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_第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_第2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_第3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天地。墙角的花(二)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1这首诗中,作者借物抒怀的形象是_,诗人用“墙角的花”来形容_。2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2. 课堂回放。1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习题。_,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_。2题西林壁是_朝诗人_观_后的总结,借_说理,富有理趣。题目的意思是:_。3苏轼的诗还有很多,全是苏轼的诗的一组是_A. 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B. 惠崇春江晓景饮湖上初晴后雨C. 春晓饮湖上初晴后雨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

2、句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5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A.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B. 横看山岭连绵起伏,侧看山峰耸立,庐山的远近高低都不相同啊。C. 庐山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3.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 )脚,( )手,( )新泥,( )溪流。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涉过  携着 

3、 赤着  踏着2诗人发出怎样的号召?用“”画出来。3诗人描绘的景物有_、_、_,你还想到了哪些景物呢?写一写:_、_、_等。4.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1“破旧的茅屋”代表_。“延安温热的土炕”指的是_。这句话的意思是_。2诗中与“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表达同样内涵的是哪一句?把它抄下来,并写出它的意思。诗句:_。意思:_

4、。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鹿柴中的“柴”应该读_,同“寨”。( )A.zài B.cái C.zhài D.chái2“但闻人语响”中的“闻”意思是(   )A.用鼻子闻味 B.用耳朵听见 C.用眼睛看见3理解古诗,对的画“”,错的画“×”。(1)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寂寞凄凉的悲苦感觉。(_) (2)“返景入深林”是指回到深林再次观赏风景。(_)(3)“空山不见人,

5、但闻人语响”运用反衬手法,以动衬静,用人语响表现山中的空寂。(_)(4)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_)6. 古诗阅读。梅雪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梅须逊雪三分白”中的“逊”的意思是_,和句中的“ _”意思相近。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2后两句诗能让我们想起一句俗语(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C.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D.前无古人,后无来者。7.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6、。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这两节诗主要突出了什么?()A.白桦的外在形象。 B.白桦的内在气质。2第二小节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3“_”这个词语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_”这个词语突出了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了白桦的秀美。4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一小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B.后一小节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衬托出白桦的秀美。C.“寂静”用“朦胧”来修饰,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D.“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表现朝霞比白桦更美的特点。5这两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_8. 课外类文阅读。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用“   ”画出描写所见的诗句,用“_”画出描写所闻的诗句。2读了诗的前两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_3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C.诗歌用“何须”二字,由写景转为抒情。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4后人称此诗为边塞诗中的“绝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_9. 阅读,完成下

8、列各题。_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溪东,中儿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1补全填空。2本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我还知道“渔歌子”“西江月”“忆江南”“_”“_”等也是词牌名。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相媚好”形容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4词的上阕中“_,_”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词的下阕中“亡赖”一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_。最后一句中“_”字用得甚妙,

9、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5征战沙场多年的作者,看到清平乐·村居中描绘的情景时,他会想:_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两首诗中的“客”和“君”各指的是谁?_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有何异同?_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_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_5你最喜欢两首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_11. 冰心现代诗一首。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

10、很小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挚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1诗人明明知道纸船不可能漂洋过海,为什么还不灰心地叠着?(   )A.因为纸船代表着冰心对母亲的爱与思念。B.因为冰心喜欢折纸船。C.因为冰心是个不服输的人。D.冰心喜欢节俭,怕浪费。2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看到这纸船,会说些什么?_12. 古诗阅读。1工整地默写蜂这首诗。2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关于本诗,说法错误

11、的一项是(   )A.前两句诗描写了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B.本诗表达了对辛勤劳作之人的赞美,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C.本诗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做人的准则,即不要反抗,要默默承受13. 古诗阅读。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_,诗中描写的季节是_。2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特点向我们展示了农村特有的景象?_3诗中第三句写道“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_诗的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对_的喜爱之情。14. 诗歌鉴赏。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了江南农村   (时节)的景象,我能从“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