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化学年 级九年级教学形式教 师马海燕单 位济源市实验中学课题名称分子和原子(1)学情分析1、 分子、原子是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知。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上已有素材、以及教师的补充素材,激发学生新的思维,采用以下教学环节来组织本节教学。2、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3、 之前,在物理课的
2、学习中,学生已初步知道关于分子、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原子体积非常小,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确实客观存在。因此,本课引入并不难,但涉及的一些化学微观概念较抽象,学生不易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反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三大特征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2.能力目标:(1)学习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2)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
3、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前宣誓讲课:(一) 创设情境 诱发新知展示图片:远处能闻到烤鸡的香味;湿衣服能被晒干;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消失,而水会变甜。为什么会有上述现象?教师打开一瓶香水,并向空中喷洒香水。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了吗?为什么会闻到?演示: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的品红,静置,观察现象。思考:品红为什么会消失,而整杯水变红色?我们用好奇的双眼去认识世界,却难以看透物质内部的奥秘。让我们变换一个角度,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并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一定能探求和发现物质内部肉眼看不见
4、的秘密,揭开自然界许多的不解之谜。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苯分子图像和世界上最小的汉字一中国。问:你知道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学生观看几种物质的微观构成。问:通过观看以上资料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推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问:分子、原子这些微小的粒子,都具有哪些性质特征呢?激趣:多媒体显示一些数据。问: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呢?推论:分子很小,质量小体积也小(二) 探究活动 探求新知当我们看到品红消失、闻到香水的香味时,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演示:取一烧杯加入20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滴加浓氨水。观察到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引
5、导学生猜想:哪种物质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问:如果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有什么办法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实验探究1:仪器、药品:浓氨水、酚酞试液、大小烧杯实验要求:用以上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提示:浓氨水与酚酞不直接接触,但应同处在一个密闭环境中才能完成。)教师在各组间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设计方案给予鼓励和肯定,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引导学生大胆地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组织各小组互相交流学习成果,并展示成功的设计方案。实验探究2(演示):仪器、药品:食醋、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实验要求:观察、比较加热前后,哪一种情况能更明显地闻到醋酸的气味?组织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分
6、子的什么性质?推论: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问题:你能否举出一两个生活实例,说明我们刚才实验得出的结论?设疑: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学校的校道水泥路上,每隔不远就有一道缝隙?你知道它们所起的作用吗?这些缝隙在冬天和夏天里又有什么变化呢?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然后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探究3(演示):将20mL水倒入20mL酒精中。观察到液体总体积不足400mL。这一实验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特性呢?学生完成实验探究4实验探究4(补充实验):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出针筒
7、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思考: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组织小组讨论,并互相交流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和解释。推论:分子等粒子间是有间隔的,气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小。设疑:水在受热蒸发和通电分解过程中都有气体产生,而且水会不断减少,那么在这两个过程中水分子会有何不同变化呢?多媒体播放动画,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推论: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分子。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三) 练习反馈 运用
8、新知反馈练习: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老师在喷香水,同学们可以闻到香味;2、湿衣服在阳光正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3、物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现象;4、在一只盛有一定体积水的玻璃杯中,放入一块糖块时,发现水面上升,当糖消失时,液面又有所下降,为什么?5、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6、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态储存在钢瓶中。(四) 交流讨论 体验成功在这节课中,我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实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嘴表达,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相信每个同学对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及其特性有了一些了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五) 实践应用 巩固新知联想并体验:假如你是烧杯
9、中的一滴水中的小微粒,在你周围看到了什么?如果给你稍稍冷却或加热,你又会怎样?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化学的微观世界中翱翔吧!板书设计课题2 分子和原子(1)一、分子1、基本性质:2、定义:作业或预习课后作业:A类课后第3题B类课后第3题自我评价教后反思:本节知识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讲解时列举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例子加以解释辅助说明:如分子间有间隔。可举“将等体积黄豆和等体积绿豆混合,总体积小于2倍体积”。将微观知识宏观化学生更易理解。本节亮的:本节实验中讲解活动与探究一时,补充向蒸馏水中加入酚酞溶液时,看到的现象是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这一结论在讲课时及时补充,更方便学生理解掌握。效果更好。本节不足:1、总体来说,有些地方语言不够精简,以后的教学中需注意。2、学生自主活动还有待改进。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防感冒安全课件
- 仪器管理标识培训
- 科室职业健康培训
- 音乐课件软件小学生
- 水肌酸产品项目建设管理方案(参考模板)
- 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范文模板)
- 2025年脲醛塑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xx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风险管理方案(范文模板)
- 2025年真空电子器件及零件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抗溃疡病药项目建议书
- 婚前协议(保护女方利益)
- 奉贤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测试附有答案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课件(马工程)
- 扶贫农产品购销合同协议(农产品购销合同模板)
- 汽车维修高级工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汇总
- GB/T 5782-2016六角头螺栓
- 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 GB/T 13451.2-1992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光度计法
- GB/T 11264-2012热轧轻轨
- 山东省中小学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