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成胸部专向邮展生存和发展问题是人们不懈探索的课题。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生态问题却日益严重。生态文学诞生于生态危机的现实语境,对生态文学批判性的解读需要生态批评的引导。生态批评是文学批评发展至20世纪中后期、聚焦生态问题的一个新的理论向度,具有突出的现实批判功能。作为生态批评第四次浪潮的物质生态批评以生态整体主羲为批判视野,以尊重个体差异性和生态多样性为前提,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作为审美的价值尺度,致力于探究生态危机下的历史文化根源,重构以人与自然为共同关怀对象的伦理观,从物质、性别、种族、阶级、地方等多维度的视角探讨文学与自然、人类与物质世界的关系。物质生态批评是现代社会对生
2、存和发展主题的时代话语的回应,是环境危机的现实语境下对生存困境的深刻反思。它揭示了物质动能的自主行为能力和话语建构力量,尊重物质的发展诉求,探索灾难、风险、社会活动、文化实践中的物质叙事,推进文学批评研究走出学术理论的象牙塔,面向物质世界的现实问题,开拓了新的批评空间。一、基于三次浪潮基础诞生的物质生态批评中,展示了物质元素、身体、话语间的渗透关系,体现出物质的话语建构力量。物质在自主运动过程中产生了意义,在广泛的关系网中彰显生命力,并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形成系统。人类通过对物质的解读才能实现意义的价值。正是物质世界中活力的普遍存在,具有自主能动性的物质与人类共同参与话语建构,才彻底打破了人类与非
3、人类物质、文化与自然、语言与现实、身体与话语的二元对立。(三)物质的流动性、关联性与网络化物质的自主能动性促使物质通过一定的排列组合、互动对话,发展成愈加复杂的形式。整个宇宙在宏观上呈现出多种力量与现象的聚合: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组合成“复合个体”,复合个体自主地参与创造活动,在冲突中调和,演变成不同的物质形式,呈现出丰富的运动过程,生成各种物质现象。生态后现代主义、新物质主义、物质生态批评都有将世界称为一张由动能体交织而成的密集的关系大网的隐喻。生态后现代主义以关系本体论认识取代笛卡尔的二元论机械主义认识论,为物质生态批评处理生态问题提供了崭新的世界观。物质生态批评在探索人与物质的交互活动时,
4、就是以世界的完整性为格局,广泛联系为理论基础的,而未能意识到物质动能和人与物质的关联导致了大规模的生态灾害。应对不断升级的生态危机,人们在生存问题上就自身与物质的关系在认识论上需要彻底革新,倡导内在关系论和有机整体论。首先,人类与非人类物质同属微观粒子构成的复合物。随着复合形式的复杂化,复合体不断往更复杂、更多轨迹的运动发展,与更多动能体交互作用,继而交织成愈加密集、宽广的关系网。无论关系网如何延伸,各复合体都不可避免地紧密交织于同一张关系网中。其次,关系网隐喻促使物质生态批评者用整体视野更细致地探究各个节点的关系纠葛,对边界进行重构。物质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关联性突破肉眼可见的实在个体间的身体界
5、限,深入动能体微观层面的集结与纠葛,重审物质与意义、现实与话语、自然与文化间的联系。物质对外部的感知和回应以及创造性经验展现了物质的自主能动性,并非人类专属。关于生命过程、通体性中毒素的渗透、物质化现象、复合个体等的论述都体现了意义和物质、人类与自然的纠葛,各种存在的能动性和物质性统一于世界发展的进程中。个体可在更简单的构成中构型,亦可在更复杂的系统中识别,甚至在量变中转化为具有不同属性的新个体。因此,个体的边界是相互渗透的,物质现象的呈现是一种对动能体持续运动过程中的阶段性的解读,世界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人类和非人类物质依据不同情境展开主体性的重新配置。此外,奥伯曼提出的“过去一现在连续体”的概
6、念,为人们面对动能体呈现的杂糅关系建构生态世界主义伦理观提供了新的视野。在众多相互关联的脉络纠缠中,环境的想象已经产生了生态批评的过去视角与现在视角相互渗透的联盟。“连续体”概念在审视物质存在的内外各个层面的行为活动中增加了史视域,从而形成了更开阔的物质整体观和更广阔的联系视野。基于过程哲学对“存在”的新诠释,物质生态批评对“世界”有了更生动的理解。“存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的静态实体,怀特海称之为“现实实有”或“动在”。他把“现实实有”视为“构成世界的终极实在事物”,即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因此,过程哲学范畴中的“世界”不是具有固定形态的实在个体的集合,而是由一连串的事件和过程构成
