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薄壁不锈钢管道连接方式 各种连接方式安装说明 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安装管路设计图册 安装过程演示 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目次1总则2术语3管材及管件3.1一般规定3.2质量要求4设计4.1一般规定4.2管道布置与敷设4.3设计流量与水力计算 5施工5.1一般规定 5.2管道敷设与安装 5.3管道连接 6验收 附录A本规程用词说明附录B新产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摘录前言“21世纪,世界关注环保!”建筑给水工程,尤其是直供水工程应用薄壁不锈钢管材,这是社会提升产品档次的必然趋势,也是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客观需求。薄壁不锈钢管应用
2、于建筑给水工程,结构新颖,光洁亮丽,能杜绝管路的二次污梁和终生时百分之百的回收,管件连接可靠,价格适中,符合建设部提出的“新颖节能、环保”住宅产品的要求,是管材领域中理想的绿色环保产品。 该产品的生产设备比较先进,运用已获准的国家专利,在非等效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用冷挤压工艺生产的管件技术含量高,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本规程在参照相关资料、总结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征求有关设计、施工、使用单位主管部门的意见后编写并逐步完善之。1 总则1.1 为使薄壁不锈钢管在建筑给水工程中的合理使用,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卫生、经济实用,确保工程质量,特制订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
3、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生活饮用水、直供水、热水及135的高温水)薄壁不锈钢管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3 建筑给水用薄壁不锈钢管材及管件符合现行的企业标准薄壁不锈钢水管及管接件 Q/HT01-2001,经审核此标准符合且部分指标高于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12771-2000、建设部行业标准薄壁不锈钢水管(报批稿)及英国、欧盟、日本标准。1.4 薄壁不锈钢管用于建筑给水工程,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版)和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 术语2.1 薄壁不锈钢管选用优质的符合卫生安
4、全指标的不锈钢卷板材料,管壁约为传统厚壁不锈钢管的1/3 (0.6mm起),采用进口焊接设备和成熟的惰性气体保护钨极焊(TIG)技术制成的管子。 2.2 薄壁不锈钢管件 选用自制的薄壁不锈钢管,用冷挤压成型工艺制成的各种型号、规格的管件。 2.3 卡箍连接 挤压连接的一种。借助专制的快速液压钳工具,用外力使不锈钢压紧圈变形,使其紧密地与钢管连接在一起;再套上橡胶密封圈,拧紧不锈钢螺母(上述橡胶密封圈、不锈钢螺母与管件出厂时已整体组装)与管件连接。适用于DN15、DN20。 2.4 胀形连接 用专制的胀形器将薄壁不锈钢管内胀成一山形台凸缘,在凸缘一端套上橡胶密封圈,拧紧不锈钢螺母(上述橡胶密封圈
5、、不锈钢螺母与管件出厂时已整体组装)与管件连接。适用于DN25DN50。 2.5 橡胶密封圈 按输送介质的不同要求,选用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等材料密封圈,作为薄壁不锈钢管及管件之间连接的密封圈。 3 管材及管件3.1 一般规定 3.1.1 建筑给水工程采用的薄壁不锈钢管的管材和管件,应具备卫生检验部门的检验报告和认证文件,应具备产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测报告。 3.1.2 管材和管件应具备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3.1.3 每一批管材和管件应有产品质量说明书,并应有明显标志标明生产厂名和产品名称,包装上还应标有材料牌号、规格尺寸、生产日期和检验人员的印记。 3.1.4 管道施工时,必须采用生产
6、厂提供的专用工具,进行卡箍和胀形两种形式的连接,发货时附有施工安装说明书。 3.2 质量要求 3.2.1 产品的材质为进口的SUS304(0Cr18Ni9)、SUS316(0Cr17Ni12Mo2)、SUS316L(00Cr17Ni14Mo2)。管材与管件连接,整个系统均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 3.2.2 管材和管件的外表应光洁,不得有裂缝、折叠、分层及氧化皮,焊筋应经抛光去除,其高度不得大于0.15mm。 3.2.3 管材外径允许偏差:DN15、DN20为 (+0.02 -0.20)mm,DN25、DN32为(+0.02 -0.30
7、) mm,DN40、DN50为(-0.02 -0.38)mm。管材壁厚允许偏差为名义壁厚的±10%。 3.2.4 管材和管件的力学工艺性能见表3.2.4 表3.2.4 管材和管件的力学工艺性能 序号内容建设部行业标准(将出台) 本公司企业标准质检部门检测值1抗拉强度520MPa同左733MPa 按GB/T2282延伸率35%同左35% 按GB/T2283压扁试验压至钢管外径1/3同左同左,无裂缝与裂口,按GB/T2464压力试验水压2.45MPa,保压10S水压2.45MPa,保压1m水压4MPa,保压5min,无泄漏5涡流试验 逐根探伤,按GB/T7735 6管
