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与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2. 持续农业指既能保证食物安全,又能保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加速走向市场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3. 引种指从外地(包括国外)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4.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5.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质的变化。6. S形生长进程指作物的器官、个体或群体
2、的大小、数量和重量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的变化曲线呈S形。S形生长进程即“慢-快-慢”的生长进程。7. 作物的物候期即人为制定的用于判断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作物形态特征,或者说就是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一个人为标准。8. 种子寿命指种子从生理成熟到生命力丧失的生活期限。9. 休眠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停止萌发的现象。10. 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11. 自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的作物(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等)。12. 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白菜型油菜、向日葵)。13. 常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但异交率在5%以上(甘蓝型油菜、棉花、高粱、蚕豆等)。14.
3、 作物的感光性是指作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15. 作物的感温性是指一些二年生作物(冬小麦、冬油菜、冬黑麦等)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16. 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如大豆、烟草、晚稻等。17. 长日照作物日照长度长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小麦、油菜等。18. 中性作物对日照长度没有严格要求,四季开花的作物,如荞麦。19. 定日性作物只在一定的日照长度下才能开花的作物,如甘蔗12.75h。20. 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期这种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
4、营养生长期。21. 生物学起点温度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22. 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23. 生殖生长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24. 叶龄余数即总叶数减去已抽出的叶数。25. 叶龄指数即已抽出的叶片数占总叶数的百分比。26. 经济系数即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27. 相对生长率单位重量的植株在单位时间增加的重量。28. 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生产的干物质。29. 比叶面积也叫比叶重,即叶面积与叶干重的比值,用于衡量叶片相对厚度。30. 作物生长率即群体生长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31. 源生产和输出光
5、合产物的器官,通常是指叶片,也包括绿色的角果皮、颖壳、叶鞘和茎。32. 库接纳光合产物的器官,如穗、角果、块根、块茎等。33. 流指输导组织,主要指微管系统,最重要的是韧皮部。34. 潜在生产力在充分理想条件下,作物所能形成的产量,或者说作物产量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时所能达到的产量。35. 自然环境是指作物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所营造的环境。36. 主导因素环境因素的作用不是等同的,总有一二个起主要作用,能够左右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的因素即主导因素。37. 光补偿点即表观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照强度。38. 光饱和点在光强较弱时,光合速率随光强增强而增大,但当达到一定值时
6、,光合速率不再受光强的影响而趋于稳定,此时的光强叫光饱和点。39. 温度三基点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40. 活动积温即某一生育阶段或全生育期活动温度的总和。41. 有效积温即某一生育阶段或全生育期有效温度的总和。42. 冻害指植物体冷却至冰点以下,引起作物组织结冰而造成伤害或死亡。43. 冷害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44. 水分平衡一般把作物吸水、用水、失水三者的动态关系。45. 湿害当土壤含水量超过了田间最大持水量(即过饱和),根系完全生长在沼泽化的泥浆中,此时作物受到的是湿害。46. 涝害当田间积水,作物局部或全部被淹没,此时才是涝害