7、的,具体的事件乃至当下的现实世界都处于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是由不同“动在”的持续互动组合而生成的过程。一方面,物质存在的实质是一种生成过程,各种“存在”都是相互依存、交互活动的,从而打破了传统认识论下实体先于现象、存在先于生成的观念。另一方面,物质世界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客观的不朽性”,每一次行动都会留下“永久的后果”。存在过程的观点拓宽了物质转向的历史视野。物质生态批评意识到物质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有感知力、经验和生成事件的目的性,于是基于物质的流动性和关联性提出了自身的理论框架。物质生态批评框架建构从三个方面深化了物质关系本体认识:第一,从宏观到微观物质以各种形态流散在现实世界,是一种动在
8、的过程。第二,物质动能宣告了物质与人类平等的对手关系。物质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叙事性,有自主的运行轨道,各动能体相互碰撞、调和、影响,交织成动态关系网。存在的呈现都是具体的、暂时的,需放置在一定的历史框架中解读。第三,打破了传统意义的边界,关联性认识从宏观上边界分明的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深化为微观层面的持续纠葛与渗透。三、物质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身份建构(一)物质的叙事力量物质生态批评更加关注人类生活方式、物质行为等方面,探讨人类行为、生活方式和物质世界的关系。物质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动能在人类活动中以“非计划性”的变数,彰显其建构主体身份。物质生态批评开辟的物质维度是活跃运动的、创生发展的。
9、物质是物质和意义共存的场域,物质动能根据自身的行为目标创造意义。意义的建构、解读和阐释都需要一定的物质符号。现实世界充满了物质动能的交锋,物质动能体现出独立性、反抗性和不确定性,是建构活动中的叙事主体。物质生态批评家认为物质创造意义,是有故事的,物质本身就是文本,塑造现实世界。人类活动是在人类与物质的对话交流中展开的。虚构的想象常常是物质叙事力量在人体大脑中的反应和体现。人类是建构过程中对物质文本的解读者和阐释者,物质才是故事的讲述者。物质有其自主的走向和运动轨迹,在人类活动中它可以是人类的盟友,亦可成为对手,物质动能的作用会导致事物的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此外,物质生态批评家主张将“拟人化模式
10、”的叙事策略作为物质动能在文本中的表达方式。与语言转向下借景抒情的拟人手法不同,物质转向下的拟人化是一种“旨在揭示人类和非人类之间的相似性和对称性”的叙事技巧。11语言转向中拟人化的最终目的是人类借助物质抒发情感、传达价值观,将物质对象化为人类的叙事工具,服从于人类的叙事表达。物质转向的拟人手法赋予物质动能体平等对话席位的策略,尽显物质动能在叙事建构中的张力,揭示物质和意义、自然和文化之间的共性。人类和物质动能的持续较量是拟人化叙事得以交流的前提。一方面,物质不仅具有活力、生命力,还具有塑造自然、推动文化建构和历史发展的能动力量。物质层面上,实体物件、原始自然、生存环境、社会景观等常常具有深厚
11、的文化积淀,体现民族风情,为世世代代、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讲述物质自身的故事,在各个层面以不同的物质形态与人类互动,续写命运,共建文明。这些嵌入物质的品格、个性、气质都是人类解读物质文本后的故事建构,拟人手法是物质叙事力量在话语建构活动中的对话方式之一。另一方面,微观上的化学元素、原子、细菌、毒素等也是人体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了人类的“物质自我”,物质动能渗透到人体内外的方方面面,影响人的存在。人类与物质在微观上的物质同构性和物质动能认识都证明了人类自我的物质性,物质是人类和物质动能所创造的意义的综合体,物质动能弥散在人体和生活中,推进或阻碍人类活动的进行。人类属于物质世界,人类身份建构离不开物质
12、自我,物质性和能动性在物质维度上达到了统一。现实中的实体、现象、活动等都是各方动能相互作用产生的物质和意义以一定方式配置的结果,现实过程中体现的是物质和人类是合作伙伴关系,即主体间的共存、合作、共赢的关系,因此在身体、语言、文化、自然、政治等多层次的互动过程中,物质必须发声,应该尊重物质动能的建构力量。(二)物质生态批评的身体维度人类和非人类物质都拥有身体,物质在话语建构中的叙事行为还依赖身体的存在。身体是物质生态批评的重要维度。“身体作为物质与政治、社会、技术、生物等各种力量相互交织的'中间地带',是由肉身、元素属性和象征性的想象复合而成的,向人们展示物质如何作为文本被解读。
