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印度金融体系的分析和比较摘要:印度是亚洲第二大发展中国家,经济与金融均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具有比较完整的金融制度。本文通过介绍印度金融体系的组成与特点,同时对其弊端进行分析,进而将印度与中国的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旨在对中国金融业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关键词:金融体系 资本市场 银行Abstract:India is the second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sia.The development of its economy and finance is in the medium level and it h
2、as a relatively complete financial system.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features of Indias financial system and makes some analyses of its disadvantages.Then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between India and China,we want to give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3、future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Key words: financial system capital market bank一、印度金融体系 (一)金融体系的构成印度金融体系主要由银行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三大部分构成。1.银行机构印度银行机构包括印度储备银行、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印度储备银行(RBI)是国家的中央银行,它是国家银行体系的管理者,同时负责制定国家的货币政策,负责实施国家对外汇市场的必要干预,也是印度国际货币储备的保管人。印度商业银行是银行体系的主要部分,从所有制看,可划分为国有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和外资银行三类,总数接近30
4、0家。从规模方面划分,还可以分为表列银行和非表列银行,其中,表列商业银行在印度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其资产占到整个金融体系资产的75%。合作银行分为城市合作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它们是印度银行体系的重要补充。农村合作银行又分为长期信贷合作机构和短期信贷合作机构。2.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就是印度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弥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不足,其主要包括印度产业金融公司、印度产业信用投资公司、印度产业开发银行、印度产业复兴公司、印度输出入银行、州级开发性金融机构。 3.非银行金融机构印度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由保险机构和证券机构两部分构成。在保险机构中,印度的国有保险机构占主要部分,主要有印度
5、人寿保险公司和综合保险公司。从2000年开始,印度允许私营的(国内以及国外的)保险公司进入其国内市场。尽管对国外保险公司持股比例的限制严格控制在26%,但是仍然有19家合资保险公司获准成立。印度的证券机构主要由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商(基金公司、从事混业经营的业银行、股票经纪公司等)组成。印度共有证券交易所23家,其中孟买证券交易所是全亚最早的交易所,也是印度最大的股票交易场所。 图1 印度金融体系结构图 (二)印度金融体系的监管 印度金融市场以分业监管为主,分别对三个方面进行监管。 1.对银行和货币市场的监管中央银行对银行和货币市场进行监管。1994年11月成立的金融监管委员会(BFS)是中央
6、银行负责监管的机构。1997年又在金融监管委员会下成立了银行监管部(DBS)和非银行监管部(DNBS)两个部门,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组成了一个综合的监管体系。 2.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资本市场的监管机构由4个部门组成,分别为印度经济部、印度公司部、印度储备银行和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4个部门的监管活动由资本市场高级委员会进行协调。证券交易委员会是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对证券交易所、经纪人、二级经纪人、商人银行、承销商、外国机构投资者、共同基金、证券托管人等实施监管。 3.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印度保险和发展局(IRDA)专门负责调控和监管印度保险业和养老金。由于印度的金融体制介于分业和混业之间,银行业可
7、以兼营保险,相应地,一部分监管属于混业监管。保险业除了由保险监管与发展局监管外,一部分又受到央行的监管。 (三)印度金融体系的特点 1.商业银行的国有化程度较高 依据印度1969年的银行国有化条例,凡存款超过20亿卢比的私人银行都要实行国有化。印度在1969年和1980年实行了两次商业银行的国有化,将20家私人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成为印度金融体系的主体、骨干力量,其业务量占整个银行业务量的90%左右。 2.金融机构的“二重结构” 印度金融业存在两种经营方式的银行,即依照西方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经营的现代化银行和按照印度传统方式经营信贷业务的类似于钱庄的本土银行并存,形成了明显的“二
