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率_第1页
提高建筑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率_第2页
提高建筑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率_第3页
提高建筑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率_第4页
提高建筑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西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单企业名称: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5 年注:施工企业每申报10个成果,可推荐1个成果参加发表评审;申报不足10个的,可以推荐1个QC成果参加发表评审;不参加发表评审的不需填写“发布人”栏。QC小组名称广西建工大厦1#楼、2#楼工程QC小组课题类型现场型成果名称提高建筑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率联 系 人谢江美企业QC活动管理部门科技与信息管理中心联系电业地址南宁市衡阳东路1号邮 编530001是否参加发表评审否发 表 人QC小组简介(包括小组人数,其中厂级(公司)领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各多少人)QC小组成

2、立于2014年4月1日,课题类型为现场型,小组成员共11人,平均接受TQC教育72小时,设1名组长,1名副组长,9名成员;通过开展 QC 活动,广西建工大厦1#楼、2#楼工程QC小组有效地提高了建筑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率,达到了节能减排等“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要求。主要活动过程与效果:围绕“绿色施工示范工地”中提出的“四节一环保”,结合现场施工实际问题,QC小组选择课题为“提高建筑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率”。活动前期通过现场分析、调查,以问卷的方式向周边工程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雨水的收集”和“雨水的利用”是影响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的主要因素。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后参考施工用水

3、参考定额,确定本次QC活动的目标为:将日平均用水量从105.9m³降低至95m³,将日平均施工用水量从155.6m³降低至140m³。而后,针对要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及措施,并全面实施各项措施。通过后期对现场用水量的统计对比后发现,日平均用水量从降低到88.2m³,将日平均施工用水量降低到132.3m³,达到了既定目标的同时,也完成了节能、减排等绿色施工要求,QC活动圆满成功。广西工程建设2015年QC成果发布资料 提高建筑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率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分公司广西建工大厦1#楼、2#楼工程QC小组二零一

4、五年一月目 录前言1一、工程概况11.1工程基本概况11.2工程目标11.3绿色施工现阶段开展情况及目标1二、小组概况22.1小组简介22.2小组成员简介22.3小组活动计划3三、选题理由33.1施工现状33.2工程目标53.3公司要求5四、现状调查6五、确定目标值75.1确定目标75.2目标值确定75.3目标设定依据8六、要因分析9七、要因确认107.1末端因素确认计划107.2要因确认情况117.3要因确认结论19八、制定对策198.1对策评价198.2、方案的评价、选择208.3制定对策措施20九、对策实施229.1对策实施一229.2对策实施二239.3对策实施三29十、效果检查341

5、0.1 目标效益3410.2 经济效益3710.3 社会效益39十一、标准化40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4012.1 活动总结4010.2 今后打算422提高建筑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率广西建工大厦1#楼、2#楼工程QC小组前言201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各级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将节能减排落实到各地,并提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宣传口号。现阶段国家提出了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

6、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各行业各领域用水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而水源却呈逐年递减趋势。水资源作为一种能源渗透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与我们息息相关,如何节约用水即是当今社会节约能源、资源的主要问题。一、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概况广西建工大厦1#楼、2#楼工程位于南宁市平乐大道东侧,占地面积20014m²,总建筑面积123785m²,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0011m²、地下建筑面积43774 m²,工程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

7、室三层,其中地下二层及地下三层部分设置平战结合核六级人防。地上主要建筑为高23层的1#、2#办公楼,附属高4层的商业裙楼,建筑物平面整体形状呈矩形。1.2工程目标本工程为争创“鲁班奖”的优质工程,公司领导班子和项目领导班子对施工现场的要求格外严格,朝着“鲁班奖”积极迈进,与之相关的奖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科技示范工程”,“结构杯”等一系列的奖项都是项目人员共同的奋斗目标。经过公司及项目领导班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讨论研究后,决定首先从“绿色施工”入手,争创“绿色施工示范工地”。1.3绿色施工现阶段开展情况及目标本工程于2014年已经正式获得由中国建筑业协会确定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立项资格,