8、件气密性试验 气压0.8MPa,实际操作0.8-1.0MPa 7管路组合泄漏试验 水压2.45-4MPa水压2.45-4MPa,保压5min,连接处无泄漏8中性盐雾试验 无锈蚀现象,按GB59399线膨胀系数 10.265×10-61/±0.425×10-61/10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当量粗糙度Ks=0.00152±0.00028mm4 设计4.1 一般规定 4.1.1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的选用,应依据介质的温度和工作压力、产品的规格和性能特点以及安全性、环
9、保性、经济性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4.1.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可明管敷设,也可暗敷,暗敷分直埋和非直埋形式。 4.1.3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连接应采用卡箍和胀形连接方式。 4.1.4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应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的管件与附件,如与其它材质的钢管连接或与加压泵等连接时,应考虑采取必要的防止电位腐蚀的措施,如缠生料带。 4.2 管道布置与敷设 4.2.1 明敷管道应沿干墙、栓、桁架为宜。 4.2.2 明敷管道不得穿越卧室、储藏室、配电间、烟道和风道内。 4.2.3 明敷冷水管道直线长度大于20米、热水管道大于10米时,应考虑由于温差引起变化的技术措施,管道伸缩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10、:L=T·L·a 式中L-管道伸缩长度 (mm)T-计算温度差 () L -管道长度 (m) a -线膨胀系数 (mm/m ) 推荐值a=0.0102654.2.4 暗敷管道直埋形式主要指嵌墙敷设和埋地敷设。嵌墙敷设的薄壁不锈钢管管径不宜大于DN25。 4.2.5 暗敷管道非直埋形式主要指管道井、吊顶内、装饰板后的敷设。非直埋式敷设的管道,也应考虑由于温差引起变化的技术措施,同4.2.3。 4.2.6 管道不应穿越建筑物的沉降缝、伸缩缝,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4.2.7 冷水管道结露的地区,应做好防结露层设施,热水管应做好保温处理,可参照表4.2.7 执行。 表4.2
11、.7 防结露和75热水管保温层厚度选用表(mm) 152025624050防结露15151919191975热水管保温2525303030304.3 设计流量与水力计算 4.3.1 管路设计流量应由管路所处位置按相应规范计算而定。 4.3.2 推荐采用的薄壁不锈钢管道流速值: DN25流速V=0.6-1.0m/sDN32流速V=1.2-2.0m/s4.3.3 管径按下式计算 式中DN-管道公称直径 (m)Q-管段设计流量 (m3/s)V-管道流速 (m/s)4.3.4 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il=105C-1.85·D-4.87·Q1.85ir=1
12、0.C-1.85·D-4.87·Q1.85式中il-冷水单位长度的沿程水头损失(KPa/m)ir-热水单位长度的沿程水头损失(KPa/m)C-海曾-威廉公式的流速系数,取C=130D-管道内径(m)Q-设计流量(m3/s)4.3.5 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25-30%计。5 施工5.1 一般规定5.1.1. 薄壁不锈钢管道在安装施工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齐全; 2) 批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进行技术交底; 3) 管材和管件及专用的工具已具备,符合正常施工的要求; 4) 施工人员需经过必要的技术培训。 5.1.2. 管材和管件应
13、符合管材及管件 的要求。 5.1.3. 管材和管件运输装卸过程中应小心轻放,不得露天堆放,不得与有害物、污物混放,不得受尖锐物品碰撞,不得抛、摔、滚、拖。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面或水平垫物上,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米,管件堆放箱数不宜超过10箱高度。 5.1.4. 施工现场应做好产品的保护工作,管材和管件不得用作吊、拉、攀件使用。安装前应对管材和管件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和受污,应及时更换和清污。 5.1.5. 整个管道施工间断或终结时的开口处应及时封堵,或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5.1.6. 管道最高点应设排气系统,最低点应设泄水装置,管网的横管应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5.1.7. 管道穿越
14、墙体、楼板和嵌墙暗敷时,应检查预留孔、槽的位置、标高和大小尺寸是否正确,预留孔、槽的尺寸可按下列规定: 预留孔尺寸宜比安装管外径大50-100mm; 嵌墙暗敷管槽尺寸的深度比管外径大30mm,宽度比管径大100mm; 架空管顶上部净空不宜小于200mm; 5.1.8. 管道系统的坐标、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允许偏差坐标室内埋地架空或地沟 5020室外埋地架空或地沟1510标高室内埋地架空或地沟 ±15±10室外埋地架空或地沟±15±105.1.9. 水平管道的纵、横方向的弯曲、立管垂直度、平行管道和成排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允许偏差
15、水平管道纵横方向弯曲每m5每10m10室外架空、地沟、埋地每10m15立管垂直度每m3每5-10m10高度10m以上,每10m10平行管道和成排阀门在同一直线上间距35.2 管道敷设与安装5.2.1. 明敷的薄壁不锈钢管道,宜在内外墙面粉刷层或贴面层完成后进行安装,事先应先复核预留孔洞,然后再设置管卡或吊架,布局应力求美观,兼顾维修便捷。 5.2.2. 薄壁不锈钢管固定架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固定架宜选择在变径、分支、接口及穿越承重墙、楼板的两侧等处。 公称通径(DN)垂直管道间距水平管道间距1518001200202400180025240018003230002400403000240
