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财 政 特 性 学习目标: 掌握社会公共需要的含义和特征,了解社会公共需要与国家、政府和财政的内在联系,把握财政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特性。 1.1 社会公共需要概述1.1.1社会公共需要的涵义 1.人类社会的需要(1)人类社会需要的概念 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 . 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2)人类社会的需要特征多样性多层性社会性 2. 公共物品与社会公共需要(1)社会产品的分类: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2)公共产品的特征 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3)社会公共需要的含义1.1.2 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共同消费性共同享用性和强制性 共同支付一定的成本
2、历史特殊性 空间层次性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1.3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前提和形式 1.剩余产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前提2. 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 由社会利益的代表公共权力机构,通过对剩余产品的再分配来实现3.国家产生后,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形式演变为财政分配形式-以国家为主体一种新的分配活动 1.2 社会公共需要与国家 1.2.1 社会公共需要的阶级性1. 国防、社会秩序、行政管理等统治职能的需要具有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性质2.经济职能与社会职能的需要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维护其阶级统治 1.2.2 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性1.国家履行其职能,在维护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并维护和巩固统
3、治阶级统治地位的同时,客观上为该社会提供着进行社会再生产活动的公共需要,即其公共性。2.历史地看,无论主观意志怎样,国家总是根据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 1.3 社会公共需要与政府1.3.1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服务1公共服务的含义及特征 (1)公共服务的含义 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向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的服务公共服务 (2)公共服务的特征 公共性 普遍性 非盈利性 有偿性 2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 (1) 公共服务的三种提供方式 公共提供 混合提供 市场提供 (2)纯公益服务的提供方式纯公益服务主要采用公共提供方式这是因为: 纯公益服务外部效益极大,消费者产生免费乘车
4、心理 公共提供具有显著优势 (3)准公益服务的提供方式 依据外部效益大小、社会需要情况和市场反应相机选择合适的提供方式。 当外部效益大到足以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时,宜采用公共提供方式。 对于外部效益较小或收费负作用小的准公益服务,可采用收费方式提供; 对于外部效益较大、社会急需或私人投资不足的准公益服务,可选择半公共提供方式. 1.3.2社会公共需要与政府活动范围1公共产品领域是政府的活动范围2纯公共产品是政府活动的最基本领域。3 准公共产品是政府活动的第二个领域 1.3.3 社会公共需要与政府规模1政府规模 (1)政府规模反映社会资源在多大程度上受政府控制,进一步说,政府规模意味着人们所消费的
5、产品或服务,多少是由政府提供的,多少是由非政府部门提供的。 (2)衡量政府规模最常使用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利息支出 2政府规模的扩大 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公共需要的不断发展变化,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越来越多,政府规模总体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1.4 社会公共需要与财政1.4.1财政的涵义1 财政是个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 (1)财政是伴随着国家产生而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财政又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范畴 。国家不能创造财政关系。社会公共需要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 财政的构成要素 (3)财政的基本目的是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共
6、需要所需财力。 (4)财政分配的形式,既有实物形式和力役形式,也有货币形式。 1.4.2财政的发展 1奴隶制国家财政(1)奴隶制国家财政收入:皇室土地收入、纳贡、捐税。 (2)奴隶制国家财政支出有:军事开支、祭祀支出、行政支出、王室费用支出以及少量经济、社会支出。 (3)财政支出的形式:力役和实物形式。 (4)奴隶制国家财政管理很不完善,财政收支也很不稳定 财政的发展2封建制国家财政 (1)封建国家财政收入 领土封建时期:官产收入、贡物收入。 地主封建时期:田赋收入、特权收入、专卖收入、借款。 (2)财政分配形式:由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转化 。 (3)财政支出:军事开支、行政费用、皇室开支、便利
7、交通、兴修水利、发展文化和艺术等事业的支出。 (4)财政管理:日趋完善国家财政收支与帝王个人收支逐渐分开;出现了公债、国家预算等新的财政范畴财政的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奉行“廉价”政府政策,财政支出相对减少,收支之间经常保持平衡,很少出现赤字。建立健全了税收制度、公债制度、预算制度,使财政管理走上法制化、计划化的轨道。 财政的发展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由“夜警国家”变成“全能的统治者” 捐税种类增加,税负提高,公债收入也经常化了,成为财政重要收入形式。 主要支出包括行政、国防、社会福利、科学教育、社会福利和发展经济等支出。、 财政的特点是赤字财政长期化、
8、财政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财政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1.4.3 财政的特性1公共性 (1)政府的公共性 (2)财政收支活动的公共性 (3)财政目的的公共性2集中性:一个全社会范围内的集中性分配 3服务性 (1)为国家实现其职能而服务。 (2)满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需财力 本章小结社会公共需要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的需要,必须建立在社会群体共同消费公共产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满足 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经济前提是剩余产品的出现,满足的形式是从社会配活动中是从社会分配活动中分离出的相对独立的再分配活动。 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有公共提供、混合提供、市场提供三种方式。财政