8、为此项目加大了对“绿色施工”的深化实施:项目领导班子经过具体、细化的讨论决定,围绕“绿色施工”中提出的“四节一环保”中的“节水、节能、减排”展开,切实落实好本次QC活动。二、小组概况2.1小组简介 QC小组简介 表1 课题名称提高建筑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率小组名称广西建工大厦1#楼、2#楼工程QC小组课题类型现场型成立时间2014年4月1日小组人数11平均年龄30小组注册号GXYJTQM-2014-48课题注册号2014-4-5活动时间2014.7.12014.12.31培训情况人均72h历年活动情况2014年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2014年新型定型化钢板网防护栏杆研制Q

9、C成果获广西区一等奖及全国一等奖;2014年复杂条件下旋挖桩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获广西区二等奖;2014年如何处理基坑开裂引起周边路面沉降等问题QC成果获广西区二等奖制表人:唐光暹 日期:2014年7月1日2.2小组成员简介 小组成员简介 表2序号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务技术职称小组职务小组分工1唐光暹36博 士分公司副经理高 工组 长总 策 划2王治滨31本 科项目负责人工程师副组长全面负责3李开大35本 科项管科副科长工程师组 员技术支持4成翠艳32本 科项管科科员工程师组 员技术支持5苏新宾32本 科项目副经理助 工组 员策划组织6蔡达建30本 科项目总工长助 工组 员策划组织7邓焕昌28本

10、 科施 工 员助 工组 员策划组织8葛智超29本 科安 全 员助 工组 员对策实施9蔡俊25本 科施 工 员助 工组 员对策实施10黄韶康24本 科施 工 员助 工组 员对策实施11李婷婷24本 科资 料 员助 工组 员资料收集制表人:唐光暹 日期:2014年7月1日2.3小组活动计划为了更好地开展本次QC活动,经小组成员讨论决定,编制活动计划横道图,使每一阶段的工作进度有据可依。图1 小组活动计划图制图人:唐光暹 制图日期:2014年7月1日三、选题理由3.1施工现状(1)施工现场用水情况:随着46月工程的不断推进,工程也逐渐从地下室结构施工走向主体结构施工,从以下施工现场用水量调查图来看,

11、随着工程进入“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用水量增加。项目部开展了节约用水宣贯活动,但收效甚微。为节约水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提出相关措施已经难以有显著效果。必须将施工用水进行更为合理可靠的规划,才能找出最优解决方案: 图2 4月6月施工用水量制图人:王治滨 制图日期:2014年7月1日小组成员为了收集相关水源数据,分别在工人人生活区的供水管线、办公管理区供水管线、混凝土施工用水管线等处加装了8块水表,对工程6月用水进行了统计,并对日均用水进行了分析: 用水情况调查分析统计 表3序号用水种类用水量(m³)频 率 累计用水(m³)累计频率1生活用水3282.140.5

12、%3282.140.5%2混凝土养护3014.737.2%6296.877.7%3洒水降尘85910.6%7155.888.3%4润管、洗泵834.710.3%7990.598.6%5其 他113.41.4%8103.9100%6总 计8103.9100%8103.9100%制表人:唐光暹 日期:2014年7月1日图3 6月用水量分类统计制图人:王治滨 制图日期:2014年7月1日 根据调查结果QC小组成员发现施工用水主要是在生活用水以及混凝土养护用水中,这些用水往往用量大却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大量水浪费。然而46月的用水费用为(7614.3m³+7825.2 m³+810

13、3.9 m³)×2.2元/m³=51795.48元,成为不小成本支出。(2)施工现场水资源利用主要问题:QC小组成员总结得出,在水的利用上必须要采取一种新的利用办法,并且加以实施,总结,然后形成一定的标准化建设,这样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在调研中,QC小组成员发现,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水的来源:施工现场的水源主要来自于城市自来水,地下水,雨水等几个方面。城市自来水满足了现场大部分的施工、生活用水,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大部分企业都树立了节约使用自来水的意识,建立了相关的节水制度;然而对于雨水,大部分施工现场并没有有效地利用,QC小组通过查阅

