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概要_第1页
专题9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概要_第2页
专题9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概要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专题九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通假字1.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B.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解析:B项,“倍”通“背”,背叛。C项,“取”通“娶”,娶亲。D项,“颁”通“斑”,须发花白。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C.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解析:B项,“有”通“又”,复、更加;“暴”通“曝”,晒;“车柔”通“煤”,用火烤物使之弯曲。C项,“知”通“智

2、”,智慧。D项,“生”通“性”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蒙故业,因遗策B.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 张良出,要项伯解析:B项,“景”通“影”,影子、阴影。C项,“从”通“纵”,特指合纵。D项,“要”通“邀”,邀请。答案:A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暴:晒B. 距关,毋内诸侯距:距离C.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识:记住D. 小知不及大知知:智慧解析:B项,“距”通“拒”,抗拒、抵御。答案:B古今异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约为婚姻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备他盗之出入与

3、非常也项伯许诺所以遣将守关者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臣战河南君王为人不忍A. B.C.D.解析:“婚姻”,古义为“儿女亲家”,今义为“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凄关系”。“无主”,古义为“没有人主持”,今义为“没有主人”。“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今义为“属性词,异乎寻常的”。“所以”,古义为“,,的缘故”,今义为“表示因果关系”。“河南”,古义为“黄河以南”,今义为省名。均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答案:D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一日之内,一宫之中,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阿房宫赋)春光融融,风雨凄凄(阿房宫赋)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解析:A项,

4、“气候”,古义为“天气”,今义为“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B项,“经营”,古义为“统治”,文中为“统治者搜刮的珠宝等物”,今义为“筹划并管理(企业等)”。C项,“融融”,古今意义均为“暖和”。D项,“因为”,古义为“于是写”,今义为“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答案:C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过秦论)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紫大(过秦论)解析:D项,“山东”,古义为“崎山以东”,今义为省名。答案:D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七

5、十者可以食肉矣(寡人之于国也)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解析:A项,“可以”,古今意义均为“能够”。B项,“生人”,古义为“活着的人”,今义为“陌生人”。C项,“颜色”,古义为“容貌”,今义为“颜料”“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等。D项,“成立”,古义为“成人白立”,今义指“理论、意见等有根据,站得住”。答案:A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解析:A项,“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

6、人”,今义为“保养身体”。B项,“众人”,古义为“一般人,普通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C项,“寄托”,古义为“托身,安身”,今义为“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种事物上”。D项,“无穷”,古今意义均为“没有穷尽,没有限度”。答案:D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比好游者尚不能H一(游褒禅山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解析:A项,“不能”,古义为“不及,不到”,今义为“不能够,不可以”。B项,“须臾”,古今意义均为“一会儿”。C项,“爪牙”,古义为“动物的爪子和牙齿”,今义为“坏人

7、的党羽”。D项,“江河”,古义为“长江,黄河”,今义为“泛指一切河流”。答案:B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于是余有叹焉A.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 可以无悔矣解析:A项,“于是”,古义为“对于这件事情”,今义用于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B项,“非常”,古义为“超乎寻常”,今义为“很,极,特别;不同寻常”。C项,“所以”,古义为“,,的原因”,今义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虚词。D项,古今意义都是“能够”的意思。答案:D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吾从而师之

8、(师说)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D.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解析:A项,“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从而”,古义为两个词,“跟随(而广,今义为表示因果的连词。C项,“干戈”,古今意义均为“泛指武器,比喻战争”。D项,“不必”,古义为“不一定”,今义为“不需要”。答案:C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解析:A项,“小学”,古义为“小的方面学习”,今义为“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

9、的学校”。B项,“辛苦”,古义为“辛酸苦楚”,今义为“身心劳苦”。C项,“开张”,古义为“扩大,扩展”,今义为“开始营业”,“某种事物的开始”。D项,“祖母”,古今意义均为“父亲的母亲”。答案:D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解析:A项,“左右”,古今意义均为“左和右两个方面”。B项,“非常”,古义为“不同寻常,不平凡”,今义为“十分,很”。C项,“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

