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一、知识链接:翻译要求?1、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要忠于原文。“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指译 文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过程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 ”的原则。在具体 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 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 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
2、意尽量达到完美。 二、知识补充:特殊文言句式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 “皆” “乃” “为” “即” “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2、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c对话省例曹刿论 战(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一鼓作气,冉(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投(之
3、)以骨。(狼)? (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t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3、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 “之”字或“是” 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 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
4、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4)介宾结构后置。?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 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 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4、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
5、于” “为” “为所” “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 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a "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土 “举于”即“在被举荐”。?5、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 ”有者” “得无乎” “如 何” “奈何” "然则”等。? (1) “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
6、2) “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 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 (3)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 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 “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二、学法指导:翻译方法(借助句型结构)(一)直。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对于文言文的 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 得翻译。例:“清荣峻茂,良多趣
7、味。”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二)意。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 的今译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 比喻、互文、借代、婉曲 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 其意译。1、互文不可直译。立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例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2、比喻。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 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8、联系“固若金汤”3、借代。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髯”代指孩子。4、婉曲。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 上厕所说成“更衣”。(三)调。就是调整顺序,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1、前置谓语后移。例:2、后置定语前移。例: 过群臣吏民”。3、前置宾语后移。例: 问句才能使译句通顺。需要调整语句语序的类型大体有四种情况: “甚灵!水芝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群臣更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4、介
9、宾短语前移“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介词特征“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孔子云:何陋之有?”何字前提(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 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五)扩。就是扩展。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例:”更若役,复若赋,则 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役”、“赋”扩展为双音节 词。2、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
10、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 思表达清楚。例:“怀敌附远, 何招而不至? ”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 谁会不来呢?”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六)缩。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 将其意思凝缩。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 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七)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 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 或语句,要加括号。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 1: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译句: “(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
11、里来的。"例 2: “一鼓作气,冉而衰,三 而竭。”(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 尽了)“再” “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例3: “君与具来。”(你与(他)一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 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八)删。就是删除,古汉语中的 发语词、结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翻译时 无须译出,可删去。例1: “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例2: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
12、陋的呢?” “之”为宾语前 置的标志,删去不译。例3: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 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九)替。就是替换,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例 1: “愚以 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例2: “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 见识短浅”。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例:“然则”:换成“既然这样, 那么”;”何以? ”换成“根据什么”。
13、积累固定结构(十)选。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 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牛刀小试(对比练习)一、画皆以人重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 士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 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注释: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章、京、卞:章指章敦,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
14、法。颜鲁公:即颜真卿。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 大,人称“颜体”。l、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A.若听茶声然B.诗文之属莫不皆然C.杂然相许D.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一钱不直:值后世见者必 宝之:把当宝贝,珍爱、喜爱 3、翻译下面句子。后人粪土视之译文:后来(世)的人们都把他们的书法看作粪土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译文:古代的人大都会书法,只有那些品格高尚的人(的书法)才能流传得久远;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
15、昏怠,辄以 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 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选自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注释:昏怠:昏沉困倦。辄:往往,每每。沃;浇。这里当“洗”讲。啖;吃、谗: 说人坏话。1、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并释义。啖粥而读音:dan吃义:辄以水沃面音:wo洗义:食不给音:ji供应义:乃至被谗受贬音:chan说别人坏话义:2. “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B)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16、。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 三、兄弟射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 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1、解释加点的词。?将援引射之(?)?(2)宜燔(?)?(3)烹燔半焉(?)?(4)已而索雁(?)2、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已而索雁,则凌空远也。翻译:?3、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答:1、牵引应当烧寻找2、过了一会儿去寻
17、找雁,而那雁已向高空飞远 3、三个人都不正确。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为的争论而贻误战机 实战演练(课后练习)四、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 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阅读训练】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弈秋诲二人弈??????????????怒非然也???????????思援弓缴而射之????????????建为是其智弗若与?2 .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D?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3 .翻译:惟弈秋之为听(提示:宾语前置)译文:?4 .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1.教诲这样引,拉聪明才智??2.只听弈秋的教导??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五、列子学射列子学射,中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钒铁行业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重防腐涂料行业需求分析与发展潜力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航空运输货物保险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纯银首饰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天津市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工程审计专业模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生命教育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三维场景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丘学院《智能驾驶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真题答案】
- 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 NB/T 11431-2023土地整治煤矸石回填技术规范
-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表
-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石振明第五章(部编)课件
- 个人股份转让合同协议
- 聚乳酸-标准规程
- 供应商对比方案报告
-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临床营养技术操作规范(2010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