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五篇)_第1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五篇)_第2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五篇)_第3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五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五篇)近年来, * 县紧紧围绕打造“特色农业大县”战略目标,以开展精准扶贫、发展特色农业、 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着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为了解专业合作社的发现现状及运行状况, 笔者从去年来, 对 * 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详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近几年来, * 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县委、县政府组织发动村组干部带头创办合作社并提出打造“特色农业大县”引领工程,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 特别是种植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为进一

2、步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县已登记注册备案的专业合作社 661 个,国家级示范社 4 个,省级示范社 7 个,县级示范社 40 个。专业合作社成员 18124 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调查发现,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呈现出四个特点:1. 覆盖产业广。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领域涉及种植、养殖、农机、农资等多个行业,其中,种植业 158 个,种养业 272 个,养殖业 19 个,农机 14 个,林业种植加工 15 个, 其它 183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覆盖到全部的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2. 领办主体多。从合作形式和组建方式看,主

3、要有龙头企业支撑型合作社 5 家;村级组织牵头型合作社 24 家;市场牵动型合作社 15家;能人带动型合作社 98 家。同时,还出现了 3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多主体带动发展的格局。3. 典型示范强。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围绕当地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或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比如成立于 * 年 7 月的国家级* 阳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 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自然环境和土壤、 水质含硒等特点,发挥土地、劳力、实用技术资源充足的优势平台,与国家、省、市、县各级农科机构,农业专家的现代农科技术进行有效对接,与商家合作,共同开发出一种新兴区域性立体,循环富硒产业经济模式 -

4、阳光富硒农业, 合作社以社员照单种植, 合作社加工生产,公司按约收购运作。实行种植、收购、加工、包装,品牌、销售等六统一一体化经营模式,在我县藕团乡,甘棠镇,新厂镇建立了绿色食品种植基地。 辐射带动当地 600 多农户,种植优质富硒水稻 4500多亩,基地农民增加收入570 万元。省级龙头企业湘百仕酒业通过 “公司 +合作社 +贫困户”的,模式,组建了湘百仕杨梅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按照贫困户 55%,村集体5%,合作社 10%,公司 30%收益分配方式进行分红。目前,湘百仕在四个村发展有机杨梅5000 亩,预计杨梅盛果后,村集体每年可获利20 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加2000 元以上。4.

5、扶持力度大。为了提高专业合作社对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我县先后为合作社争取资金 500 多万元,同时,积极组织科技、人社、农业等部门开展各类科技培训班。 去冬今春,全县共举办各类农民科技培训班 68 期,受训农民(社员) 3800 人次,发放技术资料 2.6 万多份、图书资料 1800 余份。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种养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合作社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在脱贫攻坚的战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 提高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依托能人大户、流通市场建立的专业合作社,发挥了带动、组织、引导农民的重要

6、作用,广大农民群众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逐步增强,创市场、搞经营的能力不断提高,使分散的农户与开放的市场有效对接,切实增强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3). 提升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层次,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路子,衔接农户、对接企业、连接市场,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加快了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进程。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1 专业合作社“名不副实”。一些农民

7、专业合作社存在着较多问题。名为合作社,实则是由家庭人员出资,整个合作社的运作、利润分配往往由一个人说了算,成为“一人合作社”,“家庭合作社”,没有合作基础,缺乏合作成员,偏离立法初衷。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时规范的章程、明确的分工和完善的机制,在设立后大多流于形式,停留在字面上。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成员文化程度低、小农意识强、民主意识缺失、管理水平差,虽然依据章程设立了各项组织机构和各项制度, 但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寥寥无几,缺乏运行规范,内控形同虚设,进而导致管理行为的随意和经营行为的混乱。 一些农业规模企业名为设立了合作社, 实则是是为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 套取国家补助资