14、相关资料和询问本地气象部门得出“南宁年平均降雨量1304.2mm,降雨主要集中在5月8月之间。”可见雨水也是一种不容小觑的资源,只要我们善加利用,就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水的收集(回收)与储存:对于施工用水和施工生活用水往往可以进行循环利用,提高循环次数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然而循环用水的收集和储存就成为了一个难点。既要尽可能有效的收集和储存用水,又要控制在一定的成本中,达到最高的性价比要求,这样才能推广在以后标准化建设当中,成为一种规模化的,经济环保的措施。“节能”与“减排”:国家推行的政策是“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如何将“节能”与“减排”相结合完成制定的目标也是本课题的一大难点,QC小组成员在调

15、研过程中发现,建筑行业的污染排放主要是:粉尘排放,即施工中产生的尘土、颗粒的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即施工生活区空调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3.2工程目标本工程建成使用后不仅是广西建工集团新的办公场所,而且也将成为南宁市五象新区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工程质量受集团、公司、分公司领导的广泛关注。项目部坚持预防为主严格过程控制,目标为“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成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目标首当其冲。3.3公司要求公司要求本工程建成一个绿色环保与经济效益相互兼顾的优质工程,因此项目领导班子决定在雨水资源化、循环用水上进行合理规划,以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环保和经济效益兼顾的目

16、标。同时让全体项目部成员建立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到树立全员的节水意识,履行绿色施工、节能减排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积累经验,做出示范,对整个建工集团,在今后“绿色施工”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综合以上的几个观点,本QC小组得出一味的制定节水措施只能得到“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结果,我们应当从自然资源雨水入手,收集并且使用这种资源从而降低对自来水的依赖,最终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因此本QC小组决定选择“提高建筑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率”作为研究课题,围绕雨水的收集与储存,雨水利用展开研究。四、现状调查(1)施工现场雨水利用情况:QC小组通过过对周边10个施工项目的走访发现: 图4 雨水

17、利用情况调查制图人:王治滨 制图日期:2014年7月1日走访的10个项目中,仅有1个项目未树立起利用雨水的意识,其余的项目虽然有想利用雨水的想法却没有明确的利用雨水方面的相关制度和措施,说明大部分的项目都树立起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概念,但却没有落实下来。(2)施工现场雨水利用难题针对“施工现场雨水利用情况”的调查,QC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后决定深入调研“施工现场雨水利用难题”。QC决定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公司以及其他友好兄弟单位的项目进行一次调查,找出影响施工现场雨水利用的因素,回访结果如下: 影响雨水利用的因素 表4序号影响因素项目数量频率()累计数量累计频率(%)1收集1635.51635.5

18、2使用1533.33168.83过滤1022.241914储存36.84497.85其他12.2451006合计45100-制表人:黄韶康 日期:2014年7月5日本QC小组通过对各个项目的问卷调查汇总情况统计发现:大多数的项目主要是因为没有良好的雨水收集方式和利用办法导致对雨水的回收利用无从下手,任由问题遗留,无法处理。从调查结果以及QC小组日常收集的信息可以看出,雨水的“回收方法”和“利用方式”是绝大多数项目无法落实实施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的关键问题也是主要影响因素。结 论五、确定目标值5.1确定目标1、提高QC小组成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制定出有效的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方法,并形成

19、规模化,标准化。3、提高雨水的循环利用率,降低施工用水,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5.2目标值确定从收集与使用入手提高循环用水效率:为了提高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及循环利用率,QC小组研究发现提高循环用水率最终体现在降低用水量。参照施工用水参考定额将日平均用水量从105.9 m³降低至95 m³,日平均施工用水量从155.6 m³降低至140 m³。图5 小组活动目标柱状图制图人:蔡达建 制图日期:2014年7月5日5.3目标设定依据施工现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是本次活动的关键问题,要达到经济实惠和简单易用的效果。目标设定参考施工用水参考定额严格监控,确保

20、实施过程控制,要将实际用水量降低至定额之下,确保经济效益与绿色施工的主要内容相结合。本工程是我公司重点工程项目,以“鲁班奖”为目标要求,也是重点的科技示范工程开发项目,大部分小组成员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及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拥有多年的技术攻关和QC活动经验。技术支撑 公司针对本工程的目标要求,专门制定了创优奖励办法,加强施工过程考核,严格按照“点对点”的管理方式执行到位,强化质量屏蔽,将质量控制任务分项落实,责任明确。公司方针目 标 可 以 实 现 !图6 创优学习策划会六、要因分析缺少净水装置QC小组根据以上两个主要问题,并召开了专题分析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画出原因分析关联图,找出了10个

