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大学生的环境特征研究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3/19fe5dc5-76a3-426d-9307-859da0bcd217/19fe5dc5-76a3-426d-9307-859da0bcd2171.gif)
![创新型大学生的环境特征研究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3/19fe5dc5-76a3-426d-9307-859da0bcd217/19fe5dc5-76a3-426d-9307-859da0bcd2172.gif)
![创新型大学生的环境特征研究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3/19fe5dc5-76a3-426d-9307-859da0bcd217/19fe5dc5-76a3-426d-9307-859da0bcd2173.gif)
![创新型大学生的环境特征研究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3/19fe5dc5-76a3-426d-9307-859da0bcd217/19fe5dc5-76a3-426d-9307-859da0bcd2174.gif)
![创新型大学生的环境特征研究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3/19fe5dc5-76a3-426d-9307-859da0bcd217/19fe5dc5-76a3-426d-9307-859da0bcd21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摘要创造力是指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众多创造力研究者都持有这样一个思想,即创造力普遍存在。创造力就像智力一样,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只是拥有的程度不同。而且创造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像其他能力一样,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发展使它达到某一个程度的。个体的创造力不仅受个体自身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个体的环境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创造力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产物。由于环境影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一直以来创造力的研究集中于对个体主体因素的研究而较少关注其与环境影响的关系。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出尝试性的研究,从个体自我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影响。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
2、对象,以创新成就和创造个性为标准,比较创新型大学生和普通水平大学生在环境特征上的差异,进行小样本的多因素对比分析,进而总结创新型大学生的有异于普通群体的环境特征,从而为营造一种激励创造的学校教育环境提供借鉴。本研究选取一组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获奖者为创新成就组,同时抽取一组普通大学生为对照组(代表平均水平),对两组被试进行有关创造个性和环境特征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一、创新成就组的大学生在创造个性上的得分明显高于普通水平。二、在环境特征上,创新型大学生与普通对照组在同辈团体创新气氛、学业闲暇度、环境评价、竞争与合作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校园学术活动上则没有明显差异。三、创
3、新成就与个体的环境特征存在明显的相关。同辈团体创新气氛、学业闲暇度与创新成就呈明显正相关;竞争与合作、环境评价与创新成就呈明显负相关;在校园学术活动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四、环境特征与创造个性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同辈团体创新气氛、学业闲暇度与创造个性呈显著正相关;竞争与合作则与创造个性呈显著负相关;环境评价、学术活动与创造个性并无显著相关。关键词:环境特征;创新型个体;创造力;创新成就;创造个性AbstractCreativityis an ability which can produce something novel, special and valuable for indi
4、viduals or society. Creativity ofindividualsis influenced not only by many factors of the individual himself but also by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All the while, the research about creativity hammers atindividual factors and pay less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because of its complexity and
5、 indetermination.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work onthe relations between creativity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Takingthe colony of university stud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lassifyingthem by the creative achievement and creativepersonality, this research compares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of t
6、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reative group and common group through multi-factors contrast and analysis on small sample. Then this research sum up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of creative group which have obvious differ with the common one and finally provides reference for construc
