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_第1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_第2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作背景 一根本概念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 资源环境 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 资源、水资源、生态环 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 2021 年、 2030 年经济社会开展及远 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 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 经济规模, 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 最适的生态用地规 模 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 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根底性、 承载容量有限性、 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 关联性特点。二评价目的与原那么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健康水平 的 关键 表征指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

2、影响各设区市资源 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 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 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 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目标确定、 指标规模调整、 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 础 支撑。主要原那么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 用性、 “红线 原那么。二、评价内容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 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 环境要素 土 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 环境、生态环境等 、社 会经济开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 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分 析社会经济开展的 目标、阶段和功能定位。其二,分析资源环境对土地 利用 的影响

3、。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 分析 资源禀赋对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程度的影响。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或约束因素识别从经济社会开展、主要资源要素或环境容量保障能力、 粮食或农 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范等方面, 识别国土保护与开发和 经济社会开展,尤其是区域土地利 用的资源环境影响或约束因素。重点 关注采煤塌陷对土地 利用的影响。三资源环境关键因素情景分析经济社会开展设置“保持现有速度 、“根底情景 “快速增长三种情形,资源环境根底条件设置“改善 “根底情景 、“减弱 三种情形。其中,根底情景依据 各个因素相 关部门的规定和规划确定,如:市、县、区政 府考核目标中确定了经

4、济 社会开展目标、资源环境考核目 标。资源环境要素效率随着经济社会发 展、技术进步而发 生变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充分考虑不同技术经 济水 平下资源环境要素效率及其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包 如:粮 食单产增长、产业转型对水资源节约的影响等。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类型、因子修正及取值 1、评价类型基准承载力:基于粮食平安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 基于耗地率 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参照承载力:基于水 资源约束、环境负荷的资 源环境人口、经济承载力。选评 承载力:基于生态足迹、碳排放峰值的 资源环境人口、经 济承载力。2、关键因子修正 各类承载力评估是基于各类主要影响因素开展的,为 了保证结果更加符

5、合实际,需要进行以下修正:土地污染、 水资源、地 质环境。3、取值范围不同类型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承载力是基于多种情 景测算的结 果,因此,表述为区间值原那么上在±10%,假设突破,另作说明 ,并据此确定最低耕地保有量、最适生 态用地规模 以及最大建设用地规模可为区间值 。基准承载力用地规模及结构取值范围:最低耕地保有 量的中间值 不得低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 有规模;最适生态用地不 得低于环保部门确定的面积生 态用地占辖区国土面积的比例 > 30%, 假设低于这一标准,作 特别说明;最大建设用地规模的中间值不得高于现行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五资

6、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分析1、资源环境人口承载量测算测算现有条件下 2021 年或科学预期的 2021 和 2030 年的资 源环境人口承载量状况或潜力。分析不同情景 下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规模 的承载状况及合理性,提出合理 幅度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2、资源环境经济承载量测算测算现有条件下 2021 年或科学预期的 2021 和2030 年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量。分析不同情景下资源环境 人口承载规模的承载状况及的合理性,提出合理幅度的资 源环境经济承载力。3、合理用地规模测算依据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 规模,分别 测算 2021 年、 2021 年和 2030 年的最低耕地保 有量

7、根本农田 、 最适生态用地量和最大建设用地量。 并对照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 的相应用地规模,分析 耕地、生态用地、建设用地规模的合理性,并提 出最低耕 地保有量、最适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建设用地规模。4、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及分析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区分为:超载、临界承载、不超载三种类型,其划分区间为临界承载 ± 10%。超过资源环境基 准承载力中间值 10%, 即为超载;处于【 10%, -10%】之 间为临界承载;低于 -10% 为不超 载。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分 析,主要是:承载状况判断的科学性;承载状 况的区域差 异;以及形成超载状况的主要原因,和实现临界、不超载 状 况的主要措施。六

8、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国土整治与空间调控根据不同区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及资源环境承载状况、承载水平等,针对不同区县提出相应的国土整治和空间管制政策或具体措施,促进土地利用、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 协同开展。三、技术路线基于前述评价内容, 本工程技术方案首先完成对根底 资料的调研, 数据来源涉及到国土、发改等多个部门。其 次,对资源与环境现状展开 分析,掌握资源环境禀赋、 规 划,分析对象包括自然 水资源、 土资源、 粮食 、经济GDP产业结构、环境S02排放、碳排放、土壤污染、社会人口等。然后,分析资源环境要素对土地利用的 影响,并识别 影响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从资源环境禀赋和 规划中提取关键因素的预期

