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指标核定规则_第1页
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指标核定规则_第2页
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指标核定规则_第3页
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指标核定规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指标核定规则 为规范城市规划管理审批行为,统一审批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市规划管理实际,针对规划设计条件中的基本技术指标,制定以下核定规则。1核定建筑面积在办理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等行政审批事项时,核定建筑工程设计面积应按照国家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执行。2核定规划容积率 在核定建设项目的规划容积率时,应按地面以上核定建筑设计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值计算。 21在核定住宅建筑容积率指标时,以下情形应不计入。211底层为架空层(含楼梯间、配电间等为楼层服务的公共围合间)。212层高不大于2.2米的阁楼

2、层。213地下室、露出室外地坪高度不大于1.5米的半地下室。214住宅楼底层层高不大于2.4米的配套车库。215规划确定的集中车库。216独立配电房、公共卫生间、燃气调压房、垃圾房等市政配套用房和廊、亭等景观建筑。22在核定非住宅建筑的容积率时,以下情形可不计入:221地面架空层并且设置成为公众开放的活动空间。222地下室、露出室外地坪高度不大于1.5米的半地下室以及下沉式广场。223建筑内部设置可开启式顶盖的共享空间。224通道两侧建筑顶部用透光顶盖遮盖的部分。225高层建筑楼层内的设备层及有关部门确认的避难层。3核定建筑计算高度规划条件确定的建筑高度,如无特殊附加条件,建筑的计算高度按以下

3、方式核定:31平屋顶建筑的计算高度为地面以上正负零至顶层屋顶之高度,楼梯间、电梯间、水箱间等辅助间高度可不计入计算高度。32坡屋顶建筑的计算高度为地面以上正负零至顶层檐口之高度,按此方法计算坡屋面的坡率一般不大于1:2 ,如大于,则应加上二分之一坡顶高度。33正负零高度计算值一般不大于所处地域室外地坪标高或防讯标高以上0.45米。34顶层带阁楼的住宅建筑,其计算高度为:在坡屋面坡率斜线(斜率不大于1:2 )以下布置阁楼的,按坡屋檐口高度计算建筑高度;在坡率斜线以上布置阁楼的,按阁楼顶标高计算建筑高度。4核定建筑密度在核定建筑密度指标时以下情形可不计入。41附属于建筑上的雨篷、挑檐、构架。42在

4、非自有用地上的过街连廊和过街楼。43地下通道出入口顶盖,顶上有覆土层的一层建筑和半地下建筑。44亭、廊等景观小品建筑。45垃圾房、燃气调压站房、防汛泵房、独立配电房等市政配套建筑。5相关建筑的标准层高规定51普通住宅的标准层高为2.8-3.0米,别墅住宅的标准层高为地面一层3.2-3.4米、二层3.0-3.2米、三层以上2.8-3.0米。52除大型商业大楼、商业广场,大型超市、市场及特殊商业建筑外,普通中小型商店的标准层高不应大于5米,设有共享空间的门厅、中厅可按实际需要设置。53普通办公楼、写字楼的标准间层高应不大于4.8米。54当上述建筑的设计层高大于规定层高时,其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S1=KS式中S1为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S为标准层建筑面积,K为建筑层高超标系数,其值为建筑实际层高与标准层高之比。 6部分相关术语释义建筑层数: 地面正负零以上底层至顶层之层数,阁楼层、顶层跃层、顶层楼梯间、电梯间及水箱间等附属用房可不记入。跃层: 一般指在住宅套型中采用户内非公共楼梯连接上下两层的住宅类型。阁楼层: 利用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