21、末端原因,见下图:利用雨水方式不科学缺少净水方法缺少宣传教育受技术水平限制收集意识不高雨水二次利用率低收集后处理不及时水质污染无法使用无收集系统雨水收集雨水利用雨水利用效果差收集与储存设施不齐全未循环用水收集系统不完善雨水用途单一无节水设施收集方式单一未建立相关制度用水缺少规划项目资金不到位设备老化图7 雨水收集与循环利用难点分析关联图制图人:葛智超 制图日期:2014年7月21日七、要因确认7.1末端因素确认计划QC小组通过对雨水的收集与雨水的利用2个方面进行分析后得出10个末端因素,针对末端因素,小组成员进行了一一确认,采用讨论分析和现场验证方法确定要因如下表: 要因分析表 表5序号末端因

22、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完成时间1缺少宣传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查看记录、调查分析问卷结果90分(满分100分)以上的人员比例90%以上视为项目宣传到位李开大黄韶康2014年7月21日2缺少净水方法查看现场现有净水措施与绿色施工方案现场调查、查阅方案现场有净水措施,绿色施工方案有明确提及净水方法视为净水方法合格成翠艳李婷婷2014年7月21日3缺少净水装置查看现场净水装置现场调查、综合分析现场有净水的装置或者设施,并一直使用邓焕昌葛智超2014年7月21日4收集与储存设施不齐全查看现场收集、过滤及储存设施现场调查、综合分析现场收集、过滤及储存设施齐全,并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规划葛智超蔡

23、达建2014年7月21日续表5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完成时间5收集方式单一查看现场雨水收集方式现场调查、查阅资料现场雨水的收集方式是否多样化(3种以上)苏新宾李婷婷2014年7月21日6项目资金不到位查看项目临时设施费用投入现场调查、综合分析对比项目临时设施费用中相关方面的投入与现场实际情况对比蔡达建邓焕昌2014年7月21日7设备老化设备是否锈蚀,是否损坏现场调查、记录分析查看相关设备的锈蚀与损坏情况,查看相关设备保养记录黄韶康李开大2014年7月21日8未建立相关制度查看项目制度现场调查、查阅资料查看项目相关制度,是否落实到个人邓焕昌成翠艳2014年7月23日9用水缺少

24、规划查看项目用水统计现场调查、查阅资料查看项目月用水量统计情况,与月用水计划相对比蔡 俊蔡达健2014年7月23日10利用雨水方式不科学查看现场用水制度,绿色施工方案现场调查、查阅资料查看现场雨水用途后与资料进行比对,产生二次效果多,则视为利用雨水方式科学李婷婷葛智超2014年7月23日制表人:邓焕昌 日期:2014年7月23日7.2要因确认情况根据要因分析表, QC小组成员对该10个末端因素进行具体调查、分析、验证、测试,逐一进行要因确认。要因确定过程一末端因素:缺少宣传教育确认内容对施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确认方法查看记录、调查分析确认标准调查结果90分(满分100分)以上人员比例90%以上为

25、项目宣传到位确认人李开大、黄韶康确认时间2014年7月21日确认过程2014年7月21日QC小组成员组织项目部全体工作人员,现场劳务代班(共计33人),分别进行了关于雨水回收与利用的问卷调查: 雨水回收与利用的问卷调查 表6项目合格(90分)不合格(<90分)考核要求人数1122通过率90%通过比例33.3%66.7%制表人:黄韶康 制表日期:2014年7月21日 要 因根据考核情况,根据问卷调查情况考核通过率是33.3%,未达到标准90%通过的要求,说明项目部对于雨水的回收以及利用方面的宣传教育不到位,项目人员的雨水回收与利用意识较低。确认结论要因确定过程二末端因素:缺少净水方法确认内