8、重结构”。这种结构的金融体系影响了印度金融业的许多方面,成为印度金融“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3.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垄断性强印度有27家国有商业银行,大约占所有商业银行的9%,但其业务量却占整个国家银行业务总量的90%,垄断了大部分印度银行业务。以印度国家银行为例,印度国家银行是印度最大的政府所有的商业银行,具有广泛的业务范围,业务量占全国商业银行业务总量的30%。二、印度金融体系的利弊印度自独立以来,就确立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并存的混合模式,力求实现稳定和公平,对其金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金融体系。因此,印度金融体系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具有国际性和现代性,
9、但是,印度金融体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印度金融体系的优点 1.学习西方,优于西方众所周知,印度自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独立后, 全盘接收了英国殖民政府的一切机构和行政体制, 其中自然也包括金融体系管理制度。但是,以尼赫鲁为代表的精英们认为,英国殖民政府留下的金融管理体系不一定适应独立后印度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印度历届政府不断对英国殖民政府留下的金融管理体系进行创造性的改革,不断地完善,使它逐渐适应印度的国情和不断变化着国内国际金融市场。如印度银行系统建立具有印度特色的独立的金融监管制度, 外汇管理措施与货币政策, 以及各种贷款和股市管理条例与法规等。 2.减少人为因素对金融管理的干扰和影响目
10、前印度金融体系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有自己独立的金融监管系统,不受任何政府部门的管辖及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中央政府各项金融政策措施的出台是针对在金融市场运作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是国内外金融市场变化和发展所需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印度的金融体系基本上起到了为印度经济保驾护航的作用,人为的因素对其干扰和影响不大。所以,印度的银行坏账率也很低。另外,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采取了大力救市的政策措施,印度虽然也在近期出台了减息和增加投资与刺激内需的政策措施,不过这是印度金融体系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正常运转时的反映和补充。 3.具有国际一流的金融管理人才印度的金融体系之所以被世界舆论称
11、道重要的是它由国际一流的金融人才管理和操作。印度的金融管理人才不但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同时,他们还有着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管理知识和经验,其中有很多金融高管都曾在国外经济领域进行系统学习和具有国际金融机构、银行系统长期工作的经历。现任印度总理辛格就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对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有很深的了解与研究,这也为他担任财政部长期间对印度经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在印度国内,即使一般普通的银行工作人员都要经过国际化金融知识的教育和训练。 4.投资回报率高在具有国际一流金融体系和人才的操作管理下,在印度的投资回报普遍比较高,据统计一般在10%至15%之间。当然在印度投资除了
12、廉价的劳动力外,还要熟知印度的法律,以及宗教和风土人情与社会环境。印度的金融体系和人才能为自己的客户出谋策划,为投资者助一臂之力。中国的一些企业在印度投资的效益不太理想,甚至亏本,其中原因除了不研究印度的法律、宗教、风土人情与社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的领导管理层,还没有很好地利用和依靠印度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金融体系和人才。 (二)印度金融体系的问题 1.债券与资本市场 (1)印度公司债券规模占本国金融资产总规模的比重很低印度曾长期坚持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间接融资与政府直接融资相结合的金融发展思路,虽然使得银行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及政府债券市场发展相对较为均衡,但是其公司债券规模在印度金融
13、资产总规模中占的比重明显较低,在印度资本市场中毫不起眼(见图2)。图2显示从1990-2005年近20年时间以来印度国内主要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公司债券的比例结构。我们知道,2002年印度的GDP规模达到了5100亿美元,但是印度公司债券规模只有190亿美元,仅占GDP规模的3.7%,占比很低。 图2 19902005年印度国内主要金融资产结构图 信息来源:根据world bank的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2)公司债券发行结构中私募占了极大比重在印度,政府对公募发行的公司债券一律实施强制信用评级要求,整个过程十分复杂,发行速度慢、成本高、信息披露要求严格,因此几乎所有的公司债券都是
