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组织题库_第1页
铁路行车组织题库_第2页
铁路行车组织题库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铁路行车组织一 填空题:1 铁路运送旅客和货物,是以列车方式办理的。2 铁路货物运输产品是以吨公里为计量单位。3 铁路货物运输生产可分为装车站的发送作业、途中运行与中转、卸车站的终到作业三个 大过程。4 车站的接发列车工作都要在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下进行,而其中准备接发列车进路的命 令(包括听取进路准备妥当的报告)必须由他亲自下达。5 列车进路是指列车到达、出发或通过所需占用的一段站内线路。6 列车的基本单据是列车编组顺序表。7 由于驼峰设备条件和机车台数的不同,驼峰作业方案可分为单推单溜、双推单溜、双推 双溜。& T集=cm车小时,其中c是集结参数(系数),m是列车编成辆数。9 t 集

2、与车流量 N 的关系是成反比。10 班计划由站长或主管运输副站长编制,阶段计划由站调编制。11 车站工作统计内容包括装卸车统计、现在车统计、货车停留时间统计、货物列车出发 正点统计等四种。12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和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两大部分。13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一般 2 年左右编制一次,且与列车运行图同时编制和执行。14 采用循环直达列车时,返回的空车运行方向应当是路网上回空方向。15 我国较多的空车直达列车有空敞车直达列车和空罐车直达列车两种。N 直)和16 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因素有消耗集结车小时(T 集)、一昼夜车流量(沿途技术站的每车节省时间( t 节)

3、17 列车编组计划应计算的指标有货车平均有调中转距离、无调中转车在总中转车中所占 比重、各技术站办理车数、改编车总数和改编能力利用程度、货车小时总消耗。18 运行图所有表示时刻的数字,应填写在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相交钝角内,而车次 应填写在区段末首两端区间相应列车运行线上方。19 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的是非平行运行图,原因是客货混跑。20 在十分格运行图上,必须填写十分钟以下数值。21 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闭塞分区为间隔。22 . t连是发生在两个车站之间,对着的是这两个车站之间区间。23 按到站停车的条件确定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时,应使后行的追踪列车不因站内未准备好

4、 接车进路而减低速度。24 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分为设计通过能力、现有通过能力和需要通过能 力三个不同的概念。25.双线追踪运行图的运行图周期大小等于T周=1。26 对有稳定车流保证定期运行的列车,在运行图上应固定运行线。27. 固定运行线的列车,应该从始发站到终到站使用统一车次,使其在沿途各技术站有良 好的接续。28. 写出n需=(n货+&客n客+ &摘挂n摘挂+ &快货n快货)(1+r备)29. 增设会让站,可以缩短限制区间长度,缩小运行图周期,从而达到提高通过能力的目 的。30. 写出全路工作量 u=u 使。31. 写出货车周转时间相关法计算式

5、9; =1/24 (l/v旅+lt中/L技+K管t货)(天)32 我国调度机构设置是:铁道部设调度处,铁路局设调度科,分局设调度所,车站设调 度室。33. 进行列车运行调整的目的是使列车在区段内的运行尽量符合列车运行图。二. 单选题:1 . 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站长。2. 技术站一个班的全站调车工作应由站调领导。3. 技术站一个调车组的调车工作应由调车长领导。4. 铁路线以技术站划分为区段。5. 到达列车编组顺序确报时组织车站日常作业的重要信息。6. 列车进入区间前,两站间首先必须办理区间闭塞。7. 解体列车,在纵列式车站一般都是由驼峰整列解体。8. 推送调车法是车辆在调动过程中不

6、摘车的调车方法。9. 当运用 “统筹对口调车法 ”编制摘挂列车编组调车计划时,规定列车编组后距调车机车最远车组到站编号为 “1。”10. 编制摘挂列车编组调车计划所用的“调车表 ”中 “列 ”与 “行 ”交点是表示每个车组分解到的那条线路。11. “调车表 ”上“合并 ”使用线路,目的是为了减少 “编组列车时的推送钩数。12 . 列车解体作业,一般是按调车线固定使用方法进行。13. 衡量调车工作量的单位是调车钩。14. 调车工作主要根据调车作业计划进行。15 .当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而集结有中断时,T集小于12m车小时。16. 当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集结无中断时,若T集大