8、金, 从而组织当地农民凑人数设立合作社,这种合作社只具法律形式, 成立后并没有按合作社的章程进行运作,更没有以合作社的名义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合而不作,成为“空壳合作社”。2. 农户通过合作得到的收益不高。土地因其所处地理位置、肥沃程度不同等因素影响租金高低不一。 据调查,我县耕地租金从 200 元 800 元不等。从实际执行情况看,农户获取土地租金收入极低,转让收入不高。一些偏僻交通不便的田地,难以顺利流转,导致土地荒芜的现象,单靠农村土地流转获得的收益难以解决农民的保障问题。3 市场竞争力弱。 一是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人员数量相对较少,总体规模小。二是合作社大多数在村组范围内组建,

9、规模比较小,带动力有限。三是缺乏管理人才和新技术, 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技术培训,农民文化水平低、视野狭窄,缺乏经营管理、开拓市场的能力。四是基础弱,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的时间短,基础薄弱,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4 资金严重短缺。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主要是成员股金。由于农民收入较低,拿不出更多的资金入股, 导致固定资产投入过小,设施简陋。形不成较大规模,无法满足合作社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合作社的作用无法充分显现出来。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中, 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无固定资产。在建立基地、开展培训、引进新技术和设备购置等方面资金严重短缺。三、改进建议1 在物质条件方面:(1)充分了解国家政策,合理利

10、用国家财政支持,向有关部门申请项目补助和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2)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破解三农资金瓶颈,使资金技术流向农业。(3) 成立资金互助社或合作社银行等金融手段, 为社员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对外获利。(4)利用招商引资, 在合作社制度框架下与拥有一定实力的个人或企业平等合作。2 在合作社生产方面:(1)科技务农。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引进优良品种,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2)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规模化生产和管理。利用机械生产工具,对农作物进行高效低成本的管理,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量。3. 在产品销售方面:(1)进行农贸对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减少物流环节成本。(2)开展

11、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3)开拓市场流通渠道,开展生态旅游农业。(4)开设市场直销商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 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4. 在合作社管理方面:(1)按照合作社章程,公平合理的分配收益,提高社员福利。(2)兴修水渠等公共设施。(3)定期召开讲座、培训等活动,向社员推广先进生产技术。(4)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业余活动,丰富社员日常生活。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自 * 年开始兴办以来,经历了从慢到快、从单一生产到多种生产经营的过程,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已凸显出来,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截止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已达 1738 个。其中国

12、家级示范合作社 3 个,省级示范合作社 6 个,市级示范合作社 20 个,县级示范合作社 87 个。国家级、省级合作社数量位居我省县级前列。一、主要做法及效果1 、主要做法:一是强化领导,健全组织。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淮阳县农民合作社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合作社发展的领导。二是政策支持,项目带动。淮阳县人民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快发展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等文件,从政策、技术、信贷、项目等方面扶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为淮阳县合作社发展奠定了基础。从 * 年起,对每年评选上的市级示范合作社给予 2-3 万元的项目支持。 三是加强指导。 县农业局等有关职能

13、部门帮助示范合作社建立和完善组织章程、 财务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以及生产技术规程等,促进了合作社的规范管理。二、存在问题从总体来看,县级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仍处于发展规范阶段,在合作社的内部运行和外部发展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 、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认识不到位,自愿主动加入农民合作社的积极性不高。2 、管理不规范。有的合作社内部运行经营管理不规范,产权不明晰,财务管理和利益分配制度不健全等。3 、品牌市场影响力弱。产品品牌数量少,市场认可度不高,很大一部分只注册不开发, 既不注重对产品包装形象的改善, 也缺乏广告宣传和营销策略。同时,品牌产品科技含量低,精、深加工不足,产品附

14、加值不高。4 、土地流转价格逐步攀高以及基础设施条件差等因素, 严重影响了合作社发展。近年来,土地流转价格逐年攀升,同时成方连片大规模流转土地牵涉的农户多, 困难多,目前尚有一部分农田基础设施尚不健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三、建议1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不断提高社会对农民合作社重要性的认识。要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力度,适时举办合作社负责人及社员培训班, 将合作社相关法律、 法规纳入到市县两级党校授课内容;大力宣传合作社的成功典型以及带领农民致富的先进事迹,使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好处和政策家喻户晓, 为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营造良好氛围。2 、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 一是建立农民合作社