14、以私募方式发行的。但极高比例的私募发行,造成印度公司债券市场发行对象相对较为集中,市场缺乏多样性、多元化的债券投资者,资金需求和对风险的偏好具有一定趋同性,市场中的投资者难以有积极交易。(参见图3) 图3 1995年-2009年印度企业债券融资方式、结构及规模图 单位:千万卢资料来源:根据RBI and SEBI 的相关数据整理而成从图3可知,1995年到2009年印度企业债券融资发行方式以私募发行为主,2008-2009年,印度公募发行公司债券194.8亿卢比,私募发行公司债券的规模则是20274.5亿卢比私募发行占了当期公司债券发行总规模的99%,而且自1997年之后,印度国内公司债券私募
15、发行占发行总规模的比重就从没有低过90%以下。 (3)公司债券市场缺乏流动性,交易平淡从印度的情况看,多年来政府制定的公司债券交易印花税税率过高,对于市场的交易主体来说是不小的成本。同时,对于市场大部分的机构投资者而言,仅仅是打算购买并持有公司债券以获得长期性的利息收入,并没有在市场中交易变现的强烈意愿。与印度本国政府债券市场相比,由于受到投资者结构、偏好习惯以及市场中制度环境的影响,印度公司债券市场相对缺乏流动性。 (4)政府管制制约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长期以来印度政府针对公司债券市场的管制与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市场宏微观运行环境的培育完善,对公司债券发行和交易市场都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制
16、约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削弱了国内企业发债融资需求 印度的融资结构中银行主导型特征使得国内企业习惯从商业银行或长期信贷机构那里获取资金,对债券融资的重视性不够。同时,近些年印度股票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国内企业也具有较高比例的股票融资结构,导致债券融资具有着较高的可替代性,因此,印度企业发债融资所占比重很小。 公募发行制度的不合理扭曲了市场发行结构 多年来,印度政府对企业公募发行的管制过于严厉,因此过高的公募发行标准造成了几乎所有的印度公司债券都是以私募方式发行,扭曲的市场发行结构造成了市场交易平淡,也加剧了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造成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等中坚力量 在政府管制下,印度公司债券市
17、场中缺乏大规模和多种类的机构投资者。同时,保险和养老基金在很大程度上还为政府所控制,政府对它们的市场投资取向往往会进行指导和干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类机构投资者对于公司债券市场的投资能力。 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对市场的规范发展造成影响 公司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都被印度政府所忽略,目前印度公司债券市场的组织、监管者并没有建立起一个交易、清算和交割等完全信息的公司债券中央数据库,而且其公司债券的清算和交割并没有完全按照国际市场惯例的标准进行操作,这对于本来规模就不大的公司债券市场来说,要保持市场的活跃程度是十分困难的。 2.银行与货币市场 (1)银行业不良资产大幅增加 印度近年来虽采
18、取各种措施来降低银行不良资产,但对不良资产管理仍是印度银行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印度总的不良资产率与净不良资产率虽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总额还在扩大,截至2011年三季度,印度上市的37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总额同比增加33%,达1.06万亿卢比(约合211.2亿美元)。数据同时显示,其中36家商业银行第三季度的新增不良资产总额达1427.3亿卢比(约合28.4亿美元),同比增加15%,成为2006年6月底以来增幅最大的一个季度。 (2)优先贷款政策加重银行负担印度要求银行业加大优先贷款的信贷比例,外资银行也不例外,这增加了银行负担,影响了银行的赢利能力。2013年4月17日,印度当地媒体报道,近日,
19、印储备银行(RBI)发布新规,要求在印拥有20个以上分支机构的外资银行,在未来5年内对优先领域的信贷比例达到40%,优先领域包括农业、中小企业、小额信贷、教育和住宅贷款,这对外资银行是一个挑战,将有可能导致这些外资银行收缩规模,将在印分支机构限制在20家以下。 (3)银行业实力发展不平衡印度银行业是一个奇怪的混合体,其中3/4的市场份额仍握在政府手中。而成立时间较短的私营银行所占市场份额约为1/5,剩余部分则由少数外资金融集团所占据。外资银行所能设立的分支机构数量受到了严格限制,降低了这些机构的经营活力。 监管法规也扭曲了印度银行业的整体运营。特别是有一条规定要求所有银行必须将约1/4的储蓄存
20、款用于购买政府债券,这是一个为财政赤字融资的便捷途径,但很难说得上是对银行资金的有效运用。更重要的是,印度的银行不具备支持本国大型企业扩张所需的规模,特别是印度政府计划在2017年之前向公共设施领域投资约1万亿美元,其中约一半资金来自私营领域。 (4)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恶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三(1月16日)发表声明称,受印度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及经济增长放缓令资本匮乏的影响,印度金融体系已经变得更加脆弱。IMF在声明中指出:“金融体系的主要短期风险是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及系统流动性压力的重现,但压力测试显示目前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三、印度金融体系的应对措施 (一)债券与资本市场 1.规范政