9、值。再次,计算多情景、多类 型的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并同时计算出合 理幅度资源环境 承载力下的最低耕地保有量、最适生态用地量和最大建 设 用地量。最后,一句承载力计算结果,分析资源环境承载 力的超载、不超载情况,提出国土整治与空间调控的建议图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技术路线四、评价方法参照?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以及合理用地 规模三个方面的评价主要方法如下一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1、基于粮食平安目标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1粮食生产能力计算。第一步,依据现行土地利用 总体规 划、耕地数量增减、耕地质量变化趋势确定未来耕 地供应量。第二步, 按

10、照光、 温、水、热、技术水平计算 土地生产潜力, 考虑耕地质量提升、 农业技术进步、土壤 污染、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等因素对于耕地粮食产 能的影 响。G = X : p式中,G为目标年度粮食生产总量,A为目标年度可耕地面积考虑整理、开发、复垦、退耕、灾毁、农业结构 调整等对耕地 数量的影响,考虑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污染、 采煤塌陷对耕地质量的影 响,a为复种指数,B为粮作比例,P为粮食单产目标年度的粮食 单产按考虑技术进步 的影响,依据 1990-2021 年历史数据进行多元回归 预测。2粮食平安水平设定。第一步,根据市和各个区县 的土地 功能定位如粮食主产区、工业园区和现状粮食 供需状况粮食自给

11、 率,确定粮食平安水平 如: 保障口 粮和口粮水平, 还是包括商品粮、 饲料量以及水平等。第 二步,确定人均粮食消耗,可参照国际粮食安 全标准,550kg/人.年为富裕、500kg/人.年为小康、450kg/人.年为温 饱、400kg/ 人 . 年为营养平安标准。(3) 计算人口承载力。 依据土地生产潜力、 粮食供应 与平安水平、 人均粮食消耗标准,计算目标年度的人口承 载规模。比照分析不同情景 结果,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 境人口承载力;并相应地将有关结果与现 状及规划耕地面 积所支撑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进行对照分析。式中,R为目标年的人口承载规模,丫为粮食自给率,C为不同水平的粮食消费量。2

12、、基于水资源影响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1) 计算区域水资源规模。水资源总量包括区域地表水、地下水量、外来水量,其中,目标年的地表水供水规 模由省控河流取水量和非省控河流取水量构成。省控河流 取水量不得高于江苏省水利 厅确定的取水规模;非省控河 流取水量由各设市水利局确定;需要根据 水功能区水质达 标率现状及规划目标加以修正。(2) 设定人均综合用水量。第一种方法,定额分析法,参考联合国标准(丰水线300001/人、警戒线170001/人、最低线30001/人) 。第二种方法,考虑经济规模和结构、城 市化开展、生活水平提高等要素时,利用1990-2021 年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差进行预测(考察

13、人均用水量、GDR产业比值、人均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 ) 。(3) 计算人口承载力。依据区域水资源量、目标年度 的人均用水量计算人口承载力。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低于60%,那么对应的现状或规划承载力折减20%;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到达 60%,但低于 70%,那么折减 10%; 水功能区水 质达标率到达 70%, 但低于 80%,折减 5%。其他情形,不 折减。比照分析不同情景结果,提 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 人口承载力。WR -C式中, R 为目标年基于水资源影响的人口承载规模,C为不同水平的人均水资源消耗量, a 为水资源质量折减系 数。3、基于环境负荷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1) 环境负荷

14、历史及现状分析。利用环保统计数据, 分析区域环境负荷程度、区域差异及变化特征;(2)SO2 排放总量预测与分析。根据区域单位SO2 污染物排放变化规律与趋势,设定不同情景,测算评价年度 污染物排放总量,并与环保部门确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目 标进行比对分析。(3) 确定人均环境负荷(人均 SO2 排放量)。根据二 氧化硫排放量测算结果与人口变化预测,分析各评价年区 域人均环境负 荷变化规律。预测方法可采用BP神经网络、4 计算人口承载力。根据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与人均环境负荷,计算人口承载力。比照分析不同情景结果, 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 环境人口承载力。4、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 1 测