7、。47. 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量上往往不多,但需要程度很迫切,如果缺少这种养分则会对生长发育造成明显影响,并且以后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补救,这一时期叫作物营养临界期。48.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作物生长过程中,有一个时期需要养分在吸收速度上和绝对数量上都最大,此时施肥效果最明显,这一时期叫作。49. 蒸腾系数是指作物每形成1 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的克数。50. 作物需水量是指作物在适宜的肥水条件下,经过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时植株蒸腾、株间蒸发与植株体所含水量的总和。51. 需水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需水临界期。52. 节水灌溉即充分利
8、用自然降雨和灌溉水,最大限度减少水分损失,优化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作物最需要的时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耗水量的产量和产值。53. 调亏灌溉就是在一定时期主动施加一定程度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亏水锻炼,达到节水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54. 杂草是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55. 植物生长调节剂泛指那些从外部施加给作物,引起作物生长发育发生变化的化合物。56. 种子寿命种子从生理成熟到生命力丧失的生活期限。57. 耕作制度是为了实现农作物全面持续增产所采取的一整套用地与养地紧密结合的农业技术体系,即种植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农田管理制度。58. 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
9、与其时空配置的技术体系。59. 用地种植作物,导致土壤水分和养分被消耗,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障碍因素增加。60. 养地将养分归还给土壤,重塑土壤结构,消除土壤障碍因素。61. 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计划或规划,即种什么,种多少,种在哪里。62. 复种在同一田地上,一年种收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63. 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耕地面积。64. 间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田块上同时或同一季节成行间隔种植。65. 套作在前作物生育后期于其株行间播栽后作物。油菜/棉花。间套作的差别在于共生期长短不同。66. 轮作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
10、式。67. 连作在同一田块上,连年种植一样作物或一样复种方式。68. 少耕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间隔耕作减少耕作面积。69. 免耕又叫零耕,作物播栽前不进行土壤耕作,直接在茬地上播栽,在作物生育期间也不进行土壤耕作。70. 土壤耕性在土壤耕作过程中,土壤物理机械特性(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的综合反映。71. 宜耕期即宜耕围,指适宜于耕作状态的土壤含水量围。72. 中耕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于株行间进行的表土耕作措施。73. 施肥制是一个生产单位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肥料来源和种植制度的要求而采取的肥料结构、统筹分配和相应的施肥技术体系。74. 必需营养元素指作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缺
11、乏它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而其功能又不能为其他元素所代替的元素。75. 根外营养称叶部营养,是指作物通过叶片等地上部分器官吸收养分来营养本身和进行代的过程,是作物施肥的一种辅助手段。76. 作物设施栽培就是利用地膜覆盖、温室等设施,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的一种栽培方式。77.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溶液中可溶性盐浓度明显过高的现象。78.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或营养液与基质栽培作物的方法。79. 作物生长诊断是在作物生长的特定时期、采用特定技术、针对特征性指标对作物的生长状态做出评价,为作物栽培技术的实施和技术调整提供依据的一种栽培技术环节。 1. 按收获季节分,可将作物分
12、为 夏收作物 、 秋收作物 。2.光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光”包含3个方面的含义:光照强度、 光照时间 、 光谱成分 。3. 不同作物的收获方法不同,通常禾谷类作物禾牧草的收获采用 刈割法 ,而薯类作物的收获采用 掘取法 。4. 临界日长是指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 最长 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 最短 日照。5. 我国耕地资源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耕地 数量 减少和耕地 质量 降低。6. 通常所指的“双低油菜”是指低芥酸 和低 硫甙葡萄糖苷 。7. 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 热量 、 水分 、肥料、劳畜力和机械化。8. 对大多数作物而言,可以通过降低储藏环境的 温度 与 湿度 来延长种子