15、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做好合作社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二是建立年度考核奖励机制,对工作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 三是建立合作社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培训制度, 提高其业务素质能力。 四是进一步抓好示范引导。培育一批管理好、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的农民合作社示范单位, 引导农民合作社走上科学管理、 规范发展、产业化经营之路。3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一是继续加大示范效应好、带动范围广、促进农民增收效益显著的合作社,在项目、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二是充分发挥整合支农资金作用, 考虑将各类财政支农项目及扶贫项目, 委托有条件的合作社实施, 改善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及生产条件。三

16、是建议政府协调好金融部门, 帮助农民合作社及其成员解决融资难问题。4 、建立农民合作社退出机制。对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条件、不适应农业生产形势、组织结构涣散、无生产经营行为与能力的合作社,农业、工商、税务等部门要按有关规定及时注销,防止其骗取、套取国家有关有关优惠政策。常委会各位组成人员:按照县人大常委会 * 年工作要点安排,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对我县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总量较大。至目前,我县共登记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764 家,家庭农场 253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3 家。(二)领域较广。合作社涵盖种植、养殖、流通、服务等多

17、个领域,其中农业种植合作社1200 多家、畜牧养殖合作社70 多家、农机服务合作社 88 家。(三)成效较好。我县已培育各类示范社49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 5 家、省级示范社 9 家、市级示范社 35 家;拥有注册商标 9 个;培育示范乡镇 2 个,分别是宋集乡和盆尧镇。(四)带动较强。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3 万多户、带动辐射农户13 万户;流转土地面积42 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5.6%。(五)形式较多。按照组建主体划分,我县合作社主要有规模户带动型、公司农户型、村干部创办型、服务组织牵头领办型等四种类型。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总体运行质量不高。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初期,

18、实力弱、层次低,覆盖面小,带动能力不强;二是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健全,规范程度不高,民主管理,财务制度、利益分配等不健全;三是合作社重组建,轻运行,有的只是在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没开展经营活动;四是成员之间合作意识不强,组织松散,自我发展意识缺乏,经营能力较低,合作社缺乏凝聚力。(二)发展资金严重短缺。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主要是成员股金。由于农民收入较低,拿不出更多的资金入股,导致固定资产投入过小,设施简陋,形不成较大规模,无法满足合作社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合作社的作用无法充分显现出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无固定资产,在建立基地、开展培训、引进新技术和设备购置等方面资

19、金严重短缺。(三)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人大多是一些农村能人和专业大户,多数属于传统农民,学历不高,缺乏专业知识。而且,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许多专业技术人才不愿意投身合作社,因此缺乏在经营管理、信息利用、市场营销,科技服务、财务核算等专门人才,直接影响到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三、几点建议(一)组织培训,提高能力。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合作社负责人及其财务人员、技术人员、合作社社员等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更好地为合作社的发展与壮大服务。(二)分类管理,重点指导。建议由县政府牵头,对我县农民合作社进行调查摸底, 把具有一定规模,

20、尤其是对具有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合作社进行分类管理、重点指导。对已经初具雏形的、暂时还不规范的重点进行规范, 没有建立组织的帮助他们建立组织, 力争把我县具有一定产业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都逐步培育成规范的、有活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制定章程,抓好规范。业务主管部门要指导合作社按照成员意愿,量身打造符合自身实际的章程,改变“千社一章”的状况。要根据法律和章程规定,健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和财务管理等制度,以制度促规范。(四)创造条件,搞好扶持。一是积极争取省、市的各项优惠政策、奖励资金,进一步扶持合作社发展壮大。 二是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1、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特别是引进涉农企业,为发展关连产业的合作社创造条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组织化建设, 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 为科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 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 , 近日,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办公室对我县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把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加大政策

