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地理计算能力_第1页
专题二 地理计算能力_第2页
专题二 地理计算能力_第3页
专题二 地理计算能力_第4页
专题二 地理计算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策略复习策略】解答计算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解答计算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取试题中各类图文资料的地理信息,第一,提取试题中各类图文资料的地理信息,并对其做出判断和思考,明确考查的知识和能力并对其做出判断和思考,明确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范围;范围; 第二,调动运用有关的地理规律、原理,回第二,调动运用有关的地理规律、原理,回忆出能达到试题结果的计算公式;忆出能达到试题结果的计算公式; 第三,调用相关公式,结合试题材料和要求,第三,调用相关公式,结合试题材料和要求,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各种地理数据。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各种地理数据。 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两个问题: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两个问

2、题:一是熟悉计算题型所给材料的四种基本组合形式,一是熟悉计算题型所给材料的四种基本组合形式,即:即:图形材料、表格材料、图表结合材料和文字型图形材料、表格材料、图表结合材料和文字型材料;材料;二是明二是明确计算题型考查重点确计算题型考查重点,计算题型涉及的计算,计算题型涉及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地图的计算、关于自然地理的计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地图的计算、关于自然地理的计算和关于人文地理的计算等,具体内容如比例尺的算和关于人文地理的计算等,具体内容如比例尺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温度和时间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温度和时间的相关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相关计算、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人口方面的计算及其农业和工业方面的计算等。人口方面的计算及其农业和工业方面的计算等。一、地图的计算一、地图的计算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1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比例尺放大(或缩小或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倍数,是其比例尺后图幅面积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放大(或缩小或缩小)到倍数的到倍数的平方平方。2实地面积的计算实地面积的计算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比例尺的大小是按照其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比例尺的大小是按照其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例例1201012010天津

4、卷天津卷 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答问题。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

5、,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B阿根廷国土面积约为阿根廷国土面积约为278万万km2,如果在比,如果在比例尺例尺11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A278cm2 B2780cm2C27800cm2 D278000cm2C读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回答12题。题。1甲、乙、丙、丁为图中公路沿线中的四地,四地中最大高甲、乙、丙、丁为图中公路沿线中的四地,四地中最大高度差为度差为()A200B450C550D6502若图示区域实际面积约为若图示区域实际面积约为1600平方千米,图幅面积约平

6、方千米,图幅面积约400平方厘米,该图的比例尺约为平方厘米,该图的比例尺约为()A1 40000 B1 200000 C1 4000 D1 20000CB 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完成第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完成第3题。题。3据坐标判断,图中甲山脉的长度约为据坐标判断,图中甲山脉的长度约为()A300千米千米 B2000千米千米C500千米千米 D1110千米千米D【探究点一点拨探究点一点拨】探点探点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公式为:比例尺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实地距离。认知认知比例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图幅的比

7、例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图幅的大小和表达内容的丰富与详略大小和表达内容的丰富与详略。判断距离长。判断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大小、风力强弱等都要注意不短、地形坡度大小、风力强弱等都要注意不同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这是高考考查地图同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这是高考考查地图知识的常见方式。知识的常见方式。关键关键运用比例尺计算公式时,要将图运用比例尺计算公式时,要将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上距离与实地距离换算成同一单位换算成同一单位。 探究点二时间计算探究点二时间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某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某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度度)4分钟分钟(东加西减东加西减)。2已知某地的

8、区时,求另一地的区时已知某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区时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差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小时。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地位于已知地的东面,所求地位于已知地的东面,取取“”;位于西面,取;位于西面,取“”)。 注意事项:计算时采用全天注意事项:计算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小时制。若求出的时间大于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则减去,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求出的时间为负值,则加上若求出的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小时,日期减一天(日日期加减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及闰年等因素期加减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及闰年等

9、因素)。若。若有航程时间,在已算好的时间上再加上航行有航程时间,在已算好的时间上再加上航行(飞行飞行)时间。时间。3北京时间和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和国际标准时间 我国东西跨五个时区,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全国我国东西跨五个时区,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全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的区时,称为,称为“北京时北京时间间”。“北京时间北京时间”采用的是采用的是120E的地方时,而的地方时,而不是北京不是北京(116E)的地方时,的地方时,“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北京的比北京的地方时早地方时早16分钟。分钟。 以以0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国际上统一采用的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国际上统一采用的