13、寿命。9. 茄科作物 、 豆科作物 是不耐连作作物。10. 1935年,前联的 瓦维诺夫 ,确定了世界8个独立起源地,认为 中国 是“第一个最大的独立的世界农业发源地和栽培植物起源地”。11. 根据原产地的不同,一般将植物的春化特性分为 冬性 、半冬性和 春性 类型。12. 根据源、库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可将作物划分为3种类型,即:增源增产型、 增库增产型 、 源库互作型 。13. 作物生产是作物、 环境 与 人工措施 3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14.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养分储藏场所是 胚乳 ,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养分储藏场所是 子叶 。15. 按照国外现有的观点,作物栽培的目标是高产、 优质 、高效、
14、 安全 、生态。16. 作物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可根据实际用途来分类。如:大豆可归入粮食作物,也可归入 油料作物 。17. 禾谷类作物 、 棉花(甘蔗) 是耐连作的作物。18.有关施肥制的理论有 有机农业 、 无机农业 、 有机无机结合农业 。19. 养地的途径有物理途径、化学途径、生物途径 、 工程途径 。20. 植物生长抑制剂的作用区域为 顶端分生组织区 ,而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区域为 亚顶端区域 。21. 作物抗涝性强弱取决于对 氧 的适应能力的强弱。22. 冬小麦生物学最低温度为3.0,如某天温度为8.5,则改天的活动温度为8.5,有效温度为5.5。23. 自然条件下,N2可以通过 共生
15、固氮 和 雷电 途径转化为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铵态氮。24. 根瘤菌固定的氮最多可占豆类作物需氮总量的 1/2 。25. CO2、CH4和N2O是三种最主要的温室气体。26. 播种用的种子要求纯度达96%以上,净度达95%以上,发芽率达90%以上。27. 作物栽培方式有 育苗移栽 和 直播栽培 两种。28. 育苗方式很多,按照利用能源的不同,可分为露地育苗、 保温育苗 和 增温育苗 。29. 根据肥效方式,可将肥料分为 直接肥料 和 间接肥料 。30. 根据来源,可将肥料分为 农家肥料 与 商品肥料 。31. 根据化学组成,可将肥料分为 有机肥料 和 无机肥料 。32. 根据化学反应,可将肥料分
16、为 酸性肥料 、 中性肥料 和 碱性肥料 。33. 根据肥效快慢,可将肥料分为 速效性肥料 和 迟效性肥料 。34. 常见的3种土壤基本耕作方式是: 耕翻 、 深松耕 、 旋耕 。35. 起源于我国本土的作物有:、(任举几例)36. 起源于美洲的重要作物有:、(任举几例)37. 水稻是典型的喜水耐涝作物;烟草、油菜、甘蔗等属喜湿润型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属中间水分型作物,谷子、甘薯、花生、芝麻、向日葵等则属耐旱怕涝型作物。38. 生物固氮可以分成3种类型:自生固氮、共生固氮和联合共生固氮。39. 作物诊断应包括对“环境”和“作物”两方面的诊断。1、农作物所需的各种生活因素是同等重要的。
17、( )1. 同一作物的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叶数少。 ( × )2. 农田管理制度是耕作制度的核心。 ( × )3. 冷害是指植物体冷却至冰点以下,引起作物组织结冰而造成伤害或死亡。 ( × )4. 一般情况下,水稻的经济系数较油菜的经济系数高。 ( )5. 间作与套作的区别是间作共生期长,套作共生期短。 ( )6. 小麦和水稻的种子萌发对最低温度的要求一样。 ( × )7. 作物高产的限制因子是绝对量最少的生活因子。 ( × )8. 光合作物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而呼吸作用极易受到温度的影响。 ( )9. 作物影响土壤具双重性,即一方面消耗土壤养分
18、,另一方面破坏土壤结构。( × )10. 少免耕有利于保持水土,维持土壤结构,延缓作物衰老。 ( × )11. 作物产量随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增大。 ( × )12. 无机农业耗能多、污染重,但土壤培肥效果好。 ( × )13. 移栽作物的根系由主根和不定根组成。 ( × )14. 休眠是作物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 ( )15. 作物器官的源库划分标准是绝对的。 ( )16. 矮秆品种经济系数较高秆品种低。 ( × )17. 早熟品种经济系数较晚熟品种高。 ( )18. C4作物同化物运输能力高于C3作物。 ( )19. 超高产条件下,水
19、稻的增产策略是增大叶面积。( × )20. 豆类作物籽粒氨基酸组分较禾谷类作物合理。 ( )21. 稻米蛋白质含量越高,食味品质越好。( × )22. 烟叶烟碱含量随叶位升高而增加。 ( )23. 禾谷类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一般表现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趋势。( )24. 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灌浆期气温升高而增加。 ( )25. 油菜氮肥施用过多时会导致芥酸含量增加。 ( )26. 大豆抗寒能力较玉米强。( )27. 水稻抗寒能力较玉米强。( × )28. 籼稻抗涝能力较粳稻强。( )29. 需水临界期较短的作物抗旱性较强。 ( )30. 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20、称为需水临界期。 ( )31. 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双重支配。 ( )32. 我国的种植业结构现以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为辅,饲料作物很少。 ( × )33. 作物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器官。 ( × )34. 禾谷类作物一般都具有分蘖特性。 ( × )35. 作物生殖生长要求的温度三基点要高于种子萌发需要的温度三基点。 ( )36. 收获指数较高的作物产量必然高。 ( × )37. 作物一生保持高根冠比是高产优质的基础。 ( )38. 长期少免耕,土壤表层养分富化而下层养分贫化,作物易早发早衰。 ( )39. 高产的作物群体结构