22、引导、资金扶持力度,培育了一批农民合作社, 树立一批农业知名品牌,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协调、健康、稳定发展。截至目前,我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 1799 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及供销服务等众多领域,其中种植类合作社 1065 家,养殖类 656 家,农机化合作社 60 家,其它类型 18 家。有 9 家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3 家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122 家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 19 家合作社取得国家绿色农产品认证 89 个。全县合作社成员总数达到 15.6 万人,带动农户 21 万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 70%;代销农产品 42 万吨

23、,实现销售收入 10.13 亿元,社员增收 3.67 亿元。合作社运作模式(以林业为例)有:荒山、土地、资金、劳力、技术五种入股形式和合作社 +农户 +基地 +公司 +市场等形式。(二)主要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 * 年底,全县工商注册合作社不足 50 家,自*年至今,在工商注册合作社每年平均新增约 240 家。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二是组织能力强。当前我县合作社组织已涵盖农业生产经营与服务活动全过程, 涉及所有特色优势农产品, 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三是合作内容多。合作社自身不断创新,充实丰富合作内容,形成了生产型、流通型、服务型涵盖多种业务的

24、合作社组织,由简单的生产合作、销售合作向信用合作拓展,在强化风险应对能力,特别是在农产品闯市场、树品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四是辐射效应高。合作社组织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具有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在信息、技术、投入和市场开拓方面具有传统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其经营收益是传统生产的二倍、三倍甚至十倍,从而极大地带动了群众入社的积极性。(三)工作措施一是领导重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发展,出台一系列扶持发展的政策措施。 先后制定下发关于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 _ _等文件,将各乡镇农民合作社培育发展建设情况列入镇域经济考核重要内容, 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5、。三是政策扶持。各职能部门树立发展合作社就是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三农”,打造亮点的理念,在履行好指导、服务职责的同时,积极帮助合作社向上级申请政策、资金扶持。在加强协调、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帮助解决具体困难、解决贷款等方面提供了便利。通过引导扶持、强化服务,促进了我县合作社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二、专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在合作社组织的辐射带动下,我县农村土地流转有序,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促进了农民增收,助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速土地流转。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力短缺、新生代农民不愿回乡务农,“谁来种地” 成为现实问题。合作社的发展,引导土地向合作

26、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集中,让更少农民种更多的地,找到了破解发展难题的答案。截至目前,通过转包、租赁、转让、入股、互换等方式,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 23.27 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 18.6%;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5.5 万户,占承包总户数的 20.5%。(二)优化社会服务。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转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强烈需求。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普遍缺乏为农民提供统一服务的能力,公益性服务供需衔接不紧密,服务机制尚需健全。农民合作社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为农户提供专业化、 市场化服务,“让农民轻轻松松种田” ,成为破解“怎样务农”难题的发展之路。 如向城镇双龙湾种

27、植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的形式,统一流转周边12 个村的 10000 亩土地,组织农户发展大棚西红柿,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服务、销售,形成规模种植优势,实现了资金、技术、劳动力、设施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促进农民增收。合作社实行农业规模开发,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效益,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达到了“双赢”效果。一是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每亩流转收益大约 600-1000 元。二是农民获得一定的务工收入。 农民给业主打工每天获劳务费 100 元左右,足不出村,既可护家,也能挣钱。三是带动农民增收。部分合作社以新产业、新品种为主,价格高于传统农产品,采用订单等形式向农民推广,农户可从中受益。(四

28、)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走规模经营之路。在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下,农业经营方式迅速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集约化适度规模经转变。二是走高效农业之路。不少合作社采取“种植 +养殖 +加工+休闲”等高效立体农业模式,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三是走组织化营之路。农户家庭经营,多数属于分散经营,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建立有规模、有组织、有科学管理的合作形态,提高了共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五)推进标准化生产。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合作社普遍重视质量安全,普遍有了“品牌”意识。他们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统一生产资料供应和技术规程,实现全过程、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建立