10、定成就的人”。D项,“至于”,古义为“到”,今义为“达到某种程度”。答案:A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报任安书)恨私心有所不尽(报任安书)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报任安书)解析:A项,“夫”,古义为“句首发语词”,不与“人”结合为一个词;今义为“比较有地位的人的凄子,多用于外交场合”。B项,“私心”,古今意义均为“为白己打算的念头”。C项,“发愤”,古义为“抒发愤懑”,今义为“决心努力”。D项,“下流”,古义为“地位卑微”,今义为“卑鄙无耻”。答案:B一词多义1.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2)予出官二年,恬然白安。(琵琶行)()(3)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6)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7)而今安在哉?(赤壁赋)()答案:(1)安稳(2)安定,安全(3)安抚,抚慰(4)安逸,舒适(5)养生(6)疑问副词,怎么(7)疑问代词,哪里2. 鄙(1)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2)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白枉屈。(出师表)()答案:(1)边远地区,边境(2)低

12、贱(3)粗俗,浅陋(4)鄙俗3. 病(1)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2)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4)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5)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握苗助长)()答案:(1)疾病(2)枯萎(引申义)(3)困苦不堪(4)担,忧,担心(5)疲劳,困苦4. 乘(1) 乘彼坂垣,以望复关。(氓)()(2)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4) 白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5)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

13、涉世家)()(6)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5) 答案:(1)登上骑,坐(3)介词,趁、凭借(4)冒着,冲着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6)车,兵车5. 当(1)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3)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4)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5)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5) 答案:(1)对着,面对(2)抵挡,挡住(3)抵挡(4)遮挡,遮蔽在,正在(某时或某地)6. 道(1)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2)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3) 复道

14、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4)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5)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6) 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7)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1)道路(2)取道,道经(3)通道,途径(4)道理(5)(治国的)方法(6)道义(7)说,谈论7. 负(1)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2)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答案:(1)背,以背载物(2)违背,背弃(3)失败(4)覆盖8.固(1) 秦孝公据崎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15、。(过秦论)()(2)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3)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报任安书)()(5)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答案:(1)坚固险要的地势(2)顽固,固执(3)稳固,使,牢固(4)副词,本来(5)本来(6)巩固,安定9.过(1)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3)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5)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16、()(6) 过故人庄()(7) 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答案:(1)通过,经过(2)错误,过失(3)犯过错(4)指出过失,责备(5)过于,过分(6)访问(7)探访,探望10. 假(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黄生借书说)()(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5)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报任安书)()答案:(1)借(2)凭借,借助假期(4)虚假,假装(5)假如11. 解(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3)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与凄书)

17、()答案:(1)分割(2)解释(3)懂得12. 就(1)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2)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答案:(1)接近,靠近(2)赴任,就职(3)担当,担任13. 举(1)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3)是以众议举宠为都督。(出师表)()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5)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答案:(1)举起,抬起(2)举行,发动(3)推荐,推举(4)攻下,占领(5)(被)任用(6)副词,全、

18、皆、都14.堪(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4)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答案:(1)忍受,经得起(2)能够,可以(3)能够,可以胜任15.期(1)非我愆期,子无良媒。(氓)()(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答案:(1)规定的时日,期限(2)周年,句中指穿一周年丧服的人(读ji)(3)一周年(读j1)(4)规定的时日,期限16. 迁(1) 以

19、尔车来,以我贿迁。(氓)()(2)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3)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孔雀东南飞)()(4)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答案:(1)迁移,搬迁(2)贬谪,放逐(3)晋升贬谪,放逐17. 穷(1)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2)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3) 方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5)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6) 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逍遥游)()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莪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答案:(1)阻塞不通,走投无路

20、(2)寻求到尽头(3)困厄,处于困境(4)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5)贫困,贫穷(6)尽,穷尽寒18. 善(1)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2) 积善成德,而神明白得。(劝学)()(3)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4)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5)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魏灵公)()答案:(1)好,好的(2)好事,好的行为(3)友好,亲善(4)擅长,善于(5)善才:唐时对琵琶师的通称(6)做好,处理好19. 胜(1) 射者中,弈者胜。(醉翁亭记)()(2)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3)

2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4)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5)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楣,亦遂增胜。(项脊轩志)()答案:胜利,取胜(2)胜过,超过(3)能承受,禁得起,受得住尽,完(5)优美的,美好的尽,完(7)优美,美好20. 适(1)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逍遥游)()(2) 处分适兄意,那得白任专!(孔雀东南飞)()(3)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4)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2、赤壁赋)()答案:(1)到,去(2)依照,顺从(3)出嫁(4)刚才,刚刚(5)享受,享用21. 属(1)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2)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3)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4)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答案:(1)隶属,归属(2)类,辈通“嘱”,嘱托类,辈22. 相(1)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3)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4)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5)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6) 便可

