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_第1页
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_第2页
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_第3页
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_第4页
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郭延飞()摘要个人所得税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人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不同,因此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也不同。用无差异曲线分别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对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人群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产生的不同影响。虽然个人所得税会影响劳动力供给但是调节作用有限。关键词税收;劳动供给;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一、 文献综述国内外关于劳动要素征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的文献有很多,其中大多是关于征税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比较以及累进税的累进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国外学者方面,桑莫(Sandmo,1983)在递增的累进税率对劳动供给影响方面得出以下结论:当累进度提高而总收入不变时,个人面临的边际税率变高

2、。替代效应会使每个人减少工作。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平均税率将下降,而高收入者的平均税率上升。收入效应会使穷人工作的更少(享受更多的闲暇),而富人则工作的更多。如果对富人的正效应大于对穷人的负收入效应和对所有人的负替代效应,那么经济中的劳动供给就一定会增加。伊珀里托(Ippolito,1985)认为,较高的累进度会刺激工人推迟退休并增加在工作期间享受额外闲暇。布里克(Break,1974)、阿特金森与斯蒂格利茨(Atkinson, Stiglitz,1980)以及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86)进行的经验研究中发现征收所得税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趋于相互抵消。特别地,如果使用对数形式的效用函数

3、,这两种效应对劳动的影响可能为零(Atkinson,Stiglitz,1980)。而哈伯格(Harberger,1974)的税收归宿一般均衡模型中则得出所得税和一般劳动税是无法转嫁的,并且税负的不同将影响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国内学者方面,刘溶沧与马栓友(2002)在就劳动征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中国对劳动征税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对劳动征税增加了劳动供给。张素芝(2005)认为税收会从控制人口数量和影响人们的行为来影响劳动的总供给量以及从影响劳动者的素质和社会保障税方面来影响劳动者的供给结构。二、 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从宏观上看,劳动总供给是指全体劳动

4、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总劳动量,它取决于人口的数量、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率等。从微观上讲,劳动供给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劳动者个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虽然可以由决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劳动岗位来分配劳动资源,但却无法控制劳动量的大小,即很难使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付出最大量的劳动。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者对劳动和收入的选择包括:是否工作,做多少工作,在哪儿工作。这些选择实际上就是在工作取得收入与闲暇之间的选择。人们生活水平实际上可用收入和闲暇两个标准衡量,收入表示人们拥有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份额,休闲表示人们拥有的空闲时间。在闲暇给定的前提下,收入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就越高;在收

5、入一定时,休闲越多,生活水平也就越高。然而,要取得收入就要放弃闲暇,要得到闲暇就得减少收入。两者之间如何组合取决于:人们对收入和闲暇的偏好;工资率的高低,即放弃闲暇能得到多少收入;与劳动无关的其它收入水平的高低,如资本收入和社会保障收入。这些选择表示,劳动供给的多少,首先是由于人们对收入和闲暇的选择,如果更多的选择放弃闲暇而获取收入,劳动供给就增加,反之就减少。(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劳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

6、动和闲暇的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价格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税收对劳动产生的这两种效应,如果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是个激励作用,它促使人们增加工作增加劳动;如果是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就会形成超额负担,人们选择闲暇替代劳动,减少劳动。从税种来看,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最明显的是个人所得税,因为个人所得税直接课征于人们的所得,包括工资所得,改变了人们的税后可支配收入, 从而影响人们对工作和闲暇的选择。另外,消费税等商品课税的征收,会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使一定量的货币工资实际购买力下降,也会影响人们对劳动与闲暇的选择。从税基来看,单纯对劳动所得征收的

7、所得税如对工资征税,比对一般所得普遍征收的所得税,产生的替代效应更大些;对非劳动所得征税而对劳动所得免税,可以避免征税对劳动供给产生的超额负担。(2)定额税、比例税、累进税的效应比较就税制而言,一般来讲,定额税不影响劳动者的边际收入,从而不影响其对劳动和闲暇的经济评价,因此,只有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在相同所得的情况下,比例税率比累进税率更多地能激励劳动者劳动供给的增加,换言之,比例税率更具有收入效应。因为比例税率和平均税率相等,税后边际收益相等。而累进税率的边际税率大于平均税率,税后边际收益递减,所以累进所得税的替代效应更显著。三、用图形分析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个人所

8、得税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劳动者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低收入阶层的劳动者来说,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大于产生的替代效应。如图所示,假定纳税人对消费和闲暇的需求随收入的增加趋向于增加。如图所示,AB表示对劳动和闲暇的选择组合,U1,U2表示无差异曲线。AB与U1的切点P1表示在这一组合下纳税人的效用最大。如果政府征收所得税,AB曲线向内旋转至BC,即收入与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假定政府在征税的同时给予纳税人相应的补助,即DF与BC平行,以维持原有的效用水平U1。可以看出,P1沿U1移至P2,最佳组合发生变化,纳税人愿意选择更多的闲暇。将补助因素剔除,纳税人的选择组合线只能是BC,与较低效

