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六单元运算律_第1页
四下第六单元运算律_第2页
四下第六单元运算律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运算律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教材第 55、56例1、“练一练,和58页练习九1 3题。教学目标:1.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 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 开展学生的分析比拟、 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修改一、谈话引 入1. 师生谈话。我们班哪位同学跳绳比拟强?谁踢 毽子比拟强?2. 例题1情境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 学信息?追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 用加法计算的问

2、题?3.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的运算规律。板书课题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自由说二、探索加 法交换律 和加法结 合律1.加法交换律。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 该怎样列式计算?2列式解答。指名学生答复,教师板书:28+17=45人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17+28=45人3观察发现。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 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说说它们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 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 不过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引导: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道 算式连起来呢?等号师板书:28+17=17+284照样子写一

3、写。让学生试写等式,并展示。思考互相说方法以及每一步的意义在算式之间用连接小组讨论、交流 左边右边提问: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 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5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 这种规律。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教师指出: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 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1出示问题: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 多少人?2教师巡视,注意不冋的解答方法, 并指名两人板演不同的方法。3组织汇报交流。解法一: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28+17 +23解法二: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28+ 17+23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冋的地方 和不同的地方?追问:这两道

4、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 可以把它写成等式吗?怎样写?板书:28+17+23=28+ 17+234加深认识、探索规律。 出示算式,算一算,判断能不能填等号。45+25 +16O45+ 25+1639+18 +22O39+ 18+22 组织观察: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冋和不 同的地方?你发现什么规律?追问: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师板书:a+b+c=a+ b+c板书:加法结合律独立写算式、计算、 比拟互相交流计算结果 及各自的发现独立完成、交流a + b = b+ a学生独立列式计 算。学生观察、比拟这 两个不同算式的计 算结果。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得出三、回忆整 理内容提问:今天学习的什么内容?你知道了什

5、么?四、稳固内 化新知“练一练。第三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练习九第1、2、3题。比拟每组中的两题,说说哪一题计算 起来更加简便。说说每个等式各运 用了什么运算律及 判断的依据。计算,并说说每组 中两题的联系。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九第2小题后两小题。教后反思:课题: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内容:第57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第58页练习九47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2.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

6、便计算。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问题。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修改一、激活旧知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条运 算律,你们还记得是哪两条吗?各是什么意思?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运用加法运算律进 行简便计算(板书课题)。二、交流共打、广1. 教学例2。1出例如题。提问:谁能说出算式?教师板书。2谈话:这道算式,按照运算顺序应该怎样算?你觉得还可以怎样算 ?你能用 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吗?3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把 自己的算式抄在黑板上。4交流:计算的理由,运算的根据, 以及怎么想到把 46和54先相加的。5讨论: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 ?为什么?2. 教学“试一试。1出示

7、算式并提出要求: 65+79+21 78+(47+22)2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3指名把自己的算式写在黑板上。4全班共同检查黑板上的算式。提问:两题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你是怎样看出78和22、79和21的和是100的?学生说出算式。学生计算用简便方法计算, 写出计算过程。三、练习内 化1. “练一练第1题。你能找出上下两行中哪两个数的和是100吗?2. “练一练第2题。3. 练习九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得数吗?4. 练习九第5题。学生画线练习。 独立用简便方法计 算。提冋:观察两组题,能看出每组两题有 什么联系吗?比拟:每组哪道题计算比拟方便?为什 么?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在

8、以下丨里填上适宜的数,使上面 一题能简便计算?238+303174+402238+ 丨 + 174+ 丨 + 5. 练习九第6题前两题。交流:两题有什么特点,怎样计算简便?6. 练习九第7题。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学生说明联系。 学生按题组计算。用简便计算算出;两题的得数。简便计算得数,写 出得数。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 些疑问?五、作业练习九第6题后4题。教后反思:课题:加法运算律练习教学内容:第59页练习九813题。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 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减法的性质,能运用减法的性质进

9、行简便计算。3.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开展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修改一、知识再 现1.谈话:提问:我们学习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 用子母怎么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 b+c追问: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给我们带来 哪些方便呢?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元成一些和加法 运算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二、练习运 算律1做练习九第8题。 交流: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追问:能不能说说加法交换律和结合 律?2. 根据加法运算律,写