15、算总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指持续维持人类所 有消费 活动所需要的标准化的土地单位,表现为生态盈余、 生态平衡和生态赤 字。生态足迹计算采用供应模型,即区 域实际拥有的所有生物生态学土 地表示该区域生态总承载 力。nj =1 j j jEC a yy= 汉辽式中,EC为区域生态足迹总供应,j为第j种土地类型,aj为群 也同样第j类生物生产性土地总面积,Y j为均衡因子,yj 为产量因子用区域第 j 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 与该类土地 的平均生产力的比值表示。 2 测算人均生态足迹。通过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 态赤字 的比拟,来判断各区域的生态资源利用可持续度, 并据此测算人口承载力。ec 二

16、EC / N式中, ec 为人均生态足迹, N 为目标年的预测人口规 模。3计算人口承载力。根据不同情景的生态足迹,测算相应的人口规模,并与现状、规划人口规模进行对照分 析。R= 1- 0.12 EC/ec式中,R为目标年的人口承载力,0.12是指生态空间中 应该扣除 12%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5、基于碳排放峰值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 1 确定碳峰值与碳排放量。根据各区县发改、环保 部门制 定的节能减排方案或经济开展方案,提取碳排放的 现状及目标年度的规 划控制值。对于尚未明确碳峰值年的 区县,可以根据碳排放与经济开展 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碳减排情景下的碳峰值年。 2

17、 计算人均碳排放量。第一种方法,首先计算现状 条件下 人均碳排量,再根据经济开展趋势预测未来目标年 的人均碳排放量,预 测过程考虑技术进步、 观念改变对于 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 第二种方法, 能源消费核算法, 计 算时,根据目标年的能源结构预测各类能源使用量, 同时设置不同情境。Ei Ci E Y X xX id E Ei Y P式中,A为目标年的人均碳排放量,E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Ei为i种能源的消费量,丫为GDP P区域人口,C/Ei为排放强度可根据煤、石油等的推荐排放因子确定。3计算人口承载力。根据节能减排方案确定的不同情境的碳排放总量目标、人均碳排放量,可以计算得到人口承载力。比照分析

18、不同情景结果,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 环境人口承载 力。R=式中,R为目标年基于碳排放峰值约束的人口承载规模,C为目标前碳排放规划控制值,A为不同水平的人均碳排放(二)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测算1 基于耗地率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测算(1) 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现状及规划规模以国土资源部门确定的为依据。可以根据耗地率提升水平预 测,并结合开展和改革 部门规划的经济开展规模,设置不 同情景测算对应的建设用地总规模, 并与国土资源部门规 划数据进行对照分析(2)计算耗地率。首先计算现状条件下单位GDP占用建设用地的数量,再根据经济开展趋势预测未来目标年的 耗地率,预测过程 考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技术进步

19、与政策 强化的影响。耗地率还可以直接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考核目标来确定。(3) 计算经济承载力。 根据目标年能供应的建设用地 规模和耗地率计算目标年的经济承载力。比照分析不同情 景结果,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E = C G式中,E为目标年基于耗地率的经济承载规模,C为目 标年度的建设用地规模, G为不同水平的单位 GDP勺建设用 地占用。2、基于水资源效率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测算(1) 确定水资源消耗总量。水资源消耗总量现状值及 规划值,以 水利部门确定为准 (根据未来水资源利用规划 和控制目标为准 )。也可以 通过对耗水部门的未来开展趋势 做出预测。(2) 计算水资源效率。第一种方

20、法,计算现状条件下 单位 GDP 耗水数量,再根据历史经济开展趋势预测未来目 标年的耗水率,预测过 程考虑社会技术进步和节水观念深 化的影响。第二种方法,耗水率还可 以直接从节水利用目 标来确定, 还可以参照全国、 江苏的平均水平设定。(3) 计算经济承载力。根据水资源效率和水资源消耗 总量可以计 算得到经济承载力。由于水污染将导致承载力 折减,具体计算依据参加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资源环境人 口承载力测算。WE 一C式中,E为目标年基于水资源效率的经济承载规模,W为目标年度的可供消耗水资源总量,C为不同水平的单位GDFP勺水资源占用,a为水资源质量折减系数。3、基于环境负荷的资源经济承载力测算