7、于12m车小时,必然其车组是大车组先到,小车组后到。17 编组某去向列车车流产生集结原因是由于重量或长度要求。18 加强本站车取送作业,主要对缩减本站车非生产停留时间有利。19 保证车站到解系统的基本协调条件是一昼夜到达解体的列车数小于一昼夜列检作业能力。20 保证车站一昼夜发出系统的基本协调条件是出发列车数小于列检能力。21 编组站各子系统工作基本协调条件是一昼夜的能力应该是与承担任务相适应,且确定 设备合理的后备能力。22 班计划中列车到达计划,是根据调度所下达的任务执行,不另编制。23 编制班计划推算出发列车车流,是按车流的货车集结过程推算的。24 编制阶段计划推算出发列车车流,是按调车

8、场货车集结过程确定的。25 停时是指货车一次货物作业在站平均停留时间26 中时是指货车办理一次中转作业平均停留时间。27 中时按下列公式计算:28 车站办理车数等于:接入与发出重空车总数之和。29 编制班计划时, t 中按下式计算:30 编组站运输生产中心任务是把车流编成各种列车,按列车运行图准时发车。31 直通列车是指至少通过一个区段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32 始发直达列车是用自装车流编组的直达列车33 区段列车是指在技术站编组,不通过技术站,在区段内不进行摘挂车辆作业的列车。34 定期运行的货物列车,首先必须具备条件是有稳定的车流保证。35 单组列车选分车组时的编组内容,在到达解体站之前

9、的运行途中是不发生变化。36 直线方向上有四个技术站时,单组列车相邻车流编组方案有8 个。37 直线方向上有四个技术站时,首站发出车流有三支,该站可能有的编组方案数为5 个。38 单支车流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必须满足绝对条件。39 货车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节省时间t 节 =t 有 -t 无 -t 集。40. 一支远程车流开行直达列车的基本条件是:N远工节cm41 不固定车组重量的分组列车,应在车流量递增方向上采用。42. 固定车组重量的分组列车,应在车流量递减方向上采用。43. 当遇到满足绝对条件的直达车流时,与它有完全相同的一段径路的长径路车流有可能 与它合并。44. 二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编

10、制新运行图。45. 十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调度员绘制实际运行图。46. 我国列车运行图的车站中心线,一般以下行货物列车区间纯运行时分比率确定。47. 上下行列车数目相等的列车运行图是成对运行图。48. 连发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的运行是以站间区间为间隔的。49. 追踪运行图必须在有自动闭塞设备区段使用。50. t不是指在单线区段, 从某一方向的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51. 计算运行图区间运行时分时, “区间 ”是以车站中心线至车站中心线为界的。52 .单线区段列车在中间站会车最少停留时间是:t不+ T会。53. t会是指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

11、时起,至由该站向这个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 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54 旅客列车在前,货物列车在后的追踪间隔时间,应按I 发确定。55 货物列车在前,旅客列车在后的追踪间隔时间,应按I 到确定。56 对各区段求出普通货物列车之间的几种追踪间隔时间之后,在计算平行运行图能力时, 应以其中最大数值作为追踪间隔时间。57 .两端分别连接单线和双线区段的车站上,必须查定t通。58 区段最终通过能力是区段各种固定设备中通过能力最小的。59 计算双线半自动闭塞区段区间能力时,t 运按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大时分取值。60 因铺画一对旅客列车,须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货物列车对数,被称为该旅客列车扣除系数。61.单线非自

12、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中基本扣除系数是t客占/T周比值。62 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一般是大于1。63在平行运行图上,当区间均等时,摘挂列车扣除系数等于停站次数+1。64.平行运行图中,限制区间是指T周最大。65.速度系数是下列所列的比值 V旅/V技。66 列车在中间站会车时,在同一时间内在站最多列车数应等于到发线(包括正线在内)数。67 正常情况下,半自动闭塞区段,铺画同方向列车运行线,可以是连发。68 铁路局使用车是自装自卸与自装交出车流之和。69 铁路局工作量之和是使用车与交重车之和。70 货车全周距是表示货车平均一次周转所走行的距离。71 货车平均中转距离(中距)是表