29、“从产地到餐桌” 的质量追溯制度,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如凯华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行了“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蔬菜质量追溯管理体系。会宝山生态产业合作社努力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注册的“沂蒙会宝山”和“会宝”两个品牌, 13 个品种已通过农业部有机绿色认证,全面实行品牌化经营。四、存在问题(一)区域发展不平衡。虽然我县农民合作社发展较快,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有的乡镇发展较快、数量较多,带动效果明显;有的乡镇则发展较慢,且有些不够规范,管理难度大。(二)大部分经营主体规模小。 农民合作社虽数量多, 涉及面广,但真正有规模、效果显著的不多。大部分农民

30、合作社规模偏小、结构单一、实力较弱, 市场竞争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总的辐射面不广,连接农户能力不够强, 部分合作社甚至没有办公服务场所、经营设施和生产基地。(三)土地流转不够规范。部分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公司、企业之间的土地流转没有规范的合同文本, 个别甚至主体错位, 一旦发生土地纠纷或其他 _ 件时,双方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四)产业链条短。全县农民合作社中,除少数合作社从事产品加工转化,农产品增值较高外, 多数合作社处于出售原料或初级农产品的阶段,产业链条难以向生产环节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拓展。多数合作社定位不高,主要作为原材料生产基地,深加工基地在外地。(五)财政扶持力度偏小。我

31、县是农业大县,但是财政收入低,对合作社的扶持金额不多,力度不够,特别是表现在土地使用、金融部门信贷扶持等方面, 不能够及时有效地为合作社及农户发展提供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六)合作社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合作社负责人思想素质较差,管理水平较低。有的存在“等、靠、要”思想,盯财政钱,图项目款;有的贪大求洋,不切实际,风险意识不强;有的不善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不佳。五、对策和建议(一)加大培育力度。积极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流转机制,进一步构建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 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农民合作社,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 相关主管部门要通过

32、组织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和社员的培训,提高整体运行水平和社员素质;结合各项技术培训,加强对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户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二)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 号文提出的“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利用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积极收集县、镇、 村三级土地流转供需信息,为合作社流转土地畅通信息渠道,引导合作社与流转户签订中长期租赁合同, 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三)加快土地确权进度。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是土地流转的前提。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 加强政策指导和工作

33、力度,确保按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确保“颁铁证”,让农民吃“定心丸”,通过推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农村土地流转顺利进行。(四)加大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农业项目、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 切实帮助合作社解决具体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户自觉加入对口合作社,鼓励经营大户、农村能人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同时,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五)拉长产业链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大企业,进行农产品

34、深加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支持合作社发展订单种植、建设生产基地、创建农业示范园区、开展产学研合作、投资新建实验室、试验示范基地,加快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的产业链经营机制。 协调和鼓励现有合作社之间联合或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充分发挥优势合作社在组织管理、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专业化生产和市场开拓方面的信息和作用,带动其他合作社实现共同发展。* 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自 * 年以来,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到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对此,* 年 8 月 10 日至 20 日市农经站对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调研报告如下

35、:一、 * 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的成就(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 326 个,注册会员 6315 人,注册资本 37889.46 万元,带动农户 44542 户 165665 人,其中贫困户 86户 277 人。全市 100 个行政村(农业社区)已成立 326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 * 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55 个。按行业划分主要有:种养殖(植) 150 个,主要从事水产、家禽、牲畜养殖(蔬菜、水果种植)和销售等经营活动; 中药材类 65 个,主要从事中药材栽培管理、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竹业 58 个,主要从事楠竹、杂竹的种植、生产、加工和营销;休闲观光类 4 个,主