26、容查看现场现是否有净水措施与绿色施工方案确认方法现场调查、查阅方案确认标准施工方案具有针对性,能反应具体节点确认人成翠艳、李婷婷确认时间2014年7月21日确认过程QC小组成员经检查发现:项目部已编制了“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其中和雨水的收集与利用中明确提到了现场的净水措施是由三级沉淀池进行过滤净化,还明确的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所需要的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操作要点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施工工艺流程详细科学,针对性强。方案已经公司、分公司审核通过,并且下发到负责项目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管理人员手上,确保方案能指导施工。施工方案封面施工方案审批表非 要 因图8 绿色

27、施工专项方案确认结论要因确定过程三末端因素:缺少净水装置确认内容查看现场净水装置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综合分析确认标准现场有净水的装置或者设施,并一直使用确认人邓焕昌、葛智超确认时间2014年7月21日确认过程QC小组成员在施工现场实地调查发现,现场已经为雨季施工做好了准备工作,挖好了沟槽、沉砂池、集水井等临时设施,沉砂池用作净水装置,将雨水经沟槽排入沉砂池后进行三级沉淀处理,然后在沉砂池与集水井相连的入水口用石棉网阻隔,确保集水井内杂质较少,并定期清理沉砂池与石棉网,防止堵塞。图9 三级沉淀池设置非 要 因非要因图10 沉砂池设置确认结论要因确定过程四末端因素:收集与储存设施不齐全确认内容查看现

28、场收集、过滤及储存设施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综合分析确认标准现场收集、过滤及储存设施齐全,并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规划确认人葛智超、蔡达建确认时间2014年7月21日确认过程QC小组成员在施工现场调查发现,施工现场确实建造了雨季施工使用的沟槽、过滤池、沉淀池以及集水井,但是数量很少,仅集中在11#公路大门附近,远离生活区,远离主体塔楼,而且收集的雨水没有有效的规划使用,任由资源留在集水井中。非 要 因QC小组综合分析后一致认为:施工现场虽然对雨水的收集、过滤以及储存设施齐全,虽然存在对水的用途没有明确规划,但是基于现场实际情况QC小组认为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随着进度的不断推进,这些设施都会不断扩大,并不

29、是影响雨水收集与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故小组一致认为此为非要因。确认结论要因确定过程五末端因素:收集方式单一确认内容查看现场雨水收集方式确认方法现场调查,查阅资料确认标准现场雨水的收集方式是否多样化(3种以上)确认人苏新宾、李婷婷确认时间2014年7月21日确认过程QC小组成员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调查以及相关人员的询问后发现,施工现场的雨水收集方式主要依靠:雨水地面放坡沟槽三级沉淀池沉砂池集水井的传统收集方式,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收集方式,可见收集方式单一。通过传统的收集雨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施工用水的需求,发现除了传统的收集方式之外还有许多新的收集方式,应该采用多种集水方式一同使用,因地制宜,针

30、对不同的用水情况选择适合的集水方案。要 因QC讨论后一致小组认为:只有多样化的集水方式才能满足现场不断变化的用水需求。确认结论要因确定过程六末端因素:项目资金不到位确认内容查看项目临时设施费用投入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综合分析确认标准对比项目临时设施费用中相关方面的投入与现场实际情况对比确认人蔡达建、邓焕昌确认时间2014年7月21日确认过程非 要 因 QC小组通过调查和比对46月临时设施费用中关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费用以及雨季施工费中沟槽,集水井增加费用发现,公司领导班子以及项目领导班子对雨水收集及利用技术高度关注,积极提供资金,促进项目雨水系统的建设。所以QC小组一致认为,资金并不是影响雨水系统

31、建设的主要因素,只要合理规划,有据可依即可。确认结论要因确定过程七末端因素:设备老化确认内容设备是否锈蚀,是否损坏确认方法现场调查、记录分析确认标准查看相关设备的锈蚀与损坏情况,查看相关设备保养记录确认人黄韶康、李开大确认时间2014年7月21日确认过程QC小组成员在现场调查发现,现场所用的设备均有合格证明,切进场时间多在半年以内,没有设备锈蚀,损坏。QC小组成员查看现场施工机具保养记录时发现,施工机具保养记录资料齐全,保养记录一月一次。非 要 因综合分析后,QC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设备老化、损坏并不是主要因素,只要经常检查、保养、更换就能保证雨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确认结论要因确定过程八末端因素:

32、未建立相关制度确认内容查看项目制度确认方法现场调查、查阅资料确认标准查看项目相关制度,是否落实到个人确认人邓焕昌、成翠艳确认时间2014年7月23日确认过程QC小组成员对项目制度调查发现:图11 施工现场节能制度牌非 要 因项目已经将相关的制度落实到个人并制作出建筑节能公示牌,将责任落实透明化,故QC小组认为项目已经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实施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确认结论要因确定过程九末端因素:用水缺少规划确认内容查看项目用水统计确认方法现场调查、查阅资料确认标准查看项目月用水量统计情况,与月用水计划相对比确认人蔡俊、蔡达建确认时间2014年7月23日确认过程QC小组成员项目用水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

33、项目部相关人员已经统计好了46月的用水情况: 施工用水情况汇总 表7月份用水量(m³)单价合计(元)4月7614.32.2元/m³16751.465月7825.22.2元/m³17215.446月8103.92.2元/m³17828.58制表人:蔡 俊 制表日期:2014年7月23日非 要 因QC小组认为项目相关人员已经开始有对用水量监控、规划的意识,所以这也不是目前影响项目雨水回收与循环利用的主要因素。确认结论要因确定过程十末端因素: 利用雨水方式不科学确认内容查看现场用水制度,查看绿色施工方案确认方法现场调查、查阅资料确认标准查看现场雨水用途后与相关

34、资料进行比对,用水方式多样化,产生二次效果多,则视为利用雨水方式科学确认人李婷婷、葛智超确认时间2014年7月23日续表 确认过程QC小组通过对现场进行调查后发现:现场用水的方式很不科学,许多收集起来的雨水往往利用一次后就排走了,并没有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也没有产生二次效果,这样远远达不到绿色施工的要求,仅仅是流于表面,应付检查。QC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收集来的雨水用途很广,更能够在二次效果中得到体现,达到绿色施工中“四节一环保“的要求。要 因故,QC小组认为雨水的科学利用是本次课题进行的重点、难点,此次活动能否圆满的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雨水的科学利用。确认结论7.3要因确认结论

35、缺少宣传教育经过分析,QC小组成员确认以下三条因素为影响雨水的收集、雨水利用的主要因素:要 因收集方式单一雨水利用方式不科学八、制定对策8.1对策评价2014年7月28日,QC小组成员对缺少宣传教育、收集方式单一、雨水利用方式不科学这三个主要原因,从各个角度提出各种对策方案,并相互补充完善。根据提出的对策,小组成员对提出的每一条对策可行性分析,制定对策分析评价表。 对策汇总表 表8要因对策序号对策方案缺少宣传教育1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集中宣传教育,书面考核、交底2派人员去外单位学习,由其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收集方式单一1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邀请专家对施工现场进行评估2通过研究选择采取3种以上的收

36、集方式进行收集雨水利用方式不科学1参考其他示范工地做法,模仿其思路提高水的利用率2将雨水的利用与节能减排相结合,提高二次效果制表人:蔡 俊 日期:2014年7月28日8.2方案的评价、选择 对策方案选择评价表 表9要因对策方案评估综合得分选定方案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时间性缺少宣传教育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集中宣传教育,书面考核、交底14派人员去外单位学习,再由其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10×收集方式单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邀请专家对施工现场进行评估8×通过研究选择采取3种以上的收集方式进行雨水收集16雨水利用方式不科学参考其他示范工地做法,模仿其思路提高水的利用率10×将雨

37、水的利用与节能减排相结合,提高二次效果14注:5分 三分 1分制表人:葛智超 日期:2014年7月28日8.3制定对策措施QC小组成员针对以上要因进行了专项分析研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具体见对策表:对策措施表 表10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负责人地点时间1缺少宣传教育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集中宣传教育,书面考核、交底提高施工员的雨水回收利用意识和简单技术1、邀请集团总工程师进行讲解培训;2、落实完善技术培训制度;3、实施前进行相关交底。葛智超苏新宾会议室现场施工全过程2收集方式单一通过研究选择采取3种以上的收集方式进行雨水收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选择3种最适合施工现场的雨水收集措施1、熟悉施工现

