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2019学度苏版初三化学练习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师用卷一、单选题1 . 只经过一次实验就能将 H2SO4、NaCl、NaOH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A.纯碱溶液 B,稀盐酸C.硝酸银溶液D.石蕊试液【解析】 解:A、纯碱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 成硫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 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与H2so4、NaCl均不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 变化;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C、硝酸银溶液与H2SO4、NaCl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
2、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 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H2SO4、NaCl、NaOH三种无色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碱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红色、紫色、蓝色,能出现三种明 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故选:D.2 .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点燃小门 一通电,_A. S+ 02 B.二:;。演C.:'1;-:一,三:D. Al(OH) 3 + 3HCl = AICI3 + 3H2O【解析】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
3、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 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选项正确.故选D.3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C.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装袋有害健康D.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可向牛奶中添加三聚鼠胺【解析】 解:A、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选项说法正确.B、废旧电池中含有汞等有毒物质,不回收会污染环境,且废品中的锌皮等金属可回收 利用,故选项说法正确.C、聚氯乙烯塑料加热时会出现有毒
4、物质,包装食品对人体有害,故选项说法正确.D、三聚鼠胺有毒不能食用,不能向牛奶中添加三聚鼠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4.下列除杂,分离提纯的方法或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硝酸钾少量氯化钠重结晶BN2。2通过灼热的铜网C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DFe铁锈稀硫酸A. AB. BC. CD. D【解析】 解:A、侬0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 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
5、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 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稀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 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且 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故选:A.(?)B. H+、K+、CO2-、Cl-D. Na+、Ca2+、NO3、Cl-5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Cu2+、Na+、NO3、OH-C. Mg2,NH;、OH-、SO2-【
6、解析】 解:A、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 错误。B、H+、CO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Mg2+、NH+与OH-离子,分别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 故选项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o6 .不用试剂,用最简捷的方法来鉴别下列五种溶液KOH,Ba(NO3)2,FeCl3,NaCl ,MgSO4,则被鉴别出来的五种物质 的先后顺序为(?)A.B.C.D.【解析】 解:先对五种溶液的颜色进行分析,根据溶液显黄色首先鉴别出氯化铁,然后将氯化铁溶液滴入
7、剩余的四种溶液中,会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钾,再将氢氧化钾滴入剩余的三种溶液中,会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镁,再将硫酸镁滴入剩余的两种溶液中,会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银,没现象的是 氯化钠,所以鉴别出来的顺序是,故选A.7 .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 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 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 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 壁有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v、z分别是(?)A.甲烷、氢气、一氧化碳B.甲烷、一氧化碳、氢气C. 一氧化碳、甲烷、氢气D.氢气、甲烷、一氧化碳【解析】解:甲烷燃
8、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说明 V、z燃烧有水生成,X燃烧没有水生成,则 x是一氧化碳,V、z是氢 气、甲烷的一种.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只有 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x和y燃烧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z燃烧没有二氧化碳生成,则 y是甲烷,z是氢气.故x、v、z分别是一氧化碳、甲烷、氢气.故选:C.8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反应选项甲乙丙AH2SC4H2H2CBCCOCC2CCa(CH)2CaCl2CaCC3DNaC
9、HNaClNaNC3图示转化的是(?)A. AB. BC. CD. D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不能实现【解析】解:A、硫酸(甲)和活泼金属锌铁铝等反应生成氢气(乙),和碳酸盐或者碱等反应生成水 (丙),氢气(乙)体现可燃性或者还原性都能生成水 (丙),水(丙)也能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 气(乙)和氧气。该转化能实现。正确;B、碳(甲)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人烧生成一氧化碳(乙),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丙),一氧化碳(乙)体现可燃性或者还原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丙),二氧化碳(丙)在高温下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乙).该转化能实现。正确;C、氢氧化钙(甲)盐酸反应氯化钙(乙)
10、,和二氧化碳或者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钙(丙),氯化钙(乙)和可溶性碳酸盐反应能生成碳酸钙(丙),碳酸钙(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乙).该转化能实现。正确。D、氢氧化钠(甲)和盐酸或者某些金属氯化物如入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铁等反应生成 氯化钠(乙),和硝酸或者某些金属硝酸盐如硝酸镁、硝酸铝、硝酸铁等反应反应生成硝 酸钠(丙),氯化钠(乙)可以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 (丙),硝酸钠(丙)不能生成氯化钠( 乙).该转化不能实现。错误; 故选:D。9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以下分类不正确的是(?)A.合金:生铁、青铜、硬铝B.氧化物:水、二氧化镒、五氧化二磷C.碱:纯碱,生石灰水,苛性钠
11、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解析】 解: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 属特性的物质,生铁是含碳的铁合金;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硬铝是铝、铜、镁、硅的 合金.故A正确;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二氧化镒、 五氧化二磷均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而碳酸钠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C错误;D.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名f维和合成橡胶,故 D正确.故选C.10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zCQ、Na2SO4、K2SO4、KCl、Ba(OH)
12、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步骤n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W2CO3,可能有KCl步骤n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没有Na2CO3步骤n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W2CO3、K2SC4步骤n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A.B.C.D.【解析】解:碳酸钠和氢氧化钢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钢沉淀,硫酸钠、硫酸钾会与氢氧化钢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钢沉淀,所以步骤n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钢、碳酸钠,题中的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钾,故正确;步骤n中沉淀不溶解,
13、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银,一定没有碳酸钠,故正确;步骤n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钢、碳酸钠,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故错误;步骤n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氢氧化银、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钢、碳酸钠、硫酸钾,氢氧化钢、碳酸钠、硫酸钾、硫酸钠,氢氧化钢、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氢氧化钢、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钾,氢氧化钾、碳酸钠、硫酸钾、硫酸钠、氯化钾6种情况,故错误.故选:A.、填空题11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醋酸硝酸钾过磷酸钙氯化钠二氧化硫 烧碱纯碱,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农业上用来选种的是 ;(2)能除去铝壶中水垢的是;(3)属于复合肥料的是;(4)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5)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的是 .12 .根据下列装置图填写有关空格:多孔隔板(1)装置A中仪器的名称为 ;装置D中仪器的名称为 .(2)用稀硫酸和锌粒制氢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 或(填序号)装置;收集氢气可用 或(填序号)装置.(3)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畜牧设备牧场养殖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考核试卷
- 职场健康促进考核试卷
- 婴幼儿睡眠规律培养考核试卷
- 煤化工实验室技术与分析考核试卷
- 灯具基础知识入门考核试卷
- 纸板容器跨国经营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教材开发考核试卷
- 硅冶炼厂的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 矿用设备声学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 社会服务项目策划与执行考核试卷
- 加装电梯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 《健康体检介绍》课件
- 项目验收意见书
- 交通运输的节能与环保措施
- 游艇会服务流程
- 高压带电显示器说明书全解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DCIM技术方案
- 企业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策略
- 2024届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课件
- 第五课滴答滴答下雨了课件
- 新教师岗前培训讲座中小学教学常规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