13、”12身体是叙事者,是话语建构的参与主体;身体也是一种供人们解读与批评的文本;身体还是人类与物质互动交流、共同实践的动能体集合场域。物质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身体维度敦促人类将自我重置在更为广阔与复杂的自然一文化的纠葛中,物质动能的流动实现对传统边界的渗透,极大地辐射了语言、政治、文化等创造活动的领域。身体是话语建构的场所,为人类解读和诠释世界提供物质基础,反映事物发展的过程。万物千变万化的形态及千丝万缕的关联注定了叙事的错综复杂和故事的精彩纷呈,物质形态的各个过程往往生动具体地体现在身体之中。阿莱默的通体性就是对物质动能的躯体间渗透性的最好解释:毒性物质通过身体间的传播、身体内的流动、身体间的交换
14、,展现了毒性物质动能体在话语实践中的叙事能力。毒性身体展现了社会政治活动与有机体的地域间的相互影响,受污染的水、空气、食物等有毒物质招致疾病,影响身体健康。“身体是物质、风险与权力结构的综合体。”13身体是有毒物质叙述一连串的毒性事件的文本,毒性话语中身体的故事还涉及历史变迁、权力斗争和文化冲突等纠葛,体现了重构一种能够实现动能体间的、跨身体的、物质与意义间、自然与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世界观的诉求。身体维度的研究还反映了物质在话语权力争夺中跨域边界的自我表达。巴特勒视物质为持续物质化的动态过程,有时趋于稳定,暂时出现边界和表层。身体是一种“调节性控制的产物二体现了语言和物质性相互依赖,但“不会混
15、为一体二当它“触犯了本体意义的特殊边界,而且将边界的限制和效力掷于令人忧虑的混乱状态时,具有一定'自由'的主动性和越界现象有可能产生”。14物质的常态是运动过程,边界和形态是相对的,是各方力量在动态平衡中显示出的相对稳定的物质性。德博拉斯利塞更加辩证地对待身体的物质性,提出身体具有有限的可延展性,而非话语建构下被动的存在。身体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建构的,但某种程度上也是由“文化建构而成的物质范畴”,受物质束缚。15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但权力机构不能操纵身体。身体兼具的物质性和文本性的双重性质打开了文化表达与物质动能相互作用的模式。每一种存在都有故事要言说,叙述能力是动能体的
16、内在属性,具有客观的物质性,并不取决于人类的感知、解读和诠释。不论物质叙述的故事是否被解读,都不能否定其存在,每一种存在都可以看成历史书写的子集,终究会随着岁月的流逝为人所知。物质动能体的相互作用中有自己的时空轨迹,其物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赋予更多的意义。身体是一种历史性的物质存在,应该视为一种具体的“过去一现在连续体”。了解一个人、一种事物,需要将其置于一定的历史框架,需要将其过去、现在、将来联系起来作诠释。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污染、物种濒危、贫富悬殊等全球性问题的根源在于自然与文化的割裂,但如何在实践中建立二者的联系,“过去一现在连续体”的思维模式和认识框架为人们寻求生态救赎提供了思辨视野和
17、历史参照。比如,二氧化碳过剩会导致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等全球性生态危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朝一夕能察觉。二氧化碳含量浓度自前工业时代就在不断升高,直到工业时期各种灾难频发,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全球变暖、海洋酸化就是人类过度消耗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在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中“消化不良”而发出的抗议。反抗最终影响到了整个生态圈,人类也不能幸免。这种持续升级的环境危机就是物质动能的体现,是关于受伤的地球的叙事。“过去一现在连续体”的观点启发人们不贪恋眼前利益,更有远见地将生态问题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联系起来。在话语实践中,人们需要尊重物质的话语权,可持续的未来由人类与物质共同书写。(三)人类身份的重构物