10、出和以下式子相 等的算式。26+52=43+29 +71=a+47=54+ 46+85=提冋:观祭右面两个等式,等式中哪一 道算式计算时会简便一些?为什么?3. 完成下面各题。1下面哪些算式得数是 100 ?在下面 画线。25+75 57+53 64+36 42+76 48+52 2补充一个加数,使每题得数都是 100.65+54+丨 26+丨 48+73+丨 39+丨4做练习九第9题。 1计算前两行题。交流:连加算式各是怎样算的?应用了 什么知识?后面加法一步计算的两题 怎样算的,为什么要怎样算的?2计算前两行题。交流:每道题怎样算比拟简便?3丨写出两道能简便计算的加法算 式?追问:怎样的加

11、法算式可以简便计算?根据加法运算律独立 填空。学生口答交流填的数,说说怎 么想的?独立计算,先算连加 题,再算一步计算题。学生独立计算三、发现新 的规律探究减法的性质1. 练习九第10题。提问:比拟每组两题的算式和得数,你 有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 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2. 练习九第11题。1用简便算法计算连减题。交流:怎样算比拟简便,简便在哪里?应用了什么知识?2用简便算法计算加减混合。交流:你怎样算的?这样算为什么简按题组计算每题的得 数。读一读发现的规律。独立思考,完成计算。便?丨里原来的加号为什么改成减号?3. 练习九第12题。引导:怎样很快算出合计数? 交

12、流:每个月份怎样很快算出合计数 的,各是多少?你觉得运算律有什么应用?4. 练习九第13题。提问:观察表格,说说你从表格中 获得了哪些信息。追问:观察表格,说说你有哪些发 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数相 力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多 少,和也增加多少;两个数相减,被减 数不变,减数增加多少,差就减少多少。直接在表里填写合计 数学生独立计算,填写 表格。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冋?五、作业教后反思:课题: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简便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 60、61例3、例4和“试一试、“练一练“和65页练习十1 5题。 教学目标:1.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

13、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2. 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3. 培养学生观察、比拟、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概括出运算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修改一、激活旧 知,引入新 课1. 出小冋题。1加法的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 示?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 b+c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

14、面各题。67+87+13 46+59+542. 揭题。乘法运算中又会有什么规律板书 课题二、探索运 算律1. 探索乘法交换律。1出例如3情境图。2全班交流。列式:5X 3=15人或 3X 5=15人3建立等式。3X 5=5X3 追冋: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 式?4观察发现:观察这些等式,说 说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相乘, 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教 师指出这就是乘法交换律。5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 乘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X b=bx a板书2. 探索乘法结合律。1出例如4。全班交流,算法一:先算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 数。23 X 5X 6算法二:先算

15、出全校有多少个班。23X 5X 62观察这两道算式的数据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3下面我们再来算一算, 比一比。 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是否存在这 样的规律? 18X 5X 2 18 X 5X 2 13X 25X 4 13 X 25X 4 24X 125X 824 X 125 X 84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乘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学生看图,说说题目中的 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学生汇报: 每组两道算式中的三 个乘数相同。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 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 不变。学生通过比拟明确:三个 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 乘,或者先把后两个

16、数相 乘,积不变。教师指出这 就是乘法结合律。(a x b) x c=ax bx c板书 3.稳固应用。1完成“练一练。提问:在以前的乘法计算里你什么 时候运用过哪个运算律吗?2做练习十第1题第一小题。 提问:这样验算应用了什么知识?完成填空。三、探索简 便计算。“试一试。第一小题,可以运用乘法结合 律先算“15 X 2的积;第二小题, 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先算“ 25 X 42. 练习十第2题。交流:每组结果为什么相同? 哪道计算简便一些?为什么简便?3. 练习十第3题。让学生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 的乘积,并交流计算的方法。4. 练习十第5题。交流:你怎样列式的?怎样简便计 算?

