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GGJ2009教程—剪力墙的计算设置介绍_第1页
广联达GGJ2009教程—剪力墙的计算设置介绍_第2页
广联达GGJ2009教程—剪力墙的计算设置介绍_第3页
广联达GGJ2009教程—剪力墙的计算设置介绍_第4页
广联达GGJ2009教程—剪力墙的计算设置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联达GGJ2009教程剪力墙的计算设置介绍        剪力墙分为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和墙梁(暗梁和连梁)。剪力墙墙身中的钢筋一般有水平钢筋、垂直钢筋和拉筋。墙柱的钢筋有纵筋和箍筋、拉筋,墙柱的计算设置在上期的柱部分已经做了介绍。墙梁的钢筋也分为纵筋和箍筋,有时候还有拉筋。        下面主要介绍剪力墙的钢筋算法,墙柱的算法见2010年第2期的柱计算设置介绍,墙梁的计算比较简单,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一、 剪力墙算量基本方法 

2、       1、 水平筋的计算(图集规定)        1)长度计算        水平筋计算,需要根据端部是暗柱或端柱,取不同的做法。        一字型端部无暗柱的水平筋做法:具体做法如图;        采用U形封边或者端部弯折15d。&

3、#160;       有暗柱的L形和T形墙水平筋做法:具体做法见图;        有暗柱的墙水平筋做法:具体做法见图。        2)根数计算        根数=(墙高-起步)/间距+1,扣洞口。        2、 垂直筋的计算 

4、;       1) 长度计算        基础层:        插筋长度=露出长度(按规范计算,见计算设置第20项)+搭接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弯折(按规范取,见计算设置第21项)        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如图所示。     

5、   中间层:        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如上图所示。        顶层:        垂直筋长度=墙高-本层露出长度-节点高+锚固,如图所示。        2) 根数计算      

6、60; 根数=(净长-起步)/间距+1,扣洞口。二、 公共设置项        1、 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提供四种选项。        来源:03G101-1第34页和00G101第25页,如图所示。        说明:根据接头百分率的不同,搭接长度与锚固长度的比例系数不同。        影

7、响范围:影响钢筋的搭接长度。        2、 暗梁/连梁/边框梁拉筋配置:按规范设置,如图所示        来源:03G101-1第55页关于“连梁、暗梁和边框梁侧面纵筋和拉筋构造”的说明,如图所示。        说明:根据梁高度不同,配置不同信息的拉筋。        影响:影响梁属性中拉筋的默认值

8、。        3、 暗梁/连梁/边框梁箍筋及拉筋弯折角度:提供三种选择        来源:施工工艺不同        影响范围:弯折角度不同,按外边线计算时,箍筋及拉筋长度不同。三、 连梁        6、 楼层连梁两侧暗柱内是否布置连梁箍筋:提供“是”和“否”的选择,默认为否。&

9、#160;       来源:03101-1第51页。        说明:可以设置洞口两侧的暗柱内是否布置箍筋。        影响范围:影响连梁箍筋根数的计算。        7、 楼层双洞口连梁时,两洞口之间是否设置连梁箍筋:提供“是”和“否”的选择,默认为“否”。    

10、    来源:03101-1第51页。        说明:用来设置双洞口连梁,两洞口之间是否设置箍筋。        影响范围:影响连梁箍筋根数的计算。        8、 顶层连梁锚固区箍筋间距:默认为150,如图所示。        来源:03101-1第51页。 

11、;       说明:平法规定顶层连梁锚固区箍筋间距为150,但是一些设计中规定与平法不同,为了满足不同的设计需要,提供了该项设置。        影响范围:影响顶层连梁的箍筋根数计算。        9、 连梁箍筋、拉筋、侧面纵筋根数计算方式:提供“向上取整+1”等6种计算方式。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

12、求。        说明:计算箍筋、拉筋和侧面纵筋根数时,用长度除以间距后,需要确定如何取整。        影响:影响连梁的箍筋、拉筋和侧面纵筋根数的计算。        10、 连梁侧面纵筋距连梁纵筋的距离:默认为s/2。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   

13、60;    说明:侧面纵筋按照间距输入时,侧面纵筋距离纵筋的间距不同,按间距计算出的根数不同。        影响范围:侧面纵筋按照间距输入时,影响连梁侧面纵筋的根数计算。        11、 连梁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区长度:默认为600.        来源:03G101-1第52页,连梁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如图所示。 

14、0;      说明:存在不同的设计方法,用户存在不同的算量要求,所以提供该设置,与图集设置不同时,可以修改计算设置满足多样的计算要求。        影响范围:连梁交叉暗撑箍筋根数的计算。四、 暗梁        13、 暗梁/边框梁在中间暗柱内是否布置箍筋:默认为否。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一些需