21、要求尽可能大的库容量。 ( × )40. 我国大豆蛋白质含量南高北低。 ( )41. 我国小麦蛋白质含量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 ( )42. 通过施肥能够提高蛋白质的含量,但很少能影响蛋白质的组成。 ( )43. 作物抗涝性的差别主要在于地上部分向根系供氧能力的大小。 ( )44. P的临界期都在幼苗期。 ( )45.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一般在作物生长中期。 ( )46. 世界上最大的设施农业国家。 ( )1. 下列作物中,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 A )。A. 油菜 B. 水稻 C. 甘蔗 D. 玉米2. 我国现有大田作物( C )。A. 3040种 B. 5060种 C. 6070种
22、D. 7080种3. 可见光辐射量通常占太阳总辐射量的( B )。A. 20%30% B. 40%50% C. 60%70% D. 80%90%4. 水稻的需水临界期是( B )A. 分蘖期 B. 孕穗期 C. 灌浆期 D. 成熟期5. 作物器官的源库划分是( B )。A. 绝对的 B. 相对的 C. 随便的6. 植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构成了作物栽培学的( C )特点。A. 季节性 B. 地区性 C. 复杂性 D. 变动性7. ( D )属于养地作物。A.水稻 B.玉米 C.甘薯 D.大豆8. 作物对温度的适应围表现为( A ) A. 维持生命生长发育 B. 维持生命发育生长 C
23、. 生长发育维持生命 D. 维持生命生长=发育9. 下列哪种土壤结构最有利于作物生长?( B )。A. 微团粒结构 B. 团粒结构 C. 块状结构 D. 片状结构10. 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作物的是( B )。A. 油菜 B. 水稻 C. 甘蔗 D. 荞麦11. 水稻主茎叶与分蘖之间的同伸关系是( C )。A. N1 B. N2 C. N3 D. N412. 在下列选项中,( A )属于单子叶植物。A. 小麦、水稻、玉米、大麦 B. 棉花、水稻、小麦、油菜C. 烟草、苎麻、油菜、棉花 D. 甘蔗、燕麦、大豆、花生13. 生长分析法是根据作物的( B )规律对作物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A. 穗分
24、化和花芽分化 B. 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形成C. 品质形成 D. 产量形成14.( C )属于耐旱怕涝作物。A. 棉花 B. 大豆 C. 甘薯 D. 小麦 15. ( D )属于兼养作物。A.水稻 B.玉米 C.甘薯 D.油菜16. 在季节偏紧的条件下采用( B )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A.间作 B.套作 C.混作 D.单作17. 一般情况下,水稻的经济系数约为( B )。 A. 0.3 B. 0.5 C. 0.7 D. 0.918. 防除地下根芽繁殖的多年生杂草的有效土壤耕作措施为( A )。A.耕翻 B.耙地 C.中耕 D.旋耕19.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起源于美洲?( B )A. 玉米 B. 水
25、稻 C. 烟草 D. 甘薯20.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起源于中国?( D )A. 大豆 B. 水稻 C. 谷子 D. 中棉21. (D )不属于喜温作物。A.水稻 B.玉米 C.甘薯 D. 小麦22. (B )属于冷凉作物。A. 小麦 B.亚麻 C. 大麦 D. 油菜23. 要实现小麦降高防倒,应采用哪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 )A.矮壮素 B.生长素 C. 多效唑 D.缩节胺24. 要实现棉花降高防倒,应采用哪种植物生长调节剂?(D )A.矮壮素 B.生长素 C. 多效唑 D.缩节胺25. 要培育水稻壮苗,应采用哪种植物生长调节剂?(C )A.矮壮素 B.生长素 C. 多效唑 D.缩节胺26. 要
26、实现大麦降高防倒,应采用哪种植物生长调节剂?(B )A.矮壮素 B.乙烯利 C. 多效唑 D.缩节胺27. 目前大气中的CO2浓度约为(B )。A.250 ml/m3 B.350 ml/m3 C.450 ml/m3 D.550 ml/m328. 小麦的CO2饱和点约为(C )。A.0.05% B. 0.08% C.0.12% D.0.18%29. 近地面空气中臭氧的浓度为(A )。A.0.010.02µl/L B.0.020.03µl/L C.0.030.04µl/L D.0.040.05µl/L30. 水稻群体叶面积指数最高期一般出现在( C )A最高
27、分蘖期 B拔节期 C孕穗期 D乳熟期31. 种植绿肥属于( C )养地途径。A物理的 B化学的 C生物的 D工程的32. ( D )最不耐连作。A水稻 B小麦 C棉花 D烟草33. 我国种植得最为广泛的棉种是( C )。A海岛棉 B中棉 C陆地棉 D草棉34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一般低于( C )。A. 1% B. 3% C. 5% D. 10%35作物生育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A )。A. 遗传性 B. 温度 C. 日照长度 D. 氮素营养36下列可增加近地面CO2浓度的方法为( C )A. 灌溉 B. 增施化肥 C. 增施有机肥 D. 耕地37生产上既作生长调节剂、又作除草剂应用的是( B
28、 )A. 赤霉素 B. 2,4D C. 多效唑 D. 6BA38培育和推广作物抗虫品种防御虫害属( B )方法。A. 生物防治 B. 农业防治 C. 物理防治 D. 植物检疫1简述作物的S形生长曲线,并分析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所谓S形生长进程即指作物的器官、个体或群体的大小、数量和重量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的变化曲线呈S形。S形生长进程即“慢-快-慢”的生长进程。主要应用:一方面,可以用S形曲线来检验作物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看它是否偏离了S形曲线的轨迹),以此作为调控作物生长的依据,采取措施使其回到正常轨迹上来。如:看生长偏弱,未达到应有的高度等,就应赶快供应肥水促进其生长速度。另一方面,各种促进或抑
