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j时速160公里区段接触网分段绝缘器安装作业指导书j时速160公里区段接触网分段绝缘器安装作业指导书时速160公里区段接触网分段绝缘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时速160公里区段 接触网分段绝缘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1.1 适用范围 时速160公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分段绝缘器安装 1.2 作业准备 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
2、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外业技术准备 组建专业架子队,负责接触网分段绝缘器安装 1.3 技术要求 1、承力索绝缘子连接的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应严格按回头制作工艺安装。与承力索绝缘子安装连接后,应保证承力索张力和腕臂偏移值及下锚补偿b值等原参数不变。 2、分段绝缘器安装后,应保证吊弦、定位器偏移值及坠砣b值等原参数不变。 3、接触线应平直,不得有任何弯曲扭面现象。 4、分段绝缘器安装高度(分段绝缘器底面至轨面),应严格按表1所要求的抬升力,用钢尺测取安装高度增加值,即正常导高加所测值为分段绝缘器的安装高度值。(A.B两悬挂点的导高相加再除以二,再加增加值)施工应严格按此值施工,施工允许偏差为
3、±5mm。 5、接头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力矩为55 Nm,并沟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力矩为25 Nm以上,承力索吊弦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力矩为25 Nm,吊弦线夹的副螺母为ST型时紧固力矩为40 Nm,检测时用梅花扳手卡住,用力矩扳手检测达标。 6、受电弓与分段绝缘器的接触面应与轨面平行。 1.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施工程序 提报施工计划测量安装位置测量安装高度安装承力索绝缘子安装分段绝缘器本体调整、安装吊弦装置模拟冷滑填写施工记录 2、工艺流程 1.5 施工要求 1、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使作业人员熟悉掌握操作方法和技术标准,清楚安全注意事项。并进行样板安装,作业人员应通过考核,合
4、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提前向运输部门提报封闭要点施工计划。施工前应将作业车停放在邻近车站。 3、根据施工计划,从库房领取所需安装材料,并进行外观质量及规格型号检查确认。 4、将施工所需材料和工具提前装在安装作业车上。 5、施工当天,封闭点前20分钟作业人员达到作业车停放站,并上车准备。 1并沟线夹 2吊弦装置 3调整螺栓M12245 4螺母M12 5硅橡胶绝缘子 6定位销 7锚头 8-接头线夹 8a夹板 8b轴 8c螺栓M12245 8d螺母M12 9承力索绝缘子 10短金属滑道 11绝缘滑道托架 12绝缘滑道 13长金属滑道 14螺栓M10220 15螺母M12 图1 25KV分段绝缘器图
5、 6、将吊弦支撑组装好,将包装零件的塑料 打开,把花蓝螺栓(4个)的螺母拧开,将螺扣拧到一半位置,螺栓上的开口销打开。吊弦线取出,把心形环、压接套管装上,在一头压接,压接时,二压接套安装尺寸如下图,另一头在调整 2 图2 吊弦安装示意图 7、将接触线接头线夹的螺栓拧松,两个HM12调整螺栓拧松至从底部看不见螺栓。 图3 螺栓安装示意图 2、施工工艺 1)测量安装位置 司机接到封闭线路命令后,听从车站值班人员指挥,启动作业车运行至安装地点。 施工负责人指挥作业车司机对位,升作业台,作业人员上作业台,扶起作业凳,上凳,系好安全带,施工负责人将分段绝缘器中心点用线坠从下引到承力索上,凳上人员在承力索
6、上作出标记。 作业人员下车,用激光测量仪先测出分段绝缘器安装中心点。 2)测量安装高度 3 作业平台施工人员用弹簧秤挂在安装位置中心向上提拉接触线,另一人配合用钢尺测量抬升量。依据抬升参数表中的值,测出安装分段绝缘器的高度,并作好记录。 3)安装承力索绝缘子 作业人员上凳,用钢尺从中心点向两侧测出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安装位置,在两边适当位置安装承力索紧线器。串连链条葫芦,连接牢靠后,开始紧链条葫芦,直至安装处承力索不受力为止。在断线处两边缠紧胶带,以防绞线散股。用弧口断线钳剪断承力索,注意预留好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回头的尺寸,严格按回头制作工艺要求安装好两侧的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 穿入螺栓销、带上
7、螺母,安好开口销,将承力索绝缘子与两侧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连接好。完成后,拆除链条葫芦和紧线器。 4)安装分段绝缘器本体 测量分段本体中心:从承力索绝缘棒中心,向导线处吊线坠,标记出中心,从中心向两侧分别量取514mm标识。 测量悬挂点及安装分段绝缘器处的接触线高度:用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测量。 接头线夹安装:将接触线接头线夹的梢舳中心安装于据分段绝缘中心560mm处,并根据接触线规格安装于与接头线夹相对应的位置,并将并沟线夹、辅助导线(辅助导线与接图4 安装高度测量 4 触线的规格相同)按图示位置安装。将接头线夹螺栓用力矩扳手紧固,先中间后两边,拧3次。接头线夹螺栓紧固力矩为55Nm. 图6 接头
8、线夹安装示意图 注意:接头线夹上的副螺母紧固时,应用呆扳手紧固,拧副螺母的同时,螺栓需用力矩扳手固定,一人操作,同时与力。并沟线夹(6个)不要拧紧,以能在 导向线上滑动为宜。 安装导线、拉紧紧线器:卸下紧线器两边的止动销在接头线夹的后部,装上止动销。止动销的金属链,不能放在止动销的线夹之间,要免影响分段绝缘器安装。卸下紧线器和液压的堵头帽,连接、将旋塞指示放在“加载”的位置,手动液压泵加压。 图5 接头线夹安装示意图 图7 紧线器安装示意图 5 注意:堵头帽应放在工具箱内,以防损坏。液压泵加压要缓,不能过度加压,以防接触线过分压缩,使锯线有困难。在导线中部,用钢锯断线,用煨弯工具使导线向上弯曲
9、45°角,在线夹端部锯断线头。弯曲时,应使导线接触部分与线夹密贴。 安装分段绝缘器本体:安装分段绝缘器本体,首先使本体上的沟槽套住接头线夹,利用液压泵上的松动旋塞,指示“卸载”的位置,用手尽可能慢慢的转动旋塞,同时观察紧线器的卸载情况,确保接头线夹免受冲击力,及其两轴嵌入分段绝缘器的U沟槽内,稳定30秒后,取下制动销,卸下紧线器。 5)调整、安装吊弦装置 把水平尺放在滑板端部向分段绝缘器中心50mm处,用扳手紧固调整螺栓,直到导线与滑板在同一水平面内,再拧紧防松螺母。 将并沟线夹按示图位置循环拧紧,螺栓紧固力矩应在25Nm以上,且螺栓朝向应一致。 在吊弦安装处附近,先用临时吊线(2.