18、质生态批评的万物同源、物质动能、边界渗透等理论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物质生态批评从微观粒子上寻求科学理据,证明了物质和人类在属性构成和话语建构上的共同属性:物质性、能动性、对话性和渗透性。物质动能彻底颠覆了二元对立的西方文化传统,明确物质在话语建构中的叙事者身份,人们重新诠释“物质”的同时,需要重审自身与物质世界的关系,进行身份重构。大千世界的各种现象、变化莫测的物质形态都是某段物质化过程中具体的历史呈现,人类身份的建构需要着眼于具体的物质基础,建构工程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物质动能的本体认识使物质世界在物质动能各个层面的持续的交锋中都体现出了生命力和创造力。世界万物盘根错节的关联还涉
19、及到一种“动态拓扑n(dynamictopology)现象:物质过程中的存在都不享有优先待遇,人类也从未优先于“关系网络”而存在。16各种存在与关系难以一语界定先后与因果,互生共存的关系本体认识是人类身份建构的基本原则,以跨躯体性的物质动能的纠葛互动关系为前提。人类属于物质世界,人类故事也不能脱离物质世界。人类身份建构伴随着故事叙事,不论是故事中的叙事对象还是故事叙述者都不能忽略人类身份的物质性,因此人类身份建构不能不参照物质动能的作用。在人类身份的建构中要建立更为明确的感知机制,首先要考察人类与非人类物质彼此的联系时需要突破躯体的壁垒,发现本体上的同源,你中有我,共存相生。人类与物质的联系还
20、是一个发展的历史过程,只着眼于现在而抛弃过去、不顾未来都是不合时宜的自我建构。巴拉德提出了体现复杂交错的世界命运共同体形象的“关系网”的隐喻;巴奈特把世界各个层面的普遍联系,如身体和思想、文化和自然等,称作一种“纠葛”(entanglement);奥伯曼将蕴含着各种意义的现实生态批评于1970年代在西方兴起,至今已取得丰富的理论成果。我国生态批评研究起步较晚,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态批评理论体系需要批判性地解读和借鉴西方生态批评的优秀成果。生态批评经历四次浪潮,除了劳伦斯布伊尔提出的“羊皮纸的重写本”的隐喻外,批评界还普遍用“波”的隐喻来描述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每一次浪潮的掀起都有其鲜明的关注点
21、,但新的浪潮绝非与上一次浪潮诀别,而是继续探讨前几波浪潮的焦点,并对之前的观点进行补充、修正、拓展。较早提出生态批评发展历程阶段的是格罗特菲尔蒂。他以生态批评的理论内容和主要任务为依据,将生态批评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包括自然再现的方式、自然文学中的生态意识以及人类、自然、文学关系探讨的生态诗学建构。其后,劳伦斯布伊尔在2005年出版的环境批评的未来中提出生态批评发展历经了两次浪潮,分别是强调文学批评的自然维度、倡导“生态共同体”的第一次浪潮和具有环境公正视角、关注环境社会性的第二次浪潮。第三次浪潮确立于2010年斯洛维克的论文生态批评第三波:北美对该学科现阶段的思考,突出生态批评的种族维度,强
22、调生态批评跨种族、跨文化的特点和研究的全球视野。第一次浪潮主要关注非小说传统中的自然书写,主张以生态中心主义代替人类中心主义,赞美人迹罕至的纯自然,揭隐喻为一块大海绵,形象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各种生命形式和物质存在在叙事和对话中形成的相互渗透的关系。17随着“纠葛”“渗透”这些关键词的出现,人类对关系本体认识越来越深入,更加尊重活力物质这个对手,对自我身份的重构也注重基于一种“互生共存”的关系。其次,人类身份建构可以从解构主义中獴得灵感,建立一种注重差异性、基于语境的流变性的身份建构。物质世界中错综复杂的关联性既需要人类面对当下的新形势进行身份重构,又要看到身份构建中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身份的建
23、构既要从同一性中总结构成其身份认同的共同属性,又要从差异性出发寻找同一性。身份建构时可以结合德里达所创的两个名词“延异H(differance)和“Khora”的概念诠释,利用“差异”和关系,以否定“其所是”的关系性来探索仍未为人所知的隐性在场。同一性和差异性是身份建构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涉及具体存在确立身份所依据的稳定的属性或特质,是可重复出现的持续在场。生态系统中充满“动在”,始终处于运动变化的过程,物质世界意义的多样性是不可化约的,反映“其所是”的所有特质不可能始终在场,同一性的言说只能尽可能接近自我,身份的建构离不开对他者的差异性研究。“延异就是时间上是推延的,空间上是变动的,