17、独立尝试。说说每组题有什么联系 和不同?学生读题,说说怎样想 的?四、反思总 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六、布置作业练习十第1题后两题,第4题。独立完成教后反思:课题: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教材第 62、63例5、“练一练和65、66页练习十第6 7题。教学目标:1. 在解决问题的根底上探索乘法分配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2. 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表述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

18、算。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修改一、谈话导 入1. 复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哪些运算 律?用字母怎么表示?乘法交换律:ax b=bx a乘法结合律ax bx c=ax bx c2. 揭题。今天继续来探索乘法的运算律。板书课题二、解决问 题,初步感 知1. 出例如题5情境图。2. 解决问题。 用多种方法解答。教师参与个别小组交流,了解学生的 解题情况。3. 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汇报自己的解法,说说解题思路。 见机板书。解法一:先算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 个班。6+4x 24解法二:先算出四、五年级各领多少根 跳绳。6X 24+4X 244. 观察比拟。1以上两种不

19、同的解题方法,它们 计算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 这两个算式连起来?板书:6+4x 24=6 X 24+4 x 242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 联系?学生观察情境图,收 集信息。学生独立思考,解决 问题。小组讨论,交流不同 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 法。三、举例比 较,发现规 律1.探索规律。1提出假设:是否任意两个数的和 与第三个数相乘,都会等于这两个数分 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呢?2举例验证。全班交流学生独立举例验证, 验证后把自己举的例 子在小组内和其他同 学一起分享。2. 总结规律。仔细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 什么联系与区别?你发现了什么规 律?师生交流后小结3.

20、 用子母表示。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 数,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a+bx c=ax c+b x 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 相乘,可以先把这两 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 乘,再相加,结果不 变。教师指出这就是 乘法分配律。四、稳固新 知,加深认 识1. 完成练一练第1题。追问:第2小题为什么用12作后 面一个算式的乘数?第 3小题为什么15 是后面一个算式的乘数?最后一小题 应该怎样改写成后面的算式?2. 完成练一练第2题。哪些是得数小题的一组?为什 么?最后一题怎样写,得数就能相同?3. 练习十第6、7题。第6题,比拟:每组两题的得数各是多少?每组 两题的得数为什么相同?他们有什么 联系?第7题

21、,不同算法间有什么联系?怎样简便?按要求独立完成。按题组计算每题得 数。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 法计算长方形菜地的 周长,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互相交流教后反思:课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 63、6例6、“试一试、“练一练和66页练习十第8 11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 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价值,开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 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过程。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

22、活动个性修改一、复习迎新。里填上适宜的数,在O里填上运算符 号。27 X 6+27 X 4=270口 +口25X 2+4=口0口0口0口2.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 细观察两个等式,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 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 便?3. 揭题。一起来探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 简便计算的知识。板书课题二、探索简 便算法1. 出例如题6情境图。条件:中国象棋一副32元,围棋一副58元。所求问题:买102副中国象棋一共 要付多少元?2. 解决问题。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指名说说可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32 X 1022提问:32 X 102可以怎样进行计算 呢?先想一想,算一算,再将

23、你的想法 和算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3.组织全班汇报。 板书:算法一:用竖式计算。32X102=32641 0 2X 3 22 0 43 0 63 2 6 4观察情境图,说说你 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 息。学生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并 计算,计算后在小组 内进行交流讨论。算法二:先算100乘32,再算2乘 32,最后把它们的得数相加。提问:回忆计算的过程,谁来说说, 我们计算的步骤是什么?这样计算的 根据是什么?“试一试。1出示题目,展示局部学生的答案,组织评议。2小组讨论。提问:什么样的算式能够运用乘法 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小结:学生发现这样计算运 用了乘法分配律。 让学生独立计算。 交流:两个数相乘

24、, 其中的一个乘数接近 整十或整百数时,可 以将这个乘数写成整 十或整百数加减 几的形式,再运用乘 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当两个相加减的 乘法算式中有相冋的 乘数时,我们可以运 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 算。三、稳固简 便计算1. “练一练第2题。1做第一列两题。交流:这两题怎样算的?这样算为什么 简便?2做第二列两题。交流:这两题怎样算的?这样算需要想 的?3做第三列两题。这两题又是怎么计算的?为什么这样 算要简便一些?观察归纳。根据三组题说说算式各有什么特点时, 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2. 开放性练习。要使每题能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里可以填什么书数?23x48x36+48 x25+4 x3. 练