10、标准时间,称时间,称国际标准时间国际标准时间,即,即格林尼治时间格林尼治时间,又称,又称世界世界时时。国际标准时间常用于国际协定、国际通讯、天文。国际标准时间常用于国际协定、国际通讯、天文观测和推算以及一些国际性事务中,以取得全球的一观测和推算以及一些国际性事务中,以取得全球的一致性,在航海定位和极地科考中更是广泛应用。致性,在航海定位和极地科考中更是广泛应用。4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1)昼夜长短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已知昼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求昼长和夜长:已知昼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求昼长和夜长:昼长昼长(或夜长或夜长)昼弧经度数昼弧经度数(或夜弧经度数或

11、夜弧经度数)/15已知日出和日落时间已知日出和日落时间(时刻时刻),求昼长和夜长:,求昼长和夜长: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12时日出时刻时日出时刻)2(日落时刻日落时刻12时时)2夜长夜长(24时日落时刻时日落时刻)2日出时刻日出时刻2已知昼长的一半已知昼长的一半(即半昼长,也就是上午或即半昼长,也就是上午或下午时段下午时段)或者夜长的一半或者夜长的一半(即半夜长,也就即半夜长,也就是上半夜或下半夜的时段是上半夜或下半夜的时段),求昼长或夜长:,求昼长或夜长:昼长半昼长昼长半昼长224小时半夜长小时半夜长2夜长半夜长夜长半夜长224小时半昼长小时半昼长2据另一半球的同纬度的昼

12、长据另一半球的同纬度的昼长(夜长夜长)确定:确定:某纬度的昼某纬度的昼(夜夜)长等于另一半球同纬度的夜长等于另一半球同纬度的夜(昼昼)长。长。(2)太阳出没时刻的计算太阳出没时刻的计算据晨昏线与当地纬线的交点确定:晨线与该纬线交据晨昏线与当地纬线的交点确定:晨线与该纬线交点所在的经线时间为日出时刻,昏线与该纬线交点所点所在的经线时间为日出时刻,昏线与该纬线交点所在的经线时间为日落时刻。在的经线时间为日落时刻。据昼夜长短确定:据昼夜长短确定:日出时刻日出时刻12:00昼长昼长/20:00夜长夜长/2日落时刻日落时刻12:00昼长昼长/224:00夜长夜长/25不同日期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不同日期在

13、地球上所占的比例 在地球上,分隔日期的界线有两条:在地球上,分隔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经线),简称国际日界,简称国际日界线线,它在地球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实际上,国际,它在地球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实际上,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在日界线并不完全在18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另另一条则是地方时为一条则是地方时为0时时(或或24时时)的经线,即自然日界的经线,即自然日界线,线,它是由地球的自转而形成的日期的起点或终点,它是由地球的自转而形成的日期的起点或终点,随着地球的自转自东向西移动。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随着地

14、球的自转自东向西移动。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有可能重合,即界线有可能重合,即180经线地方时为经线地方时为0点时,此点时,此时全球同属一个日期。时全球同属一个日期。 解答有关某一日期范围占全球比例的问题,首先解答有关某一日期范围占全球比例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地球上实际新的一天的起点要明确地球上实际新的一天的起点(0时时)所在的经线所在的经线及其经度,然后再计算自该经线向东至日界线及其经度,然后再计算自该经线向东至日界线(180经线经线)的范围占全球的份额的范围占全球的份额(此为新的一天在全球所占此为新的一天在全球所占的比例的比例)。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例例20112011重庆卷重庆卷 某地

15、北京时间某地北京时间6月月22日日6时左右时左右日出,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回答。回答(1)(2)题。题。(1)该地最可能是该地最可能是()A北京北京 B沈阳沈阳C成都成都 D海口海口(2)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宜诺斯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艾利斯(西四区西四区)的区时约为的区时约为()A6月月21日日9时时 B6月月21日日21时时C6月月22日日9时时 D6月月22日日21时时CB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下图为北半球夏半年同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随时间的下图为北半球夏半年同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状况,读图