7、ting a kind of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which will encourage creativity.This research selects a group of awarded students from "challenge cup" outsi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st of ShantouUniversity, selectinganother group of popular studentas comparison in the meantime. Then carry two
8、questionnaires aboutindividualpersonality and creativ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n both of the two groups. Receiving the resultsas following:Firstly, average score ofthe creative group on creative personality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common group.Secondly, there is distinct difference in “creat
9、ive atmosphere ofinter-compeer”, “leisure study”,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is less distinct difference in “academic activity” between creative group and common group.Thirdly,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 is obviously related to the creative achievement.The cr
10、eative achievement has positive relation with “creative atmosphere ofinter-compeer” and “leisure status of study”,has negative rel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and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has no obvious relation with “academic activity”.Finally, a part of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
11、tics has various relations with creative personality: creative personalityhas positive relationwith “creative atmosphere ofinter-compeer” and “leisure status of study”, hasnegative relation with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has no obvious rel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and “academic
12、activity”.Keywords: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 Creative individual; Creativity; Creative achievement; Creative personality目录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问题的提出(1)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基本容 (1)1.2 基本含义 (2)1.3 研究意义 (4)1.4 研究综述 (4)1.4.1 有关环境与创造力关系的理论 (4)1.4.2 国外研究概况(5)1.4.3 影响创造力的环境变项 (6)第2章 研究设计 (8)2.1问卷的选择和编制 (8)2.1.1
13、 创造个性问卷的选择 (8)2.1.2 创造性环境特征调查问卷的编制 (8)2.2 问卷的说明 (9)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10)2.4 数据的处理 (10)第3章 结果与分析 (12)3.1创造个性与创新成就 (12)3.2创新成就不同水平的环境特征比较 (13)3.2.1 同辈团体创新气氛特征 (13)3.2.2 环境评价特征(14)3.2.3 竞争与合作的人际特征(15)3.2.4 学业闲暇特征(16)3.2.5 校园学术活动特征(17)3.3 创造个性与环境特征诸变项之间的相关分析 (18)第4章 讨论 (19)4.1创造个性与创新成就呈正相关 (19)4.2个体创新受环境制约,表
14、现出性质不同的环境特征 (20)4.2.1 和而不同的同辈团体气氛有助创新 (20)4.2.2 创新不欢迎评价 (21)4.2.3 竞争与合作不利于创意的表达(22)4.2.4 学有闲暇则创新(24)4.2.5 校园学术活动对个体创新影响有限(25)4.3 个体的创造个性影响其环境特征 (25)4.4 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密不可分 (26)第5章 结论(28)5.1研究结论(28)5.2思索和建议(28)5.3研究总结(30)参考文献 (32)附录1(35)附录2(38)致 (41)42 / 47第1章 问题的提出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基本容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有创造力的国民。日新月异、竞争激
15、烈的社会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大学生群体。大学是一个质疑、求索和发现的地方,是一个培养、发展和实现创造力的地方。作为高等教育的成果,大学生是知识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为了保持必要的竞争力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他们有必要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个体。然而大学生创造性的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大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和稳定,也就是影响创造力的主体因素已经基本定型的情况下,环境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能否取得创造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有创意的大学生(包括有这个能力的)很少或永远没有把他的能力展现出来,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适合的环境支持。1综合创造力的相关研究,影响个体创造性