21、府的主导行为印度应当突出政府在公司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主导调节作用,适当在政策上予以倾斜,避免过度的市场管制,防止政府行为对市场运作功能的替代作用,需要在放宽外国投资者在本国债券市场的投资限制、培育开发公司债券市场衍生品交易市场、完善微观市场结构等方面给予完善,以此推进本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 2.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利用债券融资国有企业重银行贷款融资和股权融资而轻债券融资,监管机构可通过改变以往对企业的考核制度来引导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合理的考核制度能够保证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融资,而培育公允的评级机构是国有企业能够通过债券融资的前提,合理的考核制度使国有企业愿意发行企业债券,而公正的中介评级机
22、构使企业的债券能够出售。这两方面是引导国有企业进入债券市场融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国家不能像以往一样仅仅考核企业的目标,而要将稀释的因素进入指标考核体系。另外,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利用资金的,也要列入考核的主要目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考核体系。 3.完善公募发行制度政府调整原来的公募发行制度,放松其监制力度,简化其制度安排,缩短发行周期,降低发行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发行者采用其制度,完善市场发行结构,均衡公募和私募发行比例。 4.调整企业债券的结构,满足投资者需求 拥有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是保持公司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促进市场高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此,企业应充分发挥债券进行创新的能力,根
23、据自己的信用级别及偿债能力制定相应的利率,将企业债券的利率水平与风险进行挂钩,或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相对自主地确定发行利率。同时,企业加强对企业债券期限结构的设计,根据自身对于资金期限的不同需要而制定相应的还债期限,改变目前债券期限单一的格局。在品种设计上,针对投资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债券品种,期限上做到短、中、长期连续,付息方式做到一次付息、贴息与按年、半年、季度付息等的品种齐全,便于投资者按自身需求选择持有。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场发展印度公司债券市场的组织、监管者要着手建立起一个交易、清算和交割等完全信息的公司债券中央数据库,集中管理公司债券相关数据,同时,向其他国家学习,公司债券的清算
24、和交割要完全按照国际市场惯例的标准进行操作;而且,国家推行做市商制度,建立做市商机构,提高金融市场流动性、稳定市场运行、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提高市场活跃程度。 (二)银行与货币市场 1.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置 印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一方面,印度应强化呆帐准备金制度,注销坏账,优化资产,提高呆账准备金率;另一方面,培育资产重组的中介机构和中介专家。培育合格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比较丰富资本运营经验的中介机构,在其内部建立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防止行政因素对市场化资产重组行为的不合理干预;培育职业经理阶层,从私营部门职业家和银行家中选取优秀分子处理不良资产,
25、禁止政府官员担任主要企业的经营人员。 2.降低银行优先贷款的负担政府缩小优先贷款的发放范围,降低优先贷款的额度,减轻公营银行的负担,同时,把边远地区的农民、小工业、小商业和农村手工业者等列为优先贷款的对象,贷款比例也可降低到10%。到3年后再对其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继续贷款。 3.放松监制,允许银行多元化发展 减少私有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准入限制,允许设立非国有的独资银行。同时,赋予私人银行招收高级管理人员的充分自由,允许私人和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修改公营部门银行董事会成员和执行官的聘任程序,放开设立分支机构许可的限制,允许地区性农业银行从事所有类别的银行业务。而且,印度银行可采取这样一种机制:
26、任何满足其本就严格的标准的企业都有希望获得银行牌照,逐步开放银行业体系,引入新的竞争。 4.完善信用环境及其惩处机制首先,要构建一个好的信用环境,完善市场体系,在市场运行规则方面形成公认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使公司、个人、政府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行为准则。具体到银行借贷市场,从参与市场的各方面看,大家都拥有良好的信用意识、债务观念;“借债还钱”已成为天经地义的游戏规则。借款人在借款前要确定自己借款意图和偿还能力;贷款人在放贷前必须作深入调查,确保贷款如期收回,并制定出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其次,还要有一套有效的制约和惩罚债务人违约的措施。银行对客户建立有相应的档案,并对其同银行的资金往来及相应的活