16、完成变化状况,读图完成(1)(2)题。题。(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A10N B15N C20N D23.5S(2)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A2220千米千米 B4440千米千米 C6660千米千米 D8880千米千米CD【探究点二点拨探究点二点拨】时间计算时间计算计算时间首先必须区分地方时、区计算时间首先必须区分地方时、区时、国际标准时间和北京时间等时间概念的区别和时、国际标准时间和北京时间等时间概念的区别和含义,明确所求点的经度位置,并在所给条件中找含义,明确所求点的经度位置,并在所给条件中找到某一条经线的经度数和该经线的时间,然后根据到某一

17、条经线的经度数和该经线的时间,然后根据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明确昼弧和夜弧的概念,昼明确昼弧和夜弧的概念,昼夜长短取决于昼弧和夜弧所对应的弧度大小。求某夜长短取决于昼弧和夜弧所对应的弧度大小。求某地日出、日落时间的关键是找到所求点所在纬线与地日出、日落时间的关键是找到所求点所在纬线与晨线晨线(或昏线或昏线)的交点,该点地方时即日出的交点,该点地方时即日出(或日落或日落)时时间。间。日期比例日期比例结合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明确结合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明确新旧日期的范围是判断不同日期范围大小的关键。新旧日期的范围是判断不同日期范围大小的关键。有关地

18、球运动的计算有关地球运动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H90(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差)纬度差),其中,其中的求得采用同一半球的求得采用同一半球相减,不同半球相加的原则,永远取正值。相减,不同半球相加的原则,永远取正值。 (2)利用垂直物体的日影计算:)利用垂直物体的日影计算:cotH影长影长/物体长度。物体长度。 (3)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顶面的夹角顶面的夹角(同上)。同上)。 (4)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L的计算:的计算:L楼高楼

19、高cotH(H即当地全年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冬至日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在楼房布局时建议采用东北太阳高度)。在楼房布局时建议采用东北 西南向或西北西南向或西北 东南向。东南向。(5)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赤道地区是赤道地区是2326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26和和46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 2326)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4652南北半球寒带地区是南北半球寒带地区是4

20、652,但也可以,但也可以当做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当做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 某日某日(R)(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的计算 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说明: (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下图中左图表示在下图中左图表示在30N同一高度竖立的物同一高度竖立的物体在冬至日

21、的正午影长随坡度的变化图,右图体在冬至日的正午影长随坡度的变化图,右图为该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为该地地形图。读图回答35题。题。3形成日影的物体高度约为形成日影的物体高度约为()A2tg64.5 B2ctg36.5C2tg36.5 D2ctg64.54A点的地形为点的地形为()A缓坡缓坡 B陡坡陡坡 C陡崖陡崖 D鞍部鞍部5A点可能位于右图中的点可能位于右图中的()Aa处处 Bb处处 Cc处处 Dd处处CBB解释:1.设物体高度为X,冬至日,北纬30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6.5度,水平地上的正午日影长两米,h=2*tan36.5,所以答案选择C,具体计算tan36.5=1.48.2.从图中可读出

22、A点的特点:随着坡度的增大,日影逐渐缩短,A是最短的,所以可认为太阳光线与坡面垂直,A点的地表日影长度约为1.2M,sin53.5=0.8,也可验证太阳光线与坡面垂直。所以可知A点坡度为53.5度,所以答案选B。3.选B,因为这个图没有指向标,所以以上北下南处理,A点是位于陡坡上,正南面阳光射过来,所以影长才短。如果你选D,那么d点的北面是一个下坡,影长会拉得更长。同样的道理排除A,C。 探究点三等高线图中的探究点三等高线图中的“三度三度”计算计算1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高度的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从

23、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相H甲甲H乙。乙。(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小等高线值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小等高线值为H低,最大等高线值为低,最大等高线值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高高H低低H相相H高高H低低2d。其最大的相对高度接近其最大的相对高度接近(H高高H低低2d),最小的相对高度接近最小的相对高度接近(H高高H低低)。(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一

24、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海拔。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不会有两个海拔。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重合。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条,等高距为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4)估算陡崖的绝对高度估算陡崖的绝对高度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范围为: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范围为:H大大HH大大d。“H大大”指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大的。指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大的。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范围为: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范围为:H小小dHH小。其中小。其中“H小小”是指重合等高线中是指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小的。数

