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展1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新进展_第1页
新进展1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新进展_第2页
新进展1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新进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理论授课教案课程名称中医学授课题目咳嗽、喘证授课姓名李宗信学生2004 级学日主任医师2007108教师职称班级七年制时2 学时教授期教学目的及重点:目的: 1. 掌握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的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剂。2. 熟悉燥热咳嗽、痰湿咳嗽、痰热咳嗽、肝火犯肺、阴虚咳嗽的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剂。3. 掌握风寒袭肺喘证、肾虚喘证的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剂。4. 熟悉风热犯肺、痰浊阻肺、气郁伤肺及肺虚喘证的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剂。重点: 1. 咳嗽的辨证要点。2. 喘证的病因病机。难点分析及对策:1. 难点:咳嗽的辨证分型及各型的主要特征。对策:抓住咳嗽的辨证要点,分清外

2、感内伤,虚实,寒热,脏腑定位,以及各型主要症状特点。2. 难点:实喘与虚喘之间的鉴别要点。对策:抓住喘证的辨证要点,通过对病因病机和 临床病例 反复讲解,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辨证论治的分型依据。教学方法手段:方法:班级授课,以教科书为蓝本,重新组织教案,结合临床实践,启发式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生动活泼。2. 适当结合板书,画龙点睛。3. 适时结合临床,学用结合。4. 注意结合基础知识,新旧结合,加深学生对中医知识的印象。5. 注重教学互动,适时提问,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科新进展及参考资料:新进展: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新进展。2.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的新进

3、展。参考资料: 1. 王北婴主编 . 中药新药研制与申报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2. 郑筱萸主编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53. 田德禄主编 . 中医内科学(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 .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贺志光主编 . 中医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授课主要内容及时间分配:教学手段咳嗽、喘证共 90分钟一、咳嗽( 45min)( 一) 概述( 3min)( 二) 历史沿革( 3min)( 三) 病因病机( 4.5min )1. 病因: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2.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

4、上逆。3. 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四) 辨证论治( 30min)1. 辨证要点:风寒咳嗽: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紧。与西医慢性支气管炎相对比与病因学说中风、寒、湿、风热咳嗽: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燥、痰、火等燥热咳嗽:干咳少痰,咯痰不爽, 舌尖红,苔薄黄少津, 脉细数。 的 性 质 和 特点相结合进痰湿咳嗽: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滑。行阐述痰热咳嗽:咳嗽气粗,痰多稠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肝火犯肺:咳呛阵作,咳时胸痛,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阴虚咳嗽:咳久痰少,痰粘或夹血丝,舌红,少苔,脉细数。2.

5、治疗原则外感咳嗽:多实证,应祛邪利肺, 按病邪性质分寒、 热、燥论治。 结 合 临 床 病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止咳;本虚为例阐述治疗原则及灵活主者,治以扶正补虚。应用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 六) 小结( 4.5min )二、喘证( 45min)( 一) 概述( 3min)( 二) 历史沿革( 3min)( 三) 病因病机( 4.5min )1. 病因: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2.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3. 病位: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 四) 辨证论治( 30min)1. 辨证要点:风寒袭肺:喘急胸闷,痰多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风热犯肺:喘促气粗,咳嗽痰黄稠,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数。痰浊阻肺:痰多易咯,胸中窒闷,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滑。肺虚喘证:喘息短促无力,自汗心悸,面色光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少,脉弱。或口干咽燥, 舌红,脉细。联系咳嗽的辨证要点进行比较记忆肾虚喘证: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动则喘咳,气不接续,胸闷如窒,不能平卧,舌质紫或舌红苔少, 脉微疾或结代。2. 治疗原则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或补肺,或健脾,或补肾。( 六) 小结( 4.5m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