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思考题及答案_第1页
国际贸易思考题及答案_第2页
国际贸易思考题及答案_第3页
国际贸易思考题及答案_第4页
国际贸易思考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名词解释:总贸易体系,贸易条件,对外贸易依存度/系数,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额,贸易差额,间接贸易,净进口1、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过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贸易的体系:凡进入国境的贸易,无论结关与否,一律计入总进口;凡是出国境的贸易,一律计入总出口。它说明了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采取的就是总贸易体系。2、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相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计算公式:TOT=Px/Pm贸易条件分为:(1) 净贸易条件:N=(Px/Pm)*100(2) 收入贸易条件:I=(Px/Pm)*Qx(3)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S=(Px/Pm)*Zx(4) 双项因素贸

2、易条件:S=(Px/Pm)*(Zx/Zm)*100 3、对外贸易依存度/系数: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出口依存度=(出口额/GDP或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额/GDP或GNP)*100%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或GNP)*100% 4、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各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及各类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之比,用份额表示5、对外贸易额:以金额表示的对外贸易规模6、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7、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货物买卖行为8、净进口:一国在某一时期内对某一商品既

3、有出口又有进口,如果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其差额即为净进口第二章1. 绝对成本说的主要内容(并填写表格)一国生产上的绝对优势来源于其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如果一国生产同类商品的成本比另一国家同类商品低,即处于绝对优势,那么该国应该专门生产这种商品;反之,则处于绝对劣势,就不应该生产这类商品,应该从另一国进口这种商品。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并填写表格)利用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将生产出来的商品进行交换,贸易双方同样能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获得收益,并且社会总财富会有所增加。学说绝对成本说比较成本说相同点目的相同:使所有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国家增加物质财富不同点分工依据是绝对优势分工依据

4、是比较优势假定有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只采用劳动生产产品,且两国的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小时)如下表所示。国家X产品成本Y产品成本A5060B4030(1)依据机会成本判断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两国的分工格局。A:X产品 B:Y产品A专门生产X产品,B专门生产Y产品(2)互利的贸易条件范围以及在1:1的贸易条件下两国的贸易利益。条件范围:3:46:5假设原产量都为1的话,则进行贸易后,A国在X商品上获利0.2个单位,B国在Y商品上获利0.3个单位。 2. A、B两国用资本(K)和劳动(L)两种要素,使用同样的市场技术生产X、Y两种产品,两国的要素禀赋和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如下表所示。假设分

5、工前后两国对产品投入的劳动总量不变,其他条件符合H-O理论的假设条件,回答:(1)两国各自的要素丰缺状况和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性如何?根据H-O理论两国的贸易格局如何?(2)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自由贸易对两国的要素报酬影响如何?答:(1)A国相对丰裕的要素是L,相对稀缺的要素是K;B国相对丰裕的要素是K,相对稀缺的要素是L。 A国进口X产品,B国进口Y产品。 (2)从长期来看,自由贸易会使贸易国之间各种要素价格均等化。第三章 要素禀赋说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广义)内容: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应该出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结论:

6、1、自由贸易可以消除贸易国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使生产要素收入相同 2、自由贸易的结果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在两国间的间接移动,从而弥补生产要素在国家间不能移动的缺陷。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些行业应用。 里昂惕夫之谜的主要内容根据H-O原理,一国应当出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丰裕而劳动稀缺的国家,按照H-O原理,它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

7、型产品。里昂惕夫对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进行了计算,目的是验证H-O原理,但是结果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理论推导相反。 要素密集度逆转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在H-O模式中,一种商品在一个工资-租金比率较高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在一个工资-租金比率较低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密集要素反向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第四章 国际贸易理论大体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以及国际贸易新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个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要经历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以及标准化阶段。比较利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会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

8、从一种类型国家转移到另一种类型国家,因而不存在那种一国能永远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需求偏好相似说两国之间需求结构越接近,则它们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决定一国的需求结构就是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相似,则需求结构就相近,贸易量就越大。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及其理论产业内贸易: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同时同一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大量参加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从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及需求相似三个方面说明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 国家竞争优势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该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优势,而国家优势取得的关键又在于国家是否具有合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第五章 对外贸易乘数:国民

9、收入增量与对外贸易顺差增量与投资增量之和的倍数关系AY=ALnv+(AX-AM)*K其中,K=1/(1-C)=1/(S+M)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主要内容1、 保护的对象:农业不需要保护;无强有力的竞争者的幼稚工业不需要保护;有强有力的竞争者的幼稚工业需要保护。2、 保护的时间:T<=30年3、 保护的手段:征收高关税;禁止输入;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 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的主要内容1、 保护就业理论:一国的生产和就业主要取决于对本国产品的有效需求。如果有效需求增加,就会带动生产和就业增加;如果有效需求减少,就会出现生产过剩,失业增加。因此,政府应当放弃