13、示货车每中转一次平均走行多少公里。72 空车走行率是空车走行公里与重车走行公里之比。73 局管内工作车是指在铁路局管内卸车的重车。74 局移交(重)车是指交给其他铁路局的重车。75 全路运用车分为:重车和空车。76 为了控制运用车去向,铁路局的运用车分为管内工作车、移交(重)车、空车。77 全路运用车保有量与各铁路局运用车保有量之和的关系是相等。78 铁路局的自装自卸与自装交出车流之和等于所属各铁路分局自装自卸与自装交出车流 之和。79 机车日产量是平均每台货运机车每日生产的总重顿公里数。三 多选题:铁路行车组织多选题:1铁路行车组织研究范围包括: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及通过能力、技术计划、

14、日常计划和运输调整、车站工作组织。2车站行车工作细则 主要规定: 车站技术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接发列车和调车工作 组织、作业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制度、车站技术作业过程、车站通过能力和改变能力。3铁路线上的分界点是:车站、线路所、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4车站从技术作业性质上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5铁路行车技术作业是指:列车的接发作业、列车的到发技术作业、列车的解编作业、车辆的摘挂作业、车辆的取送作业。6按办理技术作业内容的不同,到达技术站的列车有:无改编中转列车、部分改编中转列 车、到达解体列车。7有调中转列车在车站要经过:到达技术作业、解体作业、集结过程、编组作业、出发技 术作业

15、。8无调中转车可以随:无改编中转列车、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车站。9部分改编中转列车,是指该列车到达技术站需要进行:增加利车重量、变更列车的守车位置、挂车、减轴调车作业。10按办理技术作业内容的不同,在技术站办理的货物列车有:无改编中转列车、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解体列车、自编始发列车。11列车编组顺序表记载的内容有:车次和发站、车种车号、到站和品名、自重和载重、记 事栏。12部分改编中转列车中,换挂摘下的货车有:有调中转车、本站作业车。13决定调车程所需时间因素主要有:调车机车类型、调车程长度、调动车数和重量、调车 允许速度、调车设备、气候及调车人员技术水平等。14推送调车法主要用于:向货场取

16、送车、向专用线去送车、调移客车、调移禁止溜放的货 车、车列转线。15评价驼峰作业方案的指标有:分解一个车列平均占用驼峰的时间、驼峰解体能力、 驼峰负荷、驼峰解体一车的费用。16采用双推双溜驼峰作业方案,必须:配备两台以上机车、具备两条推送线、具备两条溜 放线、交换车少、编组站改编工作量大。17. T 集 =12m 车小时的条件是: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集结无中断。18集结参数的大小与:车组大小的均衡性、车组到达间隔的均衡性、集结中断次数、集结 中断时间有关。19车站作业车取送次数, 顺序与: 货物的性质、 调车机车的分工、 装卸能力、 本站车数量、 本站车作业后挂运方法因素有

17、关。20班计划内容包括:列车到达计划、列车出发计划、装车卸车和排空计划、班工作指标、 重点任务和上级指示。21编制班计划前,需要收集:预计18点或 6 点现在车、货运要车计划、机车供应情况、预计 18点或 6 点结存中转车总数和本站货物作业车总数、到达列车编组顺序表确保。 22班计划中的排空车计划,应按调度所指定的:排空车次、排空车种、排空车数执行。 23货车停留时间指标包括:无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货物作业车平均一次货物作业在站平均停留时间。 24编制班计划时,有调中转车至少要经过:到达作业、解体作业、编组作业、出发作业过 程才能将其推算到出发列车内。25

18、车站工作分析中日常分析内容有:安全情况、列车及调车工作完成情况、装卸情况、中停时完成情况、运用车保有量情况分析。26编组站作业综合自动化,一般由:作业控制自动化、数据处理自动化两个系统组成。27车流径路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车流的性质、运输距离、运送时间、车站和区段 的能力、输送总费用。28货物列车是按:编组地点、运行距离、运输种类和用途、编组方式、列车内车组数目。29正常径路是指:运输距离最短、运送时间最少、运送费用最低的最经济径路。30在装车站编组的列车有:始发直达列车、阶梯直达列车、整列短途列车。31每个技术站发出的车流包括:自装车流、 后方区段所有车站产生的车流、衔接支线产生的车流