9、是个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财政是伴随着国家产生而出现的。 财政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活动。 第2章 政府职能与财政职能学习目标:了解政府职能的演化过程,把握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的本质联系;掌握财政各项职能的含义、必要性、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掌握财政职能实现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处理原则。 2.1 政府职能的演化2.1.1 市场失灵 现实市场机制的不足之处,我们称之为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市场失灵表现 为:1公共产品与混合产品 (1)公共产品。在社会成员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中,不能为特定的个人所享用,而且很难做到不让其他人受益的部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
10、排他性特征。 公共产品特征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这决定了公共产品无法市场交换获得。 空间分布的层次性,明显分为地方性公共产品与全国性公共产品。不同的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评价是不同的。 (2)混合产品。 混合性产品:兼有公共产品和是私人产品两种产品的性质的产品。混合性产品分为拥挤性混合产品 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的产品。拥挤性混合产品的非竞争性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当产品消费到达界限时,再增加消费者就会影响其他人的消费,理论上适合采用市场提供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的产品 具有外部性。2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特定产品或服务可以给生产商或购买者以外的人带来某种影响。外部效应 分为两种
11、情况:其一,外部效益,即该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会给他人带来某种好处。其二,外部成本,即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人所带来的损失 3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是因成本递减而形成的垄断。自然垄断行业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产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所占比重非常大,而变动成本的比重很小;二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其他地区的企业或产品难以同本地企业或产品竞争;三是自然垄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制度的创新,原先的自然垄断行业也会形成具有竞争性的市场。 4收入分配不公由于社会成员天然禀赋的差别、选择上的差别,即使市场经济以完全有效率的方式运行,它也会产生不公平的收入分配结果,造成社会收入差距过大
12、的现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仅与社会公平的目标相抵触,也会引发多种社会问题,直接威胁市场机制的存在。 5信息不完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事人的一方具有较多的信息,而另一方则信息较少,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显然违背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充分信息的假定,必然会影响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和资源配置效率。 6经济波动 现实中价格具有某种刚性,工资水平通常并不下降,这样就会使失业长期存在,经济出现萧条。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自发力量 。 2.1.2 政府职能的演化1政府职能的演化政府职能经历了从单一到多种、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
13、期,政府职能主要是统治职能。 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政府职能主要表现为政治职能和少量的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 ,政府广泛地执行着政治、社会和经济职能。 2现代政府职能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社会职能 2.2 财政职能2.2.1 资源配置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在财政分配活动中,将政府的资源合理地配置于政府职能的各个方面,并影响社会资源流向和结构的功能。 2 财政配置资源的地位 应与市场配置相配合,在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财政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 3政府财政配置资源的内容2税负转嫁 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比例 ;调节发部门政府资源在各类社会公共需
14、要之间的配置 ;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调节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4实现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途径适时调整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比例,使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比例保持适当均衡 ;规范政府配置资源的范围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资源内部比例保持适度均衡 ;运用政府杠杆调节投资和消费结构,提高社会资源整体配置效率。 2.2.2 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国民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按照一定的原则在各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的分割,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阶段。财政作为政府分配机制的一种手段,既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又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财政
15、分配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分配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被我国政府作为一项重要社会经济政策。2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 ;调节产业之间收入分配 ;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 ;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使其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是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内容。3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途径运用税收手段对个人在市场活动中获得的收入进行调节 ;运用转移支付,按受益能力和公平原则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运用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有效调节不同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 ;运用投资、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手段,调节产业和企业的盈利水平。 2.2.3 稳定经济职能1稳定经济职能的含义 财政