25、习十第8题。这里的口算是怎样运用乘法分配律 的?“你知道吗?5.练习十第11题。学生读题,说说算式 里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读题,说说算式 里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用简便方法计 算。阅读内容,说说知道 了什么?要解释什么 问题?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互相交流五.作业练习十第9、10题。教后反思:课题:乘法运算律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 65-67页练习十第12 20题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进一步稳固学过的乘法运算律,能够2. 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计3. 满足不冋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开拓意识。教学重点:熟练地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

26、: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步骤教师活动一、知识再 现1. 提问:我们学过的乘法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2.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元成一 些和乘法运算律有关的练习。板书课题二、根本练 习12题。1问:比拟这里的等式,其中 哪些算式的计算比拟简便?为什 么简便?2问:你知道整数乘法积是 10 的算式有哪些?积是 100、1000 呢?2.完成练习十第13题。1做第一列两题。这两题可以怎样简便计算? 应用了什么运算律?2做第二列两题。每题怎样算比拟简便?得数 是多少?这里运用了哪些运算 律?3做第三列两题。能说说这两个算式里的数有 什么特点吗?4比拟每组两题,说说有什么 联

27、系?15X 29+112X 59+115X29+15X1 12X59+12 问:每组的两题有怎样的关 系,得数相等吗?按哪道题计算 比拟简便?,思考题。歹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算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活动个性修改互相说说各运用了什么运 算律。用简便方法计算。直接口算得数,与同桌互相 说出结果。独立简便计算。3.判断下面简便计算对不对,不 对的怎样订正?需要运用哪个运 算律?25X 3X435X 8+2=25X3+25X4 =35X2X8=75+100=70X8=175=560三、拓展练 习1做

28、练习十第14题。比一比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 现?哪一道计算简便?2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十第15题。3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十第 16、17 题。第16题,交流:你发现是规 律?第17题,上面一题怎样算简 便?下面一题怎样想?4. 练习十第20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解 答,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冋的 算法,比一比谁的算法更简便。5. 完成思考题。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后反思:学生按题组计算。完成第行三道题。算一算每组的两道算式是 否相等读题,找到条件和问题 独立解答互相交流课题:相遇求路程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 68、69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第

29、70页练习一第1 3题。教学目标:“相遇问题的意义,探究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正 确解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教学难点:用列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修改一、激活经 验1. 答复下面各题并说出数量关系。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 4分 钟,一共走了多少米?学生答复并说出数量关系,教 师板书:速度X时间=路程2. 导入新课。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 书课题二、

30、交流共打、广1. 学习解决相遇问题。1出例如题7情境图。2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当时 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 他们在出发的时间、地点、方向上 有什么特点? 追问:他们的距离有什么变化吗?条件:小明每分钟走70米; 小芳每分钟走60米;经过4分钟两 人相遇。所求冋题: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2. 整理信息。1引导:我们找到了这么多信息, 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解决问题 的策略呢?列表、画图你打算 用什么策略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3组织全班交流。评议和订正。请同学们再次阅读题目, 观察情境图,说说题目中 的条件和所求的问 题分别是什么。学生自主

31、进行信息整理。画图整理:列表整理:3. 分析解题思路。提问: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 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先算什么吗? 一:先分别算出小明和小芳走的路 程,再把两个人走的路程相加,就 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二:先算两人的速度和,再把“速 度和X相遇时间就等于总路程。4. 解决问题。组织汇报交流。解法一:70 X 4+60 X 4解法二:70+60X 45. 观察比拟,感受联系。提问: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1两种方法的得数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将它们连起来?2观察等式,你想到了哪个运算 律?乘法分配律6. 回忆反思,交流体会。提问:回忆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 什么体会?说出不同的解答方法。学生根据以上两种解

32、题 思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进行解答。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交流:三、稳固内 化“试一试。冋:这题和例7不同在哪里? 这两种解法和例 7的解法有什么相 通的地方?“练一练。问:相遇问题怎样解答比拟简捷? 这样解答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3. 完成练习第1题。问:两人跑步情境有什么特点?反 向而行为什么还会相遇? 从开始出发到相遇,两人跑步的总 路程就是哪个长度?4. 完成练习一第2题。用图说明“同时向中间开凿的 意思。说明每一步表示的意思?为什么解 题方法和相遇问题求路程相同 ?画图整理,想想怎样解 答。独立解答。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并 完成解答。学生读题,交流条件和问 题。列式,什么列式理由。