29、制作物生长的措施,都应该在其生长发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有。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小麦施矮壮素控制株高防倒,应该在其基部节间尚未生产时喷施,如已经进入快速生长期,基部节间已经伸长,再喷也没作用了;又如:施肥,在作物生长发育初期或末期施肥,都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反而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不利影响。2. 作物的光温特性在生产上如何应用?主要应用有: 在引种上的应用。引种时必须考虑品种的温光反应特性。北种南引,生育期变短,而南种北引,生育期变长。因此,从北方引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到南方来、从南方引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到北方去,相对易获得成功。最稳妥的引种:在一样纬度或温光生态条件相近的地区之间引种;引
30、种感光性弱、感温性不敏感的品种。 在栽培上的应用。作物的品种搭配和播种期的安排,均需考虑品种的温光反应特性。比如:种油菜,冬性强的要适当早播,应在9月中下旬播种;而春性品种可以晚些播种,可以迟至10月初。 在育种上的应用。第一点是要培育适应当地温光条件的品种;第二点是可以根据亲本的温光特性来调整播种期,以使父母本花期相遇;第三点是为了育种的需要,在本来不适合种植冬性强的作物品种的地方,可以提前对其的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春化处理,再移栽到大田里,这样就可以开花结实了。3. 简述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31、其关系如下:1. 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营养生长期就不会开始生殖生长;营养生长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殖生长的优劣,最后影响产量的高低。2. 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两者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必须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在养分竞争上的矛盾主要是通过控制肥水来保证营养生长处于一个适度的状态。3. 生殖生长期的营养生长状况仍会影响产量高低。生殖生长期主要是生殖生长(如水稻抽穗后主要籽粒灌浆),但营养器官的生理过程仍在进行,并且对生殖生长仍会有很大影响。4. 何谓源、流、库?它们在作物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如何?“源”即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器官,通常是指叶片,也包括角果皮、颖壳、叶鞘和茎的绿色部
32、分。“库”是指接纳光合产物的器官,如禾本科作物的穗,油菜、大豆的角果,甘薯和马铃薯的块根或块茎等。“流”是指输导组织,主要指微管系统,最重要的是韧皮部(主要运送矿质养分、碳水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总的来看,源、流、库的平衡发展状况决定作物产量的高低。最理想的状况是源足、库大、流畅。对于一个个体而言,“流”的大小和通畅程度会影响到源库的大小和活性。但对于一个群体而言,“流”一般不会成为产量的主要抑制因子(倒伏或病虫害等特殊情况除外)。因此,源、库的发展与其平衡状况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可以说,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的根本实质,或者说,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作物源库关系“由不协调到协调,由协调到
33、不协调,再由不协调到协调”的一次次循环往复的过程;或者说,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作物源库关系由不协调到协调,再在更高层次上建立协调关系的过程。5. 制定施肥制应遵循哪些原则? 抓住重点,统筹兼顾。 注重中低产田,促进平衡增产。中低产田的投肥效益比高产田高。 协调生物养地与人工施肥养地的关系。肥料不足时,应扩大生物养地的比例,反之可缩减。 肥料种类与运输距离的统筹安排。 与其它农业技术措施协调。与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制、灌溉制等协调。 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注意“报酬递减” 现象。6. 什么叫作物的生长?什么叫作物的发育?分别举例说明。并简单分析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和发育是作物一生中两种基本
34、的生命现象。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质的变化,有时这种过程是可逆的。以叶的生长发育为例加以说明:叶的长、宽、厚、重的增加成为生长,而叶脉、气孔等组织和细胞的分化则是发育。可以说,生长是从小到大,而发育则是从无到有。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准确的说是交替进行的:生长的累积导致发育,发育又是下一轮生长的开始。也就是说,没有生长就没有发育,没有发育就不会有进一步的生长。7. 试分析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1. 漏光损失。作物生长初期叶面