24、就是由于完整的他者而引起的语言结构之间的无限的差异化运动过程。”18内容上,“延异”包含差异和延迟两个方面,延异是指一种产生差异的运动,根据差异关系确定意义。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尊重生态系统的差异性为前提,从差异性的关系确定自我身份促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实践中更全面地自省。此外,“延迟”表明自我的意义的显现需要时间的沉淀。意义的建构是一定时空下的历史建构过程,时空的变化导致意义的差异。承载着不同意义的物质载体可以彰显出区别于其他存在的独立的个体身份。“Khora”没有固定的框架形式和活动范畴,只能通过解构与之相关联的“非其所是”的确定性来判断自己的范畴。Khora存在于缝隙,既不属于“逻格斯”(l
25、ogic)即理性范畴,又不属于神话中的感性范畴,而属于不确定的未知范畴。凯尔布莱多在物质世界中提倡一种“Khora式的身份建构”,一种指向未来的激进的身份形成过程:一种非固定的身份,能对物质世界的运动作出积极反应的身份,而非被动地成为物质运动作用而成的后果。(19)在认识上,没有固定范式能一劳永逸,没有一种命名是存在的客观反映。但Khora也并非捉摸不透的,各种形式的存在可以通过其对立面的特性,以否定的方法进行自我反思,获得对自身的认知。在物质动能的作用下,物质环境持续的物质化过程变化万千,人类自身物质性的物质形态也变幻莫测,人类身份建构的反思需要结合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未知。随着纠葛关系的愈加复
26、杂,Khora为人类应对物质动能作用下的各种未知的挑战,以差异和关系的方式进行身份建构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四、物质生态批评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文学批评的发展动向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现实世界是由社会、文化、政治、语言、生物等方面的差异性存在交融互动的过程中的一段历史呈现。随着生物学、量子力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物质主义等文学思潮的跨学科对话,文学批评发生物质生态转换成为必然。物质生态批评促使人们意识到自己身处与物质共同在场的配置中,为人类发展提供新的世界观和审美尺度,为人们在理论和实践的规划中提供了更广阔的文化视野。物质动能理论打破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传统。物质世界是相互交锋过
27、程中的人类和物质动能体的集合。物质的生命力不在于生物学上的生命体征,而在于其动能和叙事能力,在于话语建构者的身份和实践中与人类战略合作或反抗敌对的关系。人类绝非话语权的控制者,微观视角的原子、分子、细菌等物质自我以及通体性中的毒素都是物质动能叙事能力的彰显。全球变暖、全球疫情、各国政治经济活动等并非人类意志下的行动,而是人类与物质动能体在多维度的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对话、共同叙事。首先,从道德立场上讲,倡导一种“物质伦理”。人类的伦理关怀向外拓展到整个物质世界,向内深入细化到微观粒子运动。物质动能跨越了肉身的界限,人类和非人类物质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相互成就。人类与物质的关联性不再是建立在边界分明
28、的个体上,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纠葛的共存关系,打开了后人文主义的阐释空间。物质的建构能力在现实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价值尺度不能由人类赋予。在物质世界持续的物质化过程中,人类需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聆听物质动能体的声音,与各种差异性存在协作共生。其次,物质生态批评推动了人们思维范式的转换。各种物质都是自然和文化的综合体,兼具物质性和动能,同处于意义和动能的交织之中,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需要基于各动能体的流动性、物质性、渗透性以及持续性的关系本体认识上。各种存在都是具有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性,也是世界关系网中的节点,还是按生态节律持续运行的动能体。各种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因缘,人类的理论研究和