19、、到达解体列车中的有调中转车。32每个技术站到达的车流包括:到达本站作业车、到达前方区段所有车站的车流、到达衔 接支线的车流。33区段管内列车包括:摘挂、重点摘挂、小运转列车。34下列情况是违反列车编组计划的: 全部组织的始发直达车流编入直通列车、 技术直达车 流编入直通列车、 直通车流编入直达列车、 直通列车编入区段列车、 小运转列车的车流编入 直通列车。35小时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编制机车周转图、 编制列车运行方案图。36按区间正线数目的不同,运行图可以分为:单线、双线、单双线运行图 37按列车运行速度不同来分,运行图可分为:平行、非平行运行图。 38查定区间运行时分

20、,应考虑?等不同因素。区间计算距离、上下行线路平纵断面情况、 客货列车速度、上下行列车重量、列车在每一个区间的两端车站停车与不停车情况。 39中间站产生停站的原因是:进行必要的技术作业、客货运作业、列车在中间站会车、列 车在中间站越行。 40机车交路方式有:肩回运转交路、循环运转交路、半循环运转交路、环形运转交路。 41机车在基本段或折返段所在站办理的作业有:在到发线上的到达作业、机车入段走行、 机车在段内作业、机车出段走行、在到发线上的出发作业。 42车站间隔时间的大小与?等因素有关:车站类型、与车站邻接区间的行车闭塞方法、车 站的信号和道岔的操纵方法、接近车站的线路平纵断面情况、机车类型列

21、车重量和长度。43以下?为车站间隔时间: t 到发、 t 发到、 t 通。44.以下?为列车追踪间隔时间:I至U、I发、I通。45追踪列车的最小间隔时间, 与?等因素有关: 同方向列车间隔的距离、 列车运行的速度、 信联闭设备的类型、列车长度、必要的作业时间。46.列车起停车附加时分与?有关:牵引机车类型、列车重量、进出站线路平纵断面、运行 速度。47铁路区段固定设备一般是指:区间、车站、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给水设备、电气化 铁路的供电设备。 48计算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方法有:图解法、分析法。49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某中间站只有2 条到发线(包括正线在内)时,同一时间内车站允许最多列车的

22、会车方式是:一列通过一列停车、两列停车。50编制货物列车运行图应解决以下问题: 与列车编组计划相配合、 与车站技术作业向配合、与机车周转相配合。51铺画货物列车详图应注意?问题:保证行车安全、保证旅客列车乘降安全、有效地利用 区间通过能力、提高货物列车旅行速度。52提高行车量的改建措施有:修建线路所、修建双线、蒸汽牵引区段改用内燃电力牵引、 增加会让站。53铁路保持适当的后备能力,是为了:适应日常货流波动、进行运输调整、线路施工、供 电设备施工。54某时某铁路局总运用车保有量, 应包括该局管辖范围内所有?的运用车之和: 车站上停留、铁路专用线上停留、厂矿企业专用线上停留、区间铁路线路运行的列车

23、上车量。55技术计划内容包括:使用车和卸空车计划、空车调整计划、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货车运用质量指标计划、货车运用保有量计划。56空车调整原则应是: 同种空车在同一径路上不能对流、空车一般应走最短径路、在环形线路上, 也应根据空车走行公里最少为原则、 在保证货物与行车安全条件下, 可采用车种代用、最短径路能力不足时,可经由特定线路。57管内工作车包括?车流:自装自卸、接入自卸车流。58移交(重)车包括?车流:自装交出、接运通过车流。59机车数量指标有:机车走行公里、总重吨公里、机车供应台次。60机车质量指标有:列车平均总重、机车日产量、机车需要系数、机车全周转时间。变更列车越行地点、 组织组织

24、双线反方向运行、变更机61进行列车运行图调整方法有:变更列车回车地点及会车方式、列车加速运行, 压缩区间少量的运行时分,为会车创造条件、车上水地点。四 名次解释:1 无调中转车: 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2 有调中转车:随到达解体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技术站经过一系列改编作 业后,再随自编始发列车,或另一列部分改编中转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3 货物作业车(本站作业车) :随到达解体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车站进行货物卸车或装车作业的货车。4 调车:除列车运行外,凡使机车车辆在线路上进行有目的的调动,称为调车。5

