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_第1页
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_第2页
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_第3页
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_第4页
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登幽州台歌1、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2、“古人”指的是古代像燕昭王那样贤明的君主,“来者” 指后世贤明的君主。3、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独”字“独”指孤独一人。一大一小形成强烈对比,更加衬托出诗人孤寂苦闷之情。4、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孤寂苦闷之情。整首诗通过采用 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5.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像燕昭王那样贤明的君主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

2、之君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6“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诗人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二、望岳 1.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后人也称之为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作“诗史”,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杜甫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著名的三

3、吏三别,反映了“安史之乱” 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其中“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2.全诗以“望”字展开,从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赞扬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气势3.颔联写近望的景象,其中“割”“钟”用的好。请简要分析。钟:运用拟人,形象写出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到泰山。生动的突出泰山神奇秀丽.表达对泰山的喜爱之情。割:运用夸张和拟人,写出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4.分析“一览众山小”中“小”的妙用。“小”指矮小,不仅写出泰山巍峨的气势,同时象征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5. “会当凌绝顶,一览

4、众山小” 赏析:写想象中登上泰山的情景,不仅表现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诗人的心胸气魄: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感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化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哲理:()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站的高才能望的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战胜一切困难,才能享受到成功的自豪和喜悦。6.本诗的思想感情 (1)对祖国河山的赞美热爱之情,(2)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反映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7、“入”字用的微妙传神,好像一只小鸟从

5、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的深远。 三、登飞来峰1、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千寻”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借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诗人立足点之高。3、请简要描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所展示的画面一座千寻高的宝塔,伫立在飞来峰上,每当雄鸡报晓时,站在高高的宝塔上,就能看见太阳

6、升起的壮美景象。4、任选角度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赏析:这两句运用比喻,既实写眼前之景,又借景议论,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心,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2)人生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5、写出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句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诗句(用诗句解释诗歌中蕴含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 只缘身在最高层”中“最高层”的理解。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际上比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5.“日”是帝王的象征,“鸡鸣日升”表现了灿烂的图景,

7、象征诗人美好的前程。6.“浮云”指保守势力,比喻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等。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四、游山西村1、陆游: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我们学过他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3、“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4、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这句话对仗的工整,既写景又富含哲理。写出了山西村上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有复

8、现的境界,(所以在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常引用)(2)富含哲理。比喻困境中蕴含希望。(所以在面对困境时常引用)(3)现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5“又一村”,“又”字写出了诗人在迷惘后的惊喜之情。6诗中描绘南宋农村风俗画的句子: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7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对游览之地的恋恋不舍,对农村生活的喜爱。8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1)、村民的热情好客(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9诗歌写了诗人在山西村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名句

9、,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答:(1)、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古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答:这句诗比喻困境中仍蕴含着希望,不仅与人生的各种境遇有惊人的契合之处,而且时时鼓舞着人们,引起人们的共鸣。12、诗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的句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五 、 己亥杂诗1.作者龚自珍,清朝思想家、文学家。2.本诗开头

10、两句是如何写“离愁”?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3、请描述前两句诗所展现的情景我满怀惆怅的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4.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赏析(或是言外之意是什么?):这两句比喻,移情于物,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形象的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2)后来常形容老一辈为支持新生事物成长而竭尽全力,心甘情愿牺牲自己。或用来比喻一些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的人。 (3)启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应该忘记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要有献身精神。 5.诗中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这里不取“夕阳斜”而取“白日斜”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家渐渐失败的现实状况。 6.诗中流露出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弃”的又是什么?诗人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不舍”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7.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