10、自由贸易政策,鼓励出口,实现贸易顺差,以刺激经济繁荣。保护成熟产品,保护就业。2、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进口会对本国国民收入造成倍减效应,出口会对本国国民收入造成倍增效应。 列举两个关于次贷危机后发达国家干预本国对外贸易的实例,并用相关的国际贸易保护理论予以解释。*第六章 名词解释 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商品特别是大型设备的出口,加强其国际竞争能力,以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措施,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促进出口,为了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以国家财政出资设立保险保证金的非营利性的政策性

11、保险业务。它旨在鼓励出口贸易,并保证出口厂商因出口而遭受的损失绝大部分能得到赔偿,以使国内的出口厂商与外国出口商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 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使自己的出口产品在价格上能有较大的竞争力,在出口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者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外汇倾销(以及发挥作用的条件):采用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比价的方法,达到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目的。1、 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2、 别的国家不在同一时间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或其他报复措施 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抛售商品,以打击竞争对手,占领市场。可分为偶然性倾销、

12、周期性倾销和长期性倾销。 出口管制(限制):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经济国家,出于一定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的考量,对一些商品,特别是战略物资或先进技术资料,实行限制出口或禁止出口的措施。 小国出口/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教科书:P150,P151第七章 名词解释 普惠税: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工业品减免关税部分免除加工过的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对于超过限额的进口则一律征收最惠国关税。 进口附加税: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国家对进口的商品除了征收正常的进口关税外,还往往根据某种需要再征收额外的关税。临时性措施 一国征收反倾销税的必要条件:存在倾销;损害,包括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损害威胁

13、,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什么是有效保护率?计算公式是什么?由整个关税制度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的百分比 进口小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的计算* 见教材P160第八章 名词解释: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 ,进口许可证制,出口管制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额制,是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和金额加以直接控制。在规定的时间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许进口或征收较高关税才能进口。“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家在进口国家的要求和压力下,“自愿”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该限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即停止

14、出口。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前领取许可证,否则一律不许进口。出口管制: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于一定的军事、政治和经济考量,对某些商品,特别是战略物资和先进技术资料,采取限制出口甚至禁止出口的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国(地区)或区域组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的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 小国采用绝对配额的经济效应教材P197 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和配额税率之间的关系,在何种情况下针对进口产品征收哪种税率第九章 WTO的基本原则(特别是非歧视原则)1、 非歧视性原

15、则:又称无差别待遇原则,它要求缔约双方在实行某种优惠和限制措施时,不对缔约对方实施歧视待遇。在WTO中,非歧视原则是由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体现出来的。(1)最惠国待遇:平等对待他人(2)国民待遇:平等对待外国人和本国国民2、 贸易自由化原则:通过谈判逐渐降低贸易壁垒3、 可预见原则:通过约束和透明度原则来实现4、 鼓励公平竞争原则5、 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第十章 名词解释 自由贸易区: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数量限制,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壁垒不变。 关税同盟: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各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可以自由流动,各成员国对非成员国保持统一的关税

16、税率。 共同市场:各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数量限制,各成员国对非成员国保持统一的关税税率,各种生产要素也可以在各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 经济同盟:共同市场+某些共同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用关税同盟理论分析中国参加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去掉静态效应中的“可减少海关行政支出”和“可以增强集团谈判力量”,动态效应不变分析:1、贸易创造效应:关税同盟引起的产品来源地从资源耗费较高的本国生产者转移到资源耗费较低的成员国生产者。这种原本不存在的贸易被创造出来,实现了经济按照自由贸易来配置资源,提高了各成员国国内的福利水平。2、贸易转移效应:见教材P244第十一章 名词解释 跨国公司或对外直接投资:是在在两个或两个

1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拥有矿山、工厂、销售机构等资产,在母公司的同意决策下从事国际性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接到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并由投资者直接经营和管理该厂矿企业,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一种投资方式 转移价格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无形资产转让/非股权转让三者一体的理论。理论核心是三优势模型课程总结 基本概念(含计算公式) 理论 2×2×1,技术水平差异,绝对优势(表格与分析) 2×2×1,技术水平差异,相对优势(表格与分析) 2×2×2,要素禀赋差异,H-O原理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RYBCZYNSKY定理 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