16、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可以调节和控制社会供求关系,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适度增长和等政策目标的功能。物价稳定就是物价上涨幅度维持在社会可以承受且不损害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范围内。 充分结业是指就业率达到一个社会可以认可、能够承受的比率。 稳定经济职能的含义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经常性项目收支(商品进出口收支、劳务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不出现大的逆差或顺差,保持基本平衡。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各种资源充分利用下的增长率属于适度的经济增长率。 2.财政稳定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市场机制调节并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均衡,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往往伴
17、随着经济波动或危机;财政是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财政宏观调控方式比市场调节方式更直接、更迅速,效果上更明显;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可以调节社会需求和供给总量及结构 。3稳定经济职能的实现发挥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的反经济周期作用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当经济繁荣时,通过增收减支等措施,抑制总需求,以减少通货膨胀缺口;经济不景气时,通过增支减收等措施,刺激总需求,以减少通货紧缩缺口 ;运用投资、税收和补贴等多种手段,促进社会供求在结构上的均衡。2.2.4 公平与效率1效率与公平效率理解为一个生产力范畴,认为是在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下,人们以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物质财富。公平是与分配相联系
18、的概念 ,包括经济公平 和社会公平。 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 。一定程度的公平是实现效率的必要条件。 2效率与公平的协调与选择在一个时期,政府可以侧重于效率同时兼顾公平,在另一个时期,可以问题侧重公平同时兼顾效率。 政府应为市场机制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竞争的平台,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鼓励和保护他们更多地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应通过完善财政分配机制调节收入差距,并使其维持在合理限度内。本章小结 市场缺陷构成了政府干预市场运行的理由。政府职能经历了从单一到多种、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如今,政府的作用几乎是无处不在,政府广泛地执行着政治、社会和经济职能。 财政职能是财政作为
19、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在财政职能实现过程中,需要在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二者之间加以权衡 第3章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学习目标 财政支出理论是财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财政支出的基本分类方法;理解和掌握财政支出的增长规律;了解财政支出效益的涵义及其衡量方法;能够运用效率与公平理论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3.1 财政支出概述 3.1.1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了满足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公共需要,根据政府事权范围,依据法律程序,对政府可支配资源进行的一种有效整合。财政支出集中体现了政府职能活动范围与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满足公共需
20、要是财政支出的基本动机和根本目的。政府活动范围是财政支出的合理界限和基本依据。 资源有效配置是财政支出的追求目标和衡量标准。 3.1.2 财政支出的分类 1.财政支出分类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理论与社会产品分配与再分配理论是我国迄今为止财政支出分类的主要理论依据。 2.国际惯例分类 国际现行的分类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理论与经验分析的分类,另一类是用于编制国家预算的统计分类。 3按支出功能分类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按支出功能,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播、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
21、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利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无务、其他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4按支出经济分类 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按支出经济,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助、转移性支出、增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5按国家职能分类 按照国家职能的不同,可以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其他支出六大类。 5按经济性质分类 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
22、出两类。这种分类方法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可以区分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差异。 3.2 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 年份总支出1990年美元*占GDP的比重(%)192919401950196019701975198019901995106113731754589014031847219393187338584120813651663184719989.918.421.331.334.132.634.933.434.33.2.1 财政支出规模的国际比较 表3-2 美国州、地方与联邦政府支出 单位:10亿美元*用GDP缩减指数转换为1990年美元数。 3.2.2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规律1公共支出不