16、的因素主要有主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主体因素主要有智力、个性、动机和认知风格等方面;环境因素则复杂得多,包括文化背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方式和课程、同辈团体创新气氛、环境评价、合作、竞争、学业压力、课程设置、教师个性与教导方式、榜样示、课堂气氛、校园学术氛围等等。从教育的角度,最能有力地施加影响的,也就在于环境因素方面。一个有创意的想法,在这个想法被提出时应受到鼓励、奖励,才可能造就出有原创性的想法。假如我们的教育能做到这一点,这个世界将会更有创意。2能否营造一个刺激创意的教育环境对于大学生创造力的表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也可以抑制甚至扼杀创造力的发挥。3以往创
17、造力研究多集中于个体的思维方式、人格、个性和动机,对环境因素的深入研究十分缺乏。对于高等教育环境中影响大学生创新成就的外部因素,更是缺少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在许多问题上缺乏同识,难以为创设刺激创新的高等教育环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比较创新型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在环境特征上的差异,分析其在环境因素上的所受的影响状况与表现出来的典型特点,进而总结出创新型大学生的有异于普通群体的环境特征,从而为学校和个体在如何营造一个创新刺激型的学校教育环境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根据已掌握的文献资料,以已有的研究为基础,本研究的基本容主要有:一、有突出创新成就大学生的创造个性表现二、(在专家指导下
18、)编制创造型大学生环境特征的调查问卷三、对创新型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环境特征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四、分析大学生的创造性环境特征与创造个性的相关关系1.2 基本含义一、创造力与创新成就创造力(Creativity)一词源于拉丁语creare(意即创造、创建、生产、造就)。心理学上关于创造力的概念尚无明确的定论。目前,国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4;国外的众多研究把创造力定义为是一种提出或产出具有新颖性(即独创性和新异性等)和适切性(即有用的、适合特定需要的)工作成果的能力(L
19、ubart,1994;Ochse,1990;Stenberg,1988;Sternberg & Lubart,1996)5。这两个定义都是以创造性成果来判别创造力。这里的成果是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个体进行创造活动所取得的这些创造性成果都可以是本研究所称的“创新成就”。毋庸置疑,个体的创造力通常是通过进行创造活动、产生创造产品体现出来的,因此根据创造性成果来判断个体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合理的。二、创造个性高创造力者常表现出一些与一般人不同的个性特征,我们把这些个性特征称为“创造个性”。这里所说的个性(Person
20、ality),或者称人格,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一种相当稳定的人格特质。6许多关于创造性人物特征的研究表明,创造力与某些个性心理特征间有高相关。研究表明,一般而言,具有高创造力的青少年大多表现出下列个性特征: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维灵活,喜欢钻研一些抽象问题;自信心强,看问题常有自己独到见解,不满足于书本知识和教师讲解;独立性强,常独自从事活动,对自己的事有较大责任心;有较大的主动性和较少的禁制性,对新信息的接收较少防御;有较大的坚持性和恒心;对未来有较高的期望与抱负,希望能面对更复杂的工作,能摆脱传统和习俗,不怕风险和压力。7吴福元的研究也指出,创造力高的人对事物的感
21、受性特别强,能抓住易为常人漠视的问题;意志坚强,自信心强,易反抗旧习俗,自我意识强烈,能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和观点。8三、创新型(大学生)个体我们常常提与两个术语创造型和非创造型个体,但我们并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严格的界线,并武断地将所有人依照他们的创造能力划分为两个群体。9创造型个体是一个模糊的并不完善的概念,体现在创意、创新成就、创造积极性、创造动机、创造个性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创造型学生是教育的目标。在本研究中,依据创新成就和创造个性两个主要的标准,把被调查的大学生确定为创新型大学生和普通水平大学生两个群体。四、个体的环境特征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在与个体互动的过程中对个体的思想
22、与行为产生影响的情境。本文研究的是抽象的环境变项,而不是具体的环境状况。环境不是指相对静止的、固定不变的外部生存条件,而是指一种综合影响个体方方面面的一种外部情境;它与主体紧密联系,不能截然分开的。创意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产物。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表现会出各不一样的环境特征。本研究所提的“环境特征”是指:个体在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与周围环境互动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包括受环境变项影响的状况以与对环境影响的取舍和应对。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环境特征是指主体个人的环境特征,而不是客观的共有的环境特征。举个学习闲暇度的例子来说,有的学生一周必须上30学时的课,而有的学生一周需要上40学时的课。但有的学生
23、一周30课时觉得学习压力巨大,疲于应付;有的学生一周40课时仍能学有闲暇。一周必须上30课时还是40课时是一种客观的具体环境;但是,是学有闲暇还是疲于应付则是个体在学业压力上体现出来的环境特征,本文要研究的正是这种个体的环境特征。在这里,对大学生创新行为产生影响的是抽象的环境变项学业闲暇状况,而不是具体的环境每周30课时还是40课时。1.3研究意义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对教育而言,通过对创造型大学生的环境特征的比较和分析,总结出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表达的环境变项,由此塑造一种刺激性教育环境,为引导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合适的土壤和气候;对个体而言,本研究有益于个体准确地认识环境和利用环境的影响