23、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答案:(1)容貌,相貌(2)帮助,辅助(3)互相(4)相应,合适(5)副词,动作偏指一方,你(6)副词,动作偏指一方,我23. 遗(1) 秦无亡矢遗镰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2)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3)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4)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5)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答案:(1)遗失,丢失(2)遗漏,忽略(3)遗留,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4)赠送,给予(5)赠送,给予24. 致(1)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2)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

24、厚。(孔雀东南飞)()(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5)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答案:(1)到,达到(2)导致,弓|起(3)招致,招引(4)招致,招引(5)获得,得到25. 坐(1) 项王、项伯东向坐。(鸿门宴)()(2)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3)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4)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答案:(1)坐着,坐下(2)通“座”,座位(3)因为,由于(4)空,徒然,白白地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一组是()我有亲父母,

25、逼迫兼兄弟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勤心养公姥,好白相扶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A. B.C.D.解析:句的“兄弟”偏于“兄”,句“否泰”为反义词连用,句“扶将”为同义复词连用,均无偏义,句的“存亡”偏于“亡”。答案:C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一组是()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偃仰啸歌,冥然兀坐把酒临风,宠辱偕忘昼夜勤作息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勤心养公姥白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A. B.C.D.解析:句的“出入”偏于“入”,句的“作息”偏于“作”,句的“公姥”偏于“姥”,句的“异同”偏于“异”。答案:C词类活用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26、.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亡:逃跑的人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万千:千变万化B.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C. 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坚固的铠甲解析:A项,“亡”为动词作名词。B项,“万千”为数词作动词。C项,“至”为动词作名词,指“到达的人”。D项,“坚”为形容词作名词。答案:C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女幸而偶我偶:婚配,匹配B. 吾从而师之师:学习C.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响:像回声D. 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解析:A项,“偶”为名词作动词。B项,“师”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应理解为“以(之)为师”。C项,“响”为名词作状语。D项,“荣”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答案:B

27、专项演练1. 认真阅读全文,并在括号里注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侍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费。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白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惟两京耳”。宪宗褒

28、美。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白费邪?”等()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

29、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曰:“臣尝守江西,市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观察使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答案:吊:吊唁故事:旧例宜:应该上:向上,此处指“向朝廷”安:哪里,表反问。贸:卖具:列出疏:上奏与:给与鬻:卖归之:使之归,让他们回家释:释放慢:轻视,轻忽济:挽救委:委任冗:多余的估:价格徐:慢慢地畀:给与覆:审核,审察亡:丢失,此处指“少了”籍:查抄期:约定期限不报:没有得到批复卓:卓越,突出孰:谁被:覆盖,此处可译为“施及”殁:死2. 认真阅读全文,并在括号里注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兵部尚书柳述,庆之孙

30、也,尚()兰陵公主,怙()宠使气,白杨素之属皆下之()。帝问符玺直长(官名)万年(地名)韦云起:“外间有不便事,可言之。”述时侍侧,云起奏曰:“柳述骄豪,未尝经事,兵机要重,非其所堪()。徒以主婿,遂居要职。臣恐物谆()以陛下为官不择贤,专私所爱,期()亦不便之大者。”帝甚然()其言,顾()谓述曰:“云起之言,汝药石也,可师友之()。”秋,七月,丙戌,诏内外官各举所知。柳述举云起,除()通事舍人。答案:尚:娶,,为凄怙:依仗下之:趋附于他堪:胜任物议:人们的议论斯:这然:认为,对顾:回头师友之:以之为师友除:授予官职,任命3. 认真阅读全文,并在括号里注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帝欲徙冀州士卒家

31、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卒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肯,置之左右,厕()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答案:实:充实盛:坚决安:怎么诚:实在,的确厕:安置弓1:拉,拽。佐:辅佐持:逼迫无以:没

32、有用来,的办法,没有办法综合提升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解释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并翻译画线句子。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圭寸.关"又四字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节选白烛之武退秦师)(1)夜缱而出释词:译文:(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释词:译文:(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释词:译文:秦伯说,与郑人盟释词:译文:答案:(1)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晚上。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2) 鄙: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把,作为边境。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3) 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东边;封:名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成为边界。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4) 盟:名词活用为动词,订盟约。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唐郎中李播典崭州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