25、调车钩:机车连挂或摘解一组车辆的作业,称为一钩。6 调车程:机车或机车连挂车辆加减速一次的移动。7 编组调车:根据技规 ,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的调车,称为编组调车。8 溜放调车法:凡使用机车推送车列达到一定速度后摘钩制动,使摘解的车组借获得的动 能溜放到指定地点的调车方法,称为溜放调车法。9 调车作业计划:规定车列如何解体、编组、取送、甩挂等具体行动计划,称为调车作业 计划。10 货车集结时间:在技术站上编组某一去向的出发列车,按照运行图有重量或长度的一 定要求。 因而使陆续进入调车场的货车有先到等待后到凑集满重或满长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所消耗的时间,称为货

26、车集结时间。11 正常径路:运输距离最短或运送时间最少,运送费用最低的最经济径路称为正常径路。12 特定径路:因某种需要,例如保温车的加冰、加油,减少枢纽小运转车流的场间交换 或重复改编作业, 以及因运输能力不足而分流等, 指定部分车流必须经由的线路称为特定经 路。13 区段小运转列车:在技术站与邻接区段内几个中间站之间开行的列车。14 装车地直达列车:由装车站用自装车流组织的直达列车,称为装车地直达列车。15 固定列车运行线:在列车运行图上固定车次、到发时分和编组内容,称为固定列车运 行线。16 必要条件:任何一支远程车流单独或多支远程车流合并开行直达列车时,在沿途技术 站无改编通过获得的车

27、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在始发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时,则满足必要条 件。17 绝对条件:任何单支远程车流单独开行直达列车时,在沿途任一技术站的无改编通过 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始发站集结车小时消耗时,则满足绝对条件。18 列车运行图: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它规定各车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 在每个车站的到、 发或通过时刻, 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 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及机车交 路等。19 平行运行图:在同一区间内,同一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同,因而运行线相互平行, 并在区段内没有列车越行的运行图,称为平行运行图。20 车站间隔时间:指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21

28、追踪运行:在自动闭塞区段,凡一个站间区间内同方向有两列或两列以上列车,以闭 塞分区间隔运行,称为追踪运行。22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在自动闭塞区段,追踪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追踪 列车间隔时间。23 铁路通过能力: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 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或对数。24 铁路运输能力:在一定的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机车 车辆和乘务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 它通常以一年内所能通 过的万吨数计算。25 运行图周期:在各种类型的平行运行图上,反复出现的一组列车

29、占用区间的总时间。26 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指在旅客列车数量及其铺画位置既定的条件下,该区段一昼 内所能通过的货物列车和旅客列车总对数(或列数) 。27 技术组织措施:凡是用改进列车组织方法,或只需用少量投资,就能使通过能力达到 需要水平的加强措施。28 改建措施:凡是需要国家大量投资,通过改建或新建铁路技术设备来加强铁路通过能 力的措施。29 技术计划:是为了完成月度货物运输计划而制定的机车车辆运用计划。30 工作量:全路、铁路局或分局每昼夜新产生的重车数。31 货车周转时间:货车从第一次装车完了时起,至下一次装车完了时止,所平均消耗的 时间。32 管内装卸率:表示货车每完成一次周转,平均

30、完成的货物作业次数。33 管内工作车周转时间:指在管内装车完了或从其他铁路局(分局)接入重车时起,至 卸车完了时止,所平均消耗的时间。五 简答题:1 接法列车时需办理哪些作业?-a办理区间闭塞b准备接车或发车进路 c开放和关闭进站信号或出发信号d接、交行车凭证(不使用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时)e迎送列车及指示发车 f列车到达或出发后,车站值班员应及时将到、发时刻通知邻站和向列车调度员报告,并填记行车日志。2 各种列车在技术站办理的技术作业中,有哪些是都必须办理的作业?-a车辆的技术检查和修理 b车辆的货运检查及整理 c车列及票据交接d摘挂机车或机车乘务 组换班。3调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31、及时解编列车和取送车辆, 保证无阻碍接车和正点发车; b 有效利用调车机车和调车设备, 用最少的时间完成调车工作任务;c确保调车安全。4单推单溜、双推单溜、双推双溜三个驼峰作业方案各有何优缺点?各在什么样(改编要 求)的编组站使用?-a 单推单溜: 优点是驼峰机车运用效率高。 缺点是分解一个车列占用驼峰的时间长, 因而驼 峰设备利用率低, 驼峰改编能力也较小。 一般在改编工作量不大的编组站采用。 B 双推单溜: 优点是分解一个车列占用驼峰的时间比单推单溜大为缩短,因而驼峰设备利用率高, 驼峰改编能力比单推单溜也显著提高。 缺点是驼峰机车等待时间多一些。 一般在改编工作量较大的 编组站采用。c双

