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开题报告_第1页
喜福会开题报告_第2页
喜福会开题报告_第3页
喜福会开题报告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从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看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On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AmericanEducationalCultures:AnAnalysisfromtheMother-and-daughterConflictsinTheJoyLuckClub姓名武丽系别、专业外语系英语专业指导教师金艳霜选题目的、价值和意义随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世界逐步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作为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的中国,对外开放是重要的国策,促进发展必定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中国教育直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2、般教育孩子时,主要是以严厉的批评为主或者是秉承着“棍棒下出孝子”的观念等等。例如,中国家长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相比,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倍受打击,这种教育既有利处,又有弊端。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全世界各国的先进的教育观念,培养与国家发张相适应的优秀人才。本文以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作为基点对比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教育差异,学习美国教育中的精华,以便取长补短。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国外对喜福会的解读主要体现在评论上,1989年3月许多赞誉有加的书评开始出现在美国的一些重要媒体上如时代的JohnScow的尻女,新闻周刊的DorothyWang未明之秀赛,纽约时代书评的Or

3、villeSchell的母爱深入骨髓等.20世纪90年代了,许多美国评论家相继客观而又不失赞许的评论隶属边缘文学的喜福会,他们认为谭恩美继承和发扬了美国华裔文学传统中的异域情调家庭关系和文化冲突,同时她也摒弃了关于中国女性的古板形象发展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思想。而在国内,主要基于文本的分析来研究教育文化的冲突。李晶晶在贵阳学院学报发表了“从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看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文章中指出论道“母女的冲既是两代人代沟的表现,更是两种教育文化一一东方教育文化和西方教育文化的冲突碰撞”。止匕外,周莹与马瑾在沈阳工业大学学报发表的“从喜福会看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文章中写道“谭恩美的喜福会通过对四个在

4、美国的华裔家庭的描写,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并与美国家庭价值观进行对比,从而看出中美家庭的概念与地位、婚姻观,教育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根源在于中美不同的教育文化的反应。主要研究内容在过去的310年里,经过美国华裔作家的努力耕耘,美国华裔文学异军突起。本文关注的是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和她的处女作喜福会。1989年,小说喜福会的出版使谭恩美的名字在美国家喻户晓,也奠定了她在美国文学界的重要地位。本文从母女关系角度分析谭恩美作品喜福会中4位中国移民母亲和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由于文化冲突引起的充满冲突、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母女之间的冲突其本质是中美教育文化的冲突。通过本文得出结论

5、:对于中国教育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中美教育文化差异,吸取精华,取长补短。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1 .阅读相关文献、论文和期刊文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2 .独立思考,反复斟酌,认真修改。3 .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4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文章5 .与指导老师交谈,虚心听取指导老师意见。论文(设计)拟定提纲1引言2中美教育文化的特点及差异5.1 中国教育文化的特点5.2 美国教育文化的特点5.3 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3喜福会中各对母女的冲突吴素云与女儿精美之间关于学习钢琴产生的冲突龚琳达与女儿薇弗莱关于象棋比赛的冲突露丝与母亲关于母亲口音的争执4中美教育文化差异对母女生活,

6、教育观、婚姻观、价值观的影响简述中美教育文化差异对母女教育观的影响简述中美教育文化差异对母女婚姻观的影响简述中美教育文化差异对母女价值观的影响5结论主要参考文献(研究综述:作者、题目、杂志、卷号、页码SamovarLarry.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2001LustingMW,J.Koester.InterculturalCompetence: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AcrossCultures.1993Tan,Amy.TheJoyLuckClub.1989OrvilleSchell.YourMotherIsinYourBones.

7、NewYorkTimesBookReview.19895李军,朱筱新.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1.6王玉娟.中美家庭价值观的跨文化差异对比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8.7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贺培华,严映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0文化冲突与和谐趋向一一谈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脉络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2)11刁红梅.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一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03)12关丽.从喜福会看文化全球化J.世界文学评论.2008(02)13吴晓芸,熊万琼.母女的至爱亲情文化的交流变迁一一从母女关系的角度解读喜福会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5)14高合顺.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09(08)15彭桃英.中美文化的隔阂、冲突与融合一一解读喜福会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16魏红.从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看中美文化差异J.文学教育(上).2011(05)17杨先平.谭恩美作品中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解读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8唐彬.试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05)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