36、要提供旅游咨询、 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经营活动;花卉苗圃类 8 个,农资服务 12 个,茶叶 7 个,沼气服务 7 个,植保 3 个,其它类 12 个。全市 326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正常运行的合作社有 191 个,未经营的有 135 个,已获得国家级示范社 2 个,省级示范社 3 个,市级示范社 9 个。(二) 开展合作社质量提升工作情况1.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围绕竹产业、石斛产业、乌骨鸡产业、生态水产、精品水果五大产业发展生产服务,提升各产业发展优势。其中竹业加工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58 个,发展竹林面积 132 万亩,年创产值 4.5 亿元;石斛类(中药材)生产

37、农民专业合作社 65 个,发展石斛种植面积 8.7 万亩,年创产值 4 个亿元;乌骨鸡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20 个,年养殖乌骨鸡 200 万羽,年创产值 1.4 亿元;生态水产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21 个,发展生态水产养殖面积 1 万亩,年创产值1 亿元;精品水果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5 个,主要以龙眼、荔枝、李子、桃子,梨子,猕猴桃、核桃等品种,发展在积 1 万亩,年创产值 0.5 亿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竹叶鱼商标1个。2. 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我市制定了 * 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 *-2019 年)助推脱贫攻坚,方案明确了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到

38、2019 年,我市工商注册的合作社达350 家, 其中竹木管护加工50 家、中药材类70 家、果蔬食用菌茶叶等种植类 60 家、家禽牲畜冷水鱼等养殖类 70 家、其他类 ( 防疫、信用合作、加工、服务等 )50 家。合作社联合社达 15 家以上。带动农户 3 万户 10 万人 ,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5000 户1.5 万人。省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达5 家以上 , 力争将其生产的农产品全部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率 100%;加工类产品 SC认证率 80%。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对贫困村、贫困人口实行了100%全覆盖。贫困户以特惠贷资金入股合作社约1.2 亿元,以土地承

39、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约 3.5 万亩。年贫困户年分红840 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增加收入 300 元。3. 强化规范建设方面。我市出台了 * 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 等政策,今年我市财政预算安排 300 万元用于补助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4. 推动新发展方面。我市制定了 * 市“村社融合”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赤府办函 * 245 号),* 年,在两河口镇黎明村和复兴镇凉江村开展示范点建设力争形成可在全市推广复制的“村 +合作社 +供销社”融合发展模式。全市有 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内部信用合作,为社员开展内部股金服务等业务。5. 加强合作社联合社建设方面。 * 年我市成立了“ *

40、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成员 153 家。(三) 开展整县推进情况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意见已由农经站起草,市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文实施, 全面推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文件明确了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任务、标准和考核要求。 目前正在清整治的过程中。(四)合作社支持政策情况* 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实施意见,明确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30 家,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遵义市级、 * 市级示范社创的,分别给予 15 万、 8万、 3 万、 1 万的一次性奖励。今年市政府明确财政预算安排300 万元资金用于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对村社融合

41、发展和各级示范社给予一定的奖励。(五)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情况* 年 4 月 15 日,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农牧局、市供销社在赤天化宾馆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培训会, 专门对新修订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了培训。要求镇村两级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对辖区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管理和指导。二、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1. 办社动机“杂”。注册合作社的门槛低,没有出资额的限制,可现金出资,也可实物折价抵资。 特别是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费减免政策是一些合作社成立的重要原因。如一些竹木加工合作社,就是通过拉拢几户竹农, 主要经营竹木切片业务, 其目的

42、就是为了享受用电用地、税费优惠。不纯正的目的必然导致形式办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2. 发展规模“小”。一是社员类型单一。大多数合作社都是由农村致富带头人组织几个农户、 十几个农户的松散型联合,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的很少, 非农民的自然人成员也很少, 能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有限。二是资产规模小。尽管全市合作社注册资金近 4 亿元,但由于相当一部分社员是以土地经营权、 林木等实物作价入股, 而以现金方式入股的并不多, 从而导致账面资产数额庞大, 而实际可营运的资金很少。三是基地规模小。多数合作社未建立生产基地,且很多领头人建立基地的意识不强,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有限。3. 合作层次“低”。一是服务