9、应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P3,即纳税人更倾向于勤奋的工作。此时综合效用的最佳选择点是P3,收入效用大于替代效用,总效用是政府征税促使人们更加勤奋的工作。现假定政府对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征税W1W2,劳动者在征税前可支配的收人为W1,劳动时数为H1。征税后,劳动者可支配的收入降至W2,随着劳动边际收益的减少,劳动者的劳动时数由原来的H1减至H2,这表明政府征税促使劳动者减少劳动供给而增加闲暇选择,这时税H1H2OW2W1劳动时间图2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S收对劳动供给产生替代效应。工资率(2)对于高收入阶层的劳动者来说,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高收入阶层劳动者更加注重闲暇。当税收增加,收入降低时,

10、单位工资率降低,即闲暇的价格降低时。高高收入阶层的劳动者就更加倾向于增加闲暇时间,从而工作时间减少。劳动供给减少。假设劳动者在征税前的可支配收入为W1,劳动时数为H1。政府征税WIW2后,劳动者的可支配收入由原来的W1下降至W2。随着劳动者税后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倾向于增加,劳动时数由原来的H1增加到H2。这时税收对劳动者的劳动供给产生了收入效应。因为政府征税直接减少了劳动者可支配收入,劳动者为维持以往的收入或消费水平而倾向于更勤奋地工作,从而减少其闲暇方面的享受。也就是说,政府征税后而会使劳动供给增加。H2W2W1工资率H1劳动时数图4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OS四、 税收难以

11、对劳动供给进行有效调节A. B.阿特金森、 J. E.施蒂格利茨在公共经济学一书中给出了税收影响劳动供给的经典模型。结合这一模型分析我国现行税制结构难以履行调节劳动供给的功能。假设 Y 代表个人的净收入, L0是总可得时数, L 是工作时数,则个人消费的闲暇时间为L0-L。个人的效用水平取决于净收入 Y 和闲暇时间数L0 - L ,个人效用函数记为 U( Y, L0 - L )。假定 U( Y, L 0- L )拟凹(即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连续可导,对 Y 严格递增, 对L 严格递减。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个人预算约束为:Y= w L + I (1)其中w 代表单位时间工资率, I 代表非劳

12、动所得。税率为 t 的比例所得税使预算约束变为:Y= ( wL + L ) ( 1- t ) = wL + M ( 2)这里w代表税后工资率, M 代表税后其他收入。所得税效应可分两步考虑。首先考虑对其他收入I 的税收,它使预算约束线下降, 根据传统的假设,闲暇属正常品() ,因而预算线下降使劳动供给增加。其次考虑工资收入税收效应。该效应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我们考虑效用函数:U( Y, L ) = u1 ( Y) + u2 ( L 0- L ) ( 3)代入税后预算约束( 2) 得:x ( L ) = u1 (wL + M) + u2 ( L0- L )对L 求一阶导数得:X= ( 4)这

13、里 表示u 的一阶导数(表示u 的二阶导数)。将等式( 4)对w再次求导,得:通过整理, 得: ( 5)边际效用递减保证等式左边括号内的式子为负。等式右边的式子 ( 6)是收入的边际效用弹性。税后工资的劳动供给弹性是正还是负,取决于和劳动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之积低于1 还是高于1。我国税收难以履行调节劳动供给的功能,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个人效用函数U( Y, L ) = u1 ( Y) + u2 ( L 0- L )的两个自变量中,居民往往对于收入 Y 的效用评价过高, 对于闲暇L 0-L 的效用评价偏低。征收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可以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考察: 一方面

14、,对劳动所得征税,税后工资率下降,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对正常品闲暇的消费也相应减少,劳动供给增加,这是收入效应;另一方面,税后工资率的下降, 意味着消费闲暇的价格降低,替代效应会使个人有加大闲暇消费、 减少劳动供给的倾向。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目前我国居民往往对于收入Y的效用评价过高,征收所得税的收入效应强于替代效应,为了维持必要的生活水平而导致的劳动供给增加明显多于消费闲暇更合算所导致的劳动供给减少。因此,尽管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累进程度较高(最高达45% ),但并没有起到减缓社会劳动供给,诱导富人多消费一些闲暇、让渡部分工作机会的作用。相反,由于富人往往收入来源多样化,存在多重扣除和减免,偷

15、逃税款现象严重,税率不但不能累进,而且存在事实上的税率累退,税收没有抑制高收入者的劳动供给,导致富人越来越忙。(参考文献)1Atkinson, A.and Stiglitz,J. Lectures on the Public Economics(1980),London: McGraw Hill.2Break. G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porate and individual income taxesJ ,National Tax Journal (1974),(28):182- 196.3Harberger.Arnold C.The Incidence of the Corporation Income Tax. In Taxation and Welfare, ed.Arnold C Harberger.Boston:Little, Brown,1974.4 Ippolito. R. Income tax policy and lifetime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