35、积很小,日光漏射不可避免;生产水平较低的大田,一生不封行,漏射始终存在;作物生长后期,漏光损失严重。2. 光饱和浪费。稻麦光饱和点约为全日照的1/31/2。往往存在上部叶片光强超过光饱和点、而下部叶片又光照不足的现象。3. 环境条件限制。即环境条件不适宜(温度、水分、矿质养分、CO2、病虫害等)。8. 试述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要点: 遗传育种与提高光合效率。 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截获量。 降低呼吸消耗。 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9结合实际论述作物高产栽培中增强田间通风透光的理论依据。CO2饱和点与CO2补偿点、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10. 简述水对作物的生理生态作用。a、种子萌发需要水分b、水是
36、光合作用的原料c、水是作物的重要组成成分d、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e、水有较大的热容量,能缓和原生质的温度变化f、水是连接土壤作物大气的介质11. 简述作物种子萌发的过程。3个阶段:吸胀、萌动、发芽。吸胀:即种子吸水膨胀达到饱和;萌动:即种子的酶恢复活性,将淀粉、蛋白质、脂肪水解为可溶性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这些物质被转化为胚的结构物质,促进胚的生长,最早表现为胚根伸长,当其突破种皮露出白嫩的根尖时,表示萌动阶段完成;发芽:萌动之后,胚继续生长,当胚根达到种子长度、胚芽达到种子长度的一半时,即达到发芽阶段。13. 简述粮食安全的概念与涵。粮食安全即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
37、所需要的基本食品”。(2分)三方面的涵义: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即不仅要供应足够的粮食,还要保证所供应的粮食安全、卫生,满足人们生存和健康的基本需要;(2分)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即保障粮食供应在任何时候都是充足、卫生的,满足人们的长期需要;(2分)三是保障人们的购买力,即人们不仅能够买得到而且买得起其生存和健康所需的基本食品。(2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粮食安全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保障国民购买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4. 试分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途径与措施。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措施:确保耕地资源的战略地位;继续提高单产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尽快制
38、定国家粮食安全法与相关法律;建立区域平衡与协调的粮食安全体系。;加强粮食主产区基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和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建立粮食生产与安全供求预警体系;放开粮食市场,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15. 试述农业节水的必要性,并分析农业节水的途径。必要性:1. 农业节水是构建节水型社会的需要;2. 农业是耗水大户,占总耗水的70%左右,农业节水潜力大,农业节水才能真正实现全社会的节水;3. 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仅世界平均水平的1/4;4. 农业节水是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需要。节水途径:农业节水是实在必行的,其节水途径主要在于:1. 培育
39、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品种;2.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可通过管道改造实现;3. 改进灌溉技术;4. 改进栽培技术,尤其是水分管理技术。16. 简述抗旱作物(品种)应具备的特点。 原生质黏性和弹性大; 根系深、叶片细胞小而气孔多、叶片茸毛多或角质化程度高、输导组织发达; 生理机能上,缺水时物质分解与合成的比例改变小、光合与呼吸的比率不改变或改变很小、淀粉贮存正常、气孔不完全关闭,仍可进行光合作用。18. 试述少免耕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发展前景。优点:1. 保持水土。不翻动土层,且残茬秸秆覆盖,土壤水蚀和风蚀明显减轻,减少土壤水肥蒸发。2. 保持土壤结构。残茬秸秆腐烂分解后,表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增加;土
40、壤偏于紧密,有机质分解缓慢而持久,有助于团粒结构形成。3. 争取季节,减少动力消耗。缺点:土壤变紧;土壤表层养分富集,下层贫化;有机肥施用困难,肥料利用率低;杂草、病虫害增加;残茬覆盖导致地温下降。19. 如何评价污水灌溉。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污水灌溉问题:一方面,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污水灌溉不失为一种节约水资源的做法,同时,污水灌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产量;另一方面,污水中有毒物质较多,可能造成产品质量的下降。因此,应该正确处理污水灌溉问题:即在利用污水进行灌溉之前,须进行科学处理。20. 叙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与其危害。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有:1、繁殖力强,落粒性强;2、适应性强,抗逆性强;3