43、范围窄。多数合作社服务的范围仅限于本乡镇,相当一部分仅局限于本村、本组的几户、几十户农户,跨区域发展的非常少。 二是合作项目少。 多数合作社合作内容基本停留在农资供应、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上,少有涉及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品牌创建、营销网点建设等环节, 不能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三是产业链条短。 尽管我市的合作社基本覆盖了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但其主要经营模式还是生产、销售初级农产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从事系列产品和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经营较少。4. 内部管理“缺”。一是缺组织。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章程、制度执行不好;多数社员合作意识低, 小农经济意识重,缺乏大局意识

44、和参与意识,对合作社的发展不关心,不过问,很少参与管理。二是缺机制。多数合作社成立时间短,规范化程度不高,制度建设不完善,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很多制度停留在 “挂在墙上” 。有的合作社“一股独大”,少数人说了算。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缺少明确的合同关系,各自为政,各念各经,利益分配只是叫得响, 喊得应,难执行。三是缺人才。合作社领办人的经营管理素质不高,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特别是会经营、懂技术、善管理的人才更为短缺。很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人员仅在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其中的一个方面有所专长,但在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经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欠缺,制约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5. 外部环境“差”。一是配套扶

45、持政策差。 * 年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省、市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管理办法,造成个别地方新办合作社只注册、无阵地、不工作、不挂牌、不建制度和章程,成了合法的皮包合作社。 由于没有地方性的实施办法, 职能部门指导少、扶持少、引导少,造成部分合作社在发展中逐渐消亡。据统计,我市从 * 年至今已注销合作社 15 家,未办理年审登记的近 100 家。二是融资渠道差。 作为农村新型经济体, 金融机构在合作社的融资问题上趋于慎重和保守, 合作社无法通过本社资产或基地作为抵押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即使部分合作社获得贷款, 也多是个人信用贷款或自有资产抵押贷款,且利息高,程序繁琐。6. 造血功能“弱”。一是

46、“空壳社”现象较为普遍,利益联结松散。由于合作社创办时间不长,其经营状况具有不可预见性,很多社员有利则合,无利则散,只想利益共享,不想风险共担,没有与合作社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有的合作社“两眼向上”,仅仅盯着政府扶持的项目和资金, 没有把心思用在自身建设与发展上, 成为只有一块牌子、一个章子、一张桌子的“空壳社”。二是合作社创办的经营实体少,创收能力弱。据调查,全市已注册登记的合作社中,创办了农资配送、产品加工、产品销售等经营实体的合作社不到 5 家,很多合作社仅仅依靠生产、出售农产品获得薄利。 三是市场运作化程度不高,营运效率低。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主导创办的合作社,把生产、服务作为工作重点,没

47、有很好地与市场接轨, 缺乏明确的办社思路和科学的发展规划,主要靠上级委托实施农业建设项目来维持运转。三、依法规范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和做法(一)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1. 政府高度重视。 * 年,市政府就出台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此,市级财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 * 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实施意见,明确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30 家,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遵义市级、* 市级示范社创的,分别给予15 万、 8 万、 3 万、 1 万的一次性奖励。今年府明确用 300 万元财政专项经费补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2. 强化政策法律宣传培训。从 * 年专业合作社法出台至今,市人大、市委组织部、市农牧局、市供销合作社等单位均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其中,市人大以人大代表为重点,组织培训1500 人次;市委组织部组以村干部为重点,组织培训500 人次,市农牧局以合作社理事长、财会人员、会员代表等为重点,组织培训800 人次,市供销社以合作社理事长为重点,组织培训300 人次。通过这些培训,提高群众认识,增强了参与的积极性。3. 加强监督指导、保证规范运行。为促进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规范化发展, 今年 7 月,市人民政府建立了 * 市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