23、断上升的规律 2替代效应 3经济发展阶段论 表3-3的数字表明,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并非只是美国一国的现象。 国家和地区19902000200120022003世界总计 25.8 高收入国家 27.325.7 中等收入国家16.0 低收入国家13.912.911.912.511.9加 拿 大21.521.220.720.120.0美 国 20.518.117.4法 国 44.544.643.943.9德 国 30.730.130.030.2英 国 38.037.736.136.0澳大利亚 25.626.726.026.5表3-3 部分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3.2.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
24、因素 1经济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经济组织模式 3)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4)物价水平2政治因素3社会因素 3.2.4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关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通常采用两种指标:一是绝对指标,一是相对指标。 财政支出的绝对指标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财政年度),用货币表示的财政支出的价值总额,即財政支出总额或绝对额。 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即财政支出占GDP或GNP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3.3 财政支出的公平与效率 3.3.1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是与分配相联系的概念,根据马克思观点,参与生产的方式决定了对生产成果的分配方式,换言之,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生产成果的分配,所以生
25、产资料占有关系是实现公平分配的根本前提。 3.3.2财政支出的公平 财政支出的公平准则与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相联系 社会公平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与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密切相关。 3.3.3财政支出的效率 财政支出效率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财政支出的边际效率与财政支出本身效率。 财政支出效率,即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的效率衡量问题,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更为可行的效率标准。 财政支出的效率衡量标准理应是:社会净效益(或净所得)最大化。 3.3.4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与效益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三种: (1)净效益现值(NPV)法 (2)内在报酬率法(IRR) (3)效益成本比率法(NI) 2
26、最低费用选择法 3.定价法(混合产品的定价问题) 公共定价方法主要有三种:(1)平均成本定价法(2)二部定价法(3)负荷定价法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讨论了财政支出的类型、增长规律、效率与公平等基本理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了满足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公共需要,根据政府事权范围,依据法律程序,对政府可支配资源进行的一种有效整合。财政支出集中体现了政府职能活动范围与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马克思关于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理论与社会产品分配与再分配理论是我国迄今为止财政支出分类的主要理论依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的扩大,世界各国的财政支出规模,无论从相对量还是从绝对量方面考察均显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财政支出经常面
27、对着公平与效率的选择问题。 本章最后介绍了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定价法。 第4章 财政支出内容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内容;理解和掌握财政支出的管理制度。 4.1 购买性支出 4.1.1 公共消费支出含义:公共消费支出是政府为提供满足公共消费需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各项支出的总称,体现着政府的基本职能与公共消费的成本。内容:行政管理费;国防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4.1.2 投资性支出与私人投资相比,政府投资具有如下特点:1.投资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2.政府投资更侧重于外部效益明显的领域 3.政府投资具有规模
28、优势 4.1.2 投资性支出我国政府投资的范围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共服务领域 ;基础产业;基础产业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 。 4.2 财政支出的管理4.2.1 公共消费性支出的管理1逐步规范公共消费支出的范围2推行定员定额管理,改进预算分配办法3改进预算管理办法 4.2.2 政府采购制度 1.政府采购的特点:政府采购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政府采购的非营利性 采购对象的广泛性 政府采购的集中性与规模经济性 政府采购的规范性 政府采购的政策性 4.2.2 政府采购制度2政府采购的原则公开透明原则 公平竞争原则 公正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3政府采购的模式 我国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执
29、行模式。4.2.2 政府采购制度4政府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竞争性谈判 单一来源采购 询价采购 4.3 转移性支出 4.3.1 社会保障支出1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经济保障形式,是政府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制度。4.3.1 社会保障支出2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救济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优抚制度 4.3.1 社会保障支出3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大体上分为社会保险支出与社会救济支出。 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中尚未完全纳入国家预算,直接由财政拨款或补助的有三个科目,即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