41、、传播力强,传播方式多样;4、寿命长,分期分批出土;5、自然群落组成不断改变;6、拟态性。(4分)杂草的危害有:A、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争空间;B、一些杂草是病菌害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场所。C、影响人畜健康。有些杂草种子有毒;D、增加管理用工和生产成本。(4分)21. 简述地膜覆盖的作用。1. 覆盖增温;2. 保墒作用;3. 加速土壤营养的转化和吸收,改善土壤物理状况;4. 防止雨水冲击造成土壤板结,减缓土壤侵蚀;5. 有利于微生物与蚯蚓的繁殖;6. 有效防除杂草;7. 降低土壤盐分的不利影响。22. 轮作增产的原因何在。 全面而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充分发挥土壤的生产潜力;(2分) 利于生物养
42、地;(2分) 改善土性,提高肥效;(2分) 改善农田生物种群结构,减少病虫害;(1分) 改变农田生态田间,减少田间杂草。(1分)23. 简述作物生产上施肥的原则。作物生产上施肥的原则主要有3点:1、用养结合原则。要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有机肥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的改善具有明显作用。(3分)2、需要的原则。根据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时期来施肥。在营养临界期,需保证作物不缺某种养分,在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应与时施肥,这样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33、经济的原则。施肥存在报酬递减问题,过量施肥反而会产生的毒害作用,不仅不利于高产,而且降低品质。因此,应把握施肥的量
43、,还应注重营养元素的合理配比,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24. 简述育苗移栽的意义。延长作物生长期,把一年12个月当14个月用;便于苗期集中管理,利于培育壮苗;能实行集约经营,节约种子、肥料、农药等投入;可按计划规格移栽,能保证苗全、苗壮。25. 简述农业生产的特点。严格的地域性、强烈的季节性、生产的连续性、生产的波动性、产品的特殊性26. 试分析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用地必然消耗地力消耗土壤营养元素;破坏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障碍因素。用养结合的可能性作物影响土壤具有双重性;土壤具有再生性;耕作制度的演变历史证明了其可能性。27. 简述作物布局的意义。充分发挥作物和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解
44、决和缓和作物争地、争肥、争水、争季节、争劳力的矛盾;利于复种和间套作安排与连作的运用。28. 简述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 土壤质地:壤土结构好,土质疏松,耕性最好,肥力也高; 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的物理机械特性介于粘粒与沙粒之间,有机质含量越高耕性越好; 土壤含水量:含水量多少影响土壤物理机械特性,因而影响土壤耕性和宜耕期。29. 在某块玉米/大豆田中,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分别为450和120kg/667m2。两者在单作条件下产量分别为600和200 kg/667m2。请通过计算判断此间作模式是否增产。并请分析间套作的效益原理。LER=450/600+120/200=1.35;LER1;所以此模式
45、增产。间套作的效益原理:1. 空间上互补,实现密植效应,实现光与CO2的高效利用;2. 时间上的互补,实现时间效应,延长光合时间;3. 地下养分水分的互补,实现营养异质效应,充分利用土壤养分;4. 生物间的互补,充分发挥边际效应、补偿效应和化感效应。30. 假设某块农田一年种植两季水稻,早、晚稻经济产量分别为550kg/亩和650kg/亩,试计算该田块的光能利用率,并分析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已知:当地太阳总辐射为2000J/cm2·d,1mol CH2O的产热量为469 kJ;1年按365天计算,1亩按667m2计算;早晚稻经济系数均按0.5计算,稻谷矿物质含量按10%计算)来自
46、太阳辐射的干物质量(g/ cm2·d)=(550+650)×1000/0.5×0.9/365/6670000=0.000887227换算成热量(J/cm2·d):0.00887277/30×469000=13.87、光能利用率(%)=13.87/2000×100=0.6935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遗传育种与提高光合效率。 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截获量。 降低呼吸消耗。 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 提高复种指数。39. 作物个体与群体关系如何?如何协调两者关系以促进作物高产?(1)作物个体和群体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2)通过种植密度来协
47、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3)通过其他技术措施(品种选择、肥料施用和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来影响群体的自动调节42.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主要农艺措施。(一)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合理运筹、配方施肥、精确施肥。(二)合理耕作,以耕促肥(三)合理灌排,以水促肥(四)轮作换茬,调节土壤肥力1. 合理轮作增产的原因。答:能均衡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用养结合,提高地力(2分);可减少病虫危害,消除土壤有毒物质(1分);改变农田生态条件,减少田间杂草(1分)。2. 小麦一生分为几个生育时期,各是什么?答:小麦一生分为12个生育时期(1分),分别是萌发、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成熟(