38、场和生活区基本情况;2、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多种可选择的收集方式。3、制定对策,组织并实施。黄韶康蔡达建会议室现场施工全过程3雨水利用方式不科学将雨水的利用与节能减排相结合,提高二次效果争取将雨水的利用与节能减排等绿色施工思想相结合,扩大二次效果1、将雨水利用与节能减排相结合,方案要切实可行;2、提高雨水循环利用率;3、注重社会影响,关注周围群众满意程度,以人为本。蔡 俊邓焕昌会议室现场施工全过程制表人:蔡达建 日期:2014年7月29日图12 方案拟定过程九、对策实施为保证目标顺利实现:我们将对策表中各项措施在实施如下:9.1对策实施一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集中宣传教育,书面考核、交底(责任人:葛

39、智超、苏新宾):1、QC小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到施工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对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的想法不够成熟。小组于2014年8月1日召施工管理人员与现场劳务代班,并邀请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谢鸿卫,对施工员、质检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一天的相关培训,详细讲解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的相关技术案例。2、制定培训课程:小组成员参考了相关水资源的基本知识、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如何实施雨水利用、雨水利用方法等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对现场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并制定相关课程。效果检查: QC小组成员培训完后,通过对相关课程的自学已有了一定效果,为检查实施效果,QC小组对参与培训的人员重新做了一次问卷答题调查,调查如下: 雨水

40、回收与利用的问卷调查 表11项目合格(90分)不合格(<90分)考核要求人数330通过率90%通过比例100%0 黄韶康 制表日期:2014年8月4日 经过集中强化培训后,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后,合格率由原来的33%提高到100%,使现场人员成功树立了雨水利用意识并掌握了雨水回收利用的相关基本知识,达到了对策目标。结论一9.2对策实施二通过研究选择采取3种以上的收集方式进行雨水收集(责任人:蔡达健、黄韶康):(1)收集方案的选定针对本次QC活动的特点,QC小组凭借施工经验与查阅相关资料制定提出以下三种雨水收集方案,如下表3: 雨水收集方案 表12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屋檐雨槽+落水管排

41、水沟+沉砂池地面渗透集水 制表人:王治滨 制表日期:2014年8月10日根据以上提出的三个方案,小组成员通过平时的调研积累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拟定了方案图,如下:方案一:不锈钢屋檐雨槽+落水管 注:通过板房斜屋面排水,将雨水导入14cm×19cm的不锈钢雨槽中经过直径10cm的PVC落水管(依靠14cm×14cm的落水管接头完成落水管与雨槽)排入集水井当中。方案二:排水沟+沉砂池 方案三:地面渗透集水图13 雨水收集方案拟图 制图人:王治滨 制图日期:2014年8月10日QC小组经过1天的调研,讨论分析以及对比三种方案的功能性、技术性、经济性、季节性等方面指标,综合分析汇总

42、如下表13: 方案调研分析表 表13名称方案内容技术性分析功能性分析经济性分析季节性分析方案一利用生活区板房或者其他斜屋面的结构排水,在下雨天将雨水引入屋檐的不锈钢雨槽中,经落水管导入地下集水井中储存利用。1、无复杂技术,易于规划,对场地无特殊要求,普遍适用于一般项目。2、工序简单,只需现场实测实量后计划材料用量,易安装。1、由于通过高处雨水收集,无需沉沙处理。2、通过屋檐雨水收集,收集量较小,不易满足大量用水需求。3、只能通过雨水收集,收集方式单一。1、主要材料费用为不锈钢雨槽,pvc落水管以及集水井用砖、水泥等,均是常见材料,成本不高。2、易于安装,安装费用不高,无需砌筑沉砂池。由于收集方