30、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4.3.2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向特定企事业单位或居民的某些指定项目所提供的一种转移性财政支出。 具有政策性 、灵活性 、时效性 和无偿性的特点。 财政补贴的分类 按财政补贴的性质分类,可区分为价格补贴、亏损补贴、职工福利补贴、财政贴息和税收支出。 按财政补贴对象分类,可区分为对生产者的补贴、经营者的和消费者的补贴三种。 按补贴的方式划分,可分为明补和暗补。 按补贴的渠道分类,可分为退库、列支、抵补和税收支出。 财政补贴的功能 促进社会经济稳定 弥补价格体系的缺陷 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1、 4.3.3 税收支出税收支出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通过税收法律条款,以主动放弃部分税收收入的形式而向特定纳税人提供的无偿性资助。 税收支出的形式 :税收豁免 、纳税扣除税收抵免 、优惠税率 、延期纳税 、盈亏相抵 。 税收支出预算控制的方法 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 重点项目的预算控制 全面的预算管理 本章小结 本章描述了财政支出的基本框架,并运用公共财政理论阐述了财政支出的范围,详细讨论了公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及其内容。第5章 财政收入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了解财政收入的各种形式对经济的影响力;分析财政收入的构成;掌
32、握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以及影响因素;正确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变化趋势。 5.1 财政收入概述5.1.1 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也就是政府部门的公共收入,是政府为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权力,通过国家财政集中起来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性收入。 5.1.2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1. 预算收入 预算收入是指在一个预算年度内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地筹措的归国家支配的资金。 2. 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收入,是指国家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集团)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
33、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预算外收入与预算内收入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自主性。这是指预算外收入作为地方财政,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自收自支的资金,其支配权和使用权属于上述单位,由他们自主支配和使用。这与由国家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纳入预算的资金的支配和使用权是不同的。专用性。预算外资金一般都有专门用途,应该专款专用,不能任意混用,如养路费是用于公路维护保养的等,而国家预算资金是由国家统一安排使用的,通常其使用方向和收入来源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分散性。预算外资金属于非集中性资金,其来源项目繁多,并分散由各地区、部门、企业和事业单位掌握使用
34、,资金的支出有多种用途。这与国家财政中分配的预算内资金,在资金来源、使用方向和支配单位等方面都是有别的。灵活性。预算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比较灵活,可以由各单位根据国家的有关制度规定,自行安排使用,而不必像预算内资金那样,经过繁琐的审批手续,管理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以适应预算外资金的活动特点。 5.1.3 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1. 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 2. 税费关系 税收和收费的异同 税收和收费作为一种分配方式,具有一定的共性。 第一,收税主体和收费主体都是政府部门极其拥有的单位和机构。 第二,税和费都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
35、种形式,从性质上都属于财政性资金,应纳入国家预算统一管理。 税和费在性质上也有很大区别第一,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第二,收费的特点与税收相反,一般是自愿的。收费是有偿的,消费者的支付与收益成正比例关系;收费还不具有固定性,其立项和收费标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第三,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较为集中;收费的立项权和管理权较为分散。第四,税收和收费适用的范围不一样。对于私人产品和具有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适合采用收费的方法弥补其提供的成本;税收则是资助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开支,这些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或具有一定外部效应。因此,收费的范围是有限的,它只能是政府部门取得收入的一种辅助
36、手段。 我国公共收费的特点1.公共收费与公共服务或设施的提供之间存在特定的、直接的联系,即公共收费以法人、居民是否从某项特定服务或设施中直接受益为前提,公共部门只对特定公共服务或设施的使用者收费;2.某项具体的公共收费标准重要依据部分或全部弥补相应的特定公共服务或设施收费,要能部分或全部满足提供该项公共服务或设施对资金的需要,特定公共服务或设施的单位成本水平是确定、调整公共收费的具体标准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我国公共收费的特点 3.政府提供公共收费取得财政收入一般都有各自特定的用途,即从某项特定公共服务或设施的使用者取得的收费收入,大都用于该项公共服务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4.公共收费在一定程度上
37、是由法人或居民自愿缴纳的,即公共部门不能强迫法人或居民有偿使用一项公共服务或设施,是否使用、消费该项有偿性公共服务或设施由法人或居民自主决定; 我国公共收费的特点5.政府运用公共收费的意图不同于一般性税收的运用,即某项公共收费除了要为相应的特定公共服务或税收筹集所需资金外,还要借助于公共收费将该项公共服务或设施在相互竞争的消费者之间进行有效的分配.这些特点说明在公共收费的产生与发展中一般遵循受益公平、成本补偿、专款专用、消费者自主、经济效率等原则。当前我国收费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其一,将目前在政府实施公共管理和提供普遍性公共服务时收取的管理费逐步取消;其二,将与政府职能没有直接关系、体现市场经
38、营性服务行为的收费,不再作为公共收费,而是转为经营性服务收费,并对经营性服务收费照章收费;其三,将政府为了筹集资金支持某些重点产业和重要事业而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性收费,用相应的税收来取代;其四,保留政府向社会实施特定管理或提供特殊服务所收取的必要规费,并对收费资金实行规范化的财政管理,最终纳入统一的政府财政预算。 5.2 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收入构成是指财政收入的项目组成及其各项目收入在财政收入总体中的比重,包括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所有制构成和价值构成等。 5.2.1 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部门为国家提供的财政收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为财政提供的收入;二是间接为财