27、动持有完整的记录。各银行之间签订信息资源共享的协议,特别是对那些有不良记录的借款客户的信息,银行之间要及时予以广泛传播。使贷款人能够及时还款,提高信用,改善资产质量。四、中印金融体系比较及启示中国和印度的历史是如此地相似:同为文明古国,同属亚洲大国,同时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庸,又同时摆脱殖民统治而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在20世纪80年代又同时开始改革的历程,到20世纪90年代又都成为世人瞩目的经济快速增长国家,被人们预测为新的世界大国。尽管中印之间有如此多的相似,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印两国在一些重要领域里存在的差异,下面通过中印两国在金融领域中一些重要方面的比较分析,期望以印度为镜,来发现我国在金融
28、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印金融体系比较 1.银行体系现状比较 (1)金融制度的比较印度自独立以来, 曾长期奉行计划经济的原则, 但是其金融体系仍旧延续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商业银行35%的贷款方向是政府和政府公司, 65%是给私人和私营企业。因此,印度的银行有充分的自主独立性,可以有选择性地承担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银行贷款大多给了成熟稳定的大企业,这样银行的贷款既安全又稳定, 银行系统的资产大多质量比较好。印度商业银行全国合计的呆坏账比率为10. 8%,呆坏账标准按国际标准即逾期3个月,逾期18个月就销账,资本充足率要求比巴塞尔协议高一个百分点即9%。与印度相比,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在
29、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银行体系还是国有性质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多家商业银行目前还正在努力达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中国国内银行70%的贷款方向为政府和国有企业,而只有30%是面向私人和私营企业。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完全由政府控制,并且成为其实现社会目标的政策工具,因此国有银行不可能按照商业原则经营,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太多。加上银行主要贷款方向是国有企业,而从整体上来看,国企效益不佳。此外,中国银行贷款与GDP的比率近年来不降反升(参见表1), 银行功能远远大于股票市场。结果银行贷款的投资是高风险低收益,导致全国银行的坏帐问题严重。 表1 银行部门国内信贷占GDP比重
30、 单位:%年度中国大陆印度2000119.7 53.0 2005134.3 58.2 2006133.5 61.0 2007127.8 61.3 2008120.8 68.4 2009145.3 72.9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2)经营模式的比较印度银行业采用的是混业经营的模式,印度国家银行(SBI) 拥有1136万个分支机构, 其中有2000个网点可以同时经营保险业务,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促进银行业务的自由化和交叉的趋势。而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与监管的体制。这一体制是在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形成起来的。在1993年之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混业经营,结果
31、出现金融混乱,导致了我国1993年底下决心改革金融体制,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并在1998年最终基本建成这一体系。2003年4月,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 成立,这意味着我国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体制进一步完善并得到强化。但是随着金融立法工作的展开,中国的金融分业逐步地由一项治理经济过热的暂时性政策转变为一项具有长久意义的金融制度。这种体制的实行使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相互分离;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分离;政策性融资业务与商业性融资业务分离;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关系松散,因此严重影响了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深化和可持续发展,严重制约了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综上,印
32、度的银行体系相对健全,有较佳的国际信誉;印度金融的体制基础较完善、市场秩序较好、银行坏账率低,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和印度相比,中国的银行资本充足率不高,银行贷款仍存在政府干预痕迹,不良资产问题还有待解决,整个银行体系有待完善。 2.资本市场比较从股票市场看, 中国上市企业的数量、融资规模、市场结构落后于印度。表3显示了中国与印度在股票市场的差异,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股票市场除了全国性的沪、深证券交易所外,没有一家地方性的股票市场, 而印度目前有27个股票市场( 包括两家全国性的股票市场和25家地方性股票市场) , 其中最重要的两家全国性股票交易所是孟买交易所和印度国家股票交易所, 全国所有的27
