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布局优化资源 三强战略提升内涵_第1页
合理布局优化资源 三强战略提升内涵_第2页
合理布局优化资源 三强战略提升内涵_第3页
合理布局优化资源 三强战略提升内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理布局优化资源 “三强”战略提升内涵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秦培华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学校都享有大致均等的发展机会,各类型学生在受教育机会和接受教育的过程等方面都享有公平、公正的待遇,满足广大民众对义务教育良好或优质资源的需要,促进义务教育达到较高的水平状态。为此, 2005年5月,教育部制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6月,新的义务教育法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包括经费、课程、教学质量、办学基本条件、教师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法律规定,明确提出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加强对薄弱

2、学校的改造,从法律层面保障义务教育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高县作为和许多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样的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典型区县,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县情实际明确了“三化”发展思路,外延上合理调整校点布局,切实优化办学结构,内涵上实施德育、管理、科研“三强”战略,全力推进“两全”进程,一年一重点,一年一台阶,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高县地处宜宾市东南角,幅员面积1323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总人口50.49万人,2007年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47万

3、元。现有单设初级中学15所,私立初中校点1个,小学151所(其中:乡镇中心校18所、实验小学3所、县城一般小学1所、村完小124所,私立小学5所);有初中在校生19354人、小学在校生37653人,其中村完小学生21006人,约占小学在校生人数的五分之三,九年一贯制初中在校生2821人,约占初中在校生的七分之一。现有小学教职工1626人,专任教师1583人;初中教职工1033人,专任教师934人。全县1989年基本消除中小学危房、1992年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1994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5年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99年基本普及义务教育、1999年扫盲工作分别被省、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4、;2000 年“两基”工作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2002年顺利完成三年“两基”巩固提高工作。      但是,由于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点多,师资、设备设施、经费投入等方面起点低,“普九”只是低水平的“普九”,县城学校和农村学校、单设中学和九年一贯制初中、中心校和村完小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近年来,全县义务教育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科教支撑”、“两全”做实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县城学校现代化(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骨干学校特色化(发挥示范引领

5、作用,带动区域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农村学校标准化(整体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思路,把“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核心,把“合理布局优化结构,三强战略提升内涵”作为实施“两全”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聚焦公平与均衡,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接受省政府首次按省级评估新细则对区县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被评估为优秀,2007年被评为宜宾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全县义务教育发展呈现良好势态。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坚持“两全”做实,依法强化“以县为

6、主”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和“两免一补”政策,2004年秋期以来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免学杂费3695万元,20042007年免费为8902名学生提供教科书价值314万元,2008年起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预计每年550余万元,为贫困寄宿制学生提供生活费补助395万元。狠抓学生入学、辍工作,“两基”、“两全”各项指标逐年巩固提高。二是坚持思路,合理制定发展规划。按照“三化”发展思路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原则,根据人口流向、学校规模等状况,充分考虑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变化,制定和完善了义务教育发展“两全”规划

7、。按照规划锁定学校规模,35年不变,师资配备、项目分配、学校建设一律按照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小学:发展乡镇中心小学,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建设跨村招生的完全小学,校点设置充分考虑小学低年级学生方便入学的实际需要。初中:以县为单位规划农村初中的布局和建设,扩大其规模并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寄宿制,保证居住分散的适龄少年进入初中学习。结合寄宿制初中建设和对薄弱初中的改造,撤并规模小、质量低的初中。三是强化乡镇、部门在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中的职责,将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对乡镇和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明确分工,整合力量,实现义务教育齐抓共管。四是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克

8、服了“吃饭财政”面临的各种困难,对教育的投入做到了逐年增长,每年对教育的投入均超过了当年县级财政的一般预算收入;坚持教师与公务员同等对待,从2003年起,教师“三险一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得到保证,教师待遇逐年提高。五是重视营造教育发展环境。扎实推进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警校共育”等工作,确保了校园及周边秩序良好。充分利用教师节、专题调研等机会,大力表彰教育先进和好人好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高州酒业集团等私营企业设立了教学奖励基金或进行捐资助学,全县社会各界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二)合理调整校点布局