16、050300024005.2.3. 明敷管道有可能产生冰冻或需要进行隔热、保温和防结露时,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冻、隔热、保温和防结露。 5.2.4. 管道敷设时,不得有轴向扭曲,穿越墙体和楼地板时不得强制校正。安装完毕,不得有塌要、拱起的波浪现象和扭曲的蛇弯现象。 5.2.5. 管道在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必须设置套管,如塑料套管,但穿插越屋面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并做好防水措施。套管应高出地面或屋面50mm。 5.2.6. 管道暗敷时,热水管(除保温管道外)必须保证有一定的伸缩余量,在其拐弯处管件和墙体之间设置发泡塑料或别的软性材料,且粉刷时使其紧贴管件。 5.2.7. 暗敷埋地管道,其埋地管槽的开
17、挖应在未经扰动的原状土或经夯实后的填土上进行,管槽沟底应平整,不应平整,不应有外突的尖硬物质,如有尖硬物质,可辅100mm厚的砂垫层。 5.2.8. 埋地管道应缠防腐胶带。 5.2.9. 埋地管道回填时,应先用砂土或不含尖硬物质的地壤回填,经夯实后方可回垫原土。 5.2.10. 埋地管道出地坪处应设置护套管,其高度应高出最终地坪面100mm。5.3 管道连接5.3.1. 管道连接前应确认管材和管件的规格尺寸是否满足连接的要求。 5.3.2. 根据图纸要求,经现场实测配置管道长度。下料应力求精确。 5.3.3. 阅读也理解薄壁不锈钢管及管件的“施工安装说明”,初次安装可先进行试装配。 5.3.4
18、. 薄壁不锈钢管的连接应采用卡箍式和胀形式两种形式,并用厂方提供的专用工具,施工顺序详见“施工安装说明”。 6 验收6.1 管道系统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进行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 在施工单位自验的基础上,中间验收由施工单位会同工程监理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负责验收或委托工程监理进行验收。 6.2中间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中间验收必须在暗敷管道隐藏前进行。 6.2.2管材的型号和敷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2.3应着重检查管道支撑、套管安装、防伸缩措施。 6.2.4在水压试验前,对试压管道应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供试验的接头部位应明露。 6.2.5按本规程第6.3条规定结合
19、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 6.2.6检验合格后填写验收记录并签字。 6.3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6.3.1试验压力一般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6.3.2在冬季进行水压试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6.3.3水压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试压管段各配水点封堵,缓慢注水,同时将管内空气排出;2)管道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3)对系统加压,加压应采用手压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应小于10min;4)升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1h,观察各接口部位应无渗漏现象;5)稳压1h后,再补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值,15min内压力降不超过0.05MPa为全
20、格;6)水压试验合格后,填写水压试验记录。 6.4在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按土建工序施工。 在整个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再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6.5生活饮用水管道在试压合格后,应进行吹扫或清洗,以确保其供水水质不受二次污染。6.6工程竣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规定,竣工验收应重点检查和验收以下项目:管位、标高的正确性;抽查部分管管段,检查接口、支架是否牢固以及安装位置的正确性;阀门等附件与管段配水点,观察给水系统管道流水的畅通性,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可分层、分段进行通水能力检验;抽查部分管道系统,观察阀门启闭灵活性和仪表指示的灵敏性。 6.7管道竣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文件资料:施工图、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管材、管件和主要管道附件等的出厂合格证或产品检验报告;中间验收记录、水压试验记录、管道清洗记录;工程质量事故评定记录;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6.8管道验收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的相关规定。 附录A 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