39、政提供的收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创造GDP的主要部门,工业联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在GDP中占50左右,当然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工农业以外的其他部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也并不是无足轻重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第三产业必将会成为财政收入新的重要的基础和增长点。 5.2.2 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是指来自不同经济成分的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我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居支配地位,同时允许并鼓励发展城乡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5.2.3 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1. C与财政收入 C是补偿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部分。C虽然不能作为财政收入的来源,
40、但这并不意味着C不对财政收入的数量产生影响。 2. V与财政收入 V是新创造的价值中归劳动者个人支配的部分。V虽然可以构成财政收入,但在全都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很小。 3. M与财政收入 M是新创造的归社会支配的剩余产品价值部分。M是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5.3 财政收入的规模及其增长 531 财政收入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1. 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衡量指标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在数量上的总水平,它反映着国家对社会产品集中的程度和政府活动的范围,是衡量政府公共事务范围和一国公共财政状况的基本指标。 当前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有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绝对指标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
41、绝对指标是财政总收入,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总收入、中央本级财政收入和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收入或补助收入、地方上解中央收入,以及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等。 相对指标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相关经济和社会指标的比率,是国际上对政府财政收入规模进行比较分析时常用的指标。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财政收人占GNP的比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人均财政收入等,其中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基本指标,也是国际上衡量和比较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比较通用的指标。 2.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 经济发展水平(2) 分配制度与政策(3)
42、经济体制与财政政策 (4) 价格 5.3.2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状况1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 。2我国财政收入比重变化的原因分析(1)从组织财政收入的角度来分析 (2)从历史发展和体制原因来分析 (3)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来分析 本章小结财政收入即政府部门的公共收入,是政府为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而筹措的资金。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有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可以从财政收入的构成方面进行分析。衡量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有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而影响财政
43、收入规模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分配制度与政策、经济体制与财政政策及价格。分析比较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动态势。第6章 税收理论与税收制度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税收的含义及特征;进一步了解税收的原则;掌握税负转嫁与归宿对经济的影响;把握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并掌握我国现行税制的内容;正确理解国际税收的本质,掌握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及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6.1税收原理6.1.1 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根据其社会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6.1.2 税收的依据
44、 税收就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取得的。正是凭借这种权力,税收可以超越所有制,向任何经济单位和个人征税,并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6.1.3 税收的基本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 税收的无偿性决定着税收的强制性,而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要求税收征收的固定性,三者之间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6.1.4 税收的社会属性 税收的社会属性即税收的性质,它可以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税收区别开来。而税收的自然属性即指税收的本质,根据它可以将税收同其他一些经济范畴区别开来。 6.1.5 税收原则公平原则 税收的公平原则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经济公平;二是社会公平。 税收的经济公平是通过公平税负创造
45、一个平等的外部税收环境,以促进公平竞争;而税收的社会公平主要是通过公平税负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保证社会稳定。 税收原则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指的是以尽量少的税收成本取得尽量大的税收收益,即必须使因税收所致的效率损失最小。 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因税制及税收活动所导致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最小,即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二是税制及税收活动本身所耗费的资源最小,即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税收原则 稳定原则 税收的稳定原则要求税收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即实现既有充分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发展目标。 贯彻税收的稳定原则,就是要运用税收的杠杆作用来调节和干预经济,进而实现经济稳定。6.1.