9、,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一是按照规划,合理调整校点布局。根据全县发展规划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结合县情实际,明确了“实施两个集聚、两线收缩,即初中向城镇集聚,小学向中心村镇集聚;小学附设初中向单设中学收缩,村小向基点校、中心校收缩”的校点布局。近期:撤并规模小、效益差的村小和小学附设初中,初中学生都到单设中学就读,小学进行寄宿制学校建设试点。三五年内基本撤除学生在100人以下的村小和基点校,三年内基本撤并小学附设初中。中长期:小学建立寄宿制,满足上学路程远的适龄儿童和留守孩子寄宿的需要。在撤并校点中,坚持不让一个孩子失学的原则,

10、近年来共撤并了校点38个。同时,积极开展了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试点工作,建立了寄宿制小学5所,现有住校生245人。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优先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2003年以来,共投入危房改造资金3707万元,及时消除D级危房,共消除各类危房41752平方米,新(改、扩)建校舍65633平方米。在全县中小学实施了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按照“两全”建设标准(包括教学用房、综合用房、运动场、小硬件等),按每年建设30所农村学校的进度,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计划用五年时间全面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达到“两全”要求。已投资1200余万元完成了53所中小学的标

11、准化建设和校舍维修改造。切实开展了农村村完小小食堂、小厕所、小基地“三小”建设,在乡镇中心校和单设中学开展了合格食堂、卫生厕所创建活动,学生散住状况、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三是积极稳妥,逐步优化师资配置。按照市上三年全面消除代课教师的要求,每年招收150200名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要求补充的教师到基层学校服务的时间至少为5年,逐步优化薄弱学校师资结构。四是加强统筹,努力解决超大班问题。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学校特别是原老区所在镇学校出现的超大班问题,按照“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在做好调查摸底、清理核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原因,统一布置,通盘考虑,采取将其纳

12、入对乡镇“两全”考核目标、加大投入增加校舍和教师扩容扩量等措施,努力解决超大班问题。    (三)实施“三强”战略,着力提升义务教育内涵。    1、实施德育强校战略,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一是确立了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打造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团队”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归属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优化了学校的学风、教风、校风,着力打造学校精神。二是通过开展师德标兵评选表彰、师德标兵报告会等形式,树立典型,引领师德水平提高。三是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班主任队伍。采取召开德育研讨会、全员

13、培训班主任、组织班队主题活动比赛等形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四是养成教育常抓不懈。从2005年起,在全县开展了养成教育示范学校、示范班、示范生的创建活动,打造了一批养成教育示范学校。五是重视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近两年不断扩大从高校引进艺体、英语教师的指标,补充到了乡镇学校,提高了全县艺体教育和英语教育的水平,努力让农村学校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2、实施“管理强校”战略,推进学校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    一是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建立健全了督导评估制度、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度、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度、实行了末位淘汰交流

14、制度,进一步调动了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大了对校长的培训和考核力度,实行了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增强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制发了高县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常规管理的意见,细化了常规管理要求,开展了“常规管理示范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评估命名了一批“常规管理示范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建立了对村小的月视导、学期评估、领导联系、骨干教师结对帮扶、骨干教师送教制度,加强了对村小的管理,促进村小自主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制发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管理和激励机制。2007年县上筹集专项资金65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先进学校、先进教师、优秀班

15、主任、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3、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建立了学校乡镇片区县四级教研网络,设立了片区专职教研员,形成了以校为本、区域联动、自主研究的教科研机制。建立了促进机制、协助机制、交流展示机制、激励机制等教师专业发展的系列机制,形成了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行动研究为主体、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掌握规律为归属的教研科研模式。二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和完善了教育科研制度,开展了科研成果评选表彰活动。加强了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的管理和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沙河实验小学的形象作文教学实践研究获得了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全省第二届、第三届课改成果评选活动中,我县获得两个一等奖,总体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