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候课时4_第1页
世界的气候课时4_第2页
世界的气候课时4_第3页
世界的气候课时4_第4页
世界的气候课时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图示法理解记忆世界气候类型形成和分布图示法理解记忆世界气候类型形成和分布考点三考点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判断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判断(重点)(重点)图说考点图说考点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 (1)热带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类型气候气候类型类型分布规分布规律律典型地区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成因气候气候特点特点热带热带雨林雨林气候气候南北纬南北纬10之间之间南美亚马孙河南美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几果河流域和几内亚湾沿岸、内亚湾沿岸、亚洲马来群岛亚洲马来群岛终年受赤终年受赤道低气压道低气压带控制,带控制,盛行上升盛行上升气流气流终年高温多雨终年高温

2、多雨热带热带草原草原气候气候南北纬南北纬10南北回南北回归线之归线之间间非洲中部大部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分地区、澳大利亚北部和东利亚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部、南美巴西高原高原赤道低气赤道低气压带压带和和信信风带风带交替交替控制控制全年高温、一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湿两季气候气候类型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成因气候气候特点特点热带季热带季风气候风气候北纬北纬10北回归线大北回归线大陆东岸陆东岸亚洲印度亚洲印度半岛、中半岛、中南半岛南半岛气压带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风带的季节移动,节移动,海陆热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性质差异全年气温全年气温高,一年高,一年

3、分旱、雨分旱、雨两季两季热带沙热带沙漠气候漠气候南北回归南北回归线南北纬线南北纬30之间的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大陆内部和西部西部撒哈拉沙撒哈拉沙漠、阿拉漠、阿拉伯半岛、伯半岛、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中西部中西部副热带高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带或或信风带控信风带控制制终年炎热终年炎热干燥干燥(1)热带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类型(2)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气候类型类型分布分布规律规律典型地区典型地区气候气候成因成因气候特点气候特点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季风气候和季候和季风性湿风性湿润气候润气候(2种气种气候)候)南北纬南北纬2535之之间的大间的大陆东岸陆东岸前者前者主要主要分布分布在我国秦岭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4、,后淮河以南,后者分布于北美者分布于北美大陆、南美大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陆、澳大利亚东南部东南部海陆热海陆热力性质力性质差异引差异引起冬、起冬、夏季风夏季风交替控交替控制制前者夏热冬温,前者夏热冬温,季节变化明显,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少。后者冬夏温差后者冬夏温差比前者小,降比前者小,降水也比前者均水也比前者均匀匀地中海地中海气候气候南北纬南北纬3040大大陆西岸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沿岸、美洲南北纬美洲南北纬3040大大陆西岸、澳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和非洲西利亚和非洲西南角南角副热带副热带高气压高气压带带和和西西风带交风带交替控制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夏

5、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冬季温和多雨(3)温带气候类型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成因气候特点气候特点温带温带季风季风气候气候北纬北纬3555之间的之间的大陆东岸大陆东岸我国华北、我国华北、东北、朝鲜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半岛、日本群岛北部,群岛北部,俄罗斯太平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洋沿岸海陆热力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质差异引起冬、夏季风冬、夏季风交替控制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雨、冬季寒冷干燥冷干燥温带温带大陆性大陆性气候气候南北纬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北美大陆内陆陆远离海洋,远离海洋,终年受大陆终年受大

6、陆气团控制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干旱少雨温带温带海洋海洋性气候性气候南北纬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大陆西岸西欧、北美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的狭西海岸的狭长地带长地带在西风带控在西风带控制下终年受制下终年受西风影响西风影响终年温和多终年温和多雨雨(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寒带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寒带气候(考查频率较低)(考查频率较低)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成因气候特点气候特点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针叶林气候气候北纬北纬50北北极圈之间极圈之间的大陆的大陆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和北美大陆的北部陆的北部纬度高,纬度高,且居内陆,且居内陆,

7、全年受极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地气团控制制冬长严寒,冬长严寒,夏短凉爽夏短凉爽苔原苔原气候气候北半球极北半球极地附近的地附近的沿海沿海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和北美大陆的北冰陆的北冰洋沿岸洋沿岸纬度高,纬度高,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弱,受极弱,受极地气团控地气团控制制全年严寒,全年严寒,降水少降水少冰原冰原气候气候南北半球南北半球极地附近极地附近内陆内陆南极大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格陵兰岛纬度最高,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弱,地势弱,地势高高全年酷寒,全年酷寒,降水少降水少1、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并没有成为热带沙漠气候或、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并没有成为热带沙漠气候或者热带草原气候。者