48、3分)。3. 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答:密度与品种的关系:晚熟品种生长期长、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单株生产力高、需要较大的个体营养面积,应适当稀植,反之植株矮小的早熟品种可适当密植。而叶片直立的紧凑型品种比平展品种可更密植些(2分)。密度与肥水条件的关系:一般地力较差和施肥水平较低,每公顷株数应少些。反之土壤肥力高,密度可以增大,在提高肥水条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株数,有明显的增产效果(2分)。4. 玉米地膜覆盖增产的原因。 答:增温保温效应(1分);保墒提墒效应(1分);保持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土壤养分速效化(1分);其它效应:覆膜对抑制土壤盐分上升有明显效果;对杂草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1
49、分)。5. 复种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答:复种是指一年在同一土地上种收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1分)。作用: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扩大播种面积,充分利用土地、光、热等自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分);可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径流冲刷,保持水土(1分);有利于解决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绿肥和饲料作物争地矛盾,有利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全面发展,农牧结合(1分)。6. 什么是小麦的分蘖节?小麦分蘖节的作用有那些? 答:分蘖节并非一个节,而是由很多节、叶原始体、分蘖、腋芽与其生长点密集在一起,形成膨大的节群(1.5分)。 作用:产生分蘖并形成分蘖穗,构成产量的一部分(0.5分);产生近根叶
50、与次生根群(0.5分);调节群体,补充由于主茎受害后造成的穗数亏缺(0.5分);冬前积累贮藏糖类等营养物质,保护麦苗安全越冬(0.5分);分蘖节复杂的疏导组织。成为联系根系与地上分蘖位,进行水分和营养运输的枢纽(0.5分)。7. 比较小麦和玉米根的一样点和异同点。 答:一样点:都是须根系,都由初生根和次生根组成(2分)。不同点:小麦的初生根终生有效,而玉米的次生根形成后,初生根的功能便减弱(1分);玉米具有气生根,气生根有支撑植株、防止倒伏的作用,同时本身还有合成氨基酸的功能,而小麦无此根(1分)。 8. 简述小麦穗的结构。 答:小麦穗可分为穗轴和小穗两个部分,穗轴由节片组成,每节着生一枚小穗(2分)。小穗由两枚颖片、小穗轴与若干小花组成(1分)。小花由外稃和稃(各1片)、鳞片(两枚)、雄蕊(3枚)和雌蕊(1枚)组成(1分)。9. 简述作物间作、套作、混作的区别。答:间作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地上同时或同季节成行或成带状间隔种植;混作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撒播或同行混播在同一块田地上。二者的作用相似,只是配置形式不同,它们都是充分利用空间,增加光能利用率(2分)。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它与间作不同,间作中的两作物共生期占全生育期的主要部分或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女生健美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药品与生物制品检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贵州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室内空气污染监测与治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电路分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天津市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化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城乡规划设计基础I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化学与腐蚀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云南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JCT872-2000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
- 202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
- YDT 4525-2023通信局(站)液冷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 基因检测销售基础知识培训手册
- 创新人才认证(解决方案)考试题库(附答案)
- 3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000题
- 20以内最大最小能填几专项练习126+129题
- 2024初中数学竞赛9年级竞赛辅导讲义专题13 旋转变换含答案
- 某市中心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项目实施的保障和支持措施
- 2023-2024学年深圳市南山区高三数学下学期一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