24、,从而为自身选择和创设一个有利创造力发挥的环境,以取得更好的创造成果;此外,对于创造力研究本身而言,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性的实证分析,提供更多类型的案例,对于创造力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1.4研究综述1.4.1 有关环境与创造力关系的理论早期创造力研究关注个体的智力和思维能力,或者注重对个性、动机和认知风格的分析;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是创造力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环境影响创造力的表达,这已经获得一致认同;但是在创造力的表达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上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大多数人支持第一种看法,即把创造力看成一个精巧易破的东西,只有在高度支持与有营养的环境中才可能茁壮成长。另一种看法是创造力其
25、实是需要一个低迷的环境才能激发它;这个看法是把创造力看成一个坚硬的、可以抵抗恶劣环境的东西,它需要一些支持,但不是一直需要支持;有时候打压的环境反而刺激创造力的好方法,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必须提到的是第三种折衷的看法,这种看法认为一个会促进发展和实现创造潜能的环境其实还要依据其它的因素而定,例如个体的创意潜能、个性品质与其所处的领域等;根据这个看法,可以促进创造力表达的环境是与个人和情境因素产生交互作用的。10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第三种看法。R.Sternberg和T.Lubart(1995)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Investment Theory of Creativity)体现了上述第三种观
26、点。11这个在创造力研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指出应从资源、能力、观念、评价四种水平上理解创造力,把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智力、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和环境等六种因素,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关键是创造力这六种因素的投入和它们之间的凝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低创造力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投入足够并且合适的成分,这六种因素须经有效聚合后才能产生出高创造力来。该理论把环境因素纳入创造力的理论体系中,主对个体创造力的研究应结合个体和环境因素综合考虑。1.4.2 国外研究概况从现有资料看,国对创造力与环境关系的专门研究非常少。目前,影响创造力的环境因素正日益受到重视,但远远不够。关于环境影响与创造力关系的论述
27、,如制约创新能力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师大学将星硕士论文,2001),以与一些创造力方面的专著如创造力心理学(俞国良,1996)、不同凡响的创造力(罗伯·史登堡著,洪兰译,2000)等,大多是理论上进行探讨,缺乏科学的实证研究,理论建树也较少。搜索CNKI(中国期刊网)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创造性思维、动机、创造性人格等主体因素;或者注重于创造力的测量和量表的制订。关于环境因素方面值得借鉴的研究主要有:团队创新气氛问卷的编制与研究(暨南大学凌建勋硕士论文,2003);关于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雍君,2001);个体创造性行为的动力来源探讨(剑、郭德俊,2004);中学生
28、科技创造力和课外科技活动关系的测查研究(桑雨,1996)等。国外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日益关注,正如Mark.A.Runco指出,近些年来创造力研究中关于教育和社会的外部影响因素的研究日益增多12。如耶鲁大学的博士论文影响中国学生创造力的个体和环境因素(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Chinese Student Creativity ,Weihua Niu, 2003);学习环境中的创造力 (Creativity in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Case of Two Sixth Grade Art Rooms
29、,Hasirci D, Demirkan H,2003)等,对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和环境因素进行了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当前与创造力的环境因素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创造力发展的跨文化研究,如文化背景与推理能力和创造力(Culture,Deductive Reasoning, and Creativity,Weihua Niu,et.al)从中德儿童技术创造性跨文化研究结果看性别差异(施建农等,1999),两岸四地大学生对创造力特征与创造力人才的认知调查(岳晓东,2001)等,主要涉与不同文化背景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从教育学的角度探讨在学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发创造力,如创造
30、力与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研究(华中师大学硕士论文,2000),对小学教师创造力培养观的研究(师大学冬梅硕士论文,2001),改进知识教育,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华中师大学卢良月硕士论文,2002)等。这些研究可以从侧面为研究影响创造力的环境因素提供支持。总之,关于创造力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大都是引用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笼统的理论概括,缺乏具体、深入的分析。就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相关的专门研究更是十分缺乏。关于影响大学生取得创造成就的环境因素,需要进行更多、更深入、更多样的研究。1.4.3 影响创造力的环境变项 环境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任何环境都包含着复杂成分。影响创造力的环境变项同样十分复杂,在