33、学生读题,交流条件和问 题。列式解答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互相交流五.作业练习十一第1题和第3题。教后反思:课题: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内容:第70-71页练习十一第4 10题,思考题。教学目标:1. 进一步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能应用数量关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认识并掌握相关行程 问题或工作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题,能说明解决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路。2. 通过比拟认识不冋数量关系的设计问题,进一步理解行程问题的变化与相应的数量关 系,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提高分析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并解决实际冋题。教学难点: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步骤

34、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修改一.激活旧 知,引入课 题,1. 激活经验。求相距路程的相遇问题有怎样的特 点,数量关系是怎样的?2、引入课题。板书:速度和X时间=路程二.比照练 习,掌握方 法。1.题组练习,比拟提升。出示题组:(1) 明明和红红同时从一条马 路的两端出发,相向而行。 明明的速度是65米/分,红 红的速度是60米/分,经过 6分钟相遇。这条马路长多 少米?(2) 从马路的同一地点出发,相背而行,出发6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 米?(3) 从马路的同一地点出发,冋向而行,出发6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 米?冋:1、 2题不同在哪里?你能 画出示意图,独立列出两题的思路 吗?为什么两题的算法会相同呢

35、?第3题两人的行走方式和前两题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交流:你是怎样用示意图表示的? 怎样解答的?有不同解答方法吗? 冋:为什么要列成两个乘积相减的学生画示意图,列式。各自兀成示意图并列式 解答。算式?另一种解法中为什么想到先求速度 差?乘6求出的是什么数量?为什 么是6分钟后两人相距的米数? 追冋:当行走方向相反时怎样求两 人相距的路程?冋方向行走呢? 2做练习十一第4题。冋:解答两题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的地方?为什么不一样?3.做练习十一第6题。问:这两个问题和上面行程问题 有什么类似的地方?这两个问题 解答时有什么不冋的地方?为什 么不同?4.小结思路。学生读题,联系直观图独 立解答。学生独

36、立完成。三.综合应 用,提升能 力。1.讨论练习十一第 7题。为什么沿相反方向步行还提出能不 能相遇的问题?2做练习十一第8题。问:怎样解答?为什么要这样解答, 你是怎样想的?把你对数量关系的 分析和大家交流。3做练习十一第10题。问:这道题怎样解决?说说你的 想法?4.完成思考题。问:从两端出发往返于桥的两端之 间,什么样的相遇是第二次相遇?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怎样想 的?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在表格里整理、填写条件 和问题。交流条件和问题。说说题意。四、全课总 结,完成作 业。1.练习总结。今天学习了哪些类型的实际问题? 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课题:运算律整理与练习1教学内容:

37、教材第 72、73、页整理与练习“回忆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 5题。教学目标:1. 通过回忆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理解,能运用运算 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学重点:整理知识,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便计算的意识。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修改一、知识系 统整理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1. 梳理知识。1提问: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学习 了哪些运算律?如何

38、用字母表示?2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学习的 运算律进行系统整理。2. 交流汇报。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 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 b+c乘法交换律:ax b=bx a乘法结合律:ax bx c=a x bx c 乘法分配律:a+bx c=a x c+bx c2追问:运算律有什么价值? 归纳: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 简便;可以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二、查漏补 缺训练运算律“练习与运用第1题。 交流:你是怎样填写的、整理运算律? 计算并验算。386+7435X23这样验算的依据是什么?“练习与运用第 2题。交流:下面这3个等式,哪边的算 式计算要简便一些?这说明运算律还 有什么运用? 简便计算1.完成“练习与运用第 3题。1完成第一行三题的简便计算。学牛整理。学生计算。说说验算方法。先独立填写,再交流。观察各个算式的特 点,然后独立进行简交流:你是怎样简便计算的?说说你的 算法和应用了哪个运算律?冋:44X25有哪些简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