29、实践活动都要结合具体历史语境,依据当下的物质条件,放眼未来而思深谋远。再次,物质生态批评促进了人们文化范式的转换。物质生态批评主张建构具有历史连续性、开放性、多元化、相互通融的文化范式。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复杂纷繁是由于动能体打破了肉身间的壁垒持续互动,人类和非人类物质动能才能相互渗透交融,从而赋予了物质的平等话语权,肯定了其建构主体地位,实现了话语与物质以及文化和自然的交融。物质动能的提出促使人类反思生存处境时,尊重物质环境和物质自我中的物质动能的作用。人类身份认同需要以差异性存在的关系本体论为基础,挖掘物质世界中的不确定因素的建构意义。当然,在肯定物质生态批评历史意义的同时,我们也需看到其
30、局限性。第一,物质伦理的道德关怀在整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反而弱化了人类在生态问题中所需承担的责任。其实参考生态批评在环境正义维度的对话就可以得到启示,不同阶级、种族、性别、年龄的人参加的社会活动是不同的,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受环境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同样地,生态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包括人类在内的动能体的生存权利的角力,动能体在不同的生态问题面前需承担不同的责任。相比物质动能体,人类为了自身发展在历史进程中显然用力过猛。人类对物质应怀有敬畏之心,承担主要伦理责任。此外,物质生态批评虽然指出边界的流动性,否定绝对边界,但并没有抹去具体语境下不同存在间相对稳定的边界,比如毒性话语中明确了身体维度的研究。第二,
31、物质生态批评在探索物质世界时,给予了物质动能更多的关注,在物质现象和实践活动中聚焦物质动能体的叙事建构能力,从而受到物质主体_人类客体的二分法的质疑。物质生态批评虽然更多地阐释了物质动能理论,但指出了人体物质性、物质的叙事性等,始终强调物质动能体与人类的平等对手关系,二者你我通融,共生共存,没有厚此薄彼。随着物质动能认识的深入,加强人类与物质间关系的反思仍然是一项需不断探索的工程。物质生态批评是生态批言平的新生力量,虽然存在着不足,但正因为理论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交融性在多元的物质叙事批评中呈现出根茎状的发展路径,彰显出蓬勃的理论生命力。物质生态批评为人类认识世界带来了视野上的创新,其理论建构始
32、终基于特定的历史,建构工程也属于物质世界中的一个未完成的故事,存在的不足也将成为理论建构过程中的推动力。注释:参见ScottSlovic:生态批评、环境人文的研究状况,南宫梅芳、乔美雅、崔靖译,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ScottSlovic,“Foreword”,NewInternationalVoicesinEcocriticism,editedbySerpilOppermann,Lanham:LexingtonBooks,2015,p.xiii.12SerenellalovinoandSerpilOppermann,Introduction:StoriesComet
33、oMatter,MaterialEcocriticism,editedbySerenellalovinoandSerpilOppermann,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2014,p.7,pp.3-4,p.6.SerpilOppermann,Introduction:NewInternationalVoicesinEcocriticism,NewinternationalVoicesinEcocriticism,editedbySerpilOppermann,Lanham:LexingtonBooks,2015,p.9,p.8.(5)KarenBara
34、d,MeetingtheUniverseHalfway:QuantumPhysicsandtheEntanglementofMatterandMeaning,Durham,N.C.:DukeUniversityPress,2007,p.3.1617SerpilOppermann,FromEcologicalPostmodernismtoMaterialEcocriticism,MaterialEcocriticism,editedbySerenellalovinoandSerpilOppermann,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2014,p.25,p.
