题目二:九个点,横排3个竖排也是3个,一笔连起来,如何做到?四、总结思维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一切活动的源头。当我们受困于某个问题或某种情况而无从下手时,我们往往需要检查一下是否陷入了某种思维定势中去。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