8、热带草原气候。 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部的热带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雨林气候。2、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而形成热、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带草原气候。3、南美洲西岸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赤道。、南美洲西岸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赤道。4、澳大利亚四面临海,但中西部沙漠广布。、澳大利亚四面临海,但中西部沙漠广布。思考问题思考问题5、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形成了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形成了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6、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

9、利亚、新西兰等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1)四处热带雨林气候:)四处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其原因是:其原因是:位于低纬信风的迎风坡,多位于低纬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从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地处赤道附近,却形成

10、了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这是因为这里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原气候。(3)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是因为该地这是因为该地处于西风的背风坡,受大西处于西风的背风坡,受大西洋福克兰寒流(马尔

11、维纳斯寒流)影响,降水洋福克兰寒流(马尔维纳斯寒流)影响,降水稀少,稀少,形成温带荒漠带。形成温带荒漠带。(4)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 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5)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岸

12、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地区,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温带地区,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气从海洋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总结规律总结规律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 冰原气候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

13、洋性气候西风带西风带 2、不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不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3、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4种):种):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5 5、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北美洲 1111种,亚洲种,亚洲 1

14、010种。种。 6 6、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高山气候(除南极洲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高山气候(除南极洲和大洋洲外)和大洋洲外) 4 4、大陆西岸独有的气候(、大陆西岸独有的气候(3 3种):种):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某区域气候类型和成因分析某区域气候类型和成因分析气候类型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气候类型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

15、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大陆东、中、西部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上图确定气候类型。;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上图确定气候类型。(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见下表:具体见下表: 步骤步骤依据依据因素变化因素变化结论结论一、一、判定判定半球半球(以形以形定位定位)气温气温6、7、8三个月气三个月气温高温高(气

16、温曲线呈气温曲线呈波峰状波峰状)北半球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三个月气温高温高(气温曲线呈气温曲线呈波谷状波谷状)南半球南半球步骤步骤依据依据因素变化因素变化结论结论二、二、判定判定所属所属温度温度带带(以以温定温定带带)最冷最冷月气月气温与温与最热最热月气月气温温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以上以上热带气候热带气候最冷月最冷月均温均温015最热月均最热月均温大于温大于20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最热月均最热月均温温1020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最冷月均温均温0以下以下最热月均温最热月均温20以上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最热月均温最热月均温1020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

17、叶林气侯亚寒带针叶林气侯最热月均温最热月均温010苔原苔原气候气候寒带寒带(极地极地)最热月均温最热月均温0以下以下冰原冰原气候气候步骤步骤依据依据因素变化因素变化结论结论三、三、确定确定气候气候类型类型(以水以水定型定型)降水降水季节季节分配分配年雨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带海洋性气候少雨型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极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地气候夏雨型夏雨型热带季风、亚热带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热带温带大陆性、热带草原气候草原气候冬雨型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3 3识图技能点拨识图技能点拨气候图的判读气候图的判读气候资料图的判读气

18、候资料图的判读气候资料图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气候资料图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柱状图柱状图(图图1)、折线图、折线图(图图2和图和图4)、点状图、点状图(图图3)、二维坐标图、二维坐标图(图图5)、三维坐标图、三维坐标图(图图6)、玫瑰图、玫瑰图(图图7)、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图图8)等。等。1图图1所示气候类型终年气温较高,所示气候类型终年气温较高,降水季节变化显著,分旱、雨降水季节变化显著,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图图2所示气候类型夏季高温所示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点状图点状图(图图3)、折线图、

19、折线图(图图4)、二维坐标图、二维坐标图(图图5)图图3所示气候类型所示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中海气候。图图4所示气候类型所示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a、b、c、d四地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带季风气候。三维坐标图三维坐标图(图图6)、玫瑰图、玫瑰图(图图7)图图6所示气候类型所示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季温和多雨,为地中

20、海气候。中海气候。图图7所示气候类型所示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图图8)图图8中中P点所示气候类型为终年温和多雨的点所示气候类型为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读某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读某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是: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是:甲地:甲地: ;乙地:;乙地: ;丙地:丙地: 。(2) 甲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甲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其分布规律,其分布规律_。 (3) 乙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乙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4) 丙地气候的特点是:丙地气候的特点是: 。 (1) (1)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 (2)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南、北纬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