35、26,p.27.参见曾繁仁、大卫格里芬主编: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与生态美学上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36、366页。(11SerenellalovinoandSerpilOppermann,MaterialEcocriticism:Materiality,Agency,andModelsofNarrativity,Ecozon,2012,3(1),p.82.13唐建南:物质生态批评生态批评的物质转向,当代外国文学2016年第2期。14(15参见德博拉斯利塞:试论生态女性主义立场论:以身体为本,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阐释和教学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475、79页。
36、18孟宪清:解构及其超越:德里达哲学结构论探析,武汶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77页。19KyleBladow,ExpandingMaterialEcocriticism,NewInternationalVoicesinEcocriticism,editedbySerpilOppermann,Lanham:LexingtonBooks,2015,p.30.露西方现代文明对自然的破坏,鼓励人们通过走出都市喧嚣,回归田园或转入荒野。第二次浪潮的生态批评增加了环境正义的维度,意识到自然已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文化烙印,生态批评不能仅局限于田园风光和原始荒野,批评视野需进入人类社会,关注现实社会中人类的生存
37、环境,处理好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是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关键。第三次浪潮打破了前两次浪潮集中在西方国家、由白人主导的局限,强调生态批评的种族维度,确立了生态批评研究的全球视野。从第一次浪潮到第三次浪潮,生态批评的视野在不断拓宽,发展路径也持续向外延伸。第一次浪潮从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深层生态学为哲学基础,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通过改变二元论的文化范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二次浪潮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第一浪潮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公正的视野,让非西方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女性等弱势群体发声,使生态批评朝着跨文化、跨文明的方向发展。第三次浪潮始于20世
38、纪90年代后期,突出跨种族、跨文化、跨区域的生态批评视野,第三世界的研究者开始在世界舞台拥有话语权,参与生态批评研究的全球对话,生态批评呈现出全球视野下的多元化发展,指出物种歧视、种族歧视与环境问题在根源上存在本质关联,并由此延伸出生态批评后殖民研究的热点。生态批评前三次浪潮不断向外拓展批评视野,打破了学科间、地域间、种族间的界限,实现多学科间积极的对话与融合,以谦逊的姿态向不同国家和民族汲取文化养分,形成了宏阔的批评视阈。第四次浪潮物质生态批评从微观层面入手,物质本体论认识以及物质动能的发现打破了人类与物质、文化与自然、物质与话语的边界,丰富了人们对关联性的认知。批评视野在宏观上的拓展以及微
39、观上的深入,使生态批评第四次浪潮的学术活动呈现发散性根茎状的发展路径。赛仁娜拉伊奥凡诺和瑟普尔奥伯曼两位教授是物质生态批评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2012年共同发表论文物质生态批评:物质性、动能性和叙事模式,绘制了物质生态批评研究的理论概貌。2014年两位教授共同主编出版了论文集物质生态批评,较为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物质动能、物质性、主体性和叙事性等的渗透关系,是物质生态批评的理论建构的重要代表作。物质生态批评作为第四次浪潮的提法,源自2012年斯洛维克为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第19卷第4期所写的编辑手记:发朝于2012年末的物质生态批评聚焦于环境的“空间、过程、力量、经验”等物质性的研究,完全可以成
