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伦理情感在儿童道德教育中_第1页
浅谈家庭伦理情感在儿童道德教育中_第2页
浅谈家庭伦理情感在儿童道德教育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家庭伦理情感在儿童道德教育中.    儿童道德教育是教育者用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对儿童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将其内化为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家庭伦理情感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基本也最美好的情感体验,与道德教育之间存在着一些密切联系,对儿童道德教育实           儿童道德教育是教育者用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对儿童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从 而将其内化为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家庭伦理情感作为人类社会

2、一种最基本也最美好的情感 体验,与道德教育之间存在着一些密切联系,对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起着重大的影响.    家庭伦理情感;儿童道德教育;作用对推动儿童做出正确的行为所具有的积极意 义。另一方面,家庭伦理情感约束儿童的某些不符合道德 要求的行为。儿童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那么就不会反其 道而行之,而是朝着父母希望的方向发展.    家庭伦理情感是通过这样的作用机制对儿童的道德教 育起驱动作用的,首先儿童为了要一直拥有父母的赞赏和 喜爱,他必须能够承担起其所处年

3、龄的相应责任,比如照料 自己的东西,清理杂物,做家庭作业,以及尊重他人,尊重他 人的财产等,这些都是父母提出的合理要求。反过来当孩 子完满完成自己年龄阶段的相应任务时,父母就会对儿童 逐渐产生信任,觉得子女值得信赖时,他们就放心地让他们 承担更大的责任。一步一步父母的声音和教导从外到内, 转变成儿童自己的一部分。当儿童说:“在我内心深处,我 知道这是正确的”,这时候这个儿童就变成一个自主的道 德人。有人把这种发展用5个阶段来描述。首先,与父母 在情感上的亲和力使儿童把安全感和共情的回应与道德义 

4、务感联接起来;其次,吸收消化父母的规范;之后理解到共 情有利于他们对规范的严格遵守;接着他选择理想和偶像, 这些一般是早期在基本人际关系中学习的反应;最后,她会 把自己看成是一个道德标准的载体或实现此标准的老 师。(P. 300)总之积极的家庭伦理情感驱动儿童放弃不良行 为,以博得父母之爱和赞赏.    3.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巩固作用.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稳定的道德品质,而不 是满足于一两次的道德行为,即道德教育应该形成受教育

5、0;者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坚强的 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线    家庭伦理情感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巩固作用,就是指儿童 形成一定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后,家庭伦理情感继续巩固 道德教育的成果,促使儿童形成更加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 德信念进而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家庭伦理情感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巩固作用表现在: 一方面儿童在与家人的情感互动中进一步接受道德教育, 巩固道德教育的成果。学校德育不能完全满足儿童

6、道德教 育的需要,这就要求儿童在社会交往中能够进一步接受道 德教育,巩固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与家人的情感互动 中,儿童产生了情感和思想的共鸣,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学校 道德教育的成果。另一方面,儿童在与家人的情感互动中 进行道德实践,巩固和加强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学校德育 因为学校教育模式所限,往往只能满足于结合有限的道德 实践实例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化、理论化、抽象化的教育要 求。然而,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进行,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让教育对象真正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7、60; 在我国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尚远远不能满足道德实践的需 要。于是学校科学而系统的德育思想也只能靠单个的教育 对象自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密切 配合,为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而儿童的社会实 践主要集中于与家人的亲情互动中。在这种亲情互动中进 行德育思想的灌输和道德实践符合人们接受道德教育的情 感过程,有助于增强道德教育实效.    家庭伦理情感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巩固作用的作用机 制主要建立在学者赫希的“依恋”理论的基础上。即当个 人对他人或群

8、体产生依恋时,就会在做出某种决定或进行 某种活动时考虑他人或群体的意见与情感。儿童与父母感 情越深,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也就越深,他就越会把父母当作 自己的社会心理场(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ield)的组成部 分,他就越有可能在做违法行为时考虑可能会使父母陷入 窘境或惹上麻烦。另外儿童对父母的依恋越强烈,他与父 母的期望的联系就越密切,因此他就更有可能遵守社会的 法律规范。同时依恋也会促进共情能力的成长,“儿童若 能够听从父母的引导,他就能够体验共情。体恤他人

