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_第1页
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_第2页
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_第3页
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_第4页
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光學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Optical Microscopy; OM)n成像原理:利用可見光照射在試片表面造成局部散射或反射來形成不同的對比n因可見光的波長高達4000-7000埃,解析度 (或稱鑑別率,係指兩點能被分辨的最近距離) 是最差的n肉眼的鑑別率僅有0.2 mm,當光學顯微鏡的最佳解析度只有0.2 um 時,理論上的最高放大倍率只有1000 X,放大倍率有限n視野卻反而是各種成像系統中最大的n光學顯微鏡事實上仍能提供許多初步的結構資料 OM與SEM比較表電子顯微鏡 n電子顯微鏡主要是利用高加速電壓之入射電子束打擊在試片後,產生相關二次訊號來分析各種特性。一般的二次訊號

2、包括直射電子、散射電子、二次電子、背向散射電子、Auger電子及X射線等。 電子顯微鏡的發展n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在1931年即已提出n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在1935年提出n早期發展的SEM解析度未臻理想,影像處理及訊號處理技術無法突破,一直到1965年以後,SEM才正式普獲研究學者的青睞n此後SEM的發展相當快速,不但機台性能大幅提高,且各項材料分析附件日益增多,應用的範圍也不斷地擴大,幾乎包含各個研究領域,目前應用在材料、機械、電機、電子材料、冶金、地

3、質、礦物、生物醫學、化學、物理等方面最多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 n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由於景深(Depth of Focus)大,對於研究物體之表面結構功效特別顯著,例如材料之斷口、磨損面、塗層結構、夾雜物等之觀察研究n近年來由於技術的進步,SEM已將電子微探儀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er;EPMA)結合在一起,在觀測表面結構時,能同時分析顯微區域之定性及定量成份分析,使得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成為用途最廣的科學儀器之一 南台科大之SEM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 n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具有極高的穿透能力及高解析度n根據電子與物質作用所產生的訊號,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主要偵測的資料可分為三種: 1.擷取穿透物質的直射電子或彈性散射電子成像 2.作成電子繞射圖樣,來作微細組織和晶體結構的研究 3.搭配 X-光能譜分析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