21、(1) 污染物排放量预测与分析。根据市区县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目标年度 SO2 排放的规划控制总量;也可以设 定不同的经济开展速度情景,预测未来SO2 排放部门的规模,得到目标年 S02 排放总量。2计算单位GDF二氧化硫排放量。第一种方法,计算历史、现状条件下单位 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再根据 历史经济发 展趋势预测未来目标年的单位GDF二氧化硫排放量,预测过程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第二种方法,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还可以直接从环境保护目标来确定,也 可以参照全国和江苏的平均 水平。3经济承载力测算。根据不同情景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单位GDF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目标,测算相应的经济承载力,并与规划经

22、济规模进行对照分析式中,E为目标年基于环境负荷的经济承载规模,目标年度的不同水平的 SQ排放总量,C为单位GDP氧化硫排放量4、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测算 1 测算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指持续维持人类所有 消费活 动所需要的标准化的土地单位, 表现为生态盈余、 生态平衡和生态赤字, 测算方法见“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 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2测算单位 GDP生态足迹。通过单位 GDP生态足 迹与单位GDP生态赤字的比拟,来判断各区域的生态资源利用可持续度,并据此测算经济承载力。ec= EC/GDP式中,ec为人均生态足迹,GDP为目标年的预测经济规模。3计算经济承载力。根据不同情景的生态足迹

23、,测算相应的经济规模,并与现状、规划经济规模进行对照分 析。R 二 1- 0.12 EC/ec式中,R为目标年基于生态足迹的经济承载力,0.12是指生态空间中应该扣除 12%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5、基于碳排放峰值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测算1 确定碳峰值与碳排放量。根据各区县发改部门制 定的节 能减排方案或经济开展方案,提取碳排放的现状及 规划值。对于尚未明 确碳峰值年的区县,可以根据碳排放 与经济开展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 确定不同碳减排情景下 的碳峰值年。2 计算单位GDF碳排放量。首先计算现状条件下单位GDP碳排量,再根据经济开展趋势预测未来目标年的单位GDP碳排放量,预测过程

24、考虑技术进步、观念改变对于单位GDP碳排放量的影响。 3 计算人口承载力。根据节能减排方案确定的不同情境的碳排放总量目标、单位GDP碳排放量,可以计算得 到经济承载力。比照分析不同情景结果,提出合理幅度的 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式中,R为目标年基于碳排放峰值约束的经济承载规模,C为目标前碳排放规划控制值,排放量A为不同水平的单位 GDF碳三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用地规模测算1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基准承载力人口规模的最低耕地保有量测算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基准承载力的人口规模测算最低耕 地保有量,公式为:G = P g式中,G为最低耕地保有量,P为资源环境承载基准承载力的人口规模,g 为人均耕地保有量基于不

25、同情景人均粮食需求及粮食单产测算。与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进行对照分析,并确定最低耕地保有量取值范围。2、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基准承载力的最适生态用地量测算根据?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生态用地包括: 自然保 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源修养区、风景名 胜区、森林公园、城 市绿化用地、根本草原、生态公益林、 主干河流、水库、湿地、荒漠以 及其他需要生态保护的区 域。测算以上述依据为根底,并考虑最低耕地保有量、最 大建设用地规模的影响。3、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基准承载力人口 / 经济规模的 最大建设 用地量测算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基准承载力人口 / 经济规模测算 的最大建 设用地量。基于人口规模的最大建设用地量测算,公式为:Ci = p 江 Ci式中, Ci 为最大建设用地量,Pi 为资源环境基准人口承载力, C1 为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基于经济规模的最大建设用地量测算,公式为:C2 二 P2 C2式中, C2 为最大建设用地量,P2 为资源环境基准经济承载力, C2 为单位建设用地经济产出。比拟分析基于人口和经济承载力的最大建设用地规模, 并结合与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最大建设用地规模对照 分析,确定最大建设用 地规模取值范围。五、报告目录本工程预期提供?资源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