31、不同的研究中涉与到许多影响创造力表达的环境变项。俞国良的创造力心理学一书在“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这一章,论述了影响创造力的诸多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文化背景、社会舆论、学术竞争与合作、人际关系、教师的个性与行为、课堂气氛、学术环境、群体环境等因素。13不同凡响的创造力(罗伯·史登堡著,洪兰译,2000)一书总结出的影响创造力的环境变项有:工作的情境、作业规的限制、他人的评价、竞赛、合作、学校课程和教学观念、个人与社会的互动等。14创造力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是创造力环境因素研究的一个重点。早期关于创造力和教育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造力和学校成效的研究、创造性学生在学校中的经历以与创
32、造力教育原则等方面。例如,绝大多数的观察表明,教师们倾向于喜欢高智商的学生而不是高创造力的学生(Torrance,1962);学校由于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挥(Clak,1971),因而要大力推广和实施创造性思维的教学。15德国心理学家海纳特在创造力一书中曾归纳出学校中阻碍创造力发挥的九点因素:过分追求成功大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偏移到实现个人的意图上去;鼓励以同龄人的优异行为作为楷模;禁止提问会阻塞学生的创造活动;游戏的态度往往是教师和教育家们不可容忍的;经常有人对创造行为抱有偏见,把它看成一种变态,并常常进行讥讽和嘲笑;强大的随俗压力使创造性活动不得发挥
33、;按照钟点,在不断的时间压力下生活,会把思维活动局限在规定的时间,使学生不得不死记硬背;畏惧心理超过正常程度会妨碍思想和创造性思维;权威式教育排除了创造的可能性。16第2章 研究设计2.1问卷的选择和编制2.1.1 创造个性问卷的选择在大学生的创造个性方面,采用美国普林斯顿创造才能研究中心的心理学家尤金·方德赛设计的以创造性个性为指标的创造力测试题(见附录I)。这套问卷是尤金·方德赛根据多年对善于思考、具有创造力的男女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经理的个性特征的研究所设计的,多年来被广泛使用于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创造个性,业已被认可能够较准确的测试青少年的创造个性,具有较好的信度和
34、效度。17使用中问卷的部分措词略作改动,使之更具有针对性。2.1.2创造性环境特征调查问卷的编制一、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上对创造力的环境因素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针对大学校园的特殊环境特征,选择几个环境变项作为考察大学生创造行为环境特征的切入点。主要包括:同辈团体创新气氛、环境评价、合作、竞争、学业压力、课程设置、教师个性与教导方式、榜样示、课堂气氛、校园学术氛围等。二、使用开放式问卷,选择5名有突出创新成就的大学生进行访谈,具体了解对大学生创新行为有影响的环境变项。调查的题目是:1、(在上面所列的诸多因素中)你认为哪些环境因素对你的创新活动影响最大?2、你参加“挑战杯”科技竞赛的动力是什么?3、
35、你的老师、同学与好友对你参加科研竞赛持什么态度?4、你认为环境的影响对一个人的创造成就起着怎样的作用?目的:了解创新型大学生对于环境特征的观点,结合文献资料,确定要考察的环境变项。三、参考创造力相关问卷和量表,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6个变项36个题目的问卷初稿。用初稿进行小围(30名大学生被试)的预测。四、邀请三位专家(两位创造力研究专家,一位心理学实验设计专家)对问卷初稿进行矫正;根据专家的指导和修改意见,结合预测的结果,对问卷初稿进行修正。五、通过上述步骤,最后形成包括5个变项、27个题目的关于创造性环境特征的正式调查问卷(见附录II)。问卷的各项目容,经专家评定,有较好的容效度。
36、问卷各变项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71020.8956之间,折半信度系数在0.69260.8649之间,基本符合测量学要求。2.2 问卷的说明一、创造性个性问卷:共50题,被测者的每一题得分相加,总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创造个性更强。二、创造性环境特征调查问卷:整个问卷包括五个环境变项,分别调查大学生创新行为在同辈团体创新气氛、环境评价、竞争与合作的人际、学业闲暇度、校园学术活动等五个方面的特征。以下是对每一环境变项的界定说明。(一)同辈团体创新气氛特征同辈团体是由一些在年龄、身分、社会地位等方面极为接近的个体,在人际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体。由于他们的需要和兴趣的一致性,常常是同辈人的主要参照群体,有
37、其不成文但极其重要的社会规,同辈团体对成员的感染很大,对其成员的兴趣、价值观、态度、行为和志向都有直接的影响。团队创新气氛是“团体成员对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的认知”。18本问卷同辈团体气氛部分(16题)调查的是个体所处同辈团体中鼓励创新、争论和求异的状况,得分越高表示创新气氛越好。(二)环境评价特征环境评价是指对周围人对个体行为的评价以与个体对评价的态度,包括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性质和评价的影响力。本问卷这一部分(712题)调查个体在环境评价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得分越高表示受到的环境评价影响越大。(三)竞争与合作的人际交往特征相对于个体独立的创新行为,人际交往关系也会影响创造力的表达,主
38、要体现在竞争与合作两个方面。本部分(1317题)调查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行为在竞争与合作的人际交往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得分高表示个体行为面对的竞争与合作程度高、受影响大。(四)学业闲暇特征是指个体在课余时间、学业压力和课程学习上的表现特征。学业闲暇是指授课和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以外的大学生活状况。这一部分(1822题)调查大学生在学业闲暇上的状况,得分越高表示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和自由度。(五)校园学术活动特征是指个体对校园举办讲座、论坛等学术活动的态度和参与程度以与学术活动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状况。这部分(2327题)调查个体行为与校园学术活动的互动状况,得分越高表示个体校园学术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和受影