40、为生态批评第四次浪潮。2015年斯洛维克在论文集生态批评的国际新声音的序言中明确了物质生态批评的鲜明特征:对新物质主义词汇的积极运用、对环境美学的思考、建立具有现实价值的人文学科。物质生态批评是超越自然的,寻求在“非自然”语境中生态批评的运用,并且追问“我们是什么”,打破“概念化的束缚”。从新物质主义视角引入的“物质”概念,利用量子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将物质研究从宏观层面关于自然景观、社会环境的认知,深入细化至微观层面,将构成人类与事物的基本粒子、物质元素,以及物质现象、运动过程、话语实践中的多重物质的纠缠都纳入物质研究的范畴。物质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话语建构不能忽视物质动能的作用,特别是物
41、质的叙事能力,从而激发了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伦理反思。物质生态批评视角下对物质世界的阐释是以往语言转向下的文学批评所望尘莫及的,物质生态批评成为生态批评的第四次浪潮是当之无愧的。二、物质生态批评理论要旨及其渊源(一)“物质”概念及其认知的重构生态后现代主义和新物质主义推动了生态批评的物质转向,肯定了物质世界中物质的活力以及物质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后现代主义主张关系本体论,为人类剖析生态问题的实质、认识自然和文化过程以及理解物质世界深层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新物质主义突出物质动能在话语建构中的作用,实现了叙述性和物质性在物质运动过程中的统一,架构起身体与话语、物质与意义间的桥梁,建立起人类与
42、非人类物质的亲缘关系。伊奥凡诺和奥伯曼在物质生态批评序言中对物质生态批评的研究范畴做了阐释,拓展了物质的内涵:“物质生态批评是对各种物质形式的研究,既包括身体、事物、元素、有毒物质、化学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景观和生物实体间的物质互动,又包括研究物质维度与人类维度的内在活动方式的学科。物质活动过程中,产生可被阐释为'故事'的意义和话语构型。”首先,物质生态批评的研究对象涵盖各种形式,包括有形的实在个体、地方景观,乃至整个生态环境,也包括肉眼难辨的粒子、化学元素等,还包括人类与非人类物质间的内部互动。其次,物质生态批评将物质概念深入至微观,并延伸至世界各种形式的现象和运动,证明了
43、世界上的文化建构、社会活勤乃至历史进程都涉及物质的参与,是人类和非人类物质在各个层面的纠葛与对话,体现了普遍存在的物质性。最后,随着量子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对“原子”“量子”等专业术语在生态批评中的引入和结合,物质生态批评在“物质”的本体认识论上有了新的阐释。受新物质主义和生态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物质生态批评认为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并非躯体,而是微观层面的“原子”“分子”。物质世界的各种存在应突破独立个体的身体界限,认识到本源上的同构性。胡贝特查普夫认为,物质是微观分子、原子等以复杂的形式自我组织起来的。班奈特认为世界的物质都源自相同的原子、夸克、粒子流、非人类物质力量等。怀特海提出的“复合个体”概念,认为世界是由各种“动在”复合而成的“互在”。哈特肖恩认为生命复杂程度不同的复合个体们不存在等级划分。胡贝特查普夫、班奈特、怀特海等学者的研究将宇宙溯源到微观粒子,追寻到了人类与物质的根本联系,都属于物质范畴,万物的本源在微观层面实现了统一。(二)物质动能重构话语与现实的关系新物质主义颠覆了现实世界中语言掌握话语主导权的思想,提出物质拥有动能。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将人类视为拥有动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常德经开区消防大队消防演习场地建设合同
- 2024年度农家乐生态环境保护合同
- 2024年度市场推广合同标的及推广方式
- 2024年度汽车测试场地租赁合同
- 2024年度个人住宅拆除重建承包合同
- 2024年度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技术与合作合同
- 2024年度北京某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合同
- 2024年度光伏发电项目合作合同协议书
- 急救药急救车的管理
- 川芎种植订购合同范例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动家校共育
- 涵洞八字墙体积计算公式
- a320飞机刹车系统原理及故障分析
- LD 52-1994气瓶防震圈
- GB/T 70.1-2008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 GB/T 16475-2008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 系统解剖学-脑神经
- 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高一生物 课件(浙科版2019必修1)
- 医用弹力袜的使用课件
- 传播学概论课件新版
- 消防水池拉森钢板桩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