15、要布置,一些不需要布置。        说明:暗梁/边框梁与暗柱相交位置,设置是否需要计算箍筋,选择为是,计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选择为否,不计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        影响范围:影响着暗梁/边框梁的箍筋根数计算。        14、 暗梁/边框梁箍筋、拉筋、侧面纵筋根数计算方式        同第

16、9项。        15、 边框梁与连梁重叠部位的箍筋间距:默认为“同连梁箍筋间距”,可以选择“同边框梁箍筋间距”。        来源:08G101-5第74页,如图所示。        说明:图集规定为边框梁与连梁重叠部位的箍筋间距,同连梁箍筋间距,但是实际工程中也有设计为同边框梁箍筋间距的,所以提供该设置。     &#

17、160;  影响范围:影响与连梁重叠布置的边框连箍筋根数的计算。        16、 暗梁/边框梁侧面纵筋距暗梁/边框梁纵筋的距离:默认为s/2。        来源:常用做法是s/2        说明:存在有不同的算量要求,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满足不同需要。        影响范围:当侧

18、面纵筋按间距输入时有效,影响暗梁/边框梁的箍筋根数计算。五、 剪力墙        18、 起始水平分布钢筋距楼面的距离:默认为s/2。        来源:习惯做法是起始钢筋距离楼面距离为s/2。        说明:存在不同的做法,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        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钢

19、筋的根数计算。        19、 起始竖向分布筋距暗柱边的距离:默认为s/2。        来源:习惯做法是起始钢筋距暗柱边距离为s/2。        说明:存在不同的做法,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        影响范围: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根数计算。    &

20、#160;   20、 剪力墙纵筋露出长度:默认为按规范计算,如图所示。        来源:03G101-1第48页,如图所示        说明:剪力墙中间层的垂直筋计算公式一般为: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平法规定,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露出长度不同。        影响范围:影响剪力墙垂直筋的计算。    

21、;    21、 剪力墙基础插筋弯折长度:默认为按规范计算,如图所示。        来源:04G101-3第32页,如图所示。        说明:平法规定,根据基础厚度的不同,墙插筋在基础层的弯折长度不同。        影响范围:影响剪力墙基础插筋长度的计算。       

22、 22、 墙在基础锚固区内的水平分布钢筋排数:默认为2.        来源:04G101-3第32页,如图所示。        说明:墙在基础内的水平筋根数间距500,且不少于2根。        23、 暗梁/边框梁梁纵筋与水平钢筋的距离在数值范围内不计算水平钢筋:默认为s/2。       

23、来源:常用做法。        说明:用来控制剪力墙钢筋相对于暗梁边框梁的起步。        24、 水平钢筋根数计算方式:默认为“向上取整”。        来源:常用算法。        说明:计算剪力墙水平钢筋数量是用高度除以间距分段,段长度需要根钢筋。软件还提供了“向下取整”、“四舍五入”、“向上取

24、整”、“四舍五入”和“向下取整”供选择。        25、 垂直钢筋根数计算方式:默认为“向上取整”。        来源:常用算法。        说明:计算剪力墙垂直钢筋数量是用长度除以间距分段,段长度需要根钢筋。软件还提供了“向下取整”、“四舍五入”、“向上取整”、“四舍五入”和“向下取整”供选择。      

25、;  26、 墙体拉筋根数计算方式:默认为“向上取整”。        来源:常用算法。        说明:例如采用双向布置,用面积除以间距后加。软件还提供了“向下取整”、“四舍五入”、“向上取整”、“四舍五入”和“向下取整”供选择。        27、  三、四级抗震及非抗震时竖向一级钢筋的端部做法:默认为“直钩”。   

26、     来源:根据平法图集第页中的规定,如图。        说明:软件提供了“直钩”和“度弯钩”供用户选择。当选择为“”直钩时,弯钩长度为,当选择为“度弯钩”时,弯钩长度为.。        28、 顶层墙身垂直筋锚固计算起点:默认为“从板底开始计算锚固”。        来源:根据平法图集第页中的规定,如图所示。 

27、0;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从板底开始计算锚固”和“从梁底开始计算锚固”。处理当前位置同时存在梁和板构件的情况。此项设置仅针对中间变截面及顶层锚固节点有效。        29、 端柱满足直锚时,水平筋深入端柱内的长度:默认为“”。        来源:常见做法。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和“伸至对边”。此设置仅针对【水平钢筋丁字端柱节点】节点一、节点二以及【水平钢筋拐角端柱内侧节点】节点一、节点二有效。        30、 洞口加强筋的最小锚固长度:默认为“”。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