39、响程度越大。2.3 研究对象的选择根据创新成就的差异,分别选择创新成就组和普通对照组两组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在创新成就组方面,针对特定群体,在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获奖者中发放问卷44份,主要选择在理工农医类和发明制作类方面有明显创新研究成果的获奖者。问卷回收了39份,回收率约为89,经分析后有效问卷为36份,有效回收率为82。普通对照组方面,在大学医学院学生(未参加科技创新竞赛)中,随机发放50份问卷,回收49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为96。 两组总共回收了有效问卷84份,每份问卷都包括了创造个性和创造性环境特征调查两个部分。2.4 数据的处理研
40、究结果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19。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一、用均值比较和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创新成就组和普通对照组在创造个性方面上的平均得分是否有显著差异;20二、用均值比较和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创新成就组和普通对照组在环境各个变项的平均得分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三、用皮尔逊相关分析,研究各变项的环境特征与创造个性是否存在某种相关。21第3章 结果与分析3.1创造个性与创新成就表3-1 创新成就组与普通对照组创造个性平均值的比较Table 3-1 comparison of means of creative personality创新成就水平NMeanStd. Deviatio
41、n普通组创新组483661.7979.1412.62510.757注:N(Number of Cases)为被试数量;Mean为所观测的平均值;Std. Deviation为标准差;下同。表3-2 创新成就组与普通对照组创造个性均值的独立样本T检验Table 3-2 T-test of means of creative personalitytSig. (2-tailed)Mean DifferenceStd.Error Difference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LowerUpper-6.786.000(*)-17.352.556-
42、22.434-12.260*p<.05注:t:T值Sig. (2-tailed) :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Mean Difference:两组均值之差;Std.Error Difference:差值的标准误;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下同。以创新成就为分类变量,通过比较创新成就组和普通对照组在创造个性得分上的平均值可以发现,如表3-1,创新组79.14> 普通组61.79,创新组的个性平均值高于普通组。然后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来检查两组的均值之间有无显著差异。结果如表3-2所示,T检验p值为0.000
43、 < 0.05以与均值之差的95置信区间不包括0的结果,说明两组大学生的创造个性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意义。这个结果表明,创新成就大学生在创造个性测试上的得分明显优于普通水平的大学生,两者之间的差别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创新成就的不同与创造个性的差异是一致的,本研究中高创新成就的个体大都表现出良好的创造个性,两者存在正相关。3.2创新成就不同水平的环境特征比较由于环境各变项对创造行为产生的影响性质不尽一样,因此不能从总体上对环境特征与创新成就的关系加以说明,必须对各个变项分别进行分析。3.2.1 同辈团体创新气氛特征在同辈团体气氛上,如表3-3所示,创新组的平均
44、值(22.42)高于普通组的平均值(19.29)。对两组样本的均值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从表3-4中可以发现, T检验p值为0.000<0.05,并且均值之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不包括0。由此可以得出创新组的同辈创新平均值明显高于普通组的平均值,差异有统计意义。表3-3 创新组与普通组大学生同辈团体气氛特征的平均值Table 3-3 comparison of means of inter-compeer atmosphere创新成就水平NMeanStd. Deviation普通组创新组483619.2922.422.4401.933创新成就组在同辈团体创新气氛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对照组,说
45、明创新型的大学生在同辈团体创新气氛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创新组的个体更倾向于鼓励创新、争论和求异的团体气氛,创新型大学生的同辈团体气氛对于创造行为的刺激明显优于普通组。同辈团体之间鼓励创新和争论、注重个人兴趣和爱好的和而不同的氛围有利于大学生激发创造动机、积极开展创造活动。表3-4 创新成就组与普通对照组同辈团体气氛特征均值的独立样本T检验Table 3-4 T-test of means of inter-compeer atmospheretSig. (2-tailed)Mean DifferenceStd.Error Difference95% Confidence Inte
46、rval of the DifferenceLowerUpper-6.547.000(*)-3.13.477-4.075-2.175*p<.053.2.2 环境评价特征计算两组大学生在环境评价特征上得分的平均值,得出表3-5,普通组的平均值为20.31,创新组的平均值为16.75,普通组高于创新组。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需要通过T检验来考察。表3-5 创新组与普通组大学生环境评价特征的平均值Table 3-5 comparison of means of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创新成就水平NMeanStd. Deviation普通组创新组4836
47、20.3116.753.5023.894对两组环境评价特征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得出表3-6。从表中可以看出,T检验p值为0.000<0.05且均值之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不包括0。由此可以得出创新组的环境评价特征的平均值明显低于普通组的平均值,差异有统计意义。表3-6 创新成就组与普通对照组环境评价特征均值的独立样本T检验Table 3-6 T-test of means of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tSig. (2-tailed)Mean DifferenceStd.Error Difference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