46、6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1.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因国家课税相应地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的数量或份额,从而使其承受的经济负担或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在数量上体现为税收收入和可供征税的税基之间的对比关系。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2税负转嫁 含义: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可以通过购入商品或卖出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负转嫁的形式: 前转后转散转税收资本化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商品供求弹性 市场 税基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3. 税负归宿 税负归宿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税负转嫁往往不是
47、一次的,如同一笔税款,厂家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转嫁给零售商,零售商再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形成一个经济过程;但税负转嫁也并不是无穷尽的,总存在一个不可能再转嫁而要自己负担税款的阶层,如消费者,这一阶层即为税收归宿。6.2 税 收 制 度6.2.1 税收制度的含义税收制度简称税制,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一种理解认为,税制也可以称为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和纳税人向国家纳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程序。 另一种理解则认为,税制是指国家按照一定的政策、法规、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它的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种税种的搭配问题。 6.2.2 税收
48、制度的构成要素1.基本要素 (1)纳税人 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征税人,也称纳税主体,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也称纳税客体,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征税的依据。 (3)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主要解决征多少税的问题。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都按同一个比例征税。其基本特点是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计算简便。 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等级,从低
49、到高分别规定逐级递增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税率也相应越高,课税对象数额越小适用税率也相应越低。 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它是按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征税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2其他要素 (1)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以及提供劳务的经营活动中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 (2)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应当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 (3)附加、加成和减免说 纳税人负担的轻重,主要是通过税率的高低来调节的。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附加、加成和减免等措施来调整纳税人的负担。 (4)违章处理 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的
50、处置。 6.2.3 税收分类 1.按照课税对象的标准 可将我国现行税分为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和行为课税五大类。2.按照税负是否转嫁 按税负转嫁与否,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3.按照计税依据 按照计税依据,可将税收划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 4.按照税收的征收实体 按税收的征收实体分类,可分为实物说和货币税。 5.按照税收的管理权限 按照管理权限,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6.2.4 税收制度的发展1简单的直接税税制2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3现代直接税税收制度4我国税制的发展 我国的税制是根据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6.2.5 我国
51、现行税收制度1商品课税制度商品课税是以商品和非商品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类,又称流转课税。与其他类型的课税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课税对象的普遍性 计税依据的灵活性 税率主要采用比例税率 计征简单税负具有转嫁性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或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目的是为调节特定消费品生产的较高收入,平均税率一般较高。消费税也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税。 营业税是对发生营业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以其营业额(销售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是对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和物品所征收的一种税。关
52、税不仅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税种,而且是维护国家主权、保护民族工业的重要工具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2所得课税制度 所得课税是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简称所得税。 具有以下特征:税负相对公平 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课税有弹性 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企业所得税是指以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实行25的比例税率。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依照税收优惠的规定
53、减免和抵免的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税率采有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 。 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我国现行税收制度 3财产课税制度与其他课税制度财产课税是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类。目前我国开征的财产课税有:房产税、契税、车船税以及即将开征的遗产税。资源课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我国现行税制中属于资源课税的税种有: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等。 行为课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某种特定行为作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征收的税种。我国开征的属于
