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_第1页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_第2页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_第3页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_第4页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努力打造高效化学课堂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代表我校化学组在这里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下面是我们平时教学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若有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我校属于农村初中学校,学生来自于不同的村落,所接受的学习方法、训练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成绩差,主要是脑袋笨,再好的学习方法也没用,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师的教学方面:一方面教师的重心仍在于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另一方面为迎合中考选拔,注重优秀生的培养,忽视了其他学生。这样,在班级授课制下,如何解决不同学生间差异性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在新课标倡导的

2、“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下,我校在化学教学中研究制定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努力打造高效化学课堂”的计划。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分层教学,抓优补差带整体,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渐渐地发现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的作用。下面谈一谈具体做法:一、研究学情,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层。首先,从各方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估,将学生分成成绩优秀层(

3、A层)、成绩中等层(B层)和学困层(C 层),并激励学生制定自己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层次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学习目标近期目标长远目标A层优兴趣浓厚积极向上活 跃考试成绩要求和班级赶超对象重点高中B层良兴趣一般较积极一 般普通高中C 层欠佳兴趣不大被动应付不积极职 高显然,这种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对于那些进步较大、积极向上的同学鼓励他们向高一层次迈进。二、备课分层,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

4、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目标的制定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能够刺激学生的成功欲望。如学习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节教学目标定为:共同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了解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在实验探究过程体验、熟悉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合作的科学品质。分层目标A层目标能自主选择仪器,独立设计和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收集装置,并能熟练完成实验操作;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价、反思。B层目标能根据提供的仪器,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收集装

5、置,并合作完成实验;通过交流、讨论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价。C层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提供的仪器与装置图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制取装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三、分层授课,优化教学过程,落实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点像复式教学。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课室上课。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另一方面课堂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环节,主攻基本目标,又有兼顾优秀生、后进生的环节,分解层次目标。即使是在共性指导阶段也要把握课堂提问的层次,让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

6、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其教学过程可简单概括为:分层置疑,个体学习小组讨论,分类指导信息反馈,分层释疑分层练习,归纳小结。1、分层提问练习,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根据问题的难易、繁简而有的放矢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避免问答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课堂提问,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问题让他们作答。例如,学习铁与硫酸铜反应时,可根据提问对象的不同从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提问:(1)说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2)写出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化?C层次回答题目(1)、B层次回答题目(2)、

7、A层次回答题目(3)。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2、分层训练,分层辅导,巩固分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学生选做。如学了化学方程式正确书写后,设计以下训练题:(1)氯酸钾(KClO3)在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的作用下, 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O2)。 (2)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3)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要求:C层次学生完成题(1);B层次学生完成题(1)、(2);A层次学

8、生完成题(3)、(4)。用卡片的形式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四、分层作业,进行有效的反馈为了在教学里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学生作业要分层。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设置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掌握的实际水平,对C层学生一般布置基础部分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对作业题中出现的一些提高题和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可让B层学生做。对优生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综合性),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如学习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后布置以下作业(部分内容)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因为盐酸中含有大量的( ) A 氢原子 B 氢分子 C 氢离子 D 氯离子一

9、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BCD食物牛奶鸡蛋清柠檬番茄pH6.36.67.68.02.22.44.04.4以下情况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B 干冰制造出舞台云雾 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内胆壁上的水垢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高温煅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在水中相互作用就可制得氢氧化钾。写出制氢氧化钾有关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已知:A、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成产品;B、工业上常用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得到烧碱溶液,再

10、经过浓缩,蒸发等步骤制造固体烧碱。现要分析一种仓库里的固体烧碱样品。(1)猜测一下,该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实你的猜测是正确的。实验步骤实现现象实验结论甲、乙、丙、丁分别是HNO3、Ba(OH)2、Na2CO3、NaOH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已知乙和丙可以反应。乙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一定是HNO3 B 丁一定是Na2CO3 C 丙不可能是Ba(OH)2 D 甲不可能是HNO3为C层学生作业内容;为B层学生作业内容;为A层学生作业内容。五、分层实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

11、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做学生实验时根据情况把实验分几个层次,比如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先叫学生预习相应内容,并把要完成的实验告诉给每层学生:C层学生要按照课本里安排的实验内容完成,B层次学生要自己设计,能方便放入酸液的另一个套装置,A层则设计一套能控制反应进行的装置。自己设计的装置能在实验室里做出来。做完实验后还要求B层、A层的学生

12、完成家庭实验:把鸡蛋(完整的)放入醋酸中反应,观察有什么现象?如果有气泡产生,你猜是什么气体,应该怎么样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六、分层评价,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所以我们要重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的给予肯定及表扬。由于学生的习惯,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分层。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严格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赏识性评价。对于C层次的学生,评价应该是偏向对他们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已取得的学习成绩;对于A、B层次的学生,正确地肯定他们的成绩,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帮助他们认识自已存在的不足。在试题编制中,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分基础题和选做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占80分,基础题要求全做,而20分的选做题则是A层和B层的学生完成,对于A层的学生专设附加题一道10分,对于各个层次若在完成本层次的基础上也完成了部分高一层次题,则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