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拍法测光速_第1页
光拍法测光速_第2页
光拍法测光速_第3页
光拍法测光速_第4页
光拍法测光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拍法测量光速前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物理常数,许多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都与它有密切的关系。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理论中的常数c,一方面等于电荷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的比值,另一方面它又预示了电磁场的传播速度,即电磁波以光速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此后首先被赫兹的实验所证实。历史上围绕运动介质对光的传播速度的影响问题,曾做过许多重要实验;同时在实验上和理论上作过各种探讨,最终导致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光的速度与许多物理量有关,例如电磁学中的真空电容率0与真空磁导率0,里德伯常数R,质子、中子、电子、子等基本粒子的质量等。因此光速值的精确测量将关系到许多物理量值精度的提高,它是一项十

2、分重要的课题。自17世纪伽利略第一次测定光速以来,在各个时期,人们都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测量光速。1941年美国人安德森用电光调制法,即利用克尔盒作为一个光开关,调制光束,使光强产生1.9×107赫的变化,测得光速值为2.99766×108m/s。此值的前四位与现在的公认值一致。1966年卡洛路斯,赫姆伯格用声光频移法,产生光拍频波,测量光拍频波的波长和频率,测得光速c=(299,792.47±0.15)×103m/s。1970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美国国立物理实验室最先用激光作了光速测定。根据波动基本公式c=,之间测量光波波长与光波频率而求得c的数值

3、。光的波长是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来直接测定;光波的频率是通过一系列混频、倍频、差频技术,利用较低频率的电磁波去测量较高频率,再以较高频率测量更高频率,最后达到测得光频的目的。因此,于1975年第十五届国际计量大会提出了真空中光速为:c=(299,792,458±1) m/s。1983年国际计量局召开的第七次米定义咨询委员会和第八次单位咨询委员会决定,以光在真空中秒时间间隔内所传播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米的定义。这样,光速c=(299,792,458m/s就成了定义性常数,这个值被定义为精确值。直到现在,不少科学发达的国家仍集中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在提高光速的精确度方面进行着工作。本实验是用

4、声光频移法获得光拍,通过测量光拍的波长和频率,来确定光速。通过实验,学习光拍法测光速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同时对声光效应有一初步的了解。一、 实验目的:通过光拍的波长和频率来确定光速,掌握光拍频法测量光速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并对声光效应有初步了解。二、 实验仪器:GSY-IV型光速测定仪、示波器、数字频率计。三、 原理和方法:(一) 仪器装置图:1、GSY-IV型光速测定仪原理方框图: 图一2、G-IV型光速测定仪光路图:滑动平台光电接收盒半反镜斩光器半反镜声光移频器He-Ne激光器 图二(二)光拍的产生与传播根据振动叠加原理,两列速度相同、振面相同、频率较小而同向传播的简谐波叠加即形成拍。若有振幅

5、相同为E0、圆频率分别为1和2(频差=1-2较小)的两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平面光波: 若这两列光的偏振方向相同,则叠加后的总场为:上式是沿x轴方向的前进波,其圆频率为,振幅为: E的振幅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以频率周期性的变化,称这种低频率的行波为光拍频波,就是拍频,振幅的空间分布周期就是拍频波长,以表示。 E1+E2 图三用光电探测器接收光的频波,探测器光敏面上光照反应与光强(即电场强度的平方)成反比。由于光波频率f0高达1014Hz,光敏面来不及反映如此快的光强变化,迄今为止能反映频率108Hz左右的光强变化(其响应时间为10-8秒)。因此,任何探测器所产生的光电流只能是在响应时间内的平均值。

6、 式中g为探测器的光电转换常数,是与拍频相应的圆频率,为初相位。在某一时刻,光电流的空间分布()为正弦波,x方向上两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为,探测器输出的光电流含有直流和光拍信号两种成分。将直流成分滤掉,即得频率为拍频的光拍信号。光拍信号的位相又与空间位置x有关,即处在不同位置的探测器所输出的光拍信号具有不同的位相。设空间某两点之间的光程差为,该两点的光拍信号的位相差为,根据上式应有: 如果将光拍频波分为两路,使其通过不同的光程后如射同一光电探测器,则该探测器所输出的两个光拍信号的位相差与两路的光程差之间的关系仍由上式确定。当时,即光程差恰为光拍波长,有: 只要测定了和,即可确定光速c。 为高频信

7、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此时测出的光速是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若计算真空中的光速,应乘以空气的折射率,空气的折射率由下式确定: 式中n是空气的折射率,t是室温(0c),p是气压(),e是水蒸汽压(),=(1/273)0c,p0=760,b=5.510-8-1,ng由下式决定: 其中,A=2876.0410-7,B=16.28810-7,C=0.13610-7,为载波波长,单位为。对于氦氖激光器,=632.8nm。四、 实验步骤:1、 按G-IV型光速测定仪实验装置图连接线路,接通激光电源,调节电流至5mA左右。接通直流稳压电源,预热一定时间后,调节功率信号源的输出频率至声光频移器的工作频率,使衍射光最

8、强。2、调整光路,调节圆孔光阑,使1级或0级衍射光通过。依次调节各全反镜的调整架,使远程和近程两光束在同一水平面内反射、传播,最后垂直入射到光电接收器的光敏面上。调节斩光的位置和高低,使两光束均能从斩光器的开槽中心通过。3、常规调节示波器后,调节斩光器,遮断远程光而使近程光的光拍信号波形出现,微调功率信号源频率,使波形幅度最大。再将斩光器转至使远程光通过的位置,观察远程光的光拍信号波形是否与近程光的幅度相等,如不相等,可调节最后一个半反镜的倾角,以改变远程光进入接收器的光通量,使两波形的幅度相等(若远程光因发散强度太小,必要时还可在接收器外的光路上加一个会聚透镜,将远程光会聚起来入射到接收器)。4、调节斩光器的微电机的直流电压,即调节斩光器的旋转速度。当达到一定速度时,在示波器屏上同时显示两个正弦波,若波形的幅度不相等,可微调最后一个半反镜的倾角,前后移动导轨上的正交反射镜,改变两路光的光程差,使示波器上两波形重合。此时,两路光的光程差即为拍频波长。5、测量拍频波长,并用数字频率计精确测定功率信号源的输出频率f。反复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计算He-Ni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求取平均值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