25、值最小的。2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的比较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的比较坡度高差坡度高差/水平距离高差水平距离高差/(图上距离图上距离/比比例尺例尺) 高差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3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地间温差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地间温差的计算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H相,相,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差0.6H相。相。读某地等高线图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等高距:100米米),回答,回答(1)(2)题。题。(1)P点与点与Q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

26、能是()A190mB385mC550mD632m(2)若若P地一观测者测得当地温度为地一观测者测得当地温度为20时,时,Q地的最高温度是地的最高温度是()A21.8 B18.2C23 D17BB【探究点三点拨探究点三点拨】高度计算高度计算绝对高度相对海平面而言,绝对高度相对海平面而言,相对高度是相对某一地点来说的,其单位相对高度是相对某一地点来说的,其单位为米、千米等高度单位。计算高度的关键为米、千米等高度单位。计算高度的关键是对等高线图判读的熟练程度及相关公式是对等高线图判读的熟练程度及相关公式的运用。的运用。坡度计算坡度计算坡度是一个比值,是坡面坡度是一个比值,是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

27、比,计算的关键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计算的关键是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找准垂直高度和水平是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找准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然后进行计算。宽度,然后进行计算。温度计算温度计算等高线地形图中温度的计等高线地形图中温度的计算关键是把握气温随海拔的垂直变化规律,算关键是把握气温随海拔的垂直变化规律,熟练利用公式得出正确答案。熟练利用公式得出正确答案。 探究点四人口与城市问题的有关计算探究点四人口与城市问题的有关计算1人口问题的有关计算人口问题的有关计算(1)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通常为一年)出出生人口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通常

28、用千分率生人口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或或百分率百分率(%)表示。人口出生率出生人数表示。人口出生率出生人数/人口总数人口总数100%。(2)人口生育率人口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通常为一年)出出生人口数与同期育龄妇女总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生人口数与同期育龄妇女总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或百分率或百分率(%)表示。生育率出生人数表示。生育率出生人数/育龄妇女育龄妇女(1549岁女性岁女性)人数人数100%。一般情况下,生育率。一般情况下,生育率越高,出生率越高。越高,出生率越高。(3)人口死亡率人口死亡率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

29、定时期内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通常为一年)死死亡人口数与同期人口总数的比值。通常用千分率亡人口数与同期人口总数的比值。通常用千分率()或百分率或百分率(%)表示。人口死亡率死亡人数表示。人口死亡率死亡人数/人口总数人口总数100%。(4)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与人口总数的比重,或者说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年净与人口总数的比重,或者说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年净增人数与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增人数与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或百分率或百分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表示。人

30、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100%。(5)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人口变化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人口变化数(出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迁移人口生人口、死亡人口、迁移人口)与人口总数之比。通与人口总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常用千分率()或百分率或百分率(%)表示。表示。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迁入迁入大于迁出为正,迁入小于迁出为负大于迁出为正,迁入小于迁出为负)。 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现有人口原有人口现有人口原有人口)/原有人口

31、原有人口100%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机械增长率率(迁入率迁出率迁入率迁出率)。(6)人口密度人口密度 某地人口与土地面积之比。通常用人某地人口与土地面积之比。通常用人/平方千米平方千米表示。人口密度人口表示。人口密度人口/面积。面积。(7)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算术密度 表示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通常用人表示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通常用人/平方千米平方千米表示。人口算术密度总人口数表示。人口算术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总面积。(8)人口生理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表示总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通常用人表示总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通常用人/平方千平方千米表示。人口生理密度总人口数米表

32、示。人口生理密度总人口数/可耕地面积。可耕地面积。2城市问题的有关计算城市问题的有关计算(1)城市化水平计算城市化水平计算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数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数/该地区总人口数该地区总人口数100%。(2)人均人均GDP增长率增长率(某时段末某时段末GDP总量该时段总量该时段初初GDP总量总量)/该时段初人口总数。该时段初人口总数。例例4201142011重庆卷重庆卷 图图26表示表示20002005年间我国各省年间我国各省(市、区市、区)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回答下题。读图回答下题。图中能够

33、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的省(市、区市、区)多多C. 净迁移率大于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的省(市、区市、区)少少D所有省所有省(市、区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C人口增长可分为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增长可分为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为主因人口迁移为主因)两种方式。读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变化示意图,回两种方式。读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四个城市年初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若图中四个城市年初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