33、个股票市场都进行了计算机联网,而其中孟买股票交易所(BSE) 建于1875年, 虽然还谈不上高效率,但却是亚洲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而中国直到1990年才有自己的证券交易所。印度股票市值占GDP的80%以上,中国由于有近1/2的股票是非流通股, 股票流通部分的市值仅占GDP的46%。中国股市是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设立的, 其目的是为国有企业解困服务进行融资,除了在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上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缺陷外,市场结构同样存在较大的制度缺陷, 国有上市公司比重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 民营企业较少, 体制多元化、股权多元化的格局没有形成, 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普遍不高,优质国企蓝筹公司少, 绩差
34、公司多。而且,我国股市因“股权分置”陷入多年熊市的泥潭,相反,印度股市却随经济发展而逐步繁荣。造成这些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印度在过去数年中, 很主动地稳固市场架构、优化市场制度以及强化上市公司治理。他们并不是因为中央政策促使而被动地改革,而是采用市场机制的调节。而中国股市在过去的多年中则更多的是由中央政策进行行政调节, 而非市场调节, 其结果必然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表2 中国-印度股市对照表项目 国别中国印度主板股票市场2家(沪、深)2家(孟买、National)地方区域性市场021家(已连网)上市公司数量2494家10000多家股票市场历史23年138年交易制度差别股权分置全可流通全国股票
35、日平均交易量(人民币)140亿400亿股票总市值占GDP比率46%80%以上主板企业上市资本金门槛(人民币)5000万8000万股票市场主导力量政府政策主导市场配置机制股票市场表现因股权分置陷入多年熊市的泥潭随国家经济发展而蓬勃向上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 3.利率市场化的比较印度利率市场化程度高于中国。过去10年中, 印度不断减少国家对利率结构的干预, 其利率现在主要由市场决定。印度银行业改革前,存贷款利率处于完全管制状态。改革后,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 1992 1995年对定期存款利率设置上限并不断调整上限值。1992年后优先贷款利率逐渐放开并减少优先贷款种类。1994年放开20万卢比以上的
36、贷款利率。1995 1997年从长期存款开始,逐渐取消了定期存款利率上限。1998年有条件地放开20万卢比以上的贷款利率。仍受管制的利率包括储蓄存款利率、邮政储蓄利率、非居民持有的卢比存款和20万卢比以下的贷款利率。与印度利率市场化程度相比较,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状态,即各个利率子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同, 存在市场利率、管制利率和灰色利率。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仍处于一种管制状态( 主要是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 , 商业银行无法根据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状态及时调整利率,无经营资金商品的价格权力, 管理资金的中央银行也只能依国家政策作出调整,利率变动具有滞后性、被动性、盲目性
37、的特点。 4.农村金融体系的比较 (1)农村金融机构的比较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各金融机构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截至2005年3月末,印度银行业在农村的机构网点达到15. 3万个,平均每万名农村人口服务网点数2个。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和良好的信贷供给机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耍支撑。而我国基层金融网点数量较少,覆盖率较低 ,近年来四大国有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都比较少,造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整体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有效覆盖农村的每个乡镇,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到2007年末,中国农村平均每万人农村人口服务机构
38、网点数为1. 5个,全国还有2868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网点,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 (2)农业保险的比较 印度的农业保险充分发挥了分散农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作用,而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属于初级阶段,农业保险覆盖率低,且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其需求不相称。2007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51. 8亿元,承保农作物2. 31亿亩,仅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1126亿元的风险保障,而同期全国农业总产值是27680亿元。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不仅会导致“三农”经济收入平稳增长缺乏保障,而且也会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信贷风险较高。 (二)对中国的启示 1.对银行业的启示与中国银行相比,印度银行相对健全,具有较佳的国际信誉;金融的体制