32、推双溜:优点是分解一个车列占用驼峰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驼峰的改 编能力。缺点是当车站重复改编的交换车和额外增加的重复分解车超过1620%时,采用双推双溜是不利的。一般在改编工作量较大,且重复改编车数较少的编组站上采用。5与牵出线调车比较,驼峰调车具有哪些特点?-a 调车的动力: 牵出线溜放调车主要靠机车的推动力; 驼峰溜放调车主要靠车辆本身重力为 主,机车推送为辅。 B 提钩地点:牵出线调车提钩地点范围大,不固定;驼峰调车提钩地点 范围小, 基本固定在推送坡至峰顶一段距离内。 C 溜放速度的控制: 牵出线调车由调车长控 制;驼峰调车依靠车辆本身重力。 D 车组间隔的调节: 牵出线主要依靠调车

33、长控制变速推送 和手闸制动来调节;驼峰依靠峰上脱钩时机和减速器制动来调节。E 调车机的操作:牵出线变速溜放;驼峰基本定速溜放。 F 其他:牵出线调车比驼峰调车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安全 性较差。6压缩技术站货车集结时间的措施有哪些?-a通过调度所组织枢纽和邻接区段内的车站货车按去向按阶段配合到达技术站。B组织本站自装重车或自卸空车并及时取回, 扩大最后车组, 提前结束车列集结过程。 C 组织超重列车, 将同去向的货车挂完,造成集结中断。7编制阶段计划主要是解决哪几个问题?-主要解决3个问题:a确定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 b调车机车运用计划 c到发线运用计划。8什么是列车编组计划?它要解决哪些问题?-

34、a 列车编组计划简单地说就是车流组织的规划。 它规定全路重空车由产生地到目的地的挂运 办法。也就是规定全路各车站将一定的车流编入一定种类和一定去向的货物列车的办法。B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编组列车,编组那些列车和在哪些车站编组列车。9什么是绝对计算法?有何优缺点?-实际上是穷举法。它是计算方向上所有的编组方案的车小时消耗和在各站的改编车数,从 中选择车小时消耗少且适合各站改编能力的编组方案。 优点: 因为所有方案都经过计算, 可 以选出最优或需要的方案。在一定条件下(站数 45个) ,计算简便、迅速、正确、可靠。 缺点:支点站超过 5 个时,手工计算不行了。站数多时,计算机计算也困难。另不能用于

35、分 歧方向较多、结构复杂的线路。10什么是表格计算法?有何优缺点? -按照远程车流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去向)的条件,在特定的表格上,通过一定的步骤和 算法,选出方向上最优的列车编组方案的方法。优点:a当支点站不超过67个时,计算迅速、简便。 B 能综合地解决各个方向的车流组合。 C 可以根据各站改编能力及其他技术条件, 选择较合理的方案。缺点: a 当支点站过多时,或分歧方向较复杂时计算工作量仍很繁重b若运算技术不十分熟练时,在计划过程中可能遗漏个别较优的比较方案。11最终确定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时,要进行哪两方面内容检查?-a 检查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是否符合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B 检查各技术站的作业负担是否相适应。1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手册有几项内容?-发站、到站、编组内容、列车种类、定期车次、附注。13 . T不与T连有何不同?-T不仅在单线区段产生,发生在一个车站上,是与相对方向列车之间不同时到达车站的最小 间隔时间。T连是在单线、双线区段均要查定,而且是发生在两个车站之间,是同方向列车 之间最小间隔时间。14.参阅教材第168页图3212,画出下行方向的 t连图。-练习册 148页15简述加强铁路通过能力有哪些技术组织措施?-技术组织措施有:a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