9、的能 力,即能够认识、感受别人的痛苦或喜悦就是自己的痛苦与 喜悦的能力,是拥有奉献爱心、承担责任和他人建立圆满关 系等能力的基础。”(P. 216)埃米尔·迪尔凯姆的“归属感” 理论也间接指出家庭伦理情感在儿童道德教育中起巩固作 用,因为“个人对群体的归属感越微弱,他对群体的依赖就 越小,他就会越多地靠自己,就会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不 考虑其他的行为准则。”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很深,儿童 的归属感就越强,他就不会行事时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从 而会巩固儿童的良好行为,限制其不良行为.

10、60;   二、消极性家庭伦理情感在儿童道德教育 中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一分为二 的,不存在绝对的肯定与绝对的否定。家庭伦理情感在儿 童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也不例外,他们在促进儿童道德教育 的同时,同样也会起消极阻碍作用。家庭伦理情感对儿童 道德教育的消极阻碍作用主要是通过消极性家庭伦理情感 表现出来的。在消极性家庭伦理情感中又以父母对待儿童 的溺爱、无爱和夫妻之间争吵缺乏恩爱这3种情感最具代 表性。以下我们就这3种主要的消极家庭伦理情感对儿童 

11、;道德教育的消极性作用进行探究.    1.消极性家庭伦理情感加大了儿童道德教育的难度.    首先,消极性家庭伦理情感恶化了儿童道德教育环境, 从而提高了道德教育难度。道德教育环境指的是道德教育 所面对的客观存在,具体是指影响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发展 和道德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道德教育环境对人 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人 的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家庭伦理 情感是儿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社会环境范畴,直接影响着&

12、#160;儿童道德品质形成、发展和儿童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消 极性家庭伦理情感作为一种不良的社会环境,在儿童道德 品质形成、发展和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起着阻碍的 作用,并进一步恶化了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提高了道德教 育的难度.    宋朝袁采在他的袁氏世范一书中特别指出:“人之 有子,多于婴啼之时,爱忘其丑,恣其所求,恣其所为,无故 叫好,不知禁止,而以罪保姆。凌铄同辈,不知戒约,而以咎 他人,或言其不然,则曰小未可责,日渐月渍,养成其恶,此 父母曲爱之过也。”(P.&#

13、160;130)就是说有的父母对于小儿童采 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有错也不加管教,反而怪罪保姆;儿童 欺负别人,不批评自己的儿童,反而指责别人。这样就会使 儿童是非不分,善恶不辨,渐渐养成恶习。这是因为父母一 味地慷慨给予,而不教会儿童如何理解爱与培养儿童对其 他人的爱,儿童就会处于一种唯我是尊的家庭环境之中,他 们只会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会想到自己,自私自利,会认 为规矩都是为别人制定的,与他们无关,以致很难做到遵守 规矩和对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假如父母对儿童无爱,这种无

14、爱一样会造成一种消极 的道德教育环境。父母是不是真诚地爱儿童,子女感觉非 常敏锐,即或是很小的儿童也能感觉出来。父母若不爱子 女,子女就会和父母疏远,不信任、不尊重父母,不会去理解 父母的心思和意图,明知父母教育的对也不听,批评的有 理,也不接受,把父母的话当作耳边风。假如父母对儿童表 面很爱,实际并不真诚,有点虚情假意,儿童也会感觉得出 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仅不听从父母的教诲,而且甚至 会对父母十分反感,有意地去顶撞.    夫妻之间假如整日争吵没有恩爱的话,那么同样也会 给儿童的道德教育环境带来恶劣影响。我们知道夫妻关系 和谐,互敬互爱,互信互谅,互相关心理解体贴,情感深厚是 教育子女的精神力量,也会成为子女的精神财富。子女就 在这种夫妻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