48、e DifferenceLowerUpper4.331.000(*)3.56.8231.9225.203*p<.05普通组的评价特征得分明显高于创新组,这表明创新型的大学生较少受到环境评价的影响和制约。由此可以推论,对个体行为进行评价以与采用严格的评价标准会影响个体的自由发挥和自主创新,不利于大学生进行创造活动。3.2.3 竞争与合作的人际特征根据两组大学生在竞争与合作特征上的得分,计算出各自的平均值,如表3-7所示,创新组和普通组分别为12.14和16.85。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法观察创新组和普通组两组平均值之间是否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表3-7 创新组与普通组大学生竞争与合作特
49、征的平均值Table 3-7 comparison of means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创新成就水平NMeanStd. Deviation普通组创新组483616.8512.142.8282.820从表3-8中可以看出,T检验的p值0.000<<0.05,并且均值之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不包括0。这就说明普通组在竞争与合作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创新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创新组在竞争与合作的人际特征上得分较普通水平低,这说明创新型个体的思想、行为较少受人际竞争与合作方面的束缚,他们更倾向于个人钻研、独立思考。从两组大学生的显著不同的反应中
50、可以得出,竞争与合作的人际交往特征,束缚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自主行为,不利于大学生个体开展独创性的活动。表3-8创新成就组与普通对照组竞争与合作特征均值的独立样本T检验Table 3-8 T-test of means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tSig. (2-tailed)Mean DifferenceStd.Error Difference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LowerUpper7.574.000(*)4.72.6233.4755.955*p<.053.2.4 学业闲暇特征比较创新和普通两
51、组大学生在学业闲暇特征上的得分,计算其平均值,如表3-9所示,分别为14.72和11.25。两者的差异是否有统计意义需要通过T检验来证明。表3-10反映了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T检验的p值0.000<0.05,并且均值之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不包括0。这就说明两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创新组在学业闲暇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组。表3-9 创新组与普通组大学生学业闲暇特征的平均值Table 3-9 comparison of means of leisure status of study创新成就水平NMeanStd. Deviation普通组创新组483611.2514.722.428
52、3.020由此可见,创新组的大学生在学业闲暇上的状况明显优于普通水平,他们学有余力,有较多的空闲时间;能自如应付必须的课程学习,不会疲于应付学习任务,承受的学业负担较轻。结论说明了良好的学业空暇度和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有利于大学生进行创造思维、开展创造活动,学业负担过重、课程过紧会束缚学生的创造行为和创新积极性。表3-10创新成就组与普通对照组学业闲暇特征均值的独立样本T检验Table 3-10 T-test of means of leisure status of studytSig. (2-tailed)Mean DifferenceStd.Error Difference95% Conf
53、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LowerUpper-5.662.000(*)-3.47.613-4.697-2.248*p<.053.2.5 校园学术活动特征表3-11 创新组与普通组大学生校园学术活动特征的平均值Table3-11 comparison of means of academic activity创新成就水平NMeanStd. Deviation普通组创新组483619.7119.893.0172.376表3-12创新成就组与普通对照组校园学术活动特征均值的独立样本T检验Table 3-12 T-test of means of academic activitytSig. (2-tailed)Mean DifferenceStd.Error Difference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LowerUpper-.307.760-.18.589-1.352.990*p<.05从表3-11可以看出,在学术活动上,创新组和普通组的平均值分别为19.89和19.71,两组均值十分接近。对之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可以发现,如表3-12所示,T检验p值为0.760 > 0.05以与均值之差的95置信区间包括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新员工试岗期职业发展规划与实施合同3篇
- 应急预案与突发事件类型
- 电子行业产品维修培训总结
- 建筑与市政工程质量安全巡查的背景
- 托育防恐防暴安全教育
- 交通运输行业促销策略评估
- 二零二五版外贸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备委托托管合作协议3篇
- 《学校心理辅导》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居间服务合同范本6篇
- 新能源充电站运营手册
- 2024年兰州新区实正鑫热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血透室护士长述职
- (正式版)JTT 1218.4-202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
- 2024年汉中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
- 客车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艺术培训校长述职报告
- ICU新进人员入科培训-ICU常规监护与治疗课件
- 选择性必修一 期末综合测试(二)(解析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数学选修一
- 学校制度改进
- 各行业智能客服占比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