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科概论_第1页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科概论_第2页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科概论_第3页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科概论_第4页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科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科学概论?第四章人口与环境学习辅导材料一、 内容提要1、 人口难题1人口经常被认为是所有环境问题的根源。2地球所能供养的人数可以用承载能力carrying capacity)来表示。² 承载能力是生态学的一个术语,是指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在没有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能够生存的物种的最多个体数。² 承载能力不是一个绝对数,它能上下变动,但如果超过承载能力,生态系统的平衡就将被打乱,引起后来或多或少的破坏。² 地球的承载能力在维持人们根本生活,并且不会使环境退化到未来某时期因缺乏食物和其它资源而突然出现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地球所能负担的人口数量。3富裕、不太富裕、贫困

2、这三类人主要分属于三类国家中。² 高度兴旺即工业化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4000美元。² 中等兴旺即中等收入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只有750美元。² 不兴旺即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250美元。4增加食物生产的前景农业生产和供养人类的那种生产的能力取决于许多因素。 ² 可耕地农业生产决定于可用来种植庄稼的土地面积² 水土地的可利用性与水分的有效性密切相关。² 植物和动物的育种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生产能够通过增加每公顷土地的产量而增长。通过育种、选择作物、禽畜新品种来实现这种增长的。² 发现新农作物和新动

3、物² 植物和动物的疾病在育种培育抗病植物和动物时,细菌、病菌和真菌也在进化中。² 作物的保护粮食生产和管理的所有阶段都易遭受疾病和虫害。² 海洋提供的食物来自海洋的食物,主要是鱼类和其它动物,是蛋白质的丰富来源。² 鱼类、水产、海上养殖² 吃食物链上较低级的食物如果富裕的人们假设6亿放弃用谷类喂养牲畜得到的肉类,而直接食用更多的谷类,节省下来的谷物将足以供另外10亿人食用。另一种可能性 是把现在种植诸如烟草、咖啡等赚钱农作物的农田改为种植粮食作物。² “合成食物² 接受新作物或食物² 肥料在作物生产上,如果温度和水

4、分适宜,那么肥料是最普通的限制因素。² 农业现代化² 天气在试图预报未来的作物产量时,天气是最无法估量的因素。5食物不能解决即将来临的饥饿问题,只是使饥饿推迟并增加以后日子中饿死的人数。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平衡的另一端,即抑制人口增长的时候到了。2、人口增长的因素1人口变化率² 人口变化 出生人数 - 死亡人数² 人口变化率 总出生率 总死亡率² 通常也根据在目前增长速度下人口要翻一番所花的时间来表示人口增长率由增长率百分数除70求得。2人口增长的原因²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机械增长有重要影响。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

5、自然增率。² 文化因素这一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随着科学文学水平的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下降。文化因素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a) 人们接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平均婚龄也会相应推延。b) 科学文化水平愈兴旺,人们的生理知识、育儿知识、保健知识就愈丰富,促成婴儿死亡率降低。c) 科学文化水平愈高,就愈加注意自身及其后代各项素质的提高,少生优育,把有限的收入用于将子女培养成具有更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现代人。² 医疗卫生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开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a) 各种疾病致死的死亡率下降,即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平均寿命延长。b) 对控制生育和实行优生优育

6、有着积极的作用。² 额外因素战争、车祸和天灾;癌、心脏病和其它疾病3寿命根本上与人口问题无关。真正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生多少小孩,这些小孩有多少长大成人并生育下一代。3、人口展望1人口未来趋势的预测² 为了取得未来人口趋势的更精确图景,必须了解三方面的情况:人口结构、存活人口或存活率、出生率。 2人口结构² 人口结构就是人口中每个年龄组的人数。² 人口学家还常常按人类生命史不同阶段分组,一般分为三组:未成年(014岁)、青壮年(1564岁)、 老年(65岁以上)² 人口金字塔的模型:快增长型、慢增长型、静止型(零增长型)、缩减型(负增长型)3存

7、活率或存活人口² 存活人口由人口普查资料和死亡的统计来确定。² 人口普查资料提供出每个年龄组的人数;死亡的统计数据可提供每个死亡人口的年龄。根据这两种资料,每个年龄组死亡人口的百分数就可计算出来。4生育率² 生育率fertility是表达育龄妇女生育孩子的平均数的词汇。² 生育率指每1000名育龄妇女在15到45岁之间每年生育的婴儿数。² 总生育率total fertility指每个妇女活着时她生育孩子的平均数。5影响生育率的因素² 传统在原始社会里,孩子是一种经济财富。在城市或市郊的生活中,孩子是一种经济负担,而不是一种财富。在高度

8、兴旺的国家,老年人不需要依靠他们的孩子。² 经济因素在工业化国家,大多数人的生活已经提高到比拟富裕的境地,他们多一个孩子可能意味着放弃新汽车、假期旅游或一些其它物质享受。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的穷人,小孩本身就是物质财富的一种形式,他们还会为此而自豪。² 自豪感在高度兴旺的国家,妇女能够谋取职业而不是操持家务,被认为是降低生育率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在非工业化国家,生孩子是成年人自我满足的一个重要的、而且几乎常常是唯一的来源。² 教 育孩子的数目随受教育的年限的增加而减少。6人口的变迁² 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和人口是如何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学科。 ²

9、人口爆炸和人口控制或失去控制等,可以概括称为人口的变迁。² 出生率和死亡率变迁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状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因而人口增长缓慢;第二阶段,由于营养、卫生条件和现代医学的提高使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没有下降多少,人口增长快;第三阶段,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率下降,人口数量趋向稳定。4、人口与环境1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² 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² 人口的机械增长,这由人口迁移引起的。² 人口的迁移对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并不产生影响,最终决定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仅仅是人口的自然增长。2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

10、78; 人口自然增长率 ² 生产力开展水平 ² 医疗卫生事业的开展² 政府政策 、政治状况 、自然环境 ² 此外,婚姻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教育程度以及就业状况等对人口数量的变化都有影响。3人口数量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² 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使得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和范围大为扩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² 人口数量增多、人口分布集中、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² 进入20世纪,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比以前大大加快,人类的生产活动也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生产

11、废弃物,对环境产生影响。4环境人口容量² 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那么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5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²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² 科技开展水平²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6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² 环境人口容量的两重性,即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² 不确定性主要是指制约因素不确定

12、。² 在具体时期内,如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根底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时,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就是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² 无论是整个地球,还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具体的估计值都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相对确定这一根底上的。7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² 基于土地承载力而估计出来的,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² 从水资源上看,我国的适度人口是11.45亿。² 如果分别按每人需要粮食500kg和600kg计算,我国最大人口容量分别为16亿和14亿。8人口素质² 指一个人总体认识世界、征服

13、自然、改造社会的条件和能力。² 它由人的身体健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所构成。9人口素质对环境的能动作用² 人口素质的上下决定着人类从事实践活动的质量,同时也决定着实践活动所产生效果的规模与性质。² 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在人口质量对人类环境的能动作用中,占有中心位置。² 人口的身体素质是人类从事实践活动的物质根底² 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人类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方向与时机,从而决定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性质。10环境对人口素质的反作用² 环境对人口素质的反作用最为突出地表现在对人类身体健康和对人类社会经济开展的影响。11人口的资源环境素质² 指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的知识、技能以及人类的生态环境意识的观念是否正确。² 衡量人口素质上下的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