54、行为课税的税种有: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证券交易税等。 6.3 国际税收6.3.1 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对跨国纳税人进行课税而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6.3.2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1国际重复征税 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同一时期内,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国际重复征税的形成原因:是由不同国家的税收管辖权同时叠加在同一所得之上引起的。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2国际重复征税减除免税法 扣除法低税法抵免法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3税收饶让 税收饶让是指一国政府对
55、本国居民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部分所得税,视同已经缴纳,并允许其用这部分被减免的外国税款抵免在本国应缴纳的税收。税收饶让不是一种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而是居住国对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本国居民采取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 6.3.3 国际税收协定 1.国际税收协定的含义: 国际税收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协调相互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处理税务方面的问题而签订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 国际税收协定2.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协定适用的范围 各类所得与财产所得的征税权划分 避免和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国际税收协定3.国际税收协定与缔约国国内税收的关系 首先,缔约国国内税收是国际税收协定的
56、基础,而国际税收协定又成为各国制定和完善税收制度的一本准则; 其次,国内税收反映的是本国政府与纳税人(包括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而国际税收协定是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本章小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其原则包括包括公平、效率及稳定经济的原则;对税负转嫁与归宿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经验解释,并着重分析了拉弗曲线的经济内涵;分析了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收分类及我国现行税收制度;解释了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的方法、税收饶让和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第7章 国 债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国债的含义及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掌握国债的基本功能,国债的发行、交
57、易及还本方式;运用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分析内外债的合理限额;分析国债的负担和效应。 7.1 国 债 制 度 7.1.1 国债的含义、类型及功能1国债的含义国债是国家举借的债务。 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国债作为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有偿形式,同税收的功能是无差别的。但它毕竟又不同于税收,有着其自身的特性 (1)自愿性 (2)有偿性 (3)灵活性 2国债的产生与发展 (1)国债的产生 国债产生的基本条件有两个: 政府财政收入不抵财政支出。 社会上存在着闲置资本。 (2)国债的发展 国债
58、制度是在私债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 国债制度真正大规模地发展和完善在资本主义社会 新中国建立以后,政府曾多次发行国债,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对国债的理解,应该把握以下三点: (1)国债是特殊的财政范畴 (2)国债是特殊的债务范畴 (3)国债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 20世纪50年代的国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19541958年的国债“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1979年以来的国债政府于1979年首先恢复了对外债的利用,1981年起开始发行国库券。接着陆续发行了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转换债、特种国债、保值公债等,并向外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外国银行等借入大量外债。 3国债的类型
59、(1)国债的种类 以举债形式为标准,可分为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 以发行地域为标准,可分为国内公债(内债)和国外公债(外债)。 以偿还期限为标准,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长期国债和永久国债。以发行凭证为标准,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 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可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以举债性质为标准,可分为强制国债、爱国国债和自由国债 (2)国债的结构 国债的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国债的互相搭配和有机组合。 持有者结构。 国债持有者结构即各类企业、机构和各阶层居民认购国债比例,又称国债资金来源结构。国债持有者也称应债主体。 期限结构。国债期限结构即长、中、短期国债之间如何搭配的问
60、题。 4国债的功能 国债的功能是国债的发行本身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内在机能。一般地说,国债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 (2)筹集建设资金,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3)连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7.1.2 国债制度 1国债的发行 国债的发行是指国债售出或被企业、团体和个人认购的过程。(1)国债的发行条件 国债票面额与发行价格。 国债利率和利息偿付。 国债发行数额及还本期限。 (2)国债的发行方式公募法。 包销法。 公卖法。 直接推销法。 综合方法。 2国债的偿还 国债的偿还是指政府按照发行条件清偿债务本息的行为。 (1)国债的偿还方法到期一次偿还法。 分期逐步偿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器买卖合同范例
-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员工电梯安装合同范例
- 变更贷款金额合同范例
- 工厂合伙经营协议合同范例
- 浦东手动叉车租赁合同范例
- 《三角形的面积》第1课时(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 垃圾员聘用合同范例
- 办公楼装饰合同范例
- sbs工程合同范例
- 玉米大垄免耕栽培技术
- 国有企业安全部、环保部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 2024年医德医风课件(增加附录条款)
- 2024年广东清远市清城区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英语B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 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原告方代理词(参考范本)
- 求职能力展示
- 胰岛素皮下注射小讲课护理课件
- JB T 7689-2012悬挂式电磁除铁器
- 选矿厂年总结
- 普拉达品牌调研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