10、0铁线)把分段绝缘器本体与承力索绝缘棒连为一体,即将本体吊起,按测量数据,将分段绝缘器调安装高度。作业车移出,用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检测,作业车返回,按检测结果调整到位。 安装承力索吊弦,用梅花扳手拧紧承力索吊弦线夹螺栓,并用力矩扳手紧固到25Nm,吊弦线夹防松螺母紧固力矩为40Nm,再把吊向支撑花蓝螺丝上引线,并装心形环、压接管,基本调平后,压接吊弦,撤除临时吊线。 调整花蓝螺丝,两组同时操作,用水平尺检测,使分段绝缘器下缘与轨面平行。达标后,将其予以防松的螺母拧紧,并将固定线绕好。 用水平尺从两个方向再次进行检测,沿导线与本体滑动,并通过本体,应保持同一水平度,不应有硬点,。如连接处有硬点,可
11、松并沟线夹的螺栓,进行微调,拧松的同时用肉眼从导线的一端观察,并用水平尺沿导线和本体全程滑动,确认达标后,再拧紧并沟线夹的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要求。再全面检查螺母紧固力矩,花蓝螺丝上的开口销是否全部打开,并使其全部达标。 6 图8 水平尺应用示意图 图9 水平尺检测硬点 用激光测量仪检测分段绝缘器处的导高是否满足要求,并调整花蓝螺丝达标。再用激光测量仪,检测分段绝缘器两侧的吊弦处的导高。该处的导高与分段绝缘器处的导高差,形成一个坡度,即整个跨内接触线是一个负驰度的弧形,未达标,应更换吊弦调整达标。以满足电力机车对弓网受流质量的要求。 6)模拟冷滑 全部完成后,作业车升弓,模拟电力机车分别以20
12、、40、60km/h车速对分段绝缘器冷滑往返各一次,在受电弓通过时,观察其变化和造成的影响。根据冷滑结果,再调整到最佳状态。 如还有封闭点,按上述程2)7)进行下一处安装作业。 7)结束 完成当日施工任务,收回工具、余料,放倒作业凳,降作业平台,在封闭点内,作业车返回停放地点。 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 1.6劳动组织 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7 1.7 材料配置 1、整箱(一整套) 2、自备材料 8 1.9 质量控制及检验 1、质量控制 1)承力索绝缘子连接的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应严格按回头制作工艺安装。与承力索绝缘子安装连接后,应保证承力索张力和腕臂偏移值及下锚补偿b值等原
13、参数不变。 2)分段绝缘器安装后,应保证吊弦、定位器偏移值及坠砣b值等原参数不变。 3)接触线应平直,不得有任何弯曲扭面现象。 2、质量检验 1)分段绝缘器安装高度(分段绝缘器底面至轨面),应严格按表1所要求的抬升力,用钢尺测取安装高度增加值,即正常导高加所测值为分段绝缘器的安装高度值。(A.B两悬挂点的导高相加再除以二,再加增加值)施工应严格按此值施工,施工允许偏差为±5mm。 2)接头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力矩为55 Nm,并沟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力矩为25 Nm以上,承力索吊弦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力矩为25 Nm,吊弦线夹的副螺母为ST型时紧固力矩为40 Nm,检测时用梅花扳手卡住,用力矩扳
14、手检测达标。 3)受电弓与分段绝缘器的接触面应与轨面平行。 4)填写表 “分段绝缘器安装工程质量检查记录”。 9 1.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安全要求 1)安装时严禁踩踏接触线或给接触线施加外力,以保证接触线的平直度。 2)严禁使用活口扳手,工具材料上下传递应用工具袋和小绳,严禁抛扔。 3)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4)安装完毕后,用装箱的布把承力索绝缘子和本体的硅橡胶绝缘子包扎好,送电开通冷滑前再拆除。 5)操作人员作业时作业车应在停止状态,不得移动,严禁移动、升降、旋转平台。在施工过程中行进速度不应大于5km/h,严禁突启、突停。 6)防护人员应坚守岗位,现场防护人员应予驻站防护员密切联系,列车通过前,应及时通知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停止作业,待列车通过后再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现代建筑企业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工学院《免疫学原理及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后期特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中国当代文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大同大学《仪器分析(光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民族大学《工程训练(Ⅱ)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胫腓骨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二元思辨类作文写作指导+课件
- 报价单模板完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课文翻译
- 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真题
- 《网店运营与管理》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案
- 打印版 《固体物理教程》课后答案王矜奉
- CAD术语对照表
- 香港牛津新魔法Newmagic3AUnit4Mycalendar单元检测试卷
- 中考《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及答案(1-12)
- Q∕GDW 11612.43-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