39、基础较完善、市场秩序较好、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与印度相比,中国银行体制仍有不少问题,还有很多地方亟需改革。我们可从印度银行业改革中得到不少重要启示。 (1)重视监管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印度的金融监管政策的制定、公布、实施都尽量做到民主化和科学化,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进行保障。在政策制定时,相关工作不由中央银行统包统揽,通常要邀请来自商业银行、学术界、信用评级机构以及相关单位的人员参加。政策制定出来后,要经过公众评判和用户反馈等程序,尽量做到监管政策友好。在具体的监管技术上,通过设立货币、外汇和政府证券市场技术咨询委员会和金融监管技术常务咨询委员会,收集各方面的专业意见,确保监督行为的科学性。而且金融监
40、督各部门不是各自为政的,金融资本市场高层协调委员会使证券、保险和银行监管门领导人和国家财政部官员能够及时有效进行政策协调,确保国家经济目标和金融综合监管目标的实现。 (2)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体系的主体,也是整个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资产占整个银行体系资产总额的近60 % 。因此,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全局。因此,要通过推进改革,使商业银行企业化,真正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优胜劣汰。银行挂牌上市,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推进银行的制度改革。 2.对资本市场的启示中国证券市场要规范市场运作,
41、 扩大证券市场规模,坚持以证券市场的规范化为前提, 按照“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对证券市场的法律制度、公司准则、证券发行和交易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运作,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并注重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同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体系,尽快形成品种丰富、层次合理、投资主体和对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发展格局,通过金融创新大力发展国内资本市场,努力扩大市场规模,增强国内证券市场抵御国际资本冲击的抗风险能力。 3.对利率市场化的启示 (1)建立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印度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启示我们防止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利率频繁变动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须建立相应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一是利率风险规避机制,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可行性论证,预测和分析利率风险大小,为商业银行决定介入或退出业务提供参考;二是利率风险分散机制,将资金投向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和企业,形成资金的合理配置,优化风险组合,分散风险损失;三是利率风险转移机制,通过利率互换、期权、期货等工具,将利率风险转移或置换,以降低资产负债的利率风险度;四是利率风险补偿机制,如在办理资产或负债业务时,附加相应保护性条款,以便在利率出现急剧变化并发生损失时从其他渠道得到补偿。 (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对于保护存款人尤其是大多数中小额存款人的利益,提高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保障银行体系的稳定有重大意义。利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合同
- 2024年版房地产投资合作合同书版B版
- 2025年度旅游风景区摊位租赁服务合同3篇
- 2024监理服务合同
- 2024年经典股权转让三边合同范本
- 2024铁艺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协议书
- 2024年餐饮业加盟协议细则及模板版B版
- 2024版品牌使用权授权协议版B版
- 2024幼儿园房屋租赁合同
- 2024模板工智能家居背景音乐系统安装单项工程合同范本6篇
- 2024年第五届插花花艺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军事理论(2024年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二年级下册混合计算题100道及答案
- DBJ∕T 15-19-2020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互助资金管理办法
-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 金葡素注射液与血小板功能的关联
- 澳门的英文5篇
- 财富:2024年《财富》世界500 强排行榜
- NB/T 11434.5-2023煤矿膏体充填第5部分:胶凝材料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