43、式单一,仅能收集雨水,受季节因素影响大。方案二通过排水沟的排水系统,将雨水或者其他地面水顺排水沟流入沉砂池,经沉淀后流入集水井中储存使用。1、工程量较大,需要事先规划场地制定一系列方案。2、工序主要集中在开挖和砌筑上,需要大量人工。1、收集水的方式不再只依赖于雨水,还可以收集其他地面水,例如混凝土养护用水等。2、收集水量较大,。3、收集的水含杂质较多,需沉淀处理1、主要材料为砖、水泥等常见材料,因用量较大,所以材料费用较高。2、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开挖,砌筑,抹灰等工艺,故人工费用较高。由于收集的方式不再只依赖于雨水,受季节因素影响降低方案三通过地面渗透系统将雨水以及其他地面水经过砂层、土层、石

44、层的过滤回灌地下。1、对场地要求高。2、主要为场地开挖,暗沟、集水井砌筑,工程量大,耗时较长。1、但收集的水含杂质较少,无需沉淀处理。2、收集水量较大,能满足一般用水需求。1、主要材料为同方案二。2、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开挖,砌筑,故人工费用高。由于收集的方式不再只依赖于雨水,受季节因素影响降低制表人:李开大 制表日期:2014年8月11日QC小组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最终选定使用这三种雨水收集方式进行雨水收集。(2)收集方案的实施雨槽与落水管安装 1.不锈钢雨槽采用的是2cm×2cm的方通加上壁厚为1.0mm的不锈钢板制成,根据现场美观,实用的要求制成外包尺寸为b×h=14cm

45、×19cm的不锈钢雨槽。 2.雨槽成品运抵现场后,组织工人安装,安装要求雨槽横平竖直,故需要弹出一条控制线进行比对,每10m误差不得超过5mm。焊接时尽量选用小直径焊条、小焊接电流、短弧操作,以更好地控制熔化 不锈钢流淌。为防止焊缝产生凹凸不平等缺陷,进行每道叠焊时,应在前一道焊缝的处开始焊接,确保焊包饱满。安装雨槽时注意位于落水管另一侧的雨槽进行放坡处理以便雨槽能将水顺利导入落水管中3.安装落水管,落水管与不锈钢雨槽的接口处采用14cm×14cm的pvc落水管接头,确保落水管连接之间紧密胶合,注意水平落水管应适当倾斜,以便雨水能顺利排出。4.在进行落水管安装时应先固定好支

46、架,在支架的固定之后再进行安装。5.在安装时首先要对管材的长度进行把控,在选取了相适应的长度之后应该将它截取的断面磨平,至少要保持整个断面的光滑,可以采用钢锉工具将毛边去掉。 6.需要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洁,一些污染物应该要及时的处理,然后再涂上相应的溶解剂,在外壁和内壁上都要涂上,然后将整个管道紧固。7.在进行了粘结之后可以将多余的一些溶剂擦掉,然后将管道在固定的位置上维持一段时间。在粘结完成之后,会将它设置到支架上,进行固定,整个安装过程完成。排水沟槽与集水井砌筑1.在预定地方弹出(因开挖深度小于2m故不考虑放坡)1.8m×1.7m的墨线;2.开始土方开挖,先用空压机啄掉15cm的场

47、地硬化混凝土,然后人工开挖土方,由于工作面有限,故只安排1个大工开挖,另外2个小工配合运土。3.待挖到制定深度(1.5m)后对土面进行平整并清除杂质。4.用砂浆对坑底进行找平,找平厚度为0.1m。5.找平完成后,小组成员在坑底放出集水井大样,开始砌筑,采用390*190*190普通砖,4面抹灰1cm。 图14 集水井抹灰实例 图15 集水井成品展示图 由于施工现场生活区在临时设施布置时已经挖好了渗透集水的暗沟和集水井,故此次活动暂不提及。效果检查:QC小组成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出Q=qF,流量公式计算得出:1.方案未实施前理论值:Q=0.9×2.31×0.3×231=144.07L/S2.方案实施后理论值: Q=144.07+0.9×2.31×0.3×150+0.9×2.31×1031=2381.074 L/S即:以现场集水井可收集52m³为准,52×30/144.0710天,方案未实施前,想要收集满集水井的水需要大约10天的时间,方案实施后仅需52×30/2381.0741天QC小组成员于2014年8月19日一次为期3天的强降雨做了统计,与之前集水井收集满雨水的时间作出比较,对比如下: 活动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