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735a92a2-973c-4aa2-9d13-c49a578b9f29/735a92a2-973c-4aa2-9d13-c49a578b9f291.gif)
![烛之武退秦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735a92a2-973c-4aa2-9d13-c49a578b9f29/735a92a2-973c-4aa2-9d13-c49a578b9f292.gif)
![烛之武退秦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735a92a2-973c-4aa2-9d13-c49a578b9f29/735a92a2-973c-4aa2-9d13-c49a578b9f29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 理解这篇文章中说理透辟,极具思想性的人物语言;融入起伏跌宕,生 动活泼的情节;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细微动作与内心活动的写作手法。2.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 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 用法, 通假字、实词和虚词的准确识别与灵活运用。3. 训练学生古书的阅读能力和文章思想内容的概括能力。 (二)德育教育:1. 认识并理解烛之武在郑国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畏艰难险阻,独自一 人深入秦军,说服秦穆公,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2.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方法善于利用秦晋两国之间的矛盾,采 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3
2、. 能够批判继承中国的丰富文化遗产,掌握先秦的部分历史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烛之武以及秦穆公等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左传的人物和事物的描写方式以及 语言特点。解决方法:1注意与学生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联系,初中时已学过曹刿论战 ,对 左传有了一些了解, 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更深更广的拓展。 使学生自觉地 有意识地关注左传一书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 并自己主动阅读相关书籍 (左 传、春秋左传注疏)2通过课文内容详解,并适当举例深入引导使学生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 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学生
3、初中学习过的曹刿论战引出左传 ,对左传一书进行 详略得当的介绍。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对于左传一书的作者 与成书时代,历来有许多争论,比较可信的说法是: 左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 左丘明所作, 后来经过许多人增益。 一般人认为她原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 但 也有人认为是传春秋的( 春秋是鲁国一部大事年表性质的历史书) 。到了 晋代,杜预才把它分年附在春秋的后边。左传为 “十三经 ”之一。因为普遍认为左传和公羊传 谷梁传 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 “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 上与基本一
4、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所 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和春秋相同,同起于公元前 722 年,但止于公元前 453 年,比春秋晚 28 年。它比较系统地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 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 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风云变 幻的面貌,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左传 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 作者既善于突出事物的本质, 用简 括的语句写出纷繁复杂的事物(特别是善于写战争) ,也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刻画 出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是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左传有许多外 交辞令也很出色。其中记载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
5、职务高低,这 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 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 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 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左传为后代的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 司马迁等,都从中吸取了营养。自东汉以来,为左传作注的很多,现在最通 行的是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汜(f a n)南 佚(y之狐 夜缒(zhu)而出亡郑以陪(pe)邻共(go ng
6、其乏困 阙(qu e)秦秦伯说(yu $ 逢(pa ng孙夫(f Q人 然后让学生默读或朗读三遍。三、简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 一是晋文公为公子时逃亡路过郑国时,郑文公没有以礼待他。二是在公元前 632 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 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的原因:因为当时秦国也想要争夺霸权,向外扩张。 发生在公元前 632 年的城濮之战, 事实上是分别以晋国, 楚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 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
7、的 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 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秦晋之好 ;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 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四、理清层次: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习题二, 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 各段大意。第一段:秦、晋围郑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以寥寥 25 字,写出了当时的具体形势( “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 国兵临城下, 形势严峻 ;写出了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两事与晋利害相关, 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写出了驻军位置 (“晋 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
8、 参照 ppt 中“春秋形势图”,“秦晋围郑图”,阅读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 巧妙、行文的缜密。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文笔简单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1、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的作用:师必退” 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 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2、郑伯如何说服烛之武:当郑伯让烛之武见秦穆公时, 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流露出对自己年轻时未被重用的愤懑与不满。而郑伯则 表现得大度宽容,不卑不亢。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 晓之以理。 于是,烛之武只得“
9、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夜缒而出” 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 连城门也打不开了。 进一步说明兵 临城下的严峻形势, 也说明了郑国的小心谨慎, 防止被晋国发现。 本段的重点在 “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 四层: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 目前是盟国, 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 他没有立即指出秦、 晋联盟的虚伪 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这一事实。这样既符 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3、“若舍郑以
10、为东道主 , 君亦无所害”说明放弃围攻郑国会对秦国有益。 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 这一则是利诱秦伯。 假如烛之武继续挑 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怀疑与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 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唯君图之” ,在经过一番拉拢利诱后,烛之武不失时 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切入,谈到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 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 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 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 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而且留兵助守。第四段:迫晋退兵在得知秦国退兵且帮助郑国防守的消
11、息时, 晋侯没有感情用事, 仍然以清醒 的头脑做出了理智的决定。 这种隐忍不发、 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 正是晋文公(秦晋围郑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唯君图之。)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第一步:以退为进,欲扬先抑。 第二步:晓之以理,动摇秦君。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第四步:引史为鉴,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五、通过老师讲述以及学生与学生,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文段大意以及文段 刻画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进行学习与理解。人物形象:1、烛之武
12、:(1)志士:深明大义, 长期未被重用, 却仍然愿意舍身救国, 以国家利益为重, 爱国。( 2)勇士:义无返顾出使秦师,两军交战,这一去有可能生死未卜,他仍坚定 的去了。( 3)辩士:机智善辩,身处秦营,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善于抓住 对方的性格弱点。一字未提郑国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2、佚之狐:伯乐,为人诚恳,无嫉妒之心,善于发现人才,以国家为重。3、郑伯:不善于用人,但虚心纳谏,勇于改正错误,是一个好国君。4、秦伯:有猜忌之心,以利益为重。语言特点: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 但在叙述故事时, 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例如,在交代秦、 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 “以其无礼于晋,
13、且贰于楚也 ”,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 矛盾冲突。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为下文烛之武 “夜缒而出 ”,出使并说退秦军 埋下了伏笔。 “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 ”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 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 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 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 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 文章的艺术感染力。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 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激发员工创造力培训体系建立
- 续约劳动合同范本(2篇)
- 维修泵房的合同(2篇)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点石联考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解析版)
- 江苏省苏州市五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Module 2(单元测试)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外研版(一起)(含答案)
- 转英语专业申请书
- 中国粉针剂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男性减脂饮食与运动结合的策略
- 苏州某创新医院可行性研究报告
- 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
- 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 MES运行管理办法
- 中药炮制学教材
- 现场快速反应跟踪管理看板
- 框架核心筒结构办公楼施工测量方案(12页)
- 常见肿瘤AJCC分期手册第八版(中文版)
- 整体机房维护方案及报价通用
- 电气第一种第二种工作票讲解pptx课件
- 北